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偏”和“硬”的功能差异及主观化效应

来源 :汉语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词“偏”和“硬”皆由形容词转变而来,但两者在情态化基础、语言功能与主观化效应等方面存在差异.“偏”的主观性强于“硬”,“偏”多用于对整个场景或事件表现出发话人与相关人的情态立场,重在表示偏出预期,强调违愿性;而“硬”是说话人站在动作行为者角度对客观情状的观察、叙述与刻画,重在强调行为人的意志性与执拗性.文章从句法表现和语用功能两方面入手,刻画语气副词“偏”和“硬”不同的主观化效应,以此证明主观性有其可靠的形式与功能依据.
其他文献
1 问题的提出rn求有界磁场的最小范围问题,对学生的平面几何知识与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其难点在于带电粒子进入有界磁场后一般只运动一段圆弧后就飞出磁场边界,其运动过程中的临界点(如运动形式的转折点、轨迹的切点、磁场的边界点等)难以确定,如何确定轨迹圆弧的圆心就成了解题关键.笔者发现借助角平分线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通过尺规作图可轻松确定圆心的位置,使问题得以简化.该方法的应用依据是已知初、末速度所在的直线,则所有轨迹圆的圆心均在初、末速度所在的直线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
?人物?rn西班牙画家迭戈·委拉士开兹rn▼故事rn美国知名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挂有文艺复兴后期西班牙最伟大画家迭戈·委拉士开兹的一幅作品《奥利瓦雷斯公爵肖像》.委拉士开兹当初在绘制这幅画时,先重重铺衍,待刻画了坚实的形体和空间,再用挥洒的笔法在各个部位,譬如闪光的盔甲、皱皱的皮靴、飘动的饰带等,用笔轻轻扫动、点缀、提亮.所有观赏过这幅画的人,都啧啧称赞,说这幅骑马像又隆重又潇洒,许多局部都耐看极了.
期刊
过去,走二十米左右,下了竹林,寻见只剩半边墙的木屋子,有小河在侧,桥就在那里安顿,二十三年——若算上今时的话.rn那桥,确实值得去细瞧琢磨一会儿.三四米的河道,抛出烂泥垒了墩子,再架上十多根结实的横木,赶工的忙活上几天,成了——桥不该是修好的,该是想成的.姥姥爱这么说.
期刊
社旗山陕会馆是一处清代商业会馆,位于河南省社旗县的古镇上,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风格独特,建筑装饰非常精美.建筑装饰中运用了大量的龙纹形象,它们分别以木雕、石雕、砖雕、琉璃、彩绘等形式呈现,从而使会馆装饰处处洋溢着一种“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的自由美和超脱美.华丽的龙纹装饰也烘托出会馆建筑的辉煌气势.龙纹在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清代商人追求风调雨顺、吉祥昌盛的内心愿望.
初见兰亭rn《兰亭集序》里的王羲之,他更在乎的是远方的天空,是无穷的宇宙,是生命的渺小与时空的宏大,是人与天地,是一瞬与永恒.rn即使流觞曲水,即使欢聚一堂,可也不过只是一瞬,畅叙了幽情,可俯仰一世,明白“死生亦大矣”,等待后览者之惑而在其间,老之将至.寄情于物,可又困情于时.
期刊
1 “考B找A、情境关联”解题模式的构建rn传统的高考命题理念是“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试题更多地呈现出“学A考A”的特点(这里的“A”指“知识点”,即具体物质(性质)、具体观念或具体方法).
在新媒体环境下,动态字体设计成了增强艺术灵感的重要方面,为切实有效地提升动态字体设计的整体成效,也为了更好地优化字体设计水平,应该注重把握好动态字体设计的形式,依托于一定的特效,整体提升动态字体设计的美感以及层次感,更好地增强动态字体设计的质量.
滴定实验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定量实验,也是高考试题中考查学生计算能力、分析解题能力的重要载体.本文着重归纳有关滴定计算的各种类型,探讨二轮专题复习中滴定计算试题的解题策略.
文题呈现rn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rn选择当兵以逃避众人目光,结果却被连队分配到了卫生所,“(他弃医从文)你要完成祖父未完成的事业”;连队需要人写通讯报道,硬让他写,“我最不会写的就是作文”,可没人相信,“你是他的孙子”;硬着头皮,开了个头,熬到半夜两三点,困了,排长递烟给他,“不会”,排长自信满满,“不可能,他抽烟的……”rn长相酷似祖父的周令飞,年轻时一心“逃离”却处处尴尬,而今68岁的他已坦然认同这个身份,并致力于发扬祖父精神.“忘掉我,管自己去生活——倘不,就是糊涂虫”,这是鲁迅先生早就留
期刊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化学高考中的难点之一,重点考查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灵活应用“插入法”和“换元法”就能解决很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