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和基础措施,是推动人们共同富裕的基础保障,主要涉及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几种形式,其中文化振兴属于核心要求。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公益性服务机构,在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差距、推动乡村振兴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增强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效果、寻找更多服务路径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提出几点公共图书馆的文化精准服务路径建议,旨在为增强图书馆文化服务精准化程度、科学化程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乡村振兴背景;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措施
本文以乡村振兴作为研究背景,目的在于探索最佳的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路径,在合理探究服务路径的同时增强文化服务效果、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提升,新的经济社会不平衡发展问题涌现出来,表现为城市繁荣、乡村衰败的状态,尤其是在乡村文化层面,多数农民在城市化加快并且乡村经济解体的环境背景下,难以寻找自身精神领域的归宿,对乡村文化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乡村文化振兴并非单纯是重新建设乡村的文化,而是要将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利用有效性的文化振兴方式,满足农民群体的多元性文化需求,维护其文化权益,创建良好的乡村文化精神与理想,使得农民群体形成较高的文化觉悟,增强思想与文化素养,成为有思想懂文化的新型农民。从本质层面来讲,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能够带领农民群众积极营造健康的乡村文化环境,改善思想素质、道德素养与文化品质,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更有成就感、更有自信心,而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优化路径,提供精准性的服务,能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一、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内涵分析
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重在“精准”,贵在“精准”。图书馆精准服务,指的就是准确合理,因地制宜提供服务,传统的普通服务具有推送性的特点,精准服务具有“点菜式”的特征,准确性较强,在具体的精准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主要就是,精准性的识别配置推送和反馈。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将传统服务形式作为基础,为用户群体提供特定专业性、个性化的推送服务,可以将市场营销作为切入点,制定完善的精准营销方案、计划,为用户群体推送针对性的文献信息内容,真正意义上将村民读者的需求和个性化特点作为需求导向,合理配置资源,精准服务。与传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形式相比,精准服务强调分析读者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不再重点关注共性的需求,在精准性选择合理渠道推送并及时性服务的情况下,增强读者的满意度。从本质层面来讲,要想实现精准服务的目的,就要先准确分析判断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情况,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或是实证分析的方式等,一对一判断每一位读者的实际情况,尤其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准确全面挖掘每位读者的需求信息、个性化信息阅读需求信息等,增强分析判断的精确度,更好地借助先进技术制定完善的精准服务流程与方案计划。例如,使用大数据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分析每位读者的“数字化足迹”,针对性挖掘读者的借阅数据信息、时间数据信息、访问方向数据信息等,准确了解每位读者的偏好特点针对性进行服务。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的价值
1. 充分保证农民的文化权利
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为农民提供精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农民的文化权利,满足其个性化、基本性的文化需求,有效解决目前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文化需求与发展形式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和短板,实现公益性、免费性、自由性、开放性、平等性服务的目的,促进文化供给的覆盖面和共享度,使农村区域中无论是何种群体、地位、民族都可以享受精准性的文化服务,公平获取各类信息,维护农村社会的公正、和谐。图书馆在精准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将原本覆盖在城市的硬件基础设施、网络平台等,根据乡村振兴的需求进行延伸,使其扩展到基层区域,为农民获取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文化服务提供保障。
2. 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水平
乡村文化记忆对乡村特征产生直接影响,全面进行乡村领域中特有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保护,并将其和现代文化之间有效融合,是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过程中必要的措施,尤其是在精准服务的过程中,全面保护乡村古建筑文化、特色文化、美术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与节庆文化,是传承并且延续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对地域文化进行现代化升级的主要措施。公共图书馆在精准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对优势文化资源的整合处理,建设特色性的乡村文化产业,发挥农村领域原本的生态文化优势、民族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优势、非物质文化等,不仅可以增强服务的精准性水平,还能带领农民借助传统优秀的工艺技术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的进步,是增强乡村文化振兴效果的基础保障,也是提升整体乡村振兴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乡村振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提升文化精准服务的路径优化
1.从乡村振兴规划层面提供基础保障
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发挥图书馆的精准服务作用,就应将其融入到规划层面中,提供基础性的保障,达到双赢的目的。(1)乡村文化振兴的规划工作领域中,应重点关注公共图书馆的精准服务地位,在规划项目中引导图书馆积极建设农村区域的文化大院基础设施、农家书屋基础设施等,为基层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满足其文化权利需求。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公共图书馆的农村精准服务的文化大院建设与农家书屋建设等融入到战略规划层面,借助精准性服务形式,提升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水平,同时还能在振兴战略的支持下,促使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的有效落实,最终获得共赢的局面。(2)在制定规划方案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图书馆计算机、桌椅与场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还需保证软件基础设施的完善性,利用规划政策的支持使图书馆服务向着多元化方向进步,不仅能够为农民提供现场区域的书籍、阅览场地,还能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增加电子资源的供应,按照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尽可能为农民设置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书刊与文献电子商务书刊文献、服务行业书刊文献等,满足农民对不同领域知识的需求,增强图书馆服务的精准性和多元性,借助各类专业知识服务方式,促使农民生产能力、专业能力、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乡村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2.拓宽农民的服务需求表达渠道
农民服务需求的表达是图书馆精准性提供服务的重要保障,只有全面了解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农民对于不同文化的需求特点和情况,才能为图书馆开展精准服务,提供基础性的依据和方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拓宽农民在文化需求方面的表达渠道,便于图书馆注重完善的精准服务计划方案。(1)重点引导农民群众表达自身的需求,建议图书馆在服务的工作领域中,及时发现农村区域文化人才,重点性的进行培养,使其可以主动将自身的文化诉求表达出来,在文化人才表达自身需求的同时,带领其他的农民群体按照自身的情况表达对图书馆服务方面的需求,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和引领作用,同时还需注意尊重所有农民群众文化选择的权利,能确保更为有效的利用各类文化资源。(2)创建完善的农民文化需求表达体系,明确各级部门和各级人员需要配合的工作要求,发挥基层区政府部门、县级、乡级人大和村集体自治组织的积极作用,相互配合与支持的情况下协同为农民提供表达自身文化需求意愿的服务,遵循从下到上的表达原则,使得图书馆可以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全面收集和掌握农民的文化需求特点,便于制定精确性的服务方案。(3)乡村区域建设文化站基础设施,对于文化站而言主要承担着农民文化需求调查职能、教育职能和引导职能,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对基层领域进行全面的指导,与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助进行文化市场的管理,保障农村居民的信息服务诉求,为公共图书馆的精准服务提供全面的沟通保障。
3.积极采用数字化技术
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采用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属于重点的工作措施,能够为精准服务、公平服务、无差异性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结合自身的精准服务需求,积极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1)创建线上平台与线下实际相互整合的文献信息共享系统,为农村群众提供较为优质性的服务,便于公共图书馆借助先进的技术增强精准服务效果。在此过程中,图书馆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等,收集整合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创建菜单式推送服务模式、订单式服务模式,使得供给和需求之间相互对接。从实际情况而言,目前多数公共图书馆都已经开始利用线上平台与线下相互整合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获取。例如,在线上平台农民可以选择预约的书籍或是选择继续借阅的模式,图书馆在线上平台了解实际情况之后,可以利用线下进行资源的配送和流通。(2)目前部分农村区域的农家书院或是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缺乏良好的线上与线下相互整合的精准服务模式。因此,在相关领域中,公共图书馆应重点建设网络信息系统与数字化系统,拓展业务平台和业务渠道,为农民提供更为便利的线上服务,使得农民群众可以在线上平台中选择自身需要的服务,或是提出服务需求,图书馆按照实际情况执行精准服务工作。
4.设置总、分图书馆的机制
当前我国在公共图书馆法律制度与相应的总分馆制建设意见方面已经提出了县级图书馆进行总、分制建设的具体方向和要求,成为增强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提升精准服务效果的基础模式。因此,建议在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精准服务工作中,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当地区域的具体状况与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总分馆的工作机制。(1)总分馆建设的过程中集中化执行资源采购工作、编目工作、配送工作、借还管理工作等,总馆实现分馆和农村区域服务站点的业务指导目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组织管理的密切性,打通文献资源与书籍资源共享的渠道,充分展现专业人才的各方面优势,增强基层技术应用质量,使得各项精准服务都能彻底落实,更好将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区域,使得原本处于信息弱势的农民群体更好地享有公平性服务、免费性服务、无差别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从根本上提升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的图书馆精准服务水平。(2)总分馆机制服务的过程中,应尽可能提升社会服务效果,建议政府部门予以一定的重视和认可,按照总分馆机制的落实需求提供政策支持与财政支持,形成总分馆制度建设的经费保障与人才保障。同时还需结合总分馆机制的应用需求,获得更多经费培养相应的文化服务人才,切实结合精准服务的工作要求、乡村文化振兴发展需求等,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保证人才符合标准,促使精准服务工作高效化实施。
5.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采用总分馆机制,无论是初期建设还是后续的运营都需要充足资金保障,如若单纯凭借政府部门财政支持、图书馆本身的力量,很难保证资金的充足性,对后续的运营、精准服务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图书馆应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与社会资本之间相互合作,投入充足社会资金的情况下提升总分馆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增强精准服务人才建设效果。(1)重点吸纳各个层面的社会力量,与社会资本相互合作,如农业机械生产企业投入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资金,图书馆就可以在农村区域为企业设置机械产品信息介绍、宣传的空间,通过宣传的方式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同时获得更多精准服务的资金。(2)建设具备公益性与市场属性的精准服务项目,吸引更多民营企业提供产品与服务,增加总分馆建设经费的数量,促使后续运营工作的有序性执行。在此期间建议政府部门加大重视度,对于投入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与运营资金的企业,提供税务优惠等,增强企业投资的积极度。(3)在争取社会力量支持的过程中,还应强化各类宣传工作力度,利用有效性、规范性的宣传措施,获得更多社会资本、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机构的支持,促使各项精准服务工作的良好开展和全面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的过程中,乡村文化振兴受到广泛重视,是提升农民科学素养、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品质的主要手段,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增强服务效果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还能从本质上增强乡村振兴的整体水平,因此在新时期的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应结合乡村文化振兴的需求,探索最佳的精准服务路径,在自身的工作中创建农民服务需求表达渠道,争取政府的支持将精准服务与规划层面相互整合,积极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与总分管的建设机制,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增加不同精准服务模式的建设保障和运营保障,确保自身精准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实施。
参考文献:
[1]侯雪婷,杨志萍,陆 颖.基于SWOT分析的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战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
[2]朱国萍.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及实现路径研究[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0
[3]汤玲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及实现机制研究[J]. 新世纪图书馆,2020
[4]郭 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图书馆精准服务及实现机制研究[J]. 智库时代,2019
[5]吴 迪,赵 昭,郭巧玲.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及实现机制研究[J]. 神州,2021
[6]叶 勤.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服务机制研究——以马鞍山市数字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工作,2019
[7]李 琳.鄉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及实现机制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
(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
关键词:乡村振兴背景;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措施
本文以乡村振兴作为研究背景,目的在于探索最佳的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路径,在合理探究服务路径的同时增强文化服务效果、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提升,新的经济社会不平衡发展问题涌现出来,表现为城市繁荣、乡村衰败的状态,尤其是在乡村文化层面,多数农民在城市化加快并且乡村经济解体的环境背景下,难以寻找自身精神领域的归宿,对乡村文化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乡村文化振兴并非单纯是重新建设乡村的文化,而是要将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利用有效性的文化振兴方式,满足农民群体的多元性文化需求,维护其文化权益,创建良好的乡村文化精神与理想,使得农民群体形成较高的文化觉悟,增强思想与文化素养,成为有思想懂文化的新型农民。从本质层面来讲,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能够带领农民群众积极营造健康的乡村文化环境,改善思想素质、道德素养与文化品质,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更有成就感、更有自信心,而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优化路径,提供精准性的服务,能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一、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内涵分析
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重在“精准”,贵在“精准”。图书馆精准服务,指的就是准确合理,因地制宜提供服务,传统的普通服务具有推送性的特点,精准服务具有“点菜式”的特征,准确性较强,在具体的精准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主要就是,精准性的识别配置推送和反馈。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将传统服务形式作为基础,为用户群体提供特定专业性、个性化的推送服务,可以将市场营销作为切入点,制定完善的精准营销方案、计划,为用户群体推送针对性的文献信息内容,真正意义上将村民读者的需求和个性化特点作为需求导向,合理配置资源,精准服务。与传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形式相比,精准服务强调分析读者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不再重点关注共性的需求,在精准性选择合理渠道推送并及时性服务的情况下,增强读者的满意度。从本质层面来讲,要想实现精准服务的目的,就要先准确分析判断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情况,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或是实证分析的方式等,一对一判断每一位读者的实际情况,尤其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准确全面挖掘每位读者的需求信息、个性化信息阅读需求信息等,增强分析判断的精确度,更好地借助先进技术制定完善的精准服务流程与方案计划。例如,使用大数据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分析每位读者的“数字化足迹”,针对性挖掘读者的借阅数据信息、时间数据信息、访问方向数据信息等,准确了解每位读者的偏好特点针对性进行服务。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的价值
1. 充分保证农民的文化权利
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为农民提供精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农民的文化权利,满足其个性化、基本性的文化需求,有效解决目前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文化需求与发展形式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和短板,实现公益性、免费性、自由性、开放性、平等性服务的目的,促进文化供给的覆盖面和共享度,使农村区域中无论是何种群体、地位、民族都可以享受精准性的文化服务,公平获取各类信息,维护农村社会的公正、和谐。图书馆在精准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将原本覆盖在城市的硬件基础设施、网络平台等,根据乡村振兴的需求进行延伸,使其扩展到基层区域,为农民获取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文化服务提供保障。
2. 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水平
乡村文化记忆对乡村特征产生直接影响,全面进行乡村领域中特有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保护,并将其和现代文化之间有效融合,是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过程中必要的措施,尤其是在精准服务的过程中,全面保护乡村古建筑文化、特色文化、美术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与节庆文化,是传承并且延续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对地域文化进行现代化升级的主要措施。公共图书馆在精准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对优势文化资源的整合处理,建设特色性的乡村文化产业,发挥农村领域原本的生态文化优势、民族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优势、非物质文化等,不仅可以增强服务的精准性水平,还能带领农民借助传统优秀的工艺技术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的进步,是增强乡村文化振兴效果的基础保障,也是提升整体乡村振兴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乡村振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提升文化精准服务的路径优化
1.从乡村振兴规划层面提供基础保障
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发挥图书馆的精准服务作用,就应将其融入到规划层面中,提供基础性的保障,达到双赢的目的。(1)乡村文化振兴的规划工作领域中,应重点关注公共图书馆的精准服务地位,在规划项目中引导图书馆积极建设农村区域的文化大院基础设施、农家书屋基础设施等,为基层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满足其文化权利需求。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公共图书馆的农村精准服务的文化大院建设与农家书屋建设等融入到战略规划层面,借助精准性服务形式,提升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水平,同时还能在振兴战略的支持下,促使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的有效落实,最终获得共赢的局面。(2)在制定规划方案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图书馆计算机、桌椅与场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还需保证软件基础设施的完善性,利用规划政策的支持使图书馆服务向着多元化方向进步,不仅能够为农民提供现场区域的书籍、阅览场地,还能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增加电子资源的供应,按照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尽可能为农民设置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书刊与文献电子商务书刊文献、服务行业书刊文献等,满足农民对不同领域知识的需求,增强图书馆服务的精准性和多元性,借助各类专业知识服务方式,促使农民生产能力、专业能力、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乡村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2.拓宽农民的服务需求表达渠道
农民服务需求的表达是图书馆精准性提供服务的重要保障,只有全面了解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农民对于不同文化的需求特点和情况,才能为图书馆开展精准服务,提供基础性的依据和方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拓宽农民在文化需求方面的表达渠道,便于图书馆注重完善的精准服务计划方案。(1)重点引导农民群众表达自身的需求,建议图书馆在服务的工作领域中,及时发现农村区域文化人才,重点性的进行培养,使其可以主动将自身的文化诉求表达出来,在文化人才表达自身需求的同时,带领其他的农民群体按照自身的情况表达对图书馆服务方面的需求,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和引领作用,同时还需注意尊重所有农民群众文化选择的权利,能确保更为有效的利用各类文化资源。(2)创建完善的农民文化需求表达体系,明确各级部门和各级人员需要配合的工作要求,发挥基层区政府部门、县级、乡级人大和村集体自治组织的积极作用,相互配合与支持的情况下协同为农民提供表达自身文化需求意愿的服务,遵循从下到上的表达原则,使得图书馆可以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全面收集和掌握农民的文化需求特点,便于制定精确性的服务方案。(3)乡村区域建设文化站基础设施,对于文化站而言主要承担着农民文化需求调查职能、教育职能和引导职能,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对基层领域进行全面的指导,与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助进行文化市场的管理,保障农村居民的信息服务诉求,为公共图书馆的精准服务提供全面的沟通保障。
3.积极采用数字化技术
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采用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属于重点的工作措施,能够为精准服务、公平服务、无差异性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结合自身的精准服务需求,积极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1)创建线上平台与线下实际相互整合的文献信息共享系统,为农村群众提供较为优质性的服务,便于公共图书馆借助先进的技术增强精准服务效果。在此过程中,图书馆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等,收集整合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创建菜单式推送服务模式、订单式服务模式,使得供给和需求之间相互对接。从实际情况而言,目前多数公共图书馆都已经开始利用线上平台与线下相互整合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获取。例如,在线上平台农民可以选择预约的书籍或是选择继续借阅的模式,图书馆在线上平台了解实际情况之后,可以利用线下进行资源的配送和流通。(2)目前部分农村区域的农家书院或是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缺乏良好的线上与线下相互整合的精准服务模式。因此,在相关领域中,公共图书馆应重点建设网络信息系统与数字化系统,拓展业务平台和业务渠道,为农民提供更为便利的线上服务,使得农民群众可以在线上平台中选择自身需要的服务,或是提出服务需求,图书馆按照实际情况执行精准服务工作。
4.设置总、分图书馆的机制
当前我国在公共图书馆法律制度与相应的总分馆制建设意见方面已经提出了县级图书馆进行总、分制建设的具体方向和要求,成为增强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提升精准服务效果的基础模式。因此,建议在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精准服务工作中,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当地区域的具体状况与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总分馆的工作机制。(1)总分馆建设的过程中集中化执行资源采购工作、编目工作、配送工作、借还管理工作等,总馆实现分馆和农村区域服务站点的业务指导目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组织管理的密切性,打通文献资源与书籍资源共享的渠道,充分展现专业人才的各方面优势,增强基层技术应用质量,使得各项精准服务都能彻底落实,更好将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区域,使得原本处于信息弱势的农民群体更好地享有公平性服务、免费性服务、无差别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从根本上提升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的图书馆精准服务水平。(2)总分馆机制服务的过程中,应尽可能提升社会服务效果,建议政府部门予以一定的重视和认可,按照总分馆机制的落实需求提供政策支持与财政支持,形成总分馆制度建设的经费保障与人才保障。同时还需结合总分馆机制的应用需求,获得更多经费培养相应的文化服务人才,切实结合精准服务的工作要求、乡村文化振兴发展需求等,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保证人才符合标准,促使精准服务工作高效化实施。
5.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采用总分馆机制,无论是初期建设还是后续的运营都需要充足资金保障,如若单纯凭借政府部门财政支持、图书馆本身的力量,很难保证资金的充足性,对后续的运营、精准服务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图书馆应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与社会资本之间相互合作,投入充足社会资金的情况下提升总分馆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增强精准服务人才建设效果。(1)重点吸纳各个层面的社会力量,与社会资本相互合作,如农业机械生产企业投入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资金,图书馆就可以在农村区域为企业设置机械产品信息介绍、宣传的空间,通过宣传的方式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同时获得更多精准服务的资金。(2)建设具备公益性与市场属性的精准服务项目,吸引更多民营企业提供产品与服务,增加总分馆建设经费的数量,促使后续运营工作的有序性执行。在此期间建议政府部门加大重视度,对于投入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与运营资金的企业,提供税务优惠等,增强企业投资的积极度。(3)在争取社会力量支持的过程中,还应强化各类宣传工作力度,利用有效性、规范性的宣传措施,获得更多社会资本、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机构的支持,促使各项精准服务工作的良好开展和全面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的过程中,乡村文化振兴受到广泛重视,是提升农民科学素养、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品质的主要手段,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增强服务效果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还能从本质上增强乡村振兴的整体水平,因此在新时期的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应结合乡村文化振兴的需求,探索最佳的精准服务路径,在自身的工作中创建农民服务需求表达渠道,争取政府的支持将精准服务与规划层面相互整合,积极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与总分管的建设机制,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增加不同精准服务模式的建设保障和运营保障,确保自身精准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实施。
参考文献:
[1]侯雪婷,杨志萍,陆 颖.基于SWOT分析的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战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
[2]朱国萍.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及实现路径研究[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0
[3]汤玲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及实现机制研究[J]. 新世纪图书馆,2020
[4]郭 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图书馆精准服务及实现机制研究[J]. 智库时代,2019
[5]吴 迪,赵 昭,郭巧玲.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及实现机制研究[J]. 神州,2021
[6]叶 勤.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服务机制研究——以马鞍山市数字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工作,2019
[7]李 琳.鄉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及实现机制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
(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