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177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1月~2009年10月收治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139例,作宫腔镜检查。年龄35~69岁,孕产次1~5次,放置IUD 5~25年。其中月经前后点滴出血56例,经期延长35例,月经量增多20例,月经紊乱伴经期延长17例,绝经后点滴出血11例。患者均无宫腔镜检查禁忌证。无出血性疾病史。术前作B超排除子宫明显器质性病变,术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及作宫颈防癌刮片,均无异常。
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暴露宫颈,探明宫腔大小方向后,用Hegar扩张宫颈口至7.5号,缓慢置入宫腔镜及宫腔镜鞘,镜管直径7mm。注入膨宫液(5%葡萄糖溶液、0.9%生理盐水),膨宫压力13~15kPa,待宫腔充盈,视野清晰后,先观察IUD的类型、位置及形态,用取环钳在镜下取出IUD后,再转动镜体并按顺序全面观察宫底、宫腔前后左右壁、子宫角及输卵管开口,注意宫腔形态,有无子宫内膜异常或占位性病变,在缓慢退出镜体时,仔细检查宫颈口和宫颈管。最后退出镜体后行诊断性刮宫术,刮出内膜组织送病理学检查。
结 果
手术情况:139例均获成功,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未行麻醉87例,静脉麻醉32例,腰麻17例,骶麻3例。手术时间10.0~55.0分钟,平均19.9分钟;术中出血量0~30.0ml,平均4.3±6.1ml;术后体温36.6~38.4℃,其中≥37.5℃者5例(3.6%)。
宫腔镜检查结果:宫腔镜观察139例IUD中金属圆形环85例,“V型”环41例,“T型”环13例。其中“V型”环中有3例环断裂,2例合并内膜息肉,1例合并内膜炎,其余环形态均无明显异常。宫腔镜下观察内膜无明显病变者20例,内膜有病变者119例,其中内膜息肉37例,内膜异常增生35例,子宫肌瘤25例,其中黏膜下肌瘤12例,宫颈管肌瘤9例,壁间肌瘤4例,宫颈管息肉16例,内膜炎症6例。119例取宫内膜组织病理结果为正常子宫内膜66例,内膜息肉17例,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13例,宫颈息肉慢性炎12例,子宫肌瘤6例,内膜慢性炎5例。
讨 论
宫腔镜在诊断带器子宫异常出血中的意义:近30年来宫腔镜在国内外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可提高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质量。既往对子宫内膜的病变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及诊断性刮宫术,比较盲目、准确性较低。而宫腔镜可以直视子宫内膜,肉眼可观察到内膜病变,且其可将病灶放大10~40倍,借以观察肉眼看不到的较微小病变,镜下定位活检,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宫腔镜检查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快速、有效的方法,尤其在诊断子宫异常出血原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直视子宫内膜,肉眼直接诊断出内膜病变。此外宫腔镜检查亦广泛应用于诊断放置IUD后的子宫异常出血,Ozalp等[1]的研究中看到,认为放置IUD>5年是导致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危险因素,占AUB的13.8%。但本组研究并未显示IUD增加子宫内膜炎的风险,本组139例IUD患者中仅6例(4.3%)发现子宫内膜炎,而发现IUD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明显增多,占26.6%,这也许是放置IUD后局部压迫刺激内膜局部过度增生而形成。
放置IUD后与AUB的关系:放置IUD的妇女约有52%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是置IUD后导致AUB。一般认为放置IUD后不规则出血的原因是IUD的机械性压迫,使子宫内膜发生局部缺血坏死和表浅溃疡,内膜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释放大量前列腺素、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激肽等物质致血管渗透性增加,纤溶活性增加所致,这种出血通常量少且在半年至1年内消失。许多研究报道,对于IUD放置后1年以上的出血、或出血量较多,这种出血往往与子宫内膜感染有关。但也有研究表明使用IUD 5~14年未增加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及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风险,IUD无论有无尾丝并不增加宫腔微生物检出率。
综上所述,IUD导致AUB病因复杂,本组研究显示,IUD致子宫异常出血,经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确定放置IUD后并未增加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风险,大多数IUD致AUB者宫腔镜检查及内膜活检病理均提示内膜息肉明显增多,或伴有其他内膜器质性病变(如黏膜下肌瘤、壁间肌瘤、宫颈管坠生物等),提示放置IUD后出现AUB与IUD本身并无十分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Ozalp S,Kabukcuoglu S.Should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be regarded as a reason for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in users of the intrauterine contra ceptive device.Eur J contracept report health care,2003,8(1):17-20.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1月~2009年10月收治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139例,作宫腔镜检查。年龄35~69岁,孕产次1~5次,放置IUD 5~25年。其中月经前后点滴出血56例,经期延长35例,月经量增多20例,月经紊乱伴经期延长17例,绝经后点滴出血11例。患者均无宫腔镜检查禁忌证。无出血性疾病史。术前作B超排除子宫明显器质性病变,术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及作宫颈防癌刮片,均无异常。
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暴露宫颈,探明宫腔大小方向后,用Hegar扩张宫颈口至7.5号,缓慢置入宫腔镜及宫腔镜鞘,镜管直径7mm。注入膨宫液(5%葡萄糖溶液、0.9%生理盐水),膨宫压力13~15kPa,待宫腔充盈,视野清晰后,先观察IUD的类型、位置及形态,用取环钳在镜下取出IUD后,再转动镜体并按顺序全面观察宫底、宫腔前后左右壁、子宫角及输卵管开口,注意宫腔形态,有无子宫内膜异常或占位性病变,在缓慢退出镜体时,仔细检查宫颈口和宫颈管。最后退出镜体后行诊断性刮宫术,刮出内膜组织送病理学检查。
结 果
手术情况:139例均获成功,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未行麻醉87例,静脉麻醉32例,腰麻17例,骶麻3例。手术时间10.0~55.0分钟,平均19.9分钟;术中出血量0~30.0ml,平均4.3±6.1ml;术后体温36.6~38.4℃,其中≥37.5℃者5例(3.6%)。
宫腔镜检查结果:宫腔镜观察139例IUD中金属圆形环85例,“V型”环41例,“T型”环13例。其中“V型”环中有3例环断裂,2例合并内膜息肉,1例合并内膜炎,其余环形态均无明显异常。宫腔镜下观察内膜无明显病变者20例,内膜有病变者119例,其中内膜息肉37例,内膜异常增生35例,子宫肌瘤25例,其中黏膜下肌瘤12例,宫颈管肌瘤9例,壁间肌瘤4例,宫颈管息肉16例,内膜炎症6例。119例取宫内膜组织病理结果为正常子宫内膜66例,内膜息肉17例,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13例,宫颈息肉慢性炎12例,子宫肌瘤6例,内膜慢性炎5例。
讨 论
宫腔镜在诊断带器子宫异常出血中的意义:近30年来宫腔镜在国内外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可提高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质量。既往对子宫内膜的病变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及诊断性刮宫术,比较盲目、准确性较低。而宫腔镜可以直视子宫内膜,肉眼可观察到内膜病变,且其可将病灶放大10~40倍,借以观察肉眼看不到的较微小病变,镜下定位活检,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宫腔镜检查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快速、有效的方法,尤其在诊断子宫异常出血原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直视子宫内膜,肉眼直接诊断出内膜病变。此外宫腔镜检查亦广泛应用于诊断放置IUD后的子宫异常出血,Ozalp等[1]的研究中看到,认为放置IUD>5年是导致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危险因素,占AUB的13.8%。但本组研究并未显示IUD增加子宫内膜炎的风险,本组139例IUD患者中仅6例(4.3%)发现子宫内膜炎,而发现IUD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明显增多,占26.6%,这也许是放置IUD后局部压迫刺激内膜局部过度增生而形成。
放置IUD后与AUB的关系:放置IUD的妇女约有52%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是置IUD后导致AUB。一般认为放置IUD后不规则出血的原因是IUD的机械性压迫,使子宫内膜发生局部缺血坏死和表浅溃疡,内膜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释放大量前列腺素、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激肽等物质致血管渗透性增加,纤溶活性增加所致,这种出血通常量少且在半年至1年内消失。许多研究报道,对于IUD放置后1年以上的出血、或出血量较多,这种出血往往与子宫内膜感染有关。但也有研究表明使用IUD 5~14年未增加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及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风险,IUD无论有无尾丝并不增加宫腔微生物检出率。
综上所述,IUD导致AUB病因复杂,本组研究显示,IUD致子宫异常出血,经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确定放置IUD后并未增加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风险,大多数IUD致AUB者宫腔镜检查及内膜活检病理均提示内膜息肉明显增多,或伴有其他内膜器质性病变(如黏膜下肌瘤、壁间肌瘤、宫颈管坠生物等),提示放置IUD后出现AUB与IUD本身并无十分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Ozalp S,Kabukcuoglu S.Should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be regarded as a reason for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in users of the intrauterine contra ceptive device.Eur J contracept report health care,2003,8(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