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于连云港市教研室举行的高中英语“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会课,笔者就牛津新教材中Task课型以及本人如何上课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想。
一、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1. 教学理念
Task板块的学习内容是要求学生在课堂里进行开放式任务型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使用英语完成任务,培养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 Task板块是一个单元话题的延续,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参与并完成一个真实而又意义的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关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该板块集中体现了“在做中学(do to learn)”的教学思想。
2. 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Task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Skills building: Listening for key words。 这个部分是为了完成本单元任务(让学生学会写文学评论)做准备。第二部分就是完成一篇文学评论。这两个部分既是可以独立完成的环节,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我的任务就是完成前面的准备任务,教会学生如何在听材料,读材料的过程中准确找到key words。 为此,我把既定的资源做了整合,设计了如下过程:
Step 1:导入部分
因为会课时是借班上课,师生彼此不熟悉,所以我就以“款款而谈”的方式来打破彼此的陌生感,引导学生“亲”我,从而“信”我,以达到我们可以顺利配合的目的。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做一个游戏——mouth to mouth, sentence to sentence。在竞赛的气氛下,学生到黑板上写句子自然会出现各种错误和笑话来。“出错”是这个游戏的目的,我用一句话问: Why did you make these mistakes? 学生自然好奇原因,我做一简单回答: Because some of you can??t find out the key words in each sentence. 这样就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如何来找关键词。
Step 2:信息输入部分
根据导入部分设下的问题,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P10,找出为他们设置的问题(详见学案)的答案。完成后做一简短总结,接着设计了一个Activity(活动),让学生自选题,一名学生读句子,要求另一名学生听出所读句子的关键词。
Step 3: 检测实践部分
这一部分的训练依据课本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进行。听力部分材料本身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事先把材料按段落截成4个独立的部分。又分别为每个段落设置一个类型的问题(详见PPT), 完成之后再完整播放一遍,让学生根据课本的表格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利用教室四周的黑板展示学生答案。阅读部分的设计没有太多亮点,按部就班完成任务。
Step 4: 信息输出部分
这个部分设计的是一个“连词成句”活动,给出几个关键词,让学生小组讨论,编出故事,写在白纸上,最后由每个组选出代表来展示成果。
3. 教学效果预期
本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准确找到key words以及通过听力材料内容初步掌握如何写一篇文学评论。
二、 本节课的课堂效果
1. 学生课堂反馈
在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中,我用饱满的情绪感染着学生,设计的环节让学生容易操作,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整个课堂气氛显得很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最后的成果展示阶段,各个小组纷纷跃跃欲试,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出现,但是学生的这种学习主动性是我们最乐意见到的。
2. 专家指导意见
(1) 在本节课的结尾处理的不是太理想,在信息输出部分完成后,给学生布置的Homework任务和本节课联系不是太紧密,应该让学生复习本节课学习的任务,预习下节课要写的任务。
(2) 在处理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把材料中出现的较难的短语作简单讲解,而本内容只是在学案的预习案中涉及,课堂上没有处理的环节。
三、 对高中牛津英语Task课型的教学反思
1. 提高认识
Task板块要求教师教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来完成特定的任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该板块所设计的语言情境中,通过获取语言信息、两人对话或小组讨论和口笔头表达等一系列课堂活动,学会熟练、自如地运用英语。
2. 真正践行
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 Task课型的完成要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学生带着任务来完成课堂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3. 重在效果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是“Learning by doing”, 教师设计的任务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满足学生在将来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需要,为其未来的发展做准备,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
总之,通过本节课,让我意识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想要上好一节课,除了对所教内容的很好把握外,还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到灵活多变。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我,研究新课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要能体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
一、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1. 教学理念
Task板块的学习内容是要求学生在课堂里进行开放式任务型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使用英语完成任务,培养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 Task板块是一个单元话题的延续,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参与并完成一个真实而又意义的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关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该板块集中体现了“在做中学(do to learn)”的教学思想。
2. 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Task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Skills building: Listening for key words。 这个部分是为了完成本单元任务(让学生学会写文学评论)做准备。第二部分就是完成一篇文学评论。这两个部分既是可以独立完成的环节,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我的任务就是完成前面的准备任务,教会学生如何在听材料,读材料的过程中准确找到key words。 为此,我把既定的资源做了整合,设计了如下过程:
Step 1:导入部分
因为会课时是借班上课,师生彼此不熟悉,所以我就以“款款而谈”的方式来打破彼此的陌生感,引导学生“亲”我,从而“信”我,以达到我们可以顺利配合的目的。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做一个游戏——mouth to mouth, sentence to sentence。在竞赛的气氛下,学生到黑板上写句子自然会出现各种错误和笑话来。“出错”是这个游戏的目的,我用一句话问: Why did you make these mistakes? 学生自然好奇原因,我做一简单回答: Because some of you can??t find out the key words in each sentence. 这样就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如何来找关键词。
Step 2:信息输入部分
根据导入部分设下的问题,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P10,找出为他们设置的问题(详见学案)的答案。完成后做一简短总结,接着设计了一个Activity(活动),让学生自选题,一名学生读句子,要求另一名学生听出所读句子的关键词。
Step 3: 检测实践部分
这一部分的训练依据课本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进行。听力部分材料本身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事先把材料按段落截成4个独立的部分。又分别为每个段落设置一个类型的问题(详见PPT), 完成之后再完整播放一遍,让学生根据课本的表格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利用教室四周的黑板展示学生答案。阅读部分的设计没有太多亮点,按部就班完成任务。
Step 4: 信息输出部分
这个部分设计的是一个“连词成句”活动,给出几个关键词,让学生小组讨论,编出故事,写在白纸上,最后由每个组选出代表来展示成果。
3. 教学效果预期
本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准确找到key words以及通过听力材料内容初步掌握如何写一篇文学评论。
二、 本节课的课堂效果
1. 学生课堂反馈
在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中,我用饱满的情绪感染着学生,设计的环节让学生容易操作,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整个课堂气氛显得很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最后的成果展示阶段,各个小组纷纷跃跃欲试,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出现,但是学生的这种学习主动性是我们最乐意见到的。
2. 专家指导意见
(1) 在本节课的结尾处理的不是太理想,在信息输出部分完成后,给学生布置的Homework任务和本节课联系不是太紧密,应该让学生复习本节课学习的任务,预习下节课要写的任务。
(2) 在处理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把材料中出现的较难的短语作简单讲解,而本内容只是在学案的预习案中涉及,课堂上没有处理的环节。
三、 对高中牛津英语Task课型的教学反思
1. 提高认识
Task板块要求教师教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来完成特定的任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该板块所设计的语言情境中,通过获取语言信息、两人对话或小组讨论和口笔头表达等一系列课堂活动,学会熟练、自如地运用英语。
2. 真正践行
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 Task课型的完成要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学生带着任务来完成课堂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3. 重在效果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是“Learning by doing”, 教师设计的任务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满足学生在将来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需要,为其未来的发展做准备,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
总之,通过本节课,让我意识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想要上好一节课,除了对所教内容的很好把握外,还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到灵活多变。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我,研究新课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要能体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