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领航大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5186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优良品质和素质缺陷都表现鲜明,但木桶原理告知我们,素质缺陷严重制约大学生的成才,也关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高校要充分发挥育人职责,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扬长避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科学发展观 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主体是人,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当代大学生,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中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胡锦涛同志说过,“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因此,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武装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赢得未来的战略之举,是高校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将从普通高校教师的角度就大学生科学发展的现状及培养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制约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缺陷
  当代大学生是一代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大潮下成长起来的弄潮儿,他们身上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主流上看,他们有着爱国意识和民族情感,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并且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思维敏捷、善于学习,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生活充满激情”[1],奥运会、世博会、抗震救灾、抗洪抢险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身影。但也不可否认,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他们身上也表现出明显的素质缺陷,具体为以下几方面。
  1.思想道德方面,社会责任缺失与价值观扭曲。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呈现出价值多元化、利益多样化倾向,使很多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位移,一些学生盲目夸大自我价值,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重实惠、求实用,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理想追求淡漠;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不讲奉献,社会责任感弱化。
  2.能力素质方面,欠缺人文修养,基础薄弱,能力不强。许多大学生受功利主义影响,在学校普遍“重应用性学科,轻人文修养;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2],结果不仅造成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底蕴不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宽泛多样的需要,而且各方面能力有限,综合素质较差,后劲不足,面对市场选择时,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譬如许多大学生在实践中存在干不了和干不好的问题,而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难就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学生知识能力的欠缺。
  3.心理健康方面,情绪心态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弱。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各方过多的关注和宠爱,生活中少有挫折,少有承担,对家庭和父母依赖性很强。进入大学开始独立生活,他们在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独立生活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忍耐包容能力等方面的脆弱性就暴露出来,当遇到来自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的压力和挫折时,他们中一些人就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据调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大学生的素质缺陷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不仅影响其成才,而且关乎科学发展观的最终实现。面对严酷的现实,加强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格外迫切,用科学发展观塑造大学生刻不容缓。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大学生应该成为整体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应该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1.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就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生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同时还要具有世界眼光和远大抱负。
  2.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硬件支撑。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能使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升华人格、陶冶精神,为未来的发展和更好地做人、做事、做学问提供广博的文化底蕴,更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展示发展才华、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就大学生来说,“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基础,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是拓展,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及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则是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4]。只有兼备这几方面的知识,才符合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健康的身心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对800名男性进行了30年的追踪研究后发现,成就最大的20%与成绩最小的20%之间,最明显的差距不在于智力、智商,而在于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见身心素质已成为左右事业成败的关键。当代大学生身负重任,又处于激烈竞争的浪尖,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优秀的品格缺一不可。故此,大学生不仅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要加强修养,“塑造美好心灵,造就自尊、自信、独立、平等、坚强、宽容、乐观的良好心理素质,以开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事业发展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5]。
  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学生是一个协调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大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成为协调发展的人。人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都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人的发展也不能是偏颇的,各方面关系的平衡协调才是科学的发展。大学生只有努力做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关系,方能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及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大学生要跳出自我的小圈,培养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融个人发展于社会发展之中,在奉献中寻求价值;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大学生要重视两者之平衡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要有高尚的道德操守,又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要摆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接受实践的锻炼和洗礼,通过丰富的实践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克服高分低能,达到知行合一、知行并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大学生还要培养合作精神,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关心他人和集体,以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姿态处理好集体中人与人的关系,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优化自己的人际关系。
  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应是既满足大学阶段的发展需求,又保证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连续不断的持久的发展能力[6],这种可持续发展不是一时之需、一蹴而就的,而是动态的、贯穿于大学生一生的长期过程。因此,大学生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不仅要关注当前的生存发展需求,更要关注长远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始终以一种向上进取的精神设计发展之路。大学生还要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仅注重目前的外在表现,更要培育个人发展的潜力和新的增长点,历练各方面的发展能力,诸如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以过硬的素质和坚实的本领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
  实现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等学校担负的责任空前重大。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是其实现全面发展的基地和摇篮,为其提供实现全面发展的动力源和思想库。如何不断推进大学生们科学发展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我认为,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校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可否认,大学生中存在的发展问题与我们教育的缺失有着直接关系,长期的应试教育和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方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改变现状,学校及教师都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由教书转向育人,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和心理成长规律,着眼于塑造人、培养人、发掘人的内在潜能。为此,学校要依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和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增设交叉专业、复合型专业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增长学生见识,拓展学生思维,将专业教育转变为素质培养,教师则通过鼓励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等环节,为学生搭建自我发展的舞台,创造自主发挥的空间,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中发展丰富的个性,形成独立的人格,实现自主发展。
  2.加强大学生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实现要依靠大学生本人,依靠其内心强烈的发展愿望和自觉的发展行动。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知识积累和素质提高的黄金时期,学校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加强大学生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使他们掌握科学发展观,认同科学发展观,树立全面发展的意识,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身建设,将发展意愿内化成为努力提升思想境界、提高自身素质的发展行为。
  3.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唯一途径。教育要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就必须让学生跳出纯粹的书本和课堂投身于丰富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印证理论、掌握理论,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何况当代大学生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们渴望深入实际,了解社会,品味人生,展示才华,学校应顺应大学生的意愿,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鼓励学生开展探索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激发创造欲望,发掘创造潜能,提高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学生。
  4.积极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校园文化的作用不可低估。世界上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涵盖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培育学生坚定理想、启发智慧、涵养德性、提高情趣、健康身心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因此,积极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具有特别的意义。学校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学校特色、满足学生喜好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浓厚、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愉悦地发展。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标,也是他们成长和成才的标准参考,我们要引导大学生用科学发展观的标准审视自己,扬长避短,摒弃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行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意识。学校教育也要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履行职责,力争将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田广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特征[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18.
  [2]苏国安.关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4,(9):64.
  [3]高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J].文教资料,2008,9月号中旬刊.
  [4]姬翠梅,王喜军,张桂梅.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87.
  [5]李娜.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成长[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3):4.
  [6]立项佑.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2)7-8.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后殖民“他者”理论分析《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探讨莎士比亚有意丑化犹太人的可能性,以及其反犹主义和种族歧视。“他者”与社会主体在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对立冲突,证实了在强势主体文化影响下“他者”的失败是必然的。  关键词: 《威尼斯商人》 “他者” 反犹主义 种族歧视 人性刻画    一、引言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在其给人带来惩恶扬善的快感的同时,我们分明感受到作
摘 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一群较特殊群体,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学习动机现状能促进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动机的分类之一,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通过学习动机,我们可以解释说明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为什么学习、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学习动机也离不开诱因和目标,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行为
摘 要: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必先让其拥有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拥有者,让“问题”贯穿语文课堂的始终,成为推动课堂进程的动力,从而使教学活动具有创新意义,变过去的“去问题教学”为今天的“生问题教学”。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问题引导 问题意识    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脑中没问题,也没有提问的意识,你怎样讲,他怎么样听,很被动。一节课下来,老师很累
摘 要: “母亲”是众多文豪笔下热情歌颂的对象,无论东西方文化差异有多大,在这一点上似乎都达成了共识,但女儿和母亲的相处却不只是这么简单和纯粹。本文试图从自传体小说《情人》和《小团圆》中探求杜拉斯和张爱玲笔下的母亲的形象。  关键词: 杜拉斯 张爱玲 《情人》 《小团圆》 母亲形象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戏剧家和电影编导,她从十几岁开始写作,直到
摘 要: 文章作者讲述了自己指导学生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以倡导文明公德,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生活为背景的寓教于乐的育人理念。  关键词: 主题班会 幕后工作 导演    80后不顾传统,90后蔑视传统,但目前的教学又要求学生接受传统中老祖宗留下的精华。针对此种情况,学校教导处提出“诚信考试,弯腰捡起一片纸,争做文明小公民”的号召,并安排各班举行一次“做文明小公民”的主题
摘 要: 现今作文教学存在着学生兴趣感迷失、教学效能低下、训练实践作用不大等问题,笔者认为,致使写作教学陷入困局的一个原因在于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疏离感”。作文教学作为一种集体的教学行为,它具有情感性、社会性、实践性和共享性等多层教学性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群体对于写作教学的积极辅助作用。本文引入了教育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概念,对写作课堂中共同体的构建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为
摘 要: 《一个正派女人》是凯特·肖邦较成熟期的作品,传统观点大多认为,这篇作品质疑了南方传统习规对女性自我意识的束缚。本文作者通过细读文本,认为深层文本中,女性主义呈相反走向,这是一篇传统的维多利亚式小说,表现了肖邦对婚姻和家庭的肯定。  关键词: 《一个正派女人》 婚姻 友情     凯特·肖邦(1841—1904)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被评论界誉为“美国第一代女权作家或女性主义
摘 要: 作为西方一个文学批评流派,英美新批评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分析较为深入、细致,常常包含某些辩证法的因素,以语义学分析作为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高度重视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英美新批评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紧密,他们的理论一般都能在文学批评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本文利用英美新批评派的细读法中的反讽与悖论两种方法对中国古代诗歌——李商隐的《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进行分析。  关键词: 反讽 悖论 李
摘要:网络时代,博客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它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全新的空间,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但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从博客的由来与特征入手,通过分析新升格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博客应用于新升格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辅导员 博客 新升格本科院校 思想政治教
摘 要: 校规即“学校所定的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学校为了进行学生教育和管理而制定的规则或行为规范。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都会以各种方式向学生说明学校的规范,以期明确并遵守规范。本文作者试图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校规的认同程度,以及违规的主要原因,为学校的规范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 校规 认同 违规    校规即“学校所定的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学校为加强学生管理,训练学生个人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