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既然是波,就应该有一个载体,正如水波的载体是水,声波的载体是空气或其他介质一样。当时的学术界认为,光的载体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以太。亚里士多德提出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和行星等天体都镶在一个个透明的天球上,例如月亮镶在月亮天上,太阳镶在太阳天上,金星镶在金星天上……所有天球都围绕着地球转。离地球最近的天球是月亮天,月亮就镶在月亮天上。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分为两个世界,月亮天以下的“月下世界”和月亮天以上的“月上世界”。他认为月下世界的万物都是由土、水、火、气4种元素组成的,这些物质是不高级的、变化的,可以腐朽、灭亡的。月上世界则是高级的、不变的、永恒的,充满轻而透明的以太。
19世纪的科学家虽然不相信地心说,但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以太观念,认为宇宙中充满了以太。这些以太不仅轻而透明,而且弹性极好,遥远恒星的光,正是作为以太的波动传到我们的眼睛来的。
既然光是以太的弹性振动,那么以太相对于地球运动吗?由于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以太不可能相对地球静止,如果以太相对于地球静止,地球参考系岂不成了宇宙中最优越的参考系?因此,“以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想法是与哥白尼学说相违背的。当时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不仅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因此以太也不可能相对太阳静止。那么以太相对于什么东西静止呢?大家想到了牛顿所说的“绝对空间”。比较自然的想法是,以太相对于绝对空间静止。如果以太相对于绝对空间静止,那么在绝对空间中运动的地球,就应该在以太中穿行,也就是说,地球应该相对以太运动。天文学上观察到的光行差现象,也支持地球相对于以太有运动的观点。
我们现在来解释什么是光行差现象。先让我们打一个比方:在不刮风的下雨天,雨滴会穿过空气垂直下落。这时一个静止的人为了避免雨淋,应该垂直打伞。但如果他奔跑,则应该斜着打伞,把伞指向运动的方向,这样他才不会被雨淋到(图1)。
同样,如果一个人在不刮风的雨天接雨水,他的桶应该垂直放置。如果他奔跑,为了让雨滴落入桶中,他应该把桶斜放,斜的方向指向桶运动的方向。遥远恒星射来的光,穿过以太飞来,就像在空气中下落的雨滴一样。空气好比是以太,光好比是雨滴,地球上的望远镜就好比接水的水桶。如果地球相对于以太静止,望远镜对准远处的恒星,不用调整方向,就可以一直接收到恒星射来的光。但天文学家发现,情况不是这样。要想一直观测某颗恒星,必须一年四季不断调整望远镜的指向,这就是光行差现象。
天文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地球绕日运动,从而在以太中穿行造成的。由于地球运动,望远镜不能直接指向所观察的恒星,而必须有一个指向地球运动方向的倾角,恒星射来的光才能恰好穿过望远镜筒,抵达观察者的眼睛。
光行差现象支持地球相对于以太运动的观点。一些物理学家很想知道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究竟是多少。由于以太相对于绝对空间静止,知道了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也就知道了地球相对于绝对空间的速度,因此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为了测量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即通常所说的以太漂移速度),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孙设计了更为精确的实验。
迈克耳孙年轻时曾到德国留学,当时欧洲的科学技术比美国领先。迈克耳孙在德国接触到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光学仪器和光学技术,研制创造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干涉仪——迈克耳孙干涉仪,一直到今天都在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
回到美国后,迈克耳孙想用自己从德国学来的先进光学知识和光学技术,以及自己设计的干涉仪来测量以太相对于地球的漂移速度。
他把干涉仪安装在平滑的大石板上,让石板漂浮在水银上,以求仪器装置平稳而且易于移动、转动。
迈克耳孙设计的思路是这样的(图2)。图中A是光源,D为半透明半反射的玻璃片,M1和M2为2个反射镜。DM1与DM2两臂等长,均为l0,T为观测镜筒的位置。光源A射出的光在D处分为2束,一束穿过半透玻片D到达反射镜M1,反射回来后,又在D处被反射到达观测镜筒T。另一束被半透玻片D反射,到达M2,被M2反射回来再穿过D到达观测镜筒T。图中c是真空中的光速,v为以太漂移速度,也即以太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图中画出了以太相对于地球漂移的方向。
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迈克耳孙实验,我们来打一个比方。图3是一个人在河中游泳的示意图。河水以速度v向右运动,河宽AB为l0。一个人从A出发,向下游以速度u(相对于河水)游l0距离,到达C点,再以同样的速度u游回A点。再让同一个人以速度u游向对岸B点,然后返回。但要注意,由于河水一直向下游流动,横渡者游泳的方向不能与河岸垂直,而必须向上游方向偏一个角度,否则他就会被河水冲下去,不可能垂直到达B点。这样,他横渡时的渡河速度u’将小于他相对于水的游泳速度u。
游泳的人就像干涉仪中的光,水就像以太。迈克耳孙把干涉仪的DM1臂指向以太漂移方向,也即地球在以太中穿行的反方向。这时DM2臂与以太漂移方向垂直。光在以太中的运动速度为c。那么,沿臂DM1运动再反射回到D的光所需的时间,相应于游泳者向下游游动再返回的时间。沿DM2运动再反射回D的光所需的时间,相应于游泳者渡河再返回的时间。所以,这2束光的时间差为:
显然,沿着光路DM1运动的光(即沿以太漂移方向往返的光),比沿光路DM2运动的光(即与以太漂移方向垂直往返的光),所需的时间要长一点。由于2束光有时间差,所以观测者会看到干涉条纹。
迈克耳孙等人把这一实验做得十分精细。从观测精度来看,只要以太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v不等于零,他们就应该观测到比较明显的干涉条纹移动,但他们始终没有观测到这一移动。这就是说,这一精确的光学实验,没有观测到以太相对于地球的漂移运动。此结果与光行差实验矛盾,而光行差现象是被大量天文观测确认的,以太应该相对于地球有漂移。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开尔文所说的第二朵乌云。
19世纪的科学家虽然不相信地心说,但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以太观念,认为宇宙中充满了以太。这些以太不仅轻而透明,而且弹性极好,遥远恒星的光,正是作为以太的波动传到我们的眼睛来的。
既然光是以太的弹性振动,那么以太相对于地球运动吗?由于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以太不可能相对地球静止,如果以太相对于地球静止,地球参考系岂不成了宇宙中最优越的参考系?因此,“以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想法是与哥白尼学说相违背的。当时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不仅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因此以太也不可能相对太阳静止。那么以太相对于什么东西静止呢?大家想到了牛顿所说的“绝对空间”。比较自然的想法是,以太相对于绝对空间静止。如果以太相对于绝对空间静止,那么在绝对空间中运动的地球,就应该在以太中穿行,也就是说,地球应该相对以太运动。天文学上观察到的光行差现象,也支持地球相对于以太有运动的观点。
我们现在来解释什么是光行差现象。先让我们打一个比方:在不刮风的下雨天,雨滴会穿过空气垂直下落。这时一个静止的人为了避免雨淋,应该垂直打伞。但如果他奔跑,则应该斜着打伞,把伞指向运动的方向,这样他才不会被雨淋到(图1)。
同样,如果一个人在不刮风的雨天接雨水,他的桶应该垂直放置。如果他奔跑,为了让雨滴落入桶中,他应该把桶斜放,斜的方向指向桶运动的方向。遥远恒星射来的光,穿过以太飞来,就像在空气中下落的雨滴一样。空气好比是以太,光好比是雨滴,地球上的望远镜就好比接水的水桶。如果地球相对于以太静止,望远镜对准远处的恒星,不用调整方向,就可以一直接收到恒星射来的光。但天文学家发现,情况不是这样。要想一直观测某颗恒星,必须一年四季不断调整望远镜的指向,这就是光行差现象。
天文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地球绕日运动,从而在以太中穿行造成的。由于地球运动,望远镜不能直接指向所观察的恒星,而必须有一个指向地球运动方向的倾角,恒星射来的光才能恰好穿过望远镜筒,抵达观察者的眼睛。
光行差现象支持地球相对于以太运动的观点。一些物理学家很想知道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究竟是多少。由于以太相对于绝对空间静止,知道了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也就知道了地球相对于绝对空间的速度,因此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为了测量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即通常所说的以太漂移速度),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孙设计了更为精确的实验。
迈克耳孙年轻时曾到德国留学,当时欧洲的科学技术比美国领先。迈克耳孙在德国接触到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光学仪器和光学技术,研制创造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干涉仪——迈克耳孙干涉仪,一直到今天都在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
回到美国后,迈克耳孙想用自己从德国学来的先进光学知识和光学技术,以及自己设计的干涉仪来测量以太相对于地球的漂移速度。
他把干涉仪安装在平滑的大石板上,让石板漂浮在水银上,以求仪器装置平稳而且易于移动、转动。
迈克耳孙设计的思路是这样的(图2)。图中A是光源,D为半透明半反射的玻璃片,M1和M2为2个反射镜。DM1与DM2两臂等长,均为l0,T为观测镜筒的位置。光源A射出的光在D处分为2束,一束穿过半透玻片D到达反射镜M1,反射回来后,又在D处被反射到达观测镜筒T。另一束被半透玻片D反射,到达M2,被M2反射回来再穿过D到达观测镜筒T。图中c是真空中的光速,v为以太漂移速度,也即以太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图中画出了以太相对于地球漂移的方向。
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迈克耳孙实验,我们来打一个比方。图3是一个人在河中游泳的示意图。河水以速度v向右运动,河宽AB为l0。一个人从A出发,向下游以速度u(相对于河水)游l0距离,到达C点,再以同样的速度u游回A点。再让同一个人以速度u游向对岸B点,然后返回。但要注意,由于河水一直向下游流动,横渡者游泳的方向不能与河岸垂直,而必须向上游方向偏一个角度,否则他就会被河水冲下去,不可能垂直到达B点。这样,他横渡时的渡河速度u’将小于他相对于水的游泳速度u。
游泳的人就像干涉仪中的光,水就像以太。迈克耳孙把干涉仪的DM1臂指向以太漂移方向,也即地球在以太中穿行的反方向。这时DM2臂与以太漂移方向垂直。光在以太中的运动速度为c。那么,沿臂DM1运动再反射回到D的光所需的时间,相应于游泳者向下游游动再返回的时间。沿DM2运动再反射回D的光所需的时间,相应于游泳者渡河再返回的时间。所以,这2束光的时间差为:
显然,沿着光路DM1运动的光(即沿以太漂移方向往返的光),比沿光路DM2运动的光(即与以太漂移方向垂直往返的光),所需的时间要长一点。由于2束光有时间差,所以观测者会看到干涉条纹。
迈克耳孙等人把这一实验做得十分精细。从观测精度来看,只要以太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v不等于零,他们就应该观测到比较明显的干涉条纹移动,但他们始终没有观测到这一移动。这就是说,这一精确的光学实验,没有观测到以太相对于地球的漂移运动。此结果与光行差实验矛盾,而光行差现象是被大量天文观测确认的,以太应该相对于地球有漂移。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开尔文所说的第二朵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