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柯楠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藏不但是对古物的欣赏、把玩,更是对古人精神的体会、敬仰与传承。刻铜小字墨盒是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文房刻铜艺术,蝇头小楷,万字如一,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同时还需要虔诚的心态,精益求精的耐心、专注和坚持才能完成一件传世的精美作品。每次欣赏一件文章、书法、刻工俱佳的千古名文小字墨盒,我都能感受到一种祥和沉静的艺术之美,惊叹先辈精益求精的做事功夫!这与我们现代人心浮气躁的心理形成了鲜明的比对,我们需要从传统艺术中反思,呼唤匠心回归……欣赏美轮美奂的长篇小字墨盒,我们面对星空,仰望先辈,缅怀他们身上无比珍贵的工匠精神,我们务必用匠心做點自己喜欢的事情,至少能对得起岁月和光阴。
其他文献
民营企业家,现供职于山东省滕州市庞大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生于齊鲁大地,儒家思想盛行于斯,个人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熏陶,创业之余,钟情古物,热爱收藏,尤好文房刻铜和清民铜章。
期刊
现居山东省滨州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涉足于收藏领域,尤其喜爱文房用品、铜墨盒收藏。参加了北京(首届)全国刻铜艺术同仁雅集、上海雅集和济南雅集。30年来,孜孜以求刻铜文玩的艺术奥秘,有十余篇研究文章发表于《中国书画报》《中国商报》《渤海晨刊》等报刊,对书法尤其是小字微刻墨盒情有独钟。愿用毕生精力弘扬中国刻铜这门独到绝技,讓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期刊
受家庭的影响,我们兄弟自幼对墨盒、镇尺、仿圈这些文房用品并不陌生。但真正让我们把它们作为刻铜艺术品加以关注并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深深地喜欢上它们还是几年前我们有了更多闲暇时间以后的事情。我们结识了喜歡刻铜艺术的众多藏友,观赏了大家众多刻铜艺术精美藏品,深深地被陈寅生、陈师曾、姚华等众多大师的精美作品和墨盒所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所吸引。我们期待结识更多喜欢刻铜艺术的朋友并观赏朋友们的精美藏品。
期刊
网名铜仁堂,浙江宁波人。自幼随父亲学习铜雕技艺,创办明清家具铜配件及铜工艺品厂。自1990年起开始收藏铜手炉、刻铜墨盒和镇尺,至今已具有一定规模,藏品有晚清和民國时期文房刻铜,按照专题系列可分为陈寅生刻铜、名家画稿、微雕小字、精雕青铜器等。以藏会友,愿结交天下刻铜藏友。
期刊
网名寂斌。喜好简约自在的生活,自幼喜好收藏,汲及范圍广,尤钟情于核雕紫砂文玩手串。2015年始涉刻铜文房雅玩,信奉唯精是藏。
期刊
網名戈丁,河北保定人。酷爱收藏,尤其是收藏刻铜墨盒,并专情于军政墨盒题材。现藏品中有保定军校、西北军以及平民交往等系列已初具规模,愿与广大藏友互通有无交流心得。
期刊
怀莲斋主人,上海人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學、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由于家学渊源,喜爱中国传统文化与收藏。幼年开始集邮,中年痴迷于刻铜文房专项收藏与研究,至今已有十年整。收藏的终极目标是一百件刻铜文房珍品,以名家亲笔书画铜为主线,辅以清代文人与民国精工作品,目前已集藏八十余件,未来十年期待达到收藏目标并不断淘汰以求精益求精,希望各位藏友能支持我早日圆梦。
期刊
斋号云在堂,河北涿州人。收藏有年,喜愛刻铜文房,以研究鉴赏为主,致力于近代刻铜史和与刻铜有关的陈寅生、陈师曾、姚茫父等专题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期刊
娄东王时敏血战宋元,得大痴之神髓,之后“三王”乃有清初之盛,画学至此而成重要篇章,此后娄东王姓画家不绝于画坛,然少有所成。宋公文治先生出,令娄东声名再起,传至玉麟兄,宋家之名若王家当年,兄之“山阴岩壑”为其精品,所图壑中出岩,石中出泉,结构繁密,而不为笔墨之累,气韵寓于岩壑之中,得古人画法之精要,又别开新貌,若“四王”见此,亦当折服也。  ——陈履生  玉麟以其从传统中“化”来的细笔山水而自成面目
期刊
谈起陈寅生,会或多或少地提起鲍康。陈寅生青史留名,除了刻铜技艺高超、顺应时代的需求,也和鲍康的欣赏推介有关系。后世称引寅生,最津津乐道的金句“足与曼生壶并传,都人士争购之”,最早即出自鲍康。鲍康的朋友圈超级强大,因此这句话的分量和影响不容小觑。  辑佚钩沉有关陈寅生的文献记载,鲍康编著的《观古阁丛刻九种》(图1)是重要线索之一。鲍康富收藏,广交游,承家学谙辞章法度,循礼义守官场规仪,学风严谨,文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