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授PK法官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学术论文在这个夏日引爆了整个中国法律界,让人始料未及。事件源于网名为preacher的法官发文认为武汉大学教授孟勤国发表的学术论文《法官自由心证必须受成文法规则的约束》有欠妥当。由于用词夸张,随后“教授骂法官”一语在网络上像病毒一般迅速传播并走向轰轰烈烈,法官、检察官、法律学者、律师,甚至是法学院尚未走出茅庐的法科学子也纷纷宣布参战,刷屏热议,甚至形成了观点鲜明的挺孟派与反孟派。
  法学家还是先维护一下司法权威
  huangwende
  http://huangwende.fyfz.cn/b/863176
  法学家千万不要高高在上地说什么学者是法官的法官,法官应该接受学者的批评,虽然每一个法官都曾是学生,但是学生成为法官那就是法官,法官就是唯一的、终极的裁判者,就是权威。
  在一个司法权威尚处在幼稚期的国度,不要举出美国的法官都能坦然接受批评的例子,法学家首先应该做的是维护、提高司法权威,而不是削弱、摧毁司法权威。好的法学家不一定就是好的法官,法学家不能以其法学知识占有的优越来推导其裁判的圆满,虽然好的法官必须具备相当的法学知识。法学家专注于理论研究的自洽,靠的是思维敏捷,法官专注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靠的是裁判公允,这两者看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
  学者研究法院的判决要拿出学习者、研究者的姿态,要首先认为法院的判决是公允的,要研究法院为什么这样判,再以此为基础修正、完善自己的理论,从而让自己的理论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审判实践。法官没有不想自己的判决是公允的,没有不想自己的判决是能够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法官对好的理论总是能从善如流,君不见刑法学家张明楷的观点已经被很多法官接受、运用了吗?
  另外,我想冒昧以法官身份做以下回应。你拿出法律专家意见试图从心理上压制法官对法律的适用,合适吗?如果是非法律的专家意见,法官认为有必要可以通过程序操作作为裁判的前提,这没有问题。如果是法律专家的意见,但是你转化成你律师的意见,法官应当看一下,这也没有问题。如果就是单纯的法律专家意见书,还是别拿。
  判决理应接受学术批评
  百里溪
  http://bailixi.fyfz.cn/b/862683
  确实,法学文章不应是情绪的宣泄,而应当是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但在我看来,判决需要批评。应当说,不单是判决,而且包括整个司法过程都需要进行批评,当然,这个批评不是指犯了错误受到批评的这个批评,而是类似于文学批评的这个批评。虽然,裁判活动本身的权威是来自于相关的法律和规则,判决效力也是倚赖法律的不容否定性,但事实上,判决是否公平,是否符合正义观念,是否遵循了相关的常识,是否符合逻辑等等,都是其内在的和必然的要求。对判决进行学术批评是非常广泛的,它可以从程序上,实体、证据规则等多方面提出批评。
  丹宁勋爵在《法律的正当程序》一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只要报道正确,态度端正,评论公正,就不能非难它们……因为公正的意见是不会损害公正的审讯的。”这段话指向的是媒体的司法评论,但即使是相关的法律职业者,只要对判决的批评总体上是理性的、客观的,也是应该得到支持的,而无论他是否为案件相关人员。当然,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顾忌的对法官和判决进行谩骂与指责,《裁判研读》只是措辞上有点小问题,它本质上并不是一篇骂人的檄文。
  司法要有权威,这是肯定的,但如果变成司法傲慢,那就过犹不及了。也就是说,裁判的权威不仅来源于法律,同样也来源于其内在的正确性。法官在裁判过程中,有必要关注外界批评的声音,对于正确的见解能够加以吸收,对于错误的意见也能够予以驳回,释法说理,以理服人,这比简单的看似在维护司法权威的司法傲慢行为要强多了。
其他文献
10月13日,著名画家许麟庐遗产纠纷案一审在北京宣判,许麟庐遗产全归95岁高龄的遗孀王龄文。  据悉,这份遗产价值可能高达20亿元,包括了许麟庐留下的72张字画和3把紫砂壶。虽然案件已一审宣判,但记者了解到,这场纠纷仍未止争,许麟庐的子女多数不认可其母在法庭上提交的父亲遗嘱,已经提起上诉,法院已经立案。  自2012年7月10日开始,距离许麟庐去世还不到一年,这个在20世纪90年代被国画大师黄永玉
今年以来,安徽省霍山县检察院充分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对案件流程监控,通过对办案期限、程序、质量等进行管理、监督、预警,促进司法行为规范化。  该院案管办为落实最高检规范司法行为要求,设置了专门的流程监控岗,负责对本院各业务部门的网上业务办理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流程监控员每天上网,对办案程序、办案期限、案卡填写、文书制作、流程操作等业务办理活动,进行检查记录,并反馈办案人;收集网上办案中存在的各
日前,最高检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实施办法要求每位领导全年到基层调研指导的时间不少于30天,检察人员的配偶、子女不得担任其任职检察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实施办法强调,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严禁以案谋私,不准借办案插手经济纠纷,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从检察院离职后两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经过一个夏天的残酷训练后,西点军校的一年级学员每年组织一次枕头大战培养同学友情。但是,今年8月20日的枕头大战最后升级为一场混战,许多学员从背后受到攻击,被打倒在地。有的学生鼻子被打破,有的面部骨折,还有24人被诊断为脑震荡。11月25日,美国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称,今后枕头大战将被禁止。
四张理财产品确认单,背后却有两个不同版本的理财故事。到底是银行工作人员私自挪用了客户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5300万资金,还是客户私下委托银行工作人员进行理财  7月15日,常州70多岁高龄的王道灿夫妇收到来自律师的消息,二老状告中国银行偿还5300万元理财本金及收益的案子,已经收到最高法发回再审裁定。这样的消息让两位老人欣喜不已。  王道灿的儿子王应彦对《方圆》记者说,两年前,他发现父母委托他在中国
浙江省丽水市中级法院2013年12月20日对丽水市人民检察院指控的金华市原副市长朱福林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朱福林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法院审理查明,2000至2012年,被告人朱福林在先后担任金华市国土管理规划局局长、中共兰溪市委书记、金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在土地开发、人事安排、企业环评等事项上为他人谋取利益,以房产交易、“炒房”
日本《朝日新闻》  二零一五年一月十五日  日本化纤纺织界巨头帝人公司和关西大学共同开发了一种能复制人体动作的材料。只需要穿着用这种材料制作的衣服做动作,将动作数据导入机器人,机器人便能做相同的动作。据悉,用该种塑料制作成直径仅约0.02毫米的线并织成衣服,同时在衣服内安装小型无线通讯机,就可以读取人的行动数据。当数据被传送到机器人后,机器人就会和穿着该衣服的人做出一模一样的动作。帝人的开发负责人
11月21日上午,“川师大凶杀案”被告人滕某被控故意杀人案在成都市中级法院一审公开审理。公诉机关指控,今年3月26日晚,滕某因琐事与同宿舍同学芦某某产生矛盾,在学习室持菜刀连续砍击芦某某,致其当场死亡。但经鉴定,滕某患有抑郁症,对该违法行为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对此,被害人芦某某的代理人和家属都提出质疑。公诉机关认为,滕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其作案后自动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
日前,经海南省检察院指定管辖,海南省检察院第一分院依法对海南省水务厅厅长李洪波涉嫌受贿犯罪立案侦查。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刘丽是一名退休教师。2014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刘丽与老公正好碰上上海渠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渠宜投资)推销理财产品。  刘丽说,渠宜投资推销理财产品的方式很特别。推销员先是告诉客户,渠宜投资是徐州远大粮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州远大)旗下的子公司,然后组织刘丽等有购买理财产品意愿的人前往徐州远大考察。在看了徐州远大的”规模“后,刘丽开始购买渠宜投资的理财产品。该公司的理财产品一年期投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