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止血球囊治疗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

来源 :安徽医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宫腔止血球囊与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60例)的临床资料,视其治疗方案的不同给予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子宫背带式缝合术,20例)与观察组(宫腔止血球囊,40例).观察两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止血球囊治疗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效果较好,利于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及输血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手术室联合病房反馈式护理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需要手术的骨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手术室联合病房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反馈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3天、7天的睡眠质量、SAS、SDS及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3天SAS、SDS有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在干预后的各时间段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手术室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骨科心理睡眠管理模式的构建及效果.方法:选取骨科2020年11-2021年1月收治的48例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另选取骨科2021年2月-2021年4月收治的52例患者,将其设为实验组.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为其提供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骨科心理睡眠管理模式,观察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而且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7年-2019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肺炎链球菌,对菌株的来源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9株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离患者以50岁中老年人为主,分别占18.3%、59.6%;标本种类以全血和痰为主,分别占43.1%、46.8%;检出季节以冬季最多,秋季次之;药敏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耐药性较强,对阿莫西林、泰利霉素耐药率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P<0.01),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结论:
目的:探究水凝胶眼贴在ICU昏迷行机械通气患者眼部护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纳入57例符合选样标准的ICU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对照组27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使用水凝胶敷料贴眼,对照组患者使用凡士林纱条覆盖双眼,预防眼部并发症.于干预第3、5、7天,检测其角膜上皮情况.结果:干预第5、7天,观察组患者发生角膜上皮脱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凝胶眼贴可以有效降低ICU昏迷机械通气患者角膜上皮细胞脱落,预防眼部并发症,适宜在ICU使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的不断发展,教学信息化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线上”教学作为多种信息化教学模式之一,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依托“云课堂”,探索线上教育的技术与经验,结合传统面授教学模式,进行《病理学》混合式教学,以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主动性.该文分别从资料库的建设、教学的预热、教学环节的具体制定三个方面进行病理学课程线上教学的探讨,以实现优秀的教学成效.
根据少数民族医学生的特点,并结合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现况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内地高等医学院校少数民族医学生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实践问题,提出从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形式方面,实施少数民族学生基础医学的教学改革.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ICU)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药性及耐药基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某院ICU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采用卡方检验对碳青霉烯耐药组和敏感组的耐药率进行比较;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43株CR-KP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耐药率较低,对三、四代头孢及单环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耐药率均在90%以上;碳青霉烯耐药组与敏感组对14种药物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R结果显示33株携带KPC基因.结论:ICU CR-KP耐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选取某医院304例疑似HDN患儿开展研究,其中包括132例ABO-HDN确诊患儿(确诊组),52例可疑患儿(可疑组),120例阴性患儿(对照组),分析三组实验室检验结果以及影响因素.结果:三组的CK、α-HBD、TBIL和LD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日龄和体质量的差异对于HDN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N患儿的阳性检出率与新生儿日龄和体质量密切相关,与患儿性别、母亲怀孕次数、孕周和血型
目的:探讨在原位模拟对5分钟即刻剖腹产麻醉学规范化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收集典型病例,建立原位模拟教案,设置模拟情景,选取50名麻醉科住培学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原位模拟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以掌握5分钟即刻剖腹产麻醉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术为教学目的,在共同进行相同的理论课教学之后,对传统教学组采用常规模拟演练,对原位模拟组采用原位模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员的教学满意度、理论考核成绩、应急操作能力、整体抢救流程、配合协调能力.结果:原位模拟教学组学员的教学满意度、实践技能考核中的应急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入科宣教模式对专科护生实习初期转科适应性的影响.方法:将某院放疗科2018年6月-8月实习的36名专科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2019年6月-8月实习的39名专科实习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老师科室内宣教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微课+带教老师讲解的宣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转科适应性、教师所用宣教时间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转科适应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每组所用宣教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课的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