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朵乌云——以太导致的疑难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guo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既然是波,就应该有一个载体,正如水波的载体是水,声波的载体是空气或其他介质一样。当时的学术界认为,光的载体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以太。亚里士多德提出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和行星等天体都镶在一个个透明的天球上,例如月亮镶在月亮天上,太阳镶在太阳天上,金星镶在金星天上……所有天球都围绕着地球转。离地球最近的天球是月亮天,月亮就镶在月亮天上。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分为两个世界,月亮天以下的“月下世界”和月亮天以上的“月上世界”。他认为月下世界的万物都是由土、水、火、气4种元素组成的,这些物质是不高级的、变化的,可以腐朽、灭亡的。月上世界则是高级的、不变的、永恒的,充满轻而透明的以太。
  19世纪的科学家虽然不相信地心说,但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以太观念,认为宇宙中充满了以太。这些以太不仅轻而透明,而且弹性极好,遥远恒星的光,正是作为以太的波动传到我们的眼睛来的。
  既然光是以太的弹性振动,那么以太相对于地球运动吗?由于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以太不可能相对地球静止,如果以太相对于地球静止,地球参考系岂不成了宇宙中最优越的参考系?因此,“以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想法是与哥白尼学说相违背的。当时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不仅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因此以太也不可能相对太阳静止。那么以太相对于什么东西静止呢?大家想到了牛顿所说的“绝对空间”。比较自然的想法是,以太相对于绝对空间静止。如果以太相对于绝对空间静止,那么在绝对空间中运动的地球,就应该在以太中穿行,也就是说,地球应该相对以太运动。天文学上观察到的光行差现象,也支持地球相对于以太有运动的观点。
  我们现在来解释什么是光行差现象。先让我们打一个比方:在不刮风的下雨天,雨滴会穿过空气垂直下落。这时一个静止的人为了避免雨淋,应该垂直打伞。但如果他奔跑,则应该斜着打伞,把伞指向运动的方向,这样他才不会被雨淋到(图1)。
  同样,如果一个人在不刮风的雨天接雨水,他的桶应该垂直放置。如果他奔跑,为了让雨滴落入桶中,他应该把桶斜放,斜的方向指向桶运动的方向。遥远恒星射来的光,穿过以太飞来,就像在空气中下落的雨滴一样。空气好比是以太,光好比是雨滴,地球上的望远镜就好比接水的水桶。如果地球相对于以太静止,望远镜对准远处的恒星,不用调整方向,就可以一直接收到恒星射来的光。但天文学家发现,情况不是这样。要想一直观测某颗恒星,必须一年四季不断调整望远镜的指向,这就是光行差现象。
  天文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地球绕日运动,从而在以太中穿行造成的。由于地球运动,望远镜不能直接指向所观察的恒星,而必须有一个指向地球运动方向的倾角,恒星射来的光才能恰好穿过望远镜筒,抵达观察者的眼睛。
  光行差现象支持地球相对于以太运动的观点。一些物理学家很想知道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究竟是多少。由于以太相对于绝对空间静止,知道了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也就知道了地球相对于绝对空间的速度,因此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为了测量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即通常所说的以太漂移速度),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孙设计了更为精确的实验。
  迈克耳孙年轻时曾到德国留学,当时欧洲的科学技术比美国领先。迈克耳孙在德国接触到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光学仪器和光学技术,研制创造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干涉仪——迈克耳孙干涉仪,一直到今天都在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
  回到美国后,迈克耳孙想用自己从德国学来的先进光学知识和光学技术,以及自己设计的干涉仪来测量以太相对于地球的漂移速度。
  他把干涉仪安装在平滑的大石板上,让石板漂浮在水银上,以求仪器装置平稳而且易于移动、转动。
  迈克耳孙设计的思路是这样的(图2)。图中A是光源,D为半透明半反射的玻璃片,M1和M2为2个反射镜。DM1与DM2两臂等长,均为l0,T为观测镜筒的位置。光源A射出的光在D处分为2束,一束穿过半透玻片D到达反射镜M1,反射回来后,又在D处被反射到达观测镜筒T。另一束被半透玻片D反射,到达M2,被M2反射回来再穿过D到达观测镜筒T。图中c是真空中的光速,v为以太漂移速度,也即以太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图中画出了以太相对于地球漂移的方向。
  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迈克耳孙实验,我们来打一个比方。图3是一个人在河中游泳的示意图。河水以速度v向右运动,河宽AB为l0。一个人从A出发,向下游以速度u(相对于河水)游l0距离,到达C点,再以同样的速度u游回A点。再让同一个人以速度u游向对岸B点,然后返回。但要注意,由于河水一直向下游流动,横渡者游泳的方向不能与河岸垂直,而必须向上游方向偏一个角度,否则他就会被河水冲下去,不可能垂直到达B点。这样,他横渡时的渡河速度u’将小于他相对于水的游泳速度u。
  游泳的人就像干涉仪中的光,水就像以太。迈克耳孙把干涉仪的DM1臂指向以太漂移方向,也即地球在以太中穿行的反方向。这时DM2臂与以太漂移方向垂直。光在以太中的运动速度为c。那么,沿臂DM1运动再反射回到D的光所需的时间,相应于游泳者向下游游动再返回的时间。沿DM2运动再反射回D的光所需的时间,相应于游泳者渡河再返回的时间。所以,这2束光的时间差为:
  显然,沿着光路DM1运动的光(即沿以太漂移方向往返的光),比沿光路DM2运动的光(即与以太漂移方向垂直往返的光),所需的时间要长一点。由于2束光有时间差,所以观测者会看到干涉条纹。
  迈克耳孙等人把这一实验做得十分精细。从观测精度来看,只要以太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v不等于零,他们就应该观测到比较明显的干涉条纹移动,但他们始终没有观测到这一移动。这就是说,这一精确的光学实验,没有观测到以太相对于地球的漂移运动。此结果与光行差实验矛盾,而光行差现象是被大量天文观测确认的,以太应该相对于地球有漂移。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开尔文所说的第二朵乌云。
其他文献
沙潜的形态特征周志芳张洪喜张桂银(河北省农科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石家庄066700)(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昌黎066600)沙潜OpatrumsubaratumFaldermann亦称网目拟在岬,属鞘翅目拟步岬科,沙潜族沙潜属。该虫分布广,为食性非...
针对农村电网为降损节能而将三相配电变压器改为单相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模拟实验,对其实验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推导,得出了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的结论,最后指出
通过对院图书馆藏书状况的分析指出目前藏书组织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专科院校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稳步推进,小学生科学学业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
所谓图书馆自动化是以服务为导向之图书资讯系统整合。本文就技术、组织及观念等三个层次分别探讨台湾地区技职院校图书馆自动化现今所面临的问题。文中以“凝聚共识,加强服
在撰写科学教育活动方案时,创新性原则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保证科学教育活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可以使其不断与时俱进从而持续发展。这就要求,科技辅
<正> CNMARC(中国机读目录格式)已作为文化行业标准由文化部于1996年2月6日发布,7月1日实施。这一举措,对于规范中国图书馆自动化的建设,推动中国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其作用
<正> 责任说明包括责任者名称以及责任者的职能方式,如“主办”、“编辑”等。著录出版物上明显的责任说明,并按出版物上所见形式如实转录,没有明显的责任说明则不著录的规定
<正> 80年代以来,我国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各种信息咨询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众多信息网络正在向着四面八方延伸扩张。与此同时,图书馆界关于图书馆是否应向信息产业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