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mi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主要是以下诸方面。
  一、进行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中国人民培植的优秀文明传统,从古至今,一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因此它与我们正在建设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分不开,割不断的。我们要积极地从古代文明中汲取营养,同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进行这方面的国情教育。
  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她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又培育了为世人称道的道德风尚。到社会主义阶段,这些优秀传统被继承和加以弘扬,与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也应进行这方面的国情教育。
  二、进行五千年中国人民奋斗史,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在近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出路何在?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励,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许多求进步的先进思想人物,提出了不少济世图存的主张,企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都没有成功。“五四”运动后,随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真正救国救民的责任落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身上。历史已经证明,唯一的出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近百年来历史所证明的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过去搞革命是依靠了党的领导,现在搞建设,搞四个现代化,同样也离不开党的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西方的多党制领导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我们要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光荣革命传统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学生进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教育,从而使学生自觉继承革命传统,热爱党,在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三、进行社会主义必然性的教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痛苦摸索,从多次失败中找到的,我们要教育学生应当珍惜这一正确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全国(除台湾外)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祖国的富强。我们要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教育学生,让他们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光明的前途。因为在我们这个底子雹人口多、生产不发达的国家,如果要走资本主义道路,搞资本主义,将会产生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裕,大多数人受穷。在生产不发达不富裕的国家”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搞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家都有饭吃,都能生活得好。
  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教育。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要同学生讲清讲足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和前途的无限光明。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由一个极端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我国已建立了比较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农村经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学生了解到了我国的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之时,他们就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将来自觉地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但是我们还要使学生了解,我国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的生产仍然落后。经济不发达,我国当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国情,教育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还要广大青少年学生艰苦奋斗,努力学习,以便将来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从思想上要明确认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国情教育,是广大历史教师义不容辞光荣使命,要认真钻研历史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国情教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运用。国情教育必须寓于历史教学活动之中,紧密结合历史教材,以便得出结论,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国情教育中,教师在讲授时,要充满感情,表现出主观上的爱和憎,赞美和批判等鲜明的阶级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以生动的历史事实感染学生。
  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国情认识国情。
  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国情、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分析国情的基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国情的前提。进行国情教育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对历史国情知识,进行科学分析,去教育学生认清国情发展的真正规律,预见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才能使国情教育对客观世界及事物的发展以正确地反映。
  以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国情教育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就能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比正确的。
  三、运用比较方法进行国情教育。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求同存异,或者求异存同,从而探寻正确的道路和适宜的措施。国情教育要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这样才能认识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阶段,才能看清中国的历史进步,发展趋势和前景。国情教育只有将它放到同一历史时期内,进行不同国度的横向比较,才能找出国情中的长短差距,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各种问题的答案,才能发人深省,催人奋起。
  四、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我国的国情。在历史教学中,在讲国情中的积极有利因素方面,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讲国情中消极不利因素方面,要深刻分析产生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学生心理能够产生出一种民族的紧迫感和忧患感,归纳到一 点,通过认识国情,增强青少年一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
  五、从实际出发,进行国情教育。国情教育必须从教育的对象学生出发,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与现实存在的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问题。
  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国情。
  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国情教育。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时,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除课堂讲授外,还可组织一些其它的活动。如参观、调查、访问、搞专题报告会等等。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使用教学挂图、幻灯、录像等,使之真正把课内外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创设生动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本文论述了情境创设的方法。  【关键词】美术教学情境创设声像情感游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机智,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和主动创造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利用声像信息,拓展学生想象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为小学生营造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广泛兴趣,开展趣味化音乐教学活动,让小学生在欣赏学习优秀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对真、善、美的感受力,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实施美感教育,弘扬民族文化精神,鞭笞假恶丑。围绕音乐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孩子们在欣赏学习音乐作品的实践中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力量,有效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关键词】
近年来,随着社会力量的崛起,青年社会组织研究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青年社会组织是以40周岁以下青年为核心成员,自发成立、独立运作、自我管理,以促进社会公益、引领主流健康文化、促
【摘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果适时穿插运用一些歌曲,不仅能够生动地展示历史,使历史鲜活、饱满,而且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课堂充满情趣和魅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利用历史歌曲巧妙地导入新课、利用历史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历史歌曲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利用历史歌曲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阐述歌曲在
【摘要】爱国主义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论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渗透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爱国主义渗透方法  爱国主义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方法。  一、通过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爱国信念  通过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信念,就是把“希望”和“结果”转化成坚信不移的观点,进而成为一种信念。主要方法有:
【摘要】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这些年的教学中,对于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自身对教学方式也随之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自新课改后,我们的历史教学面临着一系列全新的问题,如何更好更精准的理解理念本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索出适应现代的教学模式,成为了我们每一名高中历史教师眼前的重任。本文通过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对策。  【关键词】高中历
摘 要:近些年我国建设方面逐渐开始使用BIM技术,在建设领域可逐渐发现其建筑模型与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共享的优点,BIM技术应用在工程造价中能够让建筑工程中的数据得到有条理的整理。在进行建设项目对审计跟踪的时候科学运用计算机,在审计工作中良好的使用BIM技术能够使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都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文的主要内容为BIM技术应用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计算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摘要】时事政治是当前国内外发生的热点,时事政治作为政治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思想政治教学结合,全面反映了当前国内外政治形势。时事政治作为一个新鲜的时政热点,其对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政治有着一定的影响,对政治教学有着一定的影响。文章基于时事政治的必要性,提出当前我国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同时,阐述如何将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政治教学。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学应用  一、高中政治教学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直面群众和直面实际问题的重任。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关乎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民生活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或协调的发展。对教师来说,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对学生来说,高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得到显著提高和发展。如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