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白痢病的诊治

来源 :家禽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dz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5-0019-03
  雏鸡白痢主要是对雏鸡生长危害较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对3周龄以内的雏鸡感染性较强,死亡率也很高。20~45日龄发病多呈亚急性,如果能及时治疗,死亡率会降低,但影响雏鸡生长发育。雏鸡白痢病原体为白痢沙门氏杆菌,雏鸡以下痢和内脏器官灶性坏死为主要症状,成鸡多为隐形感染。腹泻为本病的主要特征,病初排出乳糜样粪,后变为白色如石灰的粘稠粪便。该病在福建省普遍发生,无论是规模场或者农村散养鸡都时有发生,给养鸡业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国家将该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1]。笔者于2021年1月份接诊一起雏鸡白痢病病例,经采取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措施,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武平县象洞镇某养殖场于2021年1月11日7
  时从广东省梅州市梁某处引进文昌鸡雏鸡1800羽,
  雏鸡进舍后连续3 d均使用生水(水温1~10℃)。
  禽主在1月13日晚发现3羽雏鸡死亡,经检查没有明显临床症状。1月14日8时发现死亡5羽雏鸡,另有22羽不吃饲料,怕冷,身体蜷缩,精神沉郁,排白色粘稠便,有部分雏鸡肛门有白色粪便沾污,于是在雏鸡饮水中添加硫酸安
  普霉素及适量电解多维,连喂3 d,仍不能控制病情,到17日8时累计183羽发病,其中死亡71羽。遂向笔者求诊。
  2  临床症状
  发病雏鸡初期不愿采食、走动,拥挤在保温灯下,绒毛松乱,低头闭眼,后期拒食,腹泻,肛门周围绒毛粘连着白色糊状粪便,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病雏常发出尖锐的叫声。病死鸡眼睛凹陷,肛门肿大紫红色。
  3  剖检变化
  选择病程3 d以上的死雏5羽、病重濒死的雏
  鸡15羽进行剖检。病理变化:肝、脾肿大,在肝、心、脾、肺脏器出现栗粒样的黄白色坏死灶或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盲肠内有干奶酪样凝固物;小肠粘膜充血、出血并有多量粘液。
  4  实验室检查
  4.1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集病死雏鸡的肝脏,
  直接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置37 ℃温箱培养24 h,选取可疑菌落鉴定,结果发现在普通琼脂上生长的菌落呈分散、光滑、透明闪光、微隆起,大小约1~3mm兩端稍圆的细长杆菌。挑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为革兰氏阴性菌。
  4.2  血清学检查  在玻片上滴1~2滴生理盐水,
  挑单一疑菌落在盐水滴中涂抹均匀,取鸡白痢沙门氏菌血清1滴加于其上,相混,轻轻摇动,结果发现在1 min内发生凝集。
  4.3  生化鉴定  对可疑菌落分别进行葡萄糖、乳
  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卫茅醇、丙二酸盐、半固体、明胶试验,结果为:葡萄糖:“+”、甘露醇“+”,其余“-”,此结果符合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特性。
  4.4  药敏试验  发现采用K-B药敏纸片纸法,将菌落涂布于琼脂平板上,将药敏试纸片贴于培养基表面,置37 ℃恒温箱培养,24 h后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发现该菌对头孢噻呋钠、丁胺卡那霉素、恩诺沙星高度敏感;对头孢克洛中敏;对强力霉素、氨苄西林、硫酸安普霉素、氟苯尼考不敏感。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确诊该病为雏鸡白痢病。
  6  治疗情况
  6.1  提高水温  雏鸡饮水从冷生水加温至30℃左右。
  6.2  隔离和无害化处理  将发病鸡与疑似健康鸡隔离。淘汰重症衰弱的病鸡,对淘汰的病鸡、死鸡及粪便作无害化处理。
  6.3  消毒  育雏舍内地板、饮水器、料槽用0.5%二氯异氰尿酸钠进行消毒,2次/d,连用7 d。
  6.4  药物预防和治疗
  6.4.1 对疑似健康鸡群每天0时~12时,在每升水中添加10 %思诺沙星0.6 g和氨基多维1 g,自由饮水;12时~0时,每升水中添加含黄连9 g、秦皮18 g、乌梅18 g、厚朴18 g、薏苡仁27 g、甘草9 g的水煎药液,连用4 d。
  6.4.2  发病鸡每天0时~12时,每升水中添加10%
  恩诺沙星1.2 g、口服液补液盐1包(20.5 g),自由饮水;12时~0时,饮用每升水中含黄连18 g、秦皮36 g、乌梅36 g、厚朴36 g、薏苡仁54 g、甘草18 g的水煎药液,连用4 d。对于病情较重的鸡,皮下注射头孢噻呋钠0.4 mg/羽,每天一次,连用3 d,以减少发病鸡死亡。
  6.5  治疗结果  经过上述处理,第2天疫情得到控制,第3天吃料量开始逐步增加,第5天吃料量恢复正常。
  7  分析与讨论
  7.1  彻底消毒  患病鸡、死亡鸡及其污染的育雏舍、料槽、饮水器排泄的粪便带有病菌,是雏鸡白痢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此,对病死鸡、淘汰鸡及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料槽、饮水器及育雏舍地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
  7.2  减少气温变化造成雏鸡应激的损失  2021年1月11日~17日是我县气温偏低的一周,11~13日平均气温在5 ℃左右,尤其是13日最低温度为-3 ℃左右,养殖户给雏鸡饮用寒冷的生水对雏鸡是一种应激,雏鸡进场后,未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预防用药,发病后所用药物(安普霉素)对病菌(鸡白痢沙门菌)又不敏感,导致这次疫情死雏较多,损失较大。建议养殖户在寒潮来袭时应加强养殖管理,注意保温清洁、通风换气,不给雏鸡饮用温度低的生水,同时应提前饲喂多维和适当的保健药物。   7.3  中药防治  鸡白痢沙门氏菌易产生耐药性,在养鸡过程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使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抗药性问题日渐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2]。中药具有抗菌消炎、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3]。张德显等研究发现黄连、黄芩和乌梅3种中药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抑菌效果最好[4]。常超越等研究发现,连翘、秦皮、厚朴、五倍子、夏枯草、苏木、乌梅、诃子、黄连、五味子10种中药对秦皇岛地区致病性鸡白痢沙门菌流行株高度敏感[5]。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上从中选择中药黄连、秦皮、厚朴、乌梅、薏苡仁、甘草防治鸡白痢病。方中黄连、秦皮具有清热燥湿功效,临床治疗热毒泻痢,里急后重病症有良效,是主药;厚朴行气燥湿,乌梅涩肠生津为辅药;薏苡仁健脾胃、益气为佐药;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药性为使药。笔者是首次选择中药方剂用于防治鸡白痢病病例,从防治该病例的情况来分析,此方剂为鸡白痢还是有较好的疗效,应用何种中药配伍可以提高疗效,有待今后进一步验证。
  7.4  切断传播  由于成年鸡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
  后可以长期带毒和排毒,不仅可以通过水平传播,也可以通过垂直传播,导致鸡白痢广泛流行[6]。因此需要禽主在加强饲养管理、消毒灭源工作的同时,对这批次幸存活鸡1500余羽一律不留作种用,并与其他鸡群严格的隔离,以切断鸡白痢病的传播链条。
  参考文献:
  [1] 盛佩良,程道祥,邵良平,等.畜禽重点疫病防制技术[M].福州:福建省畜牧局,1999:142- 150.
  [2] 房海,陈翠珍.中国食物中毒细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95-100.
  [3] 张丁华.中草药复方制剂对鸡三种细菌性疾病 的防治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0.
  [4] 張德显,陈耀楠,南汇珠,等.10种中药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J].中国兽医杂志,2013,49(3):41-44.
  [5] 常超越,张召兴,庞洪泽,等.23味中药对鸡 白痢沙门菌地方株体外抑菌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17,53(9):31-33.
  [6] 查华,石火英,吉贞颖,等.鸡白痢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致病性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13,44(11):1812-1818.
其他文献
摘 要:霉菌毒素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薄层层析法(TLC)、色谱法、质谱联用技术、免疫化学检测法等。各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稳定性、检测环境、操作难易程度、设备和费用的局限应用领域有较大的差异。本实验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MS/MS)、横向流动免疫技术(LFD)、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三种方法测定玉米基质定值质控品A、B、C样品的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三种毒素的含
摘 要:肉鸽生产中,雏鸽的繁育绝大部分是依靠产蛋亲鸽来进行自然孵化,这导致种蛋的孵化率受到很大影响,除此之外,孵化率也常常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提高种蛋的孵化率,本文综述了鸽种蛋的人工孵化相关设施、流程等,以期能为肉鸽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提供参考,更好地推动我国现代养鸽业的发展。  关键词:肉鸽;种蛋;人工孵化;养鸽业  中图分类号:S8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目的】研究规模经营研究金斑蝶的生物学特征,为在四川开展金斑蝶的人工养殖和成虫观光旅游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实验室和田间网室内观察金斑蝶形态特征、年生活史、成虫寿命和繁殖行为。【结果】金斑蝶在四川东部地区一年可发生6~7代,世代重叠,成虫6月中旬至10月上旬可见,无法越冬;金斑蝶雄成虫平均寿命(283.77±67.72)h,雌成虫平均寿命(417.23±109.50)h,雌成虫寿命显著高于雄成虫(P<0.05);雌雄成虫均可多次交配,平均交配时间(174.71±152.07)min,多次交配有助于
2021年以来,山东省蛋价总体处于近五年的高位水平.据山东省畜牧总站监测,我省今年第1~23周蛋价平均价格为8.79元/kg,分别比2017~2020年高57%、8%、13%、26%,是近五年来最高价.但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S858.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5-0046-02  在规模养鹅过程中要实施科学养鹅和生物安全措施,让鹅群健康成长,减少鹅群病伤死亡,提高成活率,少用药或不用药,获得优质鹅产品。夏季高温季节,疫病多发,养鹅需结合天气特征,调整养殖方式,为鹅提供舒适的环境条件,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清洁、卫生、防疫、消毒、隔离工作到位,否则鹅群机体抗病力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5-0013-02  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90年代在山东青岛、江苏海安和盐城等地就有过报道,随着近几年家禽业迅速发展,本病扩散流行有明显增加趋势,近期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等地发生以种雏鸡出现生长不良、均匀度差、死淘率高、腺胃肿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给广大养殖场造成了较大的损失。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
1 技术概述  1.1 技术基本情况 鸡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的蛋白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鸡蛋品质特别是蛋壳质量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随着蛋鸡产业的蓬勃发展,遗传育种、营养水平、管理模式等相关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鸡蛋蛋品质差,特别是到产蛋后期裂纹蛋、暗斑蛋等次品蛋比率高的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蛋品质量,降低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5-0022-07  (上接第4期第23页)  4 准确饲喂  根据不同的饲喂系统和鸡群周龄,采食位置要逐渐增加(表3),饲料分配时间应少于3 min,观察采食时间,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建议链槽式和盘式饲喂系统安装时,料线间距至少应在1 m以上,确保鸡只方便且均匀采食,避免料线间距不足,引起采食不均匀(图
临床症状在出现鸡支原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后,病鸡精神不振,羽毛蓬乱,采食量减少。在发病初期,病鸡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涕;可听到气管啰音;部分病鸡鸡冠颜色加深、肿胀;病鸡排便呈白色或黄绿色,以稀便为主。发病后期,病鸡鼻部流出脓性分泌物,部分病鸡鼻孔堵塞,为疏通堵塞鼻孔经常甩头、甩鼻;部分病鸡腹泻,消瘦脱水。
中图分类号:S85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5-0032-05  随着抗生素滥用及细菌耐药性增强,噬菌体作为一种可以(部分)替代抗生素的生物杀菌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白羽肉鸡养殖实践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是检出率较高的两大类病原菌(2020年肉鸡检出率分别是93.1%和53.0%)。通过大群实践证明,肉鸡养殖实践中,噬菌体比抗生素具有使用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