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中考将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被输送到普通高中,努力圆自己的大学梦。那些在选拔考试中被淘汰的学生,大部分在“撑门嫌短,出门嫌长”的情况下无奈地进入职业学校求学。他们的现状如何呢?我作如下简单分析。
一、职校生的现状
1.厌学情绪
目前,部分职校生厌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到学校、班级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是玩手机、听MP4、看小说,更有甚者不但自己不听讲,反而影响其他人;有的学生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有的学生不但不接受教师的批评,反而顶撞或辱骂教师;有的学生热衷于上网聊天、打网络游戏,无心学习,白天趴在桌子上睡觉,晚上想尽一切办法外出上网打游戏;还有的学生上课才几分钟,就请假上厕所,而往往是以上厕所为名,到教室外闲逛一圈再回教室,有的出去了一节课也不返回,不知干什么去了……种种现象,不胜
枚举。
2.个性问题
部分职校生的思想行为多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喜怒作为判断标准,如打架时有发生,大多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个眼神、一句玩笑或无意的一个小碰撞都可以引发积怒,甚至大打出手。他们自尊心强,面子观念重,一旦遇到伤害自尊心的事,就易冲动,自控能力差。
3.上网成瘾
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互联网、多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开辟了新的渠道,为他们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交往工具。但由于网络立法的滞后性,网络技术的欠完善性,给“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以可乘之机,使职校生这一容易为外界感染的群体沉迷于网络,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早恋普遍
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人们对身边一对对穿着校服的“学生恋人”变得熟视无睹。大街上、校园里、教室里,白天、晚上,这样的“风景”随处可见,对此他们没有害羞和畏惧。其实,他们可能根本不懂爱情,只是觉得好奇,试试而已。学生“早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二、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
部分职校生来自特殊的家庭。有些是单亲家庭,他们得不到父爱或母爱,甚至父母双方都不关心他们的成长,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有些是有暴力倾向的家庭,他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鼓励,心理充满失落和创伤,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和自卑的心理;有些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孩子要求过严,期望过高,只要没有达到要求,就采取暴力手段,长期以往导致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养成说谎的习惯;有些家庭父母在外打工,他们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一味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不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不论是非曲直都听之任之。……所以职校生普遍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学习兴趣,基础薄弱。有些学生逆反心理强,且自卑、敏感。他们对于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的认识比较粗浅模糊。另外,还有一些家长存在这样一种观点:选择职校是为了将孩子养大,不求他有多大的前
途。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成长不关心,只一味地滿足他们的物质要求,不给予他们精神食粮。
2.学校因素
随着生源数目的逐渐减少、普高的扩招,职校把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放在招生上,而忽视校园环境的改良和优化、技能训练器材的增添和更新、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一些职校生觉得在学校也学不到什么技能,只要混到一张毕业证书就行了。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学校没有学习氛围。同时一些教师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敷衍了事,没有因材施教,而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便导致这些基础差的学生厌学情绪更加严重。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职校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导致学生对教师很排斥。
3.社会因素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万般呵护,物质上充分满足,这使他们贪图享受,不愿吃苦,一味索取,不愿付出。同时,社会的“高学历热”、社会舆论对职校生评价的降低导致职校生心理失衡、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和就业不正之风。
4.从众心理
心理学认为,人的从众心理或多或少是一种自然的本性,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外界突发事件或行为的诱惑力大至足以让人放弃理性的抵抗,或是当初制定的目标与期望太高,缺乏必要的心理支持,从而无法自我控制事态的发展。例如学生的“早恋”,虽然这是生理发展的需求,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的好奇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很多学生之间的攀比与模仿的从众心理使他们产生了也要尝试一下的赶时髦心理。“班上那么多同学谈了朋友,难道我不如人吗?”一个男学生在吸烟,另一位学生见了心想:吸烟是男人的特权,虽然吸烟有害健康,但我也是男人,为什么不能像他一样潇洒呢?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一些学生上课不听讲,课后尽情地玩,考试一样过关,原本好好学习的想法和准备便一下子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解决策略
1.优化校园环境
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知识才能的增长无不受到优美环境的影响。学校应该积极创设“绿化、美化、净化”的校园环境,积极营造健康向上、高品位、高格调、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广播台、阅报栏、黑板报、手抄报广泛宣传好人好事、中华精英、各界名流,树立学习的楷模,以校训、校歌、学风激励学生,以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学生,以健康向上的作品鼓舞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娱乐和专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充沛的精力有地方发挥,让学生在广泛参与中陶冶情操,优化素质,完善人格,提升境界。
2.培养自信心
每个职校生身上都既有缺点又有优点,教师要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同时用辩证的观点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之改正缺点,强化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要针对职校生不同的个性等实际情况,运用说服、榜样、道德评价等方法进行正面引导,提高职校生的认识。例如请成功的校友回校现身说教,从而坚定就业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自己的才干,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3.教育理念的转换
教师只有“换一个角度看学生,换一种角色体会学生,换一种方式教育学生,换一种机制评价学生”,教学改革才能有效。教师要站在家长的位置上,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从而感到学生尽管有不足之处,但也有许多亮点、诸多长处,继而抓住这些亮点长处进行正面引导。十五六岁的学生往往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对于许多人事都喜好模仿。他们往往认为:教师上课迟到、接打电话,我也可以;教师的办公室卫生环境如此,我的宿舍卫生也可以如此;教师可以打游戏,我也可以;教师随手乱扔垃圾,我也这样,等等,因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想改变这些学生错误的行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说教方法,多采用平等交流、民主研讨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师生共同摆问题,谈看法、论道理、辨是非,使学生在互动式的教学中真正体会到平等,学到知识,学到技能。教师在评价一个学生时,不能单一地看分数,而要给他们建立个人“档案”,既记录好的方面,又记录坏的方面,量化考核,奖罚分明,班级内张榜公布,这样便有很强的说服力。
4.重视实践性教学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学校要全面调整教学计划,大量约束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性教学,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使学生在工厂和实训基地操作的时间都超过理论课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回乡或深入社会不同行业进行专题调查研究,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锻炼、思考、总结。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对口单位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既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减轻他们早就厌恶的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同时学生在学校实践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这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将大有补益。
职校生是一群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特殊集体,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才能使他们少走弯路,早日成才。
一、职校生的现状
1.厌学情绪
目前,部分职校生厌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到学校、班级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是玩手机、听MP4、看小说,更有甚者不但自己不听讲,反而影响其他人;有的学生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有的学生不但不接受教师的批评,反而顶撞或辱骂教师;有的学生热衷于上网聊天、打网络游戏,无心学习,白天趴在桌子上睡觉,晚上想尽一切办法外出上网打游戏;还有的学生上课才几分钟,就请假上厕所,而往往是以上厕所为名,到教室外闲逛一圈再回教室,有的出去了一节课也不返回,不知干什么去了……种种现象,不胜
枚举。
2.个性问题
部分职校生的思想行为多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喜怒作为判断标准,如打架时有发生,大多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个眼神、一句玩笑或无意的一个小碰撞都可以引发积怒,甚至大打出手。他们自尊心强,面子观念重,一旦遇到伤害自尊心的事,就易冲动,自控能力差。
3.上网成瘾
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互联网、多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开辟了新的渠道,为他们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交往工具。但由于网络立法的滞后性,网络技术的欠完善性,给“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以可乘之机,使职校生这一容易为外界感染的群体沉迷于网络,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早恋普遍
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人们对身边一对对穿着校服的“学生恋人”变得熟视无睹。大街上、校园里、教室里,白天、晚上,这样的“风景”随处可见,对此他们没有害羞和畏惧。其实,他们可能根本不懂爱情,只是觉得好奇,试试而已。学生“早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二、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
部分职校生来自特殊的家庭。有些是单亲家庭,他们得不到父爱或母爱,甚至父母双方都不关心他们的成长,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有些是有暴力倾向的家庭,他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鼓励,心理充满失落和创伤,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和自卑的心理;有些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孩子要求过严,期望过高,只要没有达到要求,就采取暴力手段,长期以往导致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养成说谎的习惯;有些家庭父母在外打工,他们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一味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不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不论是非曲直都听之任之。……所以职校生普遍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学习兴趣,基础薄弱。有些学生逆反心理强,且自卑、敏感。他们对于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的认识比较粗浅模糊。另外,还有一些家长存在这样一种观点:选择职校是为了将孩子养大,不求他有多大的前
途。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成长不关心,只一味地滿足他们的物质要求,不给予他们精神食粮。
2.学校因素
随着生源数目的逐渐减少、普高的扩招,职校把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放在招生上,而忽视校园环境的改良和优化、技能训练器材的增添和更新、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一些职校生觉得在学校也学不到什么技能,只要混到一张毕业证书就行了。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学校没有学习氛围。同时一些教师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敷衍了事,没有因材施教,而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便导致这些基础差的学生厌学情绪更加严重。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职校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导致学生对教师很排斥。
3.社会因素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万般呵护,物质上充分满足,这使他们贪图享受,不愿吃苦,一味索取,不愿付出。同时,社会的“高学历热”、社会舆论对职校生评价的降低导致职校生心理失衡、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和就业不正之风。
4.从众心理
心理学认为,人的从众心理或多或少是一种自然的本性,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外界突发事件或行为的诱惑力大至足以让人放弃理性的抵抗,或是当初制定的目标与期望太高,缺乏必要的心理支持,从而无法自我控制事态的发展。例如学生的“早恋”,虽然这是生理发展的需求,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的好奇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很多学生之间的攀比与模仿的从众心理使他们产生了也要尝试一下的赶时髦心理。“班上那么多同学谈了朋友,难道我不如人吗?”一个男学生在吸烟,另一位学生见了心想:吸烟是男人的特权,虽然吸烟有害健康,但我也是男人,为什么不能像他一样潇洒呢?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一些学生上课不听讲,课后尽情地玩,考试一样过关,原本好好学习的想法和准备便一下子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解决策略
1.优化校园环境
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知识才能的增长无不受到优美环境的影响。学校应该积极创设“绿化、美化、净化”的校园环境,积极营造健康向上、高品位、高格调、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广播台、阅报栏、黑板报、手抄报广泛宣传好人好事、中华精英、各界名流,树立学习的楷模,以校训、校歌、学风激励学生,以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学生,以健康向上的作品鼓舞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娱乐和专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充沛的精力有地方发挥,让学生在广泛参与中陶冶情操,优化素质,完善人格,提升境界。
2.培养自信心
每个职校生身上都既有缺点又有优点,教师要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同时用辩证的观点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之改正缺点,强化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要针对职校生不同的个性等实际情况,运用说服、榜样、道德评价等方法进行正面引导,提高职校生的认识。例如请成功的校友回校现身说教,从而坚定就业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自己的才干,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3.教育理念的转换
教师只有“换一个角度看学生,换一种角色体会学生,换一种方式教育学生,换一种机制评价学生”,教学改革才能有效。教师要站在家长的位置上,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从而感到学生尽管有不足之处,但也有许多亮点、诸多长处,继而抓住这些亮点长处进行正面引导。十五六岁的学生往往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对于许多人事都喜好模仿。他们往往认为:教师上课迟到、接打电话,我也可以;教师的办公室卫生环境如此,我的宿舍卫生也可以如此;教师可以打游戏,我也可以;教师随手乱扔垃圾,我也这样,等等,因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想改变这些学生错误的行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说教方法,多采用平等交流、民主研讨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师生共同摆问题,谈看法、论道理、辨是非,使学生在互动式的教学中真正体会到平等,学到知识,学到技能。教师在评价一个学生时,不能单一地看分数,而要给他们建立个人“档案”,既记录好的方面,又记录坏的方面,量化考核,奖罚分明,班级内张榜公布,这样便有很强的说服力。
4.重视实践性教学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学校要全面调整教学计划,大量约束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性教学,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使学生在工厂和实训基地操作的时间都超过理论课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回乡或深入社会不同行业进行专题调查研究,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锻炼、思考、总结。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对口单位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既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减轻他们早就厌恶的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同时学生在学校实践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这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将大有补益。
职校生是一群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特殊集体,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才能使他们少走弯路,早日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