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国际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监测专题会议纪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234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届内分泌外科国际会议暨2011国际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监测专题会议于2011年7月1日在意大利瓦雷泽召开。大会主要对甲状腺手术术中喉返神经监测(introperative nerves monitoring,IONM)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现将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其他文献
青年医生的培养是全面继续教育和医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加拿大小儿骨科专家Salter在他为医学生写的书序中写道:"我期望你们不仅今天作为医学生而求学,更期望你们终生继续做学生"。他指出了青年医生和所有医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教育出能自学、能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人。当然这是指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而不是重智轻德的人,因为德育同样是需要终身进行的。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出为人民服务、为
目的探讨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持续监测患者在基础状态、PLR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PLR后稳定10 min行补液试验(生理盐水250 ml于10 min内静脉滴注),监测补液试验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补液试验后每搏量(SV)增加值(δSV)≥10%为容量反应组,否则为无反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附加改良式Nissen折叠术的抗反流作用。方法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将7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食管癌切除常规吻合器吻合(常规吻合组,35例)和常规器械吻合基础上附加改良式Nissen折叠术(抗反流吻合组,35例)。70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22例;年龄47~77岁,平均60.1岁。术后3个月,对49例患者(常规吻合组24例,抗反流吻合组25例
目的评价完全内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性与有效性。方法从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在完全内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28例为完全内镜组,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20~51岁,平均(36±8)岁;病程18~120 d,平均(68±26)d;突出位置L5~S1 22例,L4~5 6例。从同期采用头灯辅助开放小切口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28例为开放
目的明确胃、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肿瘤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及其治疗现状。方法前瞻性收集2009年8月至12月在北京市8家综合医院明确诊断为胃、结直肠恶性肿瘤的患者共262例,检测术前、术后7 d空腹静脉血血红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肿瘤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结果在131例胃癌患者中,手术前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率为36.6%,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52.1%,其中贫血患者
患者  男性,23岁,因"阵发性头痛半年,加重2周"于2009年11月6日在当地医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阵发性胀痛,偶有恶心,无呕吐,无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无肢体活动障碍,未予诊治。近2周来头痛较前加重,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及MRI检查后诊断为:枕部颅骨板障内囊性肿物,考虑蛛网膜囊肿。为行进一步诊治于2009年12月6日来我院。
目的总结腹部肿瘤规范化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治疗经验及效果,探讨术后预防血栓的规范化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间548例接受腹部肿瘤规范化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病例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丹参注射液防治血栓的临床资料,并按时间及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3组:第1组为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各类手术163例,术后当日起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摘要】时下的读经热潮中,大体存在“六经皆史”“经典教条化”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三种对“经典”的研读方式,此三种方式皆建立在面对具有历史陌生性的文本—— “经典”,而未经反思之态度上。“经典”对人们敞开的方式是复杂的,它扎根于人们思想文化的根源处,虽仍潜在地构成人们思想的前视域,但已经被漫长的历史疏离了与我们的关系。面对这样一种文本,理应寻求一种谨慎但具备可实行性的阅读方法,而当代诠释学的发展
期刊
目的评价比较T1a和T1b期肾细胞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至2009年12月施行NSS治疗的101例T1期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男性79例,女性22例,年龄28~79岁,平均52.3岁。根据肿瘤病理组织大小分为T1a期62例,T1b期39例。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中肾动脉阻断率及阻断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
目的探讨不同参照点的选择对重症患者腹内压(IAP)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间入住ICU的9例具有腹腔高压危险因素并同时放置有腹腔引流管和导尿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经膀胱测量法(间接法)及经腹腔引流管测量法(直接法),并分别选取耻骨联合、右心房对应点及腋中线与髂嵴交点为参照点测定患者IAP,记录不同参照点测得的IAP,结果分别标记为IAP-S、IAP-P、IAP-I。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