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在教学问题的研究中,每一个教师都是研究者,教育科研就在我们的身边,伴随着每个教师的成长。
在整个教学问题的研究中,合作与交流始终是问题研究的灵魂。合作与交流既在教师之间进行,也在教师与专家之间进行,发挥引领作用的不单是专家,还有在民主平等的讨论中发表真知灼见的老师,合作交流中观点碰撞,智慧共享,最终形成共识。如在教学中,有人主张应该以“教”为主.而有人认为应该以“学”为主,还有人主张“教”与“学”有机结合。如何做到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使教学得到最佳的效果,怎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最佳的?这个问题一直让大家感到困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取如下步骤进行探究解决。
1激情碰撞产生智慧火花。主张以“教”为主,以“学”为主和“教”与“学”有机结合的三类看法并存。
2课堂验证出真知。根据大家讨论出来的三种主要方法为假设.学科教研组用课堂教学的实践来验证假设,由专业老师执教,公开教学,展示过程,大家观摩。为确保验证结果的科学有效,上课前,确定好各自的观察点,并由专门教师负责课后的课堂效果测试。这样便会使观课有的放矢。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伤仲永》一课的教学时,选择平行班上课。
第一节课堂上教师大包大揽,主要采用了“教”的方式组织教学,根据当堂测查,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看来教学仅仅依靠教师的教是远远不行的。
第二节课堂上教师放手让学生来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的“学”这一方式,当堂测查结果表明,仅仅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仍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此时有人建议:如果把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取二者之精华,效果是否会更好?于是第三节课上教师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当堂测查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意外地好。
从教学效果对比三种方法,优劣不言而喻。
3问题的突破与解决。观摩之后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谈感受,评议结果,对问题达成了共识。首先,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取二者之精华。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其次,教学应该面向全体,更应该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另外,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习的方法,都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教学问题的研究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合作交流为基础,立足课堂,采用同课异构、课例研究、案例研究等有效形式,具有针对性、情境性、合作性、选择性等特点,有利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也有利于克服目前教学研究中散漫、表层等不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整个教学问题的研究中,合作与交流始终是问题研究的灵魂。合作与交流既在教师之间进行,也在教师与专家之间进行,发挥引领作用的不单是专家,还有在民主平等的讨论中发表真知灼见的老师,合作交流中观点碰撞,智慧共享,最终形成共识。如在教学中,有人主张应该以“教”为主.而有人认为应该以“学”为主,还有人主张“教”与“学”有机结合。如何做到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使教学得到最佳的效果,怎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最佳的?这个问题一直让大家感到困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取如下步骤进行探究解决。
1激情碰撞产生智慧火花。主张以“教”为主,以“学”为主和“教”与“学”有机结合的三类看法并存。
2课堂验证出真知。根据大家讨论出来的三种主要方法为假设.学科教研组用课堂教学的实践来验证假设,由专业老师执教,公开教学,展示过程,大家观摩。为确保验证结果的科学有效,上课前,确定好各自的观察点,并由专门教师负责课后的课堂效果测试。这样便会使观课有的放矢。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伤仲永》一课的教学时,选择平行班上课。
第一节课堂上教师大包大揽,主要采用了“教”的方式组织教学,根据当堂测查,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看来教学仅仅依靠教师的教是远远不行的。
第二节课堂上教师放手让学生来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的“学”这一方式,当堂测查结果表明,仅仅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仍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此时有人建议:如果把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取二者之精华,效果是否会更好?于是第三节课上教师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当堂测查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意外地好。
从教学效果对比三种方法,优劣不言而喻。
3问题的突破与解决。观摩之后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谈感受,评议结果,对问题达成了共识。首先,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取二者之精华。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其次,教学应该面向全体,更应该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另外,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习的方法,都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教学问题的研究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合作交流为基础,立足课堂,采用同课异构、课例研究、案例研究等有效形式,具有针对性、情境性、合作性、选择性等特点,有利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也有利于克服目前教学研究中散漫、表层等不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