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尔加多是当今世界最耀眼的摄影大师之一。随着萨尔加多《创世纪》(Genesis)大型画册的出版,他在中国的人气也不断蹿升。
萨尔加多是巴西人,而我几十年在巴西工作生活;为协助“创世纪”全球巡展落地中国,我有缘结识了萨尔加多夫妇。而这次他出席上海展览活动时,我一直与他和他的夫人莱莉娅·瓦尼克·萨尔加多随行,收获颇丰,并与他们成为好朋友。在工作之余的聊天中,他讲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使我们更加了解拍摄这部旷世巨作的过程,以及他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所遭遇的惊心动魄的险境,更深地感受到了这位摄影大师对摄影深沉的爱。
专心社会议题
年轻时萨尔加多有着鲜明的左倾激进思想,因参加学生运动并不满巴西的军人独裁统治移居法国。虽然他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但摄影使他改变人生,并走上了职业摄影的道路。在与萨尔加多的交谈中,你会感觉他的目光始终直视着你,从他那深邃的目光中你可以感受到性情之人的真诚,说话的语气透出他是个雷厉风行、非常执着的人。
1980年代,萨尔加多曾是世界著名的伽玛图片社和马格南图片社的重要成员。他在新闻和纪实摄影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我个人认为萨尔加多的摄影历程分为两个阶段似乎更加清晰。
在第一阶段,萨尔加多常年奔波在世界各地拍摄大量的新闻报道和社会纪实图片,他曾经获得了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奖和很多著名的摄影奖项。第二阶段,萨尔加多转入有计划的专题创作阶段。他的《移民:迁移中的人性》《劳动者》《非洲》《创世纪》系列以及最近出版的《萨尔加多咖啡创世纪之旅》都是他倾心创作的大型拍摄项目。仅述说两个数字就可以令人感到萨尔加多作品的恢弘规模和广泛传播:《劳动者》在世界各国已经举办了70多次展览;《创世纪》在2013年出版到现在仅约两年时间,却已举办了30多场展览,参观的人数达到300多万人,上海是第30站。
萨尔加多热爱并敬畏大自然,试图通过镜头语言表现出大自然的魅力,借助摄影呼吁世界关注那些可能频临消失的环境和物种;他的镜头对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表现他们的生活状态,呼吁世界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萨尔加多不仅全身心投入到摄影中,将美好的大自然的影像呈现给世人,更是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社会活动家和环境保护的践行者。萨尔加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任命的友好大使,积极参与世界贫困地区的儿童救助事业。1998年,萨尔加多夫妇在巴西成立了“地球研究所”。和夫人莱莉娅·瓦尼克致力于植树造林。这些年来他们身体力行为改善环境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地球研究所”十余年来在巴西米纳吉拉斯州和艾斯皮里杜州淡水河谷地区种植了200多万棵树。
拍摄中的奇与险
萨尔加多介绍说,在非洲最危险的动物并不是豺狼虎豹,而是大象。由于人类为获取象牙而猎杀,大象已不再像人们印象中那样温顺,变得非常有攻击性。有一次,萨尔加多一行车在行进中,突然一头大象迎面狂怒地飞奔而来。情急之下,向导要求大家全部在敞篷车上站立起来,举起双手。这时大象看到面前的物体大于自己而戛然止步,那个场面真是令人惊心动魄。在其他人按照向导去做的时候,萨尔加多身手敏捷地按下了快门。在萨尔加多带领媒体记者参观展出的照片时,他走到一张大峡谷照片前,我认出这是自己曾经去过的美国阿拉斯加冰川峡谷。萨尔加多介绍说,在那次拍摄时,小飞机把他一个人放在峡谷深处。他在河边搭建了一个小帐篷,并从谷底往山峰攀爬,一拍就是八天。萨尔加多一个人要面对八天中一个人的孤寂,面对黑熊的威胁,又要攀登高山,万一摔倒,将无人救援。
拍摄西伯利亚涅涅茨人的生活时,在近乎零下30至4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根本就没有水供应,萨尔加多只能化冰为水维持基本的需求。47天无法洗澡,人的模样变得比涅涅茨人还要沧桑。照相机的操作也变得异常困难。萨尔加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以惊人的毅力拍摄出许多经典作品。
我一直很想了解萨尔加多一生中,哪些事对他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一次宴请中,我的朋友陈海汶聊到1981年美国里根总统遇刺的话题,而当时萨尔加多正在美国华盛顿进行采访,并遇到这个震惊世界的突发事件。当时,萨尔加多身携三台胶片照相机,一台徕卡配50毫米镜头另两台是尼康配28毫米、 180毫米镜头。萨尔加多说,他当时预感到情形不对,几乎是在刺客开枪的瞬间,他极其敏捷地按动了相机的快门,在1分钟的时间里使用三台相机拍摄了78张照片,还换了一次胶卷和镜头。面对大家的惊愕与赞叹,萨尔加多淡然一笑地表示这太普通了,在当时的优秀摄影师中并非只有他具备这种反应能力。
萨尔加多完全可以卖掉这批照片发一笔横财,但萨尔加多与夫人在冷静思考之后决定,仅仅向外界提供4张照片。他说,如果卖掉全部照片,他的名字会被永远定格在这个重大历史事件中,将大大限制自己今后的摄影创作道路。不过,这四张照片的收入确实不菲,萨尔加多靠这四张照片的稿酬买了公寓,和一部时髦的罗密欧小跑车,随后夫妇俩度蜜月般在巴黎四处兜风,收到不少超速罚单。
从此以后,萨尔加多开始规划新的创作思路和摄影发展道路。
站在身边的女人
在萨尔加多耀眼的光环背后,有一位必须提到的女性,即莱莉娅·瓦尼克·萨尔加多。她是萨尔加多的夫人,也是萨尔加多事业上的有力帮手。
中国人常说一个伟大的男人后面必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莱莉娅在听到这样的评论时会断然纠正。她说,自己是与萨尔加多并列的合作伙伴,分工非常明确,与萨尔加多一起策划项目后,他负责摄影,自己负责设计、策展和打理一切。莱莉娅曾经是马格南画廊的图片总监,在展览设计策划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也正是她这些年来为萨尔加多在全世界策划了近200多个展览,并出版了丈夫所有的画册,并安排萨尔加多在世界各地的讲座和授课。
莱莉娅是个非常精明的女人,待人很坦诚,丝毫没有架子,但非常有原则性。她答应的事情都要完成,绝无虚假。与她在一起工作令人有一种安全和愉悦的感受。这次在上海办展最后调整照片布置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她的一丝不苟。在一次工作之后于咖啡厅的聊天中,莱莉娅针对《创世纪》展览的设计和布展向我阐述了她策划、设计理念。她说,萨尔加多的展览绝不是把照片挂上墙那么简单的。她会先将所有的照片挂在一面墙上,然后反复端详、思索,如何将照片的内容和形式连贯起来,传递丰富的信息。最终,莱莉娅将《创世纪》的展览定位在:萨尔加多通过影像带领观者来一场视觉之旅。这样,她决定把展览的图片分为五个区域,即“地球的南方(南极)”,“北方(西伯利亚等地)”,“大自然环境”,“非洲”,“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和“潘塔纳尔湿地”,并采取徊转环形的形式展现。
为此,莱莉娅根据每个地区的气候和自然条件把展板的背景墙喷成不同的颜色。她说非洲的土地是红色的,日出、日落天空都是红彤彤的,墙上的颜色以红色为宜;巴西和大自然要强调绿色;而南极,海洋以及西伯利亚等北方,有海洋和严寒,配上灰色很有意境。在她看来每张照片的布置都很重要。254张照片就是这样一张张地算尺寸、量高低调整出来的。每完成一面墙的布置,她会听听我们的意见。布展全部完成后,莱莉娅请来了萨尔加多。诺大的展厅里莱莉娅手挽着萨尔加多在空无一人的展厅里缓缓漫步,静静地品味展览的整体效果,时而低声私语地交谈着,讨论着。难怪人们说,说到萨尔加多,不能不提到莱莉娅。
关于萨尔加多的故事非常多,他的传记也会面世,但如同电影一样,屏幕外的演员则有更鲜活的一面。虽已经72岁,萨尔加多还没准备退休,他拍摄的关于海湾战争的书不久将面世,巴西亚马逊流域的印第安人项目也在策划之中。萨尔加多说,上帝给他的时间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还有十年或再多一点。他想把更多的作品呈现和留给他所眷恋的世界。
萨尔加多是巴西人,而我几十年在巴西工作生活;为协助“创世纪”全球巡展落地中国,我有缘结识了萨尔加多夫妇。而这次他出席上海展览活动时,我一直与他和他的夫人莱莉娅·瓦尼克·萨尔加多随行,收获颇丰,并与他们成为好朋友。在工作之余的聊天中,他讲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使我们更加了解拍摄这部旷世巨作的过程,以及他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所遭遇的惊心动魄的险境,更深地感受到了这位摄影大师对摄影深沉的爱。
专心社会议题
年轻时萨尔加多有着鲜明的左倾激进思想,因参加学生运动并不满巴西的军人独裁统治移居法国。虽然他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但摄影使他改变人生,并走上了职业摄影的道路。在与萨尔加多的交谈中,你会感觉他的目光始终直视着你,从他那深邃的目光中你可以感受到性情之人的真诚,说话的语气透出他是个雷厉风行、非常执着的人。
1980年代,萨尔加多曾是世界著名的伽玛图片社和马格南图片社的重要成员。他在新闻和纪实摄影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我个人认为萨尔加多的摄影历程分为两个阶段似乎更加清晰。
在第一阶段,萨尔加多常年奔波在世界各地拍摄大量的新闻报道和社会纪实图片,他曾经获得了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奖和很多著名的摄影奖项。第二阶段,萨尔加多转入有计划的专题创作阶段。他的《移民:迁移中的人性》《劳动者》《非洲》《创世纪》系列以及最近出版的《萨尔加多咖啡创世纪之旅》都是他倾心创作的大型拍摄项目。仅述说两个数字就可以令人感到萨尔加多作品的恢弘规模和广泛传播:《劳动者》在世界各国已经举办了70多次展览;《创世纪》在2013年出版到现在仅约两年时间,却已举办了30多场展览,参观的人数达到300多万人,上海是第30站。
萨尔加多热爱并敬畏大自然,试图通过镜头语言表现出大自然的魅力,借助摄影呼吁世界关注那些可能频临消失的环境和物种;他的镜头对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表现他们的生活状态,呼吁世界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萨尔加多不仅全身心投入到摄影中,将美好的大自然的影像呈现给世人,更是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社会活动家和环境保护的践行者。萨尔加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任命的友好大使,积极参与世界贫困地区的儿童救助事业。1998年,萨尔加多夫妇在巴西成立了“地球研究所”。和夫人莱莉娅·瓦尼克致力于植树造林。这些年来他们身体力行为改善环境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地球研究所”十余年来在巴西米纳吉拉斯州和艾斯皮里杜州淡水河谷地区种植了200多万棵树。
拍摄中的奇与险
萨尔加多介绍说,在非洲最危险的动物并不是豺狼虎豹,而是大象。由于人类为获取象牙而猎杀,大象已不再像人们印象中那样温顺,变得非常有攻击性。有一次,萨尔加多一行车在行进中,突然一头大象迎面狂怒地飞奔而来。情急之下,向导要求大家全部在敞篷车上站立起来,举起双手。这时大象看到面前的物体大于自己而戛然止步,那个场面真是令人惊心动魄。在其他人按照向导去做的时候,萨尔加多身手敏捷地按下了快门。在萨尔加多带领媒体记者参观展出的照片时,他走到一张大峡谷照片前,我认出这是自己曾经去过的美国阿拉斯加冰川峡谷。萨尔加多介绍说,在那次拍摄时,小飞机把他一个人放在峡谷深处。他在河边搭建了一个小帐篷,并从谷底往山峰攀爬,一拍就是八天。萨尔加多一个人要面对八天中一个人的孤寂,面对黑熊的威胁,又要攀登高山,万一摔倒,将无人救援。
拍摄西伯利亚涅涅茨人的生活时,在近乎零下30至4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根本就没有水供应,萨尔加多只能化冰为水维持基本的需求。47天无法洗澡,人的模样变得比涅涅茨人还要沧桑。照相机的操作也变得异常困难。萨尔加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以惊人的毅力拍摄出许多经典作品。
我一直很想了解萨尔加多一生中,哪些事对他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一次宴请中,我的朋友陈海汶聊到1981年美国里根总统遇刺的话题,而当时萨尔加多正在美国华盛顿进行采访,并遇到这个震惊世界的突发事件。当时,萨尔加多身携三台胶片照相机,一台徕卡配50毫米镜头另两台是尼康配28毫米、 180毫米镜头。萨尔加多说,他当时预感到情形不对,几乎是在刺客开枪的瞬间,他极其敏捷地按动了相机的快门,在1分钟的时间里使用三台相机拍摄了78张照片,还换了一次胶卷和镜头。面对大家的惊愕与赞叹,萨尔加多淡然一笑地表示这太普通了,在当时的优秀摄影师中并非只有他具备这种反应能力。
萨尔加多完全可以卖掉这批照片发一笔横财,但萨尔加多与夫人在冷静思考之后决定,仅仅向外界提供4张照片。他说,如果卖掉全部照片,他的名字会被永远定格在这个重大历史事件中,将大大限制自己今后的摄影创作道路。不过,这四张照片的收入确实不菲,萨尔加多靠这四张照片的稿酬买了公寓,和一部时髦的罗密欧小跑车,随后夫妇俩度蜜月般在巴黎四处兜风,收到不少超速罚单。
从此以后,萨尔加多开始规划新的创作思路和摄影发展道路。
站在身边的女人
在萨尔加多耀眼的光环背后,有一位必须提到的女性,即莱莉娅·瓦尼克·萨尔加多。她是萨尔加多的夫人,也是萨尔加多事业上的有力帮手。
中国人常说一个伟大的男人后面必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莱莉娅在听到这样的评论时会断然纠正。她说,自己是与萨尔加多并列的合作伙伴,分工非常明确,与萨尔加多一起策划项目后,他负责摄影,自己负责设计、策展和打理一切。莱莉娅曾经是马格南画廊的图片总监,在展览设计策划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也正是她这些年来为萨尔加多在全世界策划了近200多个展览,并出版了丈夫所有的画册,并安排萨尔加多在世界各地的讲座和授课。
莱莉娅是个非常精明的女人,待人很坦诚,丝毫没有架子,但非常有原则性。她答应的事情都要完成,绝无虚假。与她在一起工作令人有一种安全和愉悦的感受。这次在上海办展最后调整照片布置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她的一丝不苟。在一次工作之后于咖啡厅的聊天中,莱莉娅针对《创世纪》展览的设计和布展向我阐述了她策划、设计理念。她说,萨尔加多的展览绝不是把照片挂上墙那么简单的。她会先将所有的照片挂在一面墙上,然后反复端详、思索,如何将照片的内容和形式连贯起来,传递丰富的信息。最终,莱莉娅将《创世纪》的展览定位在:萨尔加多通过影像带领观者来一场视觉之旅。这样,她决定把展览的图片分为五个区域,即“地球的南方(南极)”,“北方(西伯利亚等地)”,“大自然环境”,“非洲”,“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和“潘塔纳尔湿地”,并采取徊转环形的形式展现。
为此,莱莉娅根据每个地区的气候和自然条件把展板的背景墙喷成不同的颜色。她说非洲的土地是红色的,日出、日落天空都是红彤彤的,墙上的颜色以红色为宜;巴西和大自然要强调绿色;而南极,海洋以及西伯利亚等北方,有海洋和严寒,配上灰色很有意境。在她看来每张照片的布置都很重要。254张照片就是这样一张张地算尺寸、量高低调整出来的。每完成一面墙的布置,她会听听我们的意见。布展全部完成后,莱莉娅请来了萨尔加多。诺大的展厅里莱莉娅手挽着萨尔加多在空无一人的展厅里缓缓漫步,静静地品味展览的整体效果,时而低声私语地交谈着,讨论着。难怪人们说,说到萨尔加多,不能不提到莱莉娅。
关于萨尔加多的故事非常多,他的传记也会面世,但如同电影一样,屏幕外的演员则有更鲜活的一面。虽已经72岁,萨尔加多还没准备退休,他拍摄的关于海湾战争的书不久将面世,巴西亚马逊流域的印第安人项目也在策划之中。萨尔加多说,上帝给他的时间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还有十年或再多一点。他想把更多的作品呈现和留给他所眷恋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