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脊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命质量的影响观察

来源 :中国伤残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de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脊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训练依从性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110例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时以系统法为标准,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55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分组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情况以及生命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1周后、4周后对康复训练的依从率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表中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健康情况、疼痛、生命力、情感功能、身体健康以及社会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椎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质量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治疗及护理要求,积极配合各项治护措施,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及生活质量,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手段应用在股骨骨折手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均为35例.对2组患者常规采取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同时分别为2组患者配合快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护理以后,对2组患者的VAS评分、FIM评分和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表现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护理应用在股骨骨折手术以后,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升患者的关节功能,减少住院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的70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满意度;骨折知识认知水平、骨折愈合的时间、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护理前后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焦虑评分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生存质量相关指标;肩周炎、畸形愈合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达到了100%,对照组有28例骨折患者表示满意,满意度仅有80%,P0.05;护理后观察组肩关节
目的:研究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法,为提高手术室干预质量寻找新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2月-2020年3月间收治的7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总结人性化手术室护理模式的优势.结果: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SAS与SDS评分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期间,采用术人性化手术室护理方法能够取得满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8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治疗时间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按照随机数据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强调手术室配合护理,分析2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为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80.0%,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强调手术室配合
目的:探讨成人肱尺关节错缝与肘后血肿的手法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方法:本组26例肘关节急性损伤患者,拍X线片关节结构均未见异常,临床表现符合肘后血肿与成人肱尺关节错缝之诊断,均给予手法整复.结果:26例患者均1次性手法整复成功,关节功能即刻基本恢复正常,3周内完全恢复正常.结论:符合肘后血肿与成人肱尺关节错缝诊断的病例,应及时给予手法整复,以减轻患者的病痛,防止治疗宕期和功能障碍的发生.
目的:上肢骨折采取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入上肢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固定治疗,观察组微创下内固定术,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5.00%,低于对照组15.00%,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上肢骨折患者治疗中选择微创内固定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少,并发症发生率偏低,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目的:以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方法,为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6例接受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后,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GCS评分情况,评估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并发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13.04%(3/23),优于对照组的34.78%(8/23),P<0.05;GCS评分统计结果显示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骨折患者护理中对骨折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8月的102例骨折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差异分组,对照组实施了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状态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满意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状态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是100%(51/51),对照组则是80.39%(41/51),x2=7.445,P=0.005<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
目的:探究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抢救过程中予以优质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2月-2019年8月这一期间,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并对2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苏醒时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苏醒时间分别为(3.11±0.44)小时、(1.85±0.8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2.47±3.41
目的:探讨续断接骨汤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9月-2019年8月期间,从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中,总共选取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续断接骨汤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经过对2组患者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42/43),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33/43)(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