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有效的激励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激励是管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通过有效的激励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影响,从生产安全的角度提高员工的行为的安全性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安全行为;激励
  一、激励的概念
  激励的定义,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管理目标的动力保证。
  为什么要激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人有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自尊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每个人都有实现生存、安全、自我的需要。
  企业每个员工的行为都带有个人利益的动机,为了实现个人利益而工作,而利益是调解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索。因此,只有企业期望值与个人需要相一致时,员工的个人行为与企业要求才会统一起来,才能保证员工个体动作行为符合安全要求,小到设备操作,大到行为举止。企业在拥有人力资源和物质条件的同时,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更好的促使员工积极主动的完成企业要求,符合安全生产的需要。
  二、激励的作用
  激励作为一种外在行动影响个人内心活动,再反馈为个人行为的行为,它的作用经过不同学者对其多年的实践研究,可以做以下简单的归结:
  1、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激励就是创设满足职工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员工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
  2、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任何一个组织人员的表现都有好、中、差之分,对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可以使先进的人受到鼓励,继续保持其积极行为;也可以使表现一般和较差的人受到鞭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
  3、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协调一致。个人目标是由个人需要所决定的,它往往与公司的目标和要求相矛盾。运用激励方法进行目标管理,让员工参与自身目标和公司目标的制定,在设置公司目标的时候尽可能地考虑个人目标,并把公司目标具体分解为个人目标,可以使个人目标和公司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运用激励方法,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减弱或者消除其不合理要求,也可以调节员工的行为,使其与公司目标协调一致,更好地实现公司目标。
  三、在安全行为方面关于激励的研究
  生产过程中的动作行为,以安全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关于安全行为的激励研究由来已久,形成了各种安全激励方面的理论。
  1、X-Y理论,即“权变理论”。这一理论建立在对人的基本看法基础上,提出激励人行为的方法。“X理论”对人的看法是:天性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需要漠不关心;缺乏进取心,怕负责任;趋向保守,反对改革。为此,主张采取“强硬的”管理办法,包括强迫、威胁或严密的监督,或者采取“松弛的”管理办法,包括顺应职工,一团和气。事实证明这种理论有明显的不足。“Y理论”对人的看法正好相反,认为: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能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外部惩罚和威胁不能促使人的努力;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能接受责任和主动承担责任。因此,主张采取激励的办法是:分权和授权;扩大工作自主范围;采取参与制;鼓励自我评价。以上两种极端的理论和方法,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应该综合两种理论特长,具体对象,具体对待。
  2、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也称“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管理中有些措施因素能消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调动其积极的工作行为,这些因素类似卫生保健对人体的作用,有预防效果而不会导致身体健康,所以称为保健因素。如改善环境条件,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监督、检查等。双因素理论是针对满足人的需要的目标或诱因提出来的。在实用中有一定的道理,但在某种条件下也并非如此,即在一定条件下,保健因素也有激励作用。
  3、强化理论。强化指通过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使行为得到重复或制止的过程。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①人的行为受到正强化趋向于重复发生,受到负强化会趋向于减少发生。例如,当一个人做了好事受到表扬,会促使他再做好事;当一个做了错事受到批评,就会使他减少做类似的错事。②欲激励人按一定要求和方式去工作,奖励(给予报酬)比惩罚更有效。③反馈是强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反馈就是使工作者知道结果。④为了使某种行为得到加强,奖赏(报酬)应在行为发生以后尽快提供,考虑强化的时效性,延缓提供奖赏会降低强化作用的效果。⑤对所希望发生的行为应该明确规定和表述。只有行为的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对行为效果进行衡量和及时予以奖励。强化理论在安全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安全奖励、事故罚款、安全单票否决、企业升级、安全指标等。
  4、期望理论。这一理论用如下公式表述:激励力=目标效价×期望概率。激励力是指调动积极性发挥内部潜力;目标效价指个人对某一行为成果价值的主观评价;期望概率指行为导致成果的可能性大小。这一理论说明,应从提高目标效价和增强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方面去激励人的安全行为。人对目标价值的评价受个人知识、经验、态度、信仰、价值观等因素影响,而期望概率受条件、环境等因素制约。提高人们对安全目标价值认识,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增强实现行为人安全的可能性,是安全管理和工作人员应努力去做的。
  5、公平理论。公平理论认为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到所得到的绝对收益的影响,而且受相对收益的影响,即一个人仅看到自己的实际收益,还把其与别人的收益作比较,当二者相等或合理,则认为是正常和公平的,因而心情舒畅地积极工作,否则会产生不公平感,于是影响行为积极性。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应重视“比较存在”的意义及作用,不仅要实行按劳付酬的原则,还要考虑同类活动及周围环境的状况,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否则会挫伤人的积极性。
  四、激励的一般实施方法
  激励有自己的特性,以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基点,以需求理论为指导;激励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等不同类型。   1、激励的原则
  我们在使用激励作为管理手段时还要结合实际的需求,并遵循一定的原则。激励的一般原则包括:目标结合原则、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引导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明确性原则、时效性原则、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按需激励原则等。各项激励的原则,实则也是激励的各种运行方法。
  2、激励的实施
  考虑激励员工的前提是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就是在激励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一些因素,由时机、频率、程度、方向等因素组成。它的功能集中表现在对激励的效果有直接和显著的影响,所以正确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安全生产和职工作业行为安全是大有益处的。
  现在激励的做法比较多,这里介绍一种较普遍的激励方法,叫做抢先激励法,也即是抢先一步激励,使员工表现更好。一般做法是:
  设定清楚的目标,以及公平评估系统。首先所设目标须兼具挑战性(与他人比赛,或者设定标准等)与达成性,并且设有达成的期限。其次,公司必须建立员工认为公平的奖励方式,包括绩效评估,以及奖惩标准等。另外还要注意,有些公司以为对所有员工的奖励都一致,便做到了公平。事实上,针对不同贡献的员工,应该有不同的奖励。
  赋予工作使命感。让员工了解他们的工作贡献,可以让从事最平常工作的员工也能充满动力。例如,一个简单的点检员工作,认为他的工作是“保障他人安全和全公司的利益”时,他的工作士气便会提高许多。缺乏这种使命感,即使再高薪的工作,可能也只是另一份忙碌的工作。
  给予员工自主权。研究证明,即使你只是让员工有权力调整办公室灯光明暗度,这种小权力都会让他们更有工作动力。
  满足员工的需求。除了提供员工基本的工作资源,还要进一步满足员工的私人需求,让员工在上班时,不需为日常生产的琐事烦心。
  提供正面的回馈。有些主管喜欢私下称赞、公开批评,事实上恰恰好相反,只有私下批评、公开称赞才更能激励员工。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有时候主管必须做的是帮助他们建立信心,给予他们较小、较容易的任务,让他们尝到成功的滋味,并给予他们正面的回馈。
  表彰每个人的贡献。有来自上级的表扬,也有同级的感谢。把工作中的“正能量”发挥出来,既强化个人行为也起到教育大众的目的。
  五、某矿山现有激励员工安全行为方式
  铜坑矿是广西一所大型国有矿山,主要以开采锡锌原矿为主,坐落在广西南丹县。矿山采有用地下开采,主井口标高770m,开采最大深度280m。采出矿以大型铲运机械配合东风拉运为主,以竖井提升,索道运输完成对下游选矿单位的供矿。其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提出了一套较完善的员工安全行为激励手段。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铜坑矿每年均会举行优秀职工、先进个人的安全评比活动,对优秀的员工给予肯定以及一定的物资奖励等,通过物质与精神结合的方式,树立榜样,提供目标,激励员工提高安全行为要求。
  2、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铜坑矿对做得好的,没有违章行为的工区车间及个人进行奖励,以达到强化安全行为的目的;对违章的人员进行教育处罚并对单位进行考核,通过负强化来规范其行为。这是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
  3、激励与目标考核挂勾。铜坑矿制定相关生产目标、安全目标等的考核办法,对完成或超出目标的进行奖励或处罚等,这是激励与目标相结合的方式。
  4、增加高风险高压力岗位的福利待遇。利用期望值理论和公平理论,对安全方面有较高风险和压力的岗位提高其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行为的动力和积极性。所以铜坑矿的高风险高压力工资点值较其他工种普遍较高,并有多套的绩效和考核福利。
  5、亲情教育。基层及党组织通过一封家书,亲人的一句嘱托等方式,以家人的鼓励和敦促,激励员工的安全行为。
  五、结语
  研究员工安全行为激励方法,就是为了找出提高员工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所以,提出在激励员工安全行为方面的以下面几点工作建议。
  1、实行弹性福利制度。弹性自助福利计划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加强对福利成本的有效管理,让员工自己选择自己做主,自己打算盘,他们逐渐清楚他们所享受的福利值多少钱,有利于强化福利的激励作用。但在实施弹性福利计划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首先是提高福利的质量。如果质量得不到重视,则不会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心和给予,同样会引起员工的抱怨。其次是在福利设计上加强员工参与和沟通,定期开展员工调查和问询,了解他们对所设定的福利项目的重要性和满意程度的意见。
  2、提高员工参与度。员工参与是更多的倾听员工的诉求、建议,发挥员工的一线作业经验,能更好的寻找激励员工安全行为的方式。现代的员工都有强烈的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尽量满足员工在安全管理上的参与性,增加员工的自主性,能有效的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
  3、设置企业目标。目标是一种外在的对象,它即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或理想的对象。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目标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员工不是因为工作才有目标,而是因为有了目标才去工作。适当的设置目标能鼓舞员工士气,强化员工安全的行为,能够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在管理创新的今天,激励创新也不利外,好的激励手段事半功倍,不好的激励手段事半功半,不可不察,不可不慎。通过激励可以使员工充分发挥其技术和才能,充分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以达到保障其行为安全的目的。
其他文献
自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致力于"实、真、勤、廉",下决心"减、简、戒、控"。在全党范围内紧密配合、严格贯彻的作用下,党风政风大为改观,社会风气也随之大为好转。为实现八项规定长期推进,建立廉洁型政府,需从各个方面入手,建立起贯彻八项规定的常态化机制。制度的坚持是基础,舆论的坚持是保障,社会风气的坚持是重点,思想行为的坚持是关键。
[摘要]抽样调查是交通公路运输业目前推算运输量数据采取的一种重要方法,如何减少抽样调查误差,提高推算数据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经验和设想。  [关键词]减少;调查误差;经验设想  为掌握各省道路运输经济规模、结构及地区差异,填补运输行业价值量指标的统计空白,完善实物量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一体化统计调查模式,按照交通部的统一部署,2013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专项调查,通过采取分层抽样
双鸭山矿区随着开采浓度的不断增加,巷道围岩条件也在不断地变化,矿压显现剧烈,巷道支护越来越困难。双矿集团不断研究优化巷道支护,大力发展锚杆支护技术,锚杆支护率由1995年的50%,发展到现在的95%以上,锚固力由原来的不足5吨,发展到7—13吨,目前大部分为端锚,这就要求锚杆的外部构件必须与锚杆的支护能力相匹配,才能充分发挥锚杆的作用。    一、锚杆外部构件作用机理    锚杆是由杆体、锚固粘结
摘要:煤炭开采技术的研究必须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重点从事中长期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跟踪产业科技前沿,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为主导的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  关键词:采煤;发展方向    一、概述    我国长壁采煤方法已趋成熟,放顶煤采煤的应用在不断扩展,急倾斜、不稳定、地质构造复杂等难采煤层采煤方法和工艺的研究有很大空间,主要方向是改善作业条件,
一、选煤厂设计的创新--高效选煤厂rn新型高效选煤厂以“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基建投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研究、创新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是近年来政府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工作重点,“一号文件”中惠农政策的连续出台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提供了基本动力。
随着我国对井下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全国各国有煤矿大部分已处于深水平困难的开采时期,就矿井通风而言,由于巷道长度和深度的增加,导致通风阻力的增大和煤、岩层热量的增加,对矿井通风能力和井下气候条件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根据现场的实践经历和多年的教育培训工作体验,对于改善优化井下气候环境和井下能源的有效利用,本文提及几点感发与思考。    一、老矿井下安全生产基本状况    (一)井下气候环境现状  井下
由于大规模建设校园及相关场所和配套设施,导致高校对资金需求不断增长.基于BOT融资模式具有减轻财政负担和利于提高项目运作效益的优点被许多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用来作为融
一、预防采场冒顶片帮事故    在采矿作业中,最常见的事故是冒顶片帮,约占采矿作业事故的40%以上。该类事故的原因主要有:1、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顶板管理方法不当。如采场布置方式与矿床地质条件不适应,采场阶段太高,矿块太长,顶帮暴露面积太大,时间过长,加上顶板支护、放顶时间选择不当,都容易发生冒顶事故。天井、漏斗布置在矿体上盘或切割巷道过宽都容易破坏矿体及围岩的完整,产生片帮事故。2、作业人员疏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