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教育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各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全社会的发展贡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各类职业院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输出机构,在整个行业链条上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课程设置、授课效果等因素将直接关系着人才最终培养水平。本篇论文以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当前国内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做法、成效和模式,尝试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改进的方面,并提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从目前国内教育格局来看,随着职业化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其教育模式正在向个性化转变,不再是以往大而全的模式。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国内职业化教育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更应该在这种宏观背景下进一步反思自身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此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
一、国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规范化的课堂教学
目前,国内各大高职院校开设了门类繁多的专业课程,并通过系统化的授课,为行业培养大量优秀人才。从人才培养现状来看,依然以课堂授课为主,结合专业指向的领域,设置形式各异的课程体系,以酒店管理为例,通过课程教学,对酒店行业的特点、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技能作进一步的了解。这种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学期,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化的课堂授课,帮助学生奠定基本的能力基础。而在大三、大四期间,学校则积极联系相关的酒店,为学生参加实习搭建平台。诸如此类,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系。
(二)创新教学管理
高职院校教育始终以未来行业需求为导向,在学生培养方面创新出诸多方法,比如积极与企业实行联建,创新教学管理,结合行业的特点,不仅注重学生理论和能力结构的培养,还注重学生职业感的培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感知企业文化和自我身份认同,同时时刻提醒自己今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从内心深处建立职业的价值观。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正如上文所言,职业化的教育具有非常鲜明的实践性,为了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高职院校积极和各类企业、社会组织联系,在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就为其提供必要的实践载体。部分企业另辟蹊径,采取定点培养的思路,即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订单式培养的模式,积极向企业输送和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同时,企业也为了自身发展和处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乐意为学生实践搭建平台,从而实现了双赢。
二、高职院校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理论和实践还存在脱节
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培养推出了很多创新的举措,比如和企业实现联合创建,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和高效的实习平台,实现理论向实践技能的转化,这是值得肯定的做法。但是从更加宏观的层面来看,随着国内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交叉行业日益增多,对复合型的人才需求更加旺盛。而传统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专业学生大多是“理论型”的,实际技能普遍比较缺乏。
(二)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不明显
是否能根据客观形势变化调整高校人才培养方向,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高校课程化改革成败的关键。从国内职业化教育发展方向来看,无论是从教材内容,还是授课方式都有着较为明显的滞后性,甚至教材与十年前教材没有太大的变化。理论中包含的很多经营理念、人才战略思路等都已经不能够适应客观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成為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最大障碍。
三、进一步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职业认同感
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引导和教育力度,比如在开学之初向不同专业的学生阐明人才输出方向,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有一个大体的规划和方向。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学会思路出现偏差、错误思想思潮等现象,及时进行引导和解释,借助学生会、志愿团体等,定期开展心理沙龙、座谈研讨等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内心所思所想,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帮助有思想波动的学生及时调整情绪,培养稳定的思想和良好的认知。在学科设计方面还应该更加优化和完善,尤其是根据日益精细化的行业分工,梳理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向,避免由于专业偏差导致的迷茫情绪,增强职业认同。
(二)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实效
创新培养模式一直都是人才培育的基础和前提,这种模式应该是对于各类可调动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其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非常之断,甚至没有毕业就要踏上职场,这是区别于全日制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不仅是形式上创新,在授课内容创新方面也需要积极尝试,课堂授课最重要的是授课内容,这是整个教育环节的核心和关键,传统课堂教学可能更多偏向于理论性。在新环境和新形势下,课堂授课就要由理论主导向实践主导转变,要更加突出技能性,尤其是对于专业技术要求更高的专业而言,应该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课程安排和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等方面实现与工作实践对接,增加学生实操技能。而在课堂授课结束后,为了实现这种理论的延伸和落地转化,院校可以搭建一些学习交流的平台,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供实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更方便自己了解职业真实面貌,加速自身成长。
(三)开展定岗实习,加速与职场接轨
顶岗实践是加速人才成长、培养稳定业务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要避免以往高职院校将此项工作作为一个形式、过场的弊端,鼓励或是强制学生在毕业前参加定岗实习,并将企业内部的绩效考评机制纳入到学生评价体系中来,将学生毕业论文成绩和期终成绩挂钩,提升学生对此项活动的重视程度。具体在顶岗实践中,应该重点做好如下工作:认真筛选行业内发展迅速的企业,确保学生顶岗的企业正规化,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获得对未来工作的认可。其次,尝试开展轮岗活动,避免将学生固定在一个岗位上,而是定期进行轮岗,多方面考察学生的业务能力和素养,真正发现学生的长处和潜能。
四、总结
职业化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本篇论文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培养模式进行了论述,针对其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脱节、部分学生思想认知有偏差、教育教学实效不高等问题,也相应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实现职业化教育长期向好发展,不仅需要夯实本门学科的知识体系,还应该积极打造自身的品牌课程和特色课程,增强学生就业中的独特“卖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为职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邢慧斌、段艳丽,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2]周松秀、王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龚艳,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商业经济,2014年19期.
[4]李敏,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4期.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教育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各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全社会的发展贡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各类职业院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输出机构,在整个行业链条上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课程设置、授课效果等因素将直接关系着人才最终培养水平。本篇论文以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当前国内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做法、成效和模式,尝试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改进的方面,并提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从目前国内教育格局来看,随着职业化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其教育模式正在向个性化转变,不再是以往大而全的模式。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国内职业化教育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更应该在这种宏观背景下进一步反思自身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此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
一、国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规范化的课堂教学
目前,国内各大高职院校开设了门类繁多的专业课程,并通过系统化的授课,为行业培养大量优秀人才。从人才培养现状来看,依然以课堂授课为主,结合专业指向的领域,设置形式各异的课程体系,以酒店管理为例,通过课程教学,对酒店行业的特点、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技能作进一步的了解。这种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学期,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化的课堂授课,帮助学生奠定基本的能力基础。而在大三、大四期间,学校则积极联系相关的酒店,为学生参加实习搭建平台。诸如此类,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系。
(二)创新教学管理
高职院校教育始终以未来行业需求为导向,在学生培养方面创新出诸多方法,比如积极与企业实行联建,创新教学管理,结合行业的特点,不仅注重学生理论和能力结构的培养,还注重学生职业感的培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感知企业文化和自我身份认同,同时时刻提醒自己今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从内心深处建立职业的价值观。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正如上文所言,职业化的教育具有非常鲜明的实践性,为了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高职院校积极和各类企业、社会组织联系,在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就为其提供必要的实践载体。部分企业另辟蹊径,采取定点培养的思路,即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订单式培养的模式,积极向企业输送和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同时,企业也为了自身发展和处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乐意为学生实践搭建平台,从而实现了双赢。
二、高职院校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理论和实践还存在脱节
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培养推出了很多创新的举措,比如和企业实现联合创建,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和高效的实习平台,实现理论向实践技能的转化,这是值得肯定的做法。但是从更加宏观的层面来看,随着国内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交叉行业日益增多,对复合型的人才需求更加旺盛。而传统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专业学生大多是“理论型”的,实际技能普遍比较缺乏。
(二)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不明显
是否能根据客观形势变化调整高校人才培养方向,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高校课程化改革成败的关键。从国内职业化教育发展方向来看,无论是从教材内容,还是授课方式都有着较为明显的滞后性,甚至教材与十年前教材没有太大的变化。理论中包含的很多经营理念、人才战略思路等都已经不能够适应客观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成為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最大障碍。
三、进一步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职业认同感
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引导和教育力度,比如在开学之初向不同专业的学生阐明人才输出方向,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有一个大体的规划和方向。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学会思路出现偏差、错误思想思潮等现象,及时进行引导和解释,借助学生会、志愿团体等,定期开展心理沙龙、座谈研讨等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内心所思所想,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帮助有思想波动的学生及时调整情绪,培养稳定的思想和良好的认知。在学科设计方面还应该更加优化和完善,尤其是根据日益精细化的行业分工,梳理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向,避免由于专业偏差导致的迷茫情绪,增强职业认同。
(二)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实效
创新培养模式一直都是人才培育的基础和前提,这种模式应该是对于各类可调动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其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非常之断,甚至没有毕业就要踏上职场,这是区别于全日制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不仅是形式上创新,在授课内容创新方面也需要积极尝试,课堂授课最重要的是授课内容,这是整个教育环节的核心和关键,传统课堂教学可能更多偏向于理论性。在新环境和新形势下,课堂授课就要由理论主导向实践主导转变,要更加突出技能性,尤其是对于专业技术要求更高的专业而言,应该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课程安排和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等方面实现与工作实践对接,增加学生实操技能。而在课堂授课结束后,为了实现这种理论的延伸和落地转化,院校可以搭建一些学习交流的平台,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供实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更方便自己了解职业真实面貌,加速自身成长。
(三)开展定岗实习,加速与职场接轨
顶岗实践是加速人才成长、培养稳定业务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要避免以往高职院校将此项工作作为一个形式、过场的弊端,鼓励或是强制学生在毕业前参加定岗实习,并将企业内部的绩效考评机制纳入到学生评价体系中来,将学生毕业论文成绩和期终成绩挂钩,提升学生对此项活动的重视程度。具体在顶岗实践中,应该重点做好如下工作:认真筛选行业内发展迅速的企业,确保学生顶岗的企业正规化,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获得对未来工作的认可。其次,尝试开展轮岗活动,避免将学生固定在一个岗位上,而是定期进行轮岗,多方面考察学生的业务能力和素养,真正发现学生的长处和潜能。
四、总结
职业化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本篇论文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培养模式进行了论述,针对其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脱节、部分学生思想认知有偏差、教育教学实效不高等问题,也相应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实现职业化教育长期向好发展,不仅需要夯实本门学科的知识体系,还应该积极打造自身的品牌课程和特色课程,增强学生就业中的独特“卖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为职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邢慧斌、段艳丽,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2]周松秀、王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龚艳,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商业经济,2014年19期.
[4]李敏,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