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诵读到感悟的高中古诗词教学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032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学科中,古诗词是其中比较独特的组成部分,它文辞典雅、意境优美,如果教学得法,学生是乐于接受的,有些学生甚至可以主动地寻找一些作品来欣赏。可若教师没能给予合理的引导,则学生的欣赏很有可能是肤浅的、甚至是方向错误的。为此,教师应当充分留意,从诵读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诗意境界。
  一、以诵读为出发点
  在诵读引导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下述内容,其一是帮助学生在诵读前理解文本,此时不必急于进入到诵读状态,而是和学生一道对注释及辅助性材料加以把握,从而体验到诗歌的基本情感基调。其二是努力营造适宜诵读的良好环境,将背景知识当作环境营造的一件利器交给学生,使学生自主构建环境氛围。其三是教师要做好诵读的率先垂范工作,并向学生明确说明整篇文本、某个段落乃至某个具体句子之所以这样诵读的原因所在,以方便学生进行参照。其四是根据文章难易程度,安排学生数量不等的诵读次数,像《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至少要求学生进行三次诵读。
  首次诵读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认知为基础,尽可能将作者表达的天姥山之神秘与美妙表现出来,并且在诵读中明确作者为什么要梦游天姥山。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不同句子、不同段落做出区别,或者以舒缓的语气对待之,或者以急促的语气对待之,或者如大海扬波,或者如流星赶月,总之,将语气和文章意蕴相配合。在第二次诵读时,则应当深入一层,比如在开头八句中,读出天姥山之奇绝,在接下来的叙述梦游经历、见闻句子中,读出身临其境之感。最后的喟然长叹,则应当读出深思之感。也就是说,在第二次诵读时,教师应当提醒学生注意,诵读的过程,应当尽可能产生代入感,即想象自己就是李太白,因一次梦幻经历而创作出了这篇不朽的篇章。而在接下来的第三次诵读时,则需要特别注意节奏感的加强,既读出字正腔圆之感,又读出各个段落的瑰丽多姿之态。
  二、诵读之后的回味
  这一环节强调对于作品遣词造句的领会,还有重点语句含义理解等项内容。其中在遣词造句领会方面,则会涉及到基本词义、典型典故、用句妙境等,比如对于那些可以用于表达主题的句子、深化意境的句子等,皆需要加以特别留意。
  在诵读《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以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段落加以回味。首先回味首个大段落,由开头至“对此欲倒东南倾”,因为有了前面的诵读基础,学生只要稍加品味,便可以发现其中的要诀所在,即表面的意象,正是诗人心中的意象,是诗人梦寐以求的美好人生。从这个角度出发,学生可以理解到作者经历的不如意,转而寄情在山水之间,因此才借梦境一浇胸中之块垒。若是可以品读出这层象征意义,接下来的深层次鉴赏则极易达成。
  接下来回味中间段落,由“我欲因之梦吴越”到“仙之人兮列如麻”,回味这一段时,重在体会那生动的描写、瑰丽的想象力,比如送、著、登、见、闻这些词,极其生动地刻画出了诗人心情之轻松愉快,而像镜湖、渌水、云梯一类描写,则自然地表达出类似仙界一样的栩栩如生的意境,虽然是梦境之中,是虚幻的,但真情的流露却无法掩饰。读懂了这些,才可以说是读懂了诗人的内心。第三个段落由“忽魂悸以魄动来”一句直到最后的“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情节的由梦境回归现实,也是情感的一次大转折,在回味本部分时,可以通过悸、惊、嗟等关键字了解作者既惆怅又洒脱的复杂心境。
  三、回味之后的反思
  回味属于感性认知,反思则过渡到对文学作品的理性思考状态中来,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实现对诗词作品的艺术探索,全面了解它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力。评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样可以采取分段进行的方式,将全诗拆解为三个段落。
  探讨首个段落时,重点理性分析衬托的表现手法,像将“烟涛微茫”和“云霞明灭”相对比,将“信难求”与“或可睹”相对比等,了解到作者应用以虚衬实的表现手段,使得神游天姥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除此以外,夸张手法的应用也是本段落的一个亮点。
  在探讨中间一个段落时,它的神思飞扬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那种将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的空灵之气,并非一般诗人可以做到,这一段落所写在于梦游之际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就一些具体句子的优点加以评析,像“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等。
  在探讨最后一个段落时,则显然要由诗歌层面过渡到背景分析层面,分析由理想回归现实的凄清意境,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从作者生平經历和时代背景出发,分析李白因何“忽魂悸以魄动”,因何“恍惊起而长嗟”,最后所长叹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表达了他在面对现实时的何种心态。
  我们完全可以理解高中生在面对一些经典古诗词作品时表现的困惑心境,这与学生知识水平、生活经历同作品的时代背景、典雅文辞之间的差异有密切关系。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既要以诵读为契机,理解其文采,也要对作品的字面意思、深层韵味等加以分析,且需要积极避免过于繁琐的讲解,使学生真正走向自主学习的理想路径上去。
其他文献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来说的文体,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相当一部分权重。目前,不少高中语文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定位比较单一,侧重点在文言字词的积累。这种单一化的价值追求削弱了文言文的文学价值与教育效能。下面笔者以《赤壁赋》为例,从语言、文化、思维、情感四个角度谈谈文言文经典的教学价值。  一、积累文言字词,发展语言品味能力  文言文经典教学的价值首先在于帮助学生积累文言字词、解决文字理解方面的问题,
期刊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路该怎么走?有没有模式?如果有模式,那么能否体现我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呢?——我相信,这样的问题势必困扰着一大批有志于高中语文课改的一线教师。因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以教定学被奉为圭臬,传统课堂忽视学生的真正需要,师生深受煎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教学的弊端越来越严重。不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就无法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就无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期刊
古语有云:“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这句话精辟地阐释了语文和德育两者间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兼具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是一项具有生命性的教育,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育教學中需重视学生的生命成长。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师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相关的常识是远远不足的,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高中语文教学需倡导以文育人,运用高中课本中的经典名篇,深入发掘其中的人文精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
期刊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2的选文,以一条小狗的命运,反映出巴金先生敢于讲真话,勇于自我解剖与忏悔的高贵品质,折射出一个特殊时代的悲剧。这篇散文之所以能成为现代散文史上的经典,不仅在于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和作者强烈的情感,还在于文章有很多意味深长的细节。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注意挖掘,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下面笔者就课文教学中的两处细节进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小孩要杀狗”的背
期刊
散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近几年来,高考对散文的考查也不在少数,为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散文教学。散文因其特有的创作方法导致它不像小说一样浅显易懂,而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欣赏文本,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散文的独特魅力。  一、注重情感朗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
期刊
散文化的《边城》是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一篇必选课文,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并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笔者所带的班级为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对沈从文比较陌生,在语文学习上花的时间少,语言感悟能力较弱。于是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品味、感悟。教学的切入点宜小,拟通过品味语言、分析翠翠的性格入手,引导学生把握主题。  一、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学情分
期刊
【课堂背景】在江苏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中,“读懂诗歌”板块是诗歌鉴赏复习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面对高考题型变化,一轮复习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诗歌阅读的浅层次理解上,仅做整体感知能力的要求,学生后期复习乃至高考,就很难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得高分。笔者就一轮复习“读懂诗歌”板块,做如下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诗歌语言的表达形式和具体含义,学会快速读懂诗歌。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诗歌语言表
期刊
现代著名学者、“新月诗派”代表人物之一闻一多先生曾经提出过所谓现代诗歌的“三美”主义,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我认为这不仅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标准,也适用于其他文学体裁,如果联系到议论文的写作上也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标准。如“音乐美”可以说是议论文的内容充实,行文有节奏;“绘画美”可以说是议论文语言与辞藻的应用;而“建筑美”当然可以归为文章的构思与节奏。在高考阅卷中,阅卷教师首先关注的是文章的行文结构,
期刊
鲁迅先生认为:“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高中生应“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多方面地增进语文积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微小的细节、平淡的经历和纷繁的社会几个方面细致观察,从而培养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为后续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于细节处见美感,培养审美情趣  新课标指出
期刊
纵观高三的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阅读常常使得教师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将文章读得支离破碎,教师将既定的审美认知结论和相关知识如主题思想、表现手法等强加给学生。直奔解题而来的文本阅读方式忽视了文本的审美特征,导致阅读教学的“人文性”越来越弱。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平等对话的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