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设疑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wd_cl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疑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存疑才能求解,释疑才能长知。就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不断释疑求解的过程。“在可疑与不可疑之间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的话精辟地阐述了学与疑之间的关系。
  根据这些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设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根据课文的课前提示设疑
  课前提示是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而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预习或自读课文时,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是在“写什么”和“怎样写”上做了比较明确的提示。在备课时,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适当的研究设疑,能在接触课文之前就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把握,带头这样的理解(哪怕是粗浅的理解)阅读课文,一定能够激发兴趣,增强探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鲁迅先生的散文,文章篇幅较长,内容容量较大,而且还由于时代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不易理解,教学时就要认真研究教材,充分利用课前提示,让学生先有一个大体的把握。
  二、围绕课题设疑
  题者,眉目也。文章题目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浓缩。通过解读课文的题目,有利于梳理文章的条理,把握主要内容,激发阅读兴趣。说明文以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语言准确,条理清楚,其题目往往也是精心设计的。如《食物从何处来》,这个题目带上语气语调,本身就是一个疑问句,由此可以了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肯定是围绕这一疑问展开说明介绍有关知识,明了这一点,就把握 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在阅读中就能积极思考,分清主干,理清思路,实际上对自身的说明文写作也有极大的帮助。又如《死海不死》,看似矛盾,既称“死海”,又为何不死呢?围绕这一疑问阅读课文,就能顿悟文章的内容,还能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领略“科学小品”这一文体的主要特点,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与准确性。很多优秀的课例就是从课题的设疑入手,将课堂教学过程安排的疏密有致,井井有条,既突出重点,又能兼顾到其他的知识点,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根据过度性语段设疑
  有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弄清文章结构,常常要对过度性语句语段进行精心行设疑。过度性语段(句)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承上”承了什么,“启下”又启了哪些,都值得认真分析。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在叙述了第一个典型事例松骨峰战斗之后,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的狠,对朝鲜人民又是那样的爱,充满了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这段话承前,表现了什么?――我们的战士对敌人的狠,启下过度到第二个事例,就自然是对朝鲜人民的爱了。如前所述,课题质疑中已经能体现文章结构的但过度是绵密的,更要认真研究如何设疑,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间的一段,既承上表示了对百草园依依不舍的留恋心情,又对下文到三味书屋读书的原因作了种种猜测,很符合儿童天真烂漫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也暗示了“三味书屋”在“我”心中的神秘。
  四、根据文章的精彩语段设疑
  就以《藤野先生》中“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当然都是低能儿,······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一段为例,本段集中反映了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热情,第一句话为何那样说呢?品味之后就知道,其实就是反语,是鲁迅先生在遭受歧视之后满腔愤懑的必然反映。整个电影事件是鲁迅先生一生的转折点,是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他的强烈的爱国热情不就流露出来了吗?预习提示提到的问题在此就得到了落实。开头段对清国留学生的冷嘲热讽也极其精彩,那些思想腐朽、不学无术的清国流学生,与忧国忧民的鲁迅先生又怎是一路人?于是就有了“到别的地方看看”的想法,前因后果自然圆融。
  重点语段对表达中心、突出中心起着重要作用,围绕其设疑,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掌握文章要义,品味精彩语言,通过教师讲析,学生领悟、讨论、表达,对锻炼思维,提高听说能力也很有帮助。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是语文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疑,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一、“咬文嚼字”实现严肃严谨的基础知识突破教学观  《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风俗美、语言美、人情美的回忆性散文。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家乡特有的端午习俗,并且通过对家乡特产——高邮鸭蛋的精细介绍,抒发了他对故乡的乡土风情、民韵习俗的深深思恋之情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执教这篇文章,深深感受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成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有声
期刊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可见,我们要把语言积累的要求落到实处。但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各种原因,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一些问题:课堂上的积累走过场,积累类型单一,积累的选择、时间安排不当等问题。如何让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同时,加强语言积
期刊
纵观初中语文课本,每一篇都是精品,因此,针对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的“枯燥、沉闷、单调”等局面,可从语文课本中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出发,去发现、品味其中各式各样的美丽,带领学生掌握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翻阅初中语文课本,其中有包括如《巴东三峡》《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等描写大自然美丽风光的篇章;有包括如《背影》《小巷深处》等抒发亲人之间情感的篇章;有包括《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出
期刊
沐一缕清风,赏一轮明月,品一杯香茗,人生是一种享受,学习更应是一种享受。快乐的学习于一方纯净的天空下,让身心沐浴于书香,让灵魂接受知识的洗礼。于领悟喜悦间咀嚼唇齿间的甜美芬芳,这便是学习的享受。  一堂完美的课除了老师精美的讲解,学生主动的学习,必须还要有相应的优化的科学的作业进行延伸,因为学习最终要落实到实践,可很多老师十分注重课堂教学却忽略了作业的优化设计。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刻的意识到作
期刊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教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育人是指关心爱护和教育学生,也就是把孩子育成人,作为成年人的教师——我又何尝不把“人”当作“成人”来教?教了将近20年的书,突然醒悟,人可以根据年龄分为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把幼儿教育成幼儿,儿童教育成儿童,少年教育成少年。正如法国的卢梭在《爱弥儿——论教育》中认为儿童是独立于成人的个体,有自
期刊
沐浴着和煦的课改春风,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语文新课堂呈现出的生机与活力。新课标构建的初中语文新课堂,是一个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情感得到宣泄,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的艺术殿堂。新课堂上,老师们全新的理念、深厚的底蕴、饱满的激情、精辟的点拨、幽默的旁逸;学生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妙语连珠的汇报、情真意切的体验……这些可喜变化,使我欣喜地看到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浓浓春意,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应该认真解读新教材?让
期刊
几乎像所有的文体一样,随笔也有它的起源,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欣欣然高唱凯歌。  在中国古代,随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洪迈的《容斋随笔》中。宋淳熙十一年,洪迈在《容斋随笔》的自序中说:“予老志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因其先后,无复诠次,目之曰随笔。”《容斋随笔》之后,以随笔名其书者渐多,如明李介立之《天香阁随笔》、清王应奎之《柳南随笔》等。然而在中国古代,随笔是徒有其
期刊
语文学科的开放性、社会性的特点要求语文教学面向现实社会,这就要求突破传统语文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模式。我们利用多媒体具备的声、形、色综合能力强的的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  结合学校、学生以及自己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主要有以下一些优势: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充分利
期刊
一、导入:  在神奇的自然界中,动物常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面临种族灭绝的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阅读〈斑羚飞渡〉,用心感受伤心崖上那惨烈的一幕。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有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三、分析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问: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斑羚是谁?为什么?要求:  1、找出文章里描写镰刀头羊的句子或段落  2、从这些描写
期刊
小学阶段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知识目标,老师的教学方向更侧重于强调基础知识。进入初中阶段,老师的教学重点就转变为阅读能力与运用知识能力的提升,学生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跳跃太大的教学转变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学习兴趣锐减,所以,适当的衔接必不可少。  首先,我建议从学生的观念入手。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过去的六年学习只是为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中学的语文会为大家语文学习开阔一片更精彩的天地。在日常的课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