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健全人格的探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er7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之一。是一个能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合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体育、技术和技能知识,而且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利用体育本身的特点,进行现代人意识的培养,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能力、道德与行为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体育教学也应适应这样的教育使命。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现在体育教学,特别是实施“新标准”考试以来,一些教师有时存在着过分强调传授体育技巧进行锻炼,而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本人认为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通过体育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
  一、现代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时代,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广泛,创新意识增强。所以,要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体育精神,首先让学生懂得体育精神的含义。所谓体育精神,就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可以培养学生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个性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与同伴的合作,公正的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的能力。另外,体育精神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所有的体育教师都应在体育精神的挖掘、提炼上,在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体育精神,把体育精神的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充分利用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格。
  二、现代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余暇时间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例如,每天早晨社区的体育器材、晨练、打球、跳舞的人络绎不绝,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利用体育的特点,注重学生进行参与、竞争、协作意识的培养,以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参与意识,参与比获胜更重要,是奥林匹克的精神之一。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态度的重要途径。我们体育教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学生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总之,就是要让体育教师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学生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
  2.竞争意识,体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烈的竞争性。竞争的结果,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失败者的懊丧,但这不是竞争的全部意义之所在,重要的是竞争的过程将使参与者有机会进行各种心理体验和心理调整。激烈的竞争能激发人的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进取心,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这些都是现代人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
  3.协作意识,在体育活动中,人和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协作。协作也是体育的重要特点之一,一场球赛、一次接力跑、一次游戏、一次拔河,如果没有协作的思想,没有队友之间的协作,就难以取得比赛的胜利。协作意识的培养,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但是不能忽视同伴之间的默契配合。比赛中,由于对手情况、气候和观众等因素的影响,队友发挥失常,甚至出现明显的失误都是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同伴之间要互相谅解、鼓励和支持,不要互相埋怨、责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运动中吃苦耐劳,疲劳时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困难时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失败时不气馁,顽强拼搏;胜利时不骄傲自满,冷静待之。通过体育教学,结合教材特点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健康的人格品质,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身的人格精神對学生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身的人格精神,注重体育精神对人格教育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体育精神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体育教学能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准人生的坐标,端正人生的航向,去追求不同的目标和理想。所以,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从不同的项目,不同侧面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将来在社会上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设计意图:《有趣的转动》这是一堂科学活动课。转动这个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风车的转动、电风扇的转动、陀螺的转动、旋转木马……这些现象在成人看来再正常不过了,然而却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孩子。孩子们对物体为什么能转动而产生疑惑。《纲要》中指出要积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了解决孩子心中的疑惑,抓住教育的契机,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为幼儿的
期刊
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实施素质教育,而课堂教学是贯彻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为了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就应该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是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强烈的好奇心是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
期刊
【内容摘要】探究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教学精神。倡导探究式学习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对地理图表有增多的趋势,而学生在这类题目的答题中,往往把握不准角度,失分现象严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这个问题要加以重视,重视方法提炼,学法指导。本文主要就探究式学习在中学地理图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作一些初浅的探索。  【关键词】探究式 地理图表 地理事物
期刊
教师要牢固树立“快乐教学”的理念,并运用于日常的教学,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使学习变得有趣,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习变得有趣和愉快,让祖国的“花朵”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激发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  学习本应是一种愉快的活动。因为人有一种基本
期刊
一、选题意义(略)  二、核心概念界定  1、习题课。就是以讲解习题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2、数学思想方法。是指人类对数学对象及其研究的本质及规律性认识,是数学知识的精髓、灵魂,是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认识,是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3、初中数学习题课中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在数学习题课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研究,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三、
期刊
【教材解析】:这是一首采莲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隽永,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全诗前两行描写了江南水乡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使采莲人不禁发出热烈的赞叹。“可”有适宜、正好的意思。“江南可采莲”是说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田田”,形容荷叶挺立水面,饱满劲秀的样子。此处说荷叶非常茂密,那荷花应该也是很繁盛的,不仅景色秀丽,而且莲子必然丰收,所以
期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为了丰富新课程强调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总结和推广班级自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2016年,提出了自主管理“十项实践体验”活动,其核心理念是: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作为班主任,我们坚信,唯有自主发展才能全面和谐发展,也只有自主发展才能快乐健康发展,这
期刊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新课程对艺术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初中音乐教育也在其中。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由于某些音乐教师对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的片面理解,乃至对音乐艺术其特征的错误理解,出现了各种各样有背于初中音乐教学规律的现象,造成了教学效果较差,并产生不良后果。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上好初中音乐课、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成为广大音乐专业教师重要考虑的问题。  一
期刊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让学生从小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再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让小学数学课“活”起来。  一、在“活”中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期刊
【内容摘要】当今中国各地不断呈现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可谓百花齐放。在教育体制日益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一轮又一轮教育教学创新和实践活动不断高涨。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理论必须和当地实际相结合。探究区域性地方教育教学特色,才能更好的服务当地教育教学,本论文试图从学生作息时间来探究区域性教学特色。  【关键词】区域性 差异性 作息时间 地理环境 人文环境  一、区域地理环境特色比较  下面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