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节区脑出血穿刺引流95例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onee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总结基底节区脑出血穿刺引流的经验。方法:对95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根据血肿形态,在CT指导下从额部或颞部穿刺置管,而后注入尿激酶,将血肿溶为血性液后引流出体外。结果:95例患者,73例短期内血肿完全引流干净。17例血肿少量残留,3例患者引起新的出血,2例死于其他原因。结论:基底节区出血根据血肿形态,由不同部位穿刺引流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穿刺引流
  由于神经外科的发展和参与,脑出血患者的存活率及存活质量均明显较单纯内科保守治疗上升。而血肿量少于40ml的,大多仍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然而保守治疗,疗程较长,红细胞分解产物的的毒性作用较大,影响患者的预后。故于近年来,对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量介于20ml与40ml的一组患者,采用钻孔引流和尿激酶血肿腔注入的方法,获得较好疗效。现就这一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95例,男38例,女57例;年齡40~50岁15例,50~60岁23例,60~70岁36例,70岁以上11例。术前清醒12例,嗜睡21例,朦胧47例,浅昏迷15例。
  方法:本组患者视病情允许穿刺引流,行术前准备后。根据血肿形状决定由额部或颞部穿刺,CT轴位平扫血肿前后呈椭圆形者,由额部穿刺,而呈圆形团块状者,则一般由颞部穿刺。而后在CT指导下确定明确的穿刺点及穿刺方向并标记,同时测量穿刺深度。之后在手术室钻孔置入引流管,置入相应深度后,见少许血性液流出后即可,一般不予抽吸,以免造成新的出血。再行CT检查,确定穿刺位置合适之后,将尿激酶2万U稀释成1ml,注入血肿腔,再用生理盐水3ml,冲洗管腔,以确保尿激酶到达血肿腔,而后保留2~4小时后打开引流管。让血性物自行流出。可小心挤压管子,解除小的血块造成的管腔堵塞。一般尿激酶可1天应用2次。
  结 果
  本组患者95例,73例血肿于2~5天后完全引流干净。17例血肿少量残留,亦于半月内基本吸收干净。3例患者引起新的出血,或水肿较重而后改行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2例死于其他原因。
  讨 论
  自发性幕上脑出血(ICH)占所有脑卒中的10%~15%,其发病率10~30/10万[1],其中大多为基底节区出血[2]。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单纯内科保守治疗,血肿需较长时间才能吸收,其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亦相应加重,脑内血肿的的不良反应与血红蛋白及其分解产物有关。血红蛋白有脂质过氧化作用,氧化血红蛋白有增强血管紧张性的作用。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尤其是铁和胆红素亦具有神经不良反应。亚铁和铁离子能和脂类起过氧化反应而生成烷氧基和过氧化合物,损伤脑细胞[3]。另外血肿的局部压迫,影响脑组织的血流灌注[4]。由上可知血肿在颅内较长时间的存留和分解必然导致后遗症的加重,同时导致死亡率升高。因此治疗中需将血肿尽快清出颅外。开颅清除血肿虽提高了存活率,然而创伤较大,而一些高龄或体质较差者则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而死掉。而钻孔引流术则弥补了二者的缺陷,且操作简便[5]。
  经过多例患者的体会,总结出以下要点,可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再出血情况的发生:①选取患者要合适,术前诊视患者,昏迷较轻者,或CT显示血肿量少于40ml,中线移位轻者适用于本术式。而血肿多于40ml或中线移位较重,若应用本术式,由于血肿不能在短时间内引流出,占位效应不能很快解除,再加上水肿的情况,则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影响手术效果及愈后。故仍应以开颅清除血肿为宜。②穿刺部位的选取要合适:CT片上血肿为圆形团块状者,可于颞部距血肿较近处穿刺。减少引流管在颅内走行的距离,从而提高穿刺的准确度,同时减少对脑组织损伤。而CT片上血肿从额至枕呈长椭圆形者则应于额部穿刺,让引流管与血肿长轴一致。而此种情况若于颞部穿刺,则会出现血肿中间部位引流干净,而血肿两端部仍有血肿残留的情况。引流管的前端要多开几个侧孔,以保证注入尿激酶后,血肿的前后整体均能受到尿激酶的作用,同时溶成液体后能较干净地经引流管流出。③穿刺后一般不予抽吸,以免抽致血肿周围脑组织及血管吸附,或颅内压力降低太快造成新的出血。而应以尿激酶注入血肿腔,将血肿溶成血性液后自行流出为宜。
  参考文献
  1 Labovitz DL,Halim A,Boden-Albala B,Hauser WA,Sacco RL.The incidence of deep and loba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whites,blacks,and Hispanics.Neurology,2005,65:518-522.
  2 Zafar A,Khan FS.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features of intracerebral aemorrhag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 Pak Med Assoc,2008,58:356-358.
  3 Xi G,Keep RF,Hoff JT.Erythrocytes and delayed brain edema formation Follow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s.J Neurosurg,1998,89:991-996.
  4 Yonezawa T,Hashimoto H,Sakaki T.Serial change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fter collagenase induced inrtacerebral hemohrrnage in rats.No shinkei Geka,1999,27(5):419-425.
  5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86-689.
其他文献
在当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钢材价格波动频繁使得很多国内的钢铁行业都在艰难的维持着运作,也有不少的企业甚至在亏损的情况下运作。为了打破这一局面,使它往可持续
目前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不断进步,出台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并且对房地产经济产生了影响,这些问题都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的发展需求,维护不动产权人的正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出现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传统生活,基于这一背景下,高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应用也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为此本文主要从
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电源系统,需要运用VFF控制技术,成功达到车辆负载供电,逆变模块可以对车辆运行状态控制目标。阐述VVVF控制技术及其控制原理方式基础之上,提出轨道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急症,成为危及生命的主要疾病。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非常关键,现将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体会加以综述。
摘 要 目的:研究微创清除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脑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用微创颅内清除血肿。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21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94.32%和83.13%,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治疗急性脑出血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微创 清除 颅内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通信技术水平也得到有效提升,应用的范围和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成为市场经济前进步伐的主要助力,帮助企业在变幻莫测的经济浪潮中保持稳健的姿态不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卡理孜然注射液)是几十年以来广泛用于治疗白癜风的维吾尔医经典方剂之一。它具有调节异常黏液质,活血着色,增加黑色素细胞的功能。以前虽然发现驱虫斑鸠菊注
摘 要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症状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收治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8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从两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等方面来进行对照试验比較。结果:试验组显效21例,有效12例
目的:研究心脏起搏技术在缓慢心律失常及心脏停搏急救应用中的方法、有效性、实用性、安全性,探索提高急救成功率的新方法。方法:18例采用体表临时起搏,59例采用心内电极膜临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