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如果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兴趣,势必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那么其积极效用的发挥也会受到影响。新时代教育强调各个学科需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音乐是小学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培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艺术审美情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专业的小学音乐教学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既需要教师认真负责地进行知识教育,又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小学生的行为容易受其主观兴趣爱好的主导,要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是关键。现实中,兴趣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着良好的应用效果,但高效运用仍有诸多阻力,必须引起教师的关注,才能提升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效率。本文以“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建议和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一、培养小学生音乐兴趣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学趣味性低
自古以来的教学观念,要求维护教师的师道尊严,保持教学的权威性才能得到学生的信服,特别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和自控力,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违反纪律的情况,因此大部分教师采用严厉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学生对教师的害怕经过时间的沉淀,容易转移为对学科的畏惧,学生不喜欢该学科,在课堂上必然难以提升兴趣。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学生缺少学习经验,容易出现学习困难,这时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但由于对教师的害怕,导致学生遇到问题不敢寻求教师的帮助,问题难以解决。教学过程受到严重阻碍,打击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学生逐渐丧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采用兴趣式教学法会让学生变得活跃起来,但小学生过度活跃容易破坏课堂纪律,教师为保证一定的教学效率,往往舍难求易,采用传统的讲座式教学,“填鸭式”地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参与感弱,容易出现分心走神的现象,不但会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课堂教学形式化。
(二)音乐教学资源少,缺乏兴趣教育保障
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中小学教学资源的投入,但学生基数大,人均教学音乐仍然面临严重不足,具体体现在小学音乐教师资源不足。一个学校小学音乐教师岗位一般为1~2名,但小学一到六年级班级有二十个以上,全校上千名学生,单凭教师一己之力,难以对所有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每个年龄段的小学生兴趣点不同,常规教育已经占用教师大部分的教学时间和精力,难以为兴趣课堂的开展寻找素材和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方案。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需要音乐器材作为保障,而音乐器材的购置价格不菲,会增加学校的资源压力,但器材的缺少往往导致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活动受到约束。唯成绩论是目前主流的教学思想,其主要是唯语、数、英等主科成绩而论,因此在小学教学的课程编排中,大部分教学资源侧重在主科上,音乐等次要科目获得的教学资源较少,有的小学每周仅有两节音乐课,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难以持续。在临近期末阶段,主科教学任务紧张,甚至会出现占用音乐课的现象,导致原本资源不足的小学音乐教学更加捉襟见肘。
(三)教师过度追求趣味性,忽视教育内涵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以起到活跃课堂的效果,开展趣味性的活动能够让课堂教育气氛变得和谐,但教师开展兴趣教育时过度追求课堂趣味气氛而忽视了实际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时,教师忽略了从中进行知识引入,导致整个课堂活动成为游戏娱乐活动,学生实际学习效率极低。在准备素材时,教师忽略考虑素材与知识教学的契合程度,盲目引入反而对学生产生误导。兴趣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教育本身,因此在趣味素材的选择上,教师要控制好质量,引入过多的素材容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仅关注到有趣的元素而忽视学习专业知识。例如学生对有趣的卡通元素念念不忘,容易出现因陷入自身的想象而走神分心的情况。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興趣的激发与培养
(一)开展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素材
进入新时代,多媒体成为现代化教学的常见工具,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的便利性和素材的丰富性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之余,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游击队之歌》一课时,教师提前制作多媒体课件,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图片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课件的制作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流畅,缩减教师课堂上板书和口述的时间,避免出现课堂沉闷。在进行音乐教学前,播放相关的音频让学生进行跟唱,能够缓解教师的带唱教学压力,同时,童声音乐音频更容易让学生进行模仿,更容易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多媒体视频的播放可以让学生感悟音乐艺术的美好,例如播放儿童合唱团的音乐合唱视频,让学生对音乐演奏形成良好的印象,带着向往憧憬的心态参与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小学生对未知的元素具有浓厚的探究兴趣,而在课件中教师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的元素,能让学生对音乐教学保持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保持其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养成学习音乐知识的良好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的音乐艺术熏陶。
(二)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很多时候,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来自学生对教师的兴趣,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科学习情感的激发有莫大关系。例如,教师经常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学生容易对教师形成良好的情感,在课堂上会表现得更加积极配合,相反,学生对教师产生厌恶性心理,容易映射到课堂教学上,甚至对该学科产生厌恶性情绪。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树立良好的形象,并对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帮助学生解决,保持学习的畅通,避免打击其学习信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激励性教学法,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树立音乐学习的自信,以个人荣誉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教师要尽量避免批评式教育,而是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 (三)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开展情景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收系统科学知识教学的重要渠道,小学音乐教师必须以课堂教育为核心,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在常规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激发学生将音乐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主动学习、积极运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态实践的过程中培养音乐兴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情景教育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实践模拟训练,能够让学生掌握实践技巧。例如在教学《采蘑菇的小姑娘》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模仿蘑菇和小姑娘的角色,还原出音乐背景,让学生将情感带入音乐故事中,有利于学生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在学习《动物说话》时,教师先让学生模仿熟悉的动物的叫声,然后通过乐器来呈现出动物叫声在音乐中是如何表现的,让学生进行对比,感受音乐的美好和趣味性。教师还可以重新对乐谱进行编排,让学生模仿动物叫声并作为伴奏,与学生共同演奏出乐章,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对音乐表现有更真实的感悟。情景故事的音乐表现还可以作用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上,例如让学生上台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教师通过钢琴呈现出不同的比赛状态和龟兔之间的心理变化。将学生对常见故事的兴趣转移到音乐上,让学生发现音乐的美好,期间教师还能引入音乐知识点,例如音乐上一般是如何表现出焦急情形的,兔子在发现自己输了之后,应该如何表现失落的心理特征等。
(四)实现翻转课堂,开展课后音乐活动
音乐学习不仅可以在课上进行,还可以在课余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在学习一门课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收集生活中与课程有关的知识,或者在课下去图书馆查一些资料,对音乐的新课程进行学习。通过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收获,在这节新课开始之前上讲台讲一下自己的收获,在讲解的过程中,也让其他同学了解到这节课的知识,进而起到互相学习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把这种课前小活动在课下的活动中开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例如,在学习《爷爷为我打月饼》这节课之前,就可以找一个周末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竞赛活动。学生可以提前报名参加,然后自己在课下和生活中收集一些关于月饼和中秋节方面的资料,可以画出来让同学们看,也可以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帮助下进行PPT的制作,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每个同学以“中秋节和月饼”为主题讲解完自己的作品之后,由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共同投票,选出讲得最好的同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利用这種强化的方式,促进学生进行课前的学习活动。同时把自己收集的知识分享给其他同学,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产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去了解音乐方面的内容。课余学习音乐能够弥补课堂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加深对音乐艺术的认识。
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是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态度,切实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人兴趣制定符合其需要的趣味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仍需要进行效果监控,教师要重视反思和总结工作,检视教学手段的应用问题,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宇.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音乐时空,2014(7):159.
[2]刘艳,王树娥.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24):214-215.
[3]诸葛葛.浅析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课程教育研究,2015(19).
[4]徐萌,杨扬.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艺术科技,2014(1):346.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既需要教师认真负责地进行知识教育,又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小学生的行为容易受其主观兴趣爱好的主导,要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是关键。现实中,兴趣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着良好的应用效果,但高效运用仍有诸多阻力,必须引起教师的关注,才能提升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效率。本文以“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建议和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一、培养小学生音乐兴趣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学趣味性低
自古以来的教学观念,要求维护教师的师道尊严,保持教学的权威性才能得到学生的信服,特别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和自控力,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违反纪律的情况,因此大部分教师采用严厉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学生对教师的害怕经过时间的沉淀,容易转移为对学科的畏惧,学生不喜欢该学科,在课堂上必然难以提升兴趣。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学生缺少学习经验,容易出现学习困难,这时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但由于对教师的害怕,导致学生遇到问题不敢寻求教师的帮助,问题难以解决。教学过程受到严重阻碍,打击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学生逐渐丧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采用兴趣式教学法会让学生变得活跃起来,但小学生过度活跃容易破坏课堂纪律,教师为保证一定的教学效率,往往舍难求易,采用传统的讲座式教学,“填鸭式”地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参与感弱,容易出现分心走神的现象,不但会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课堂教学形式化。
(二)音乐教学资源少,缺乏兴趣教育保障
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中小学教学资源的投入,但学生基数大,人均教学音乐仍然面临严重不足,具体体现在小学音乐教师资源不足。一个学校小学音乐教师岗位一般为1~2名,但小学一到六年级班级有二十个以上,全校上千名学生,单凭教师一己之力,难以对所有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每个年龄段的小学生兴趣点不同,常规教育已经占用教师大部分的教学时间和精力,难以为兴趣课堂的开展寻找素材和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方案。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需要音乐器材作为保障,而音乐器材的购置价格不菲,会增加学校的资源压力,但器材的缺少往往导致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活动受到约束。唯成绩论是目前主流的教学思想,其主要是唯语、数、英等主科成绩而论,因此在小学教学的课程编排中,大部分教学资源侧重在主科上,音乐等次要科目获得的教学资源较少,有的小学每周仅有两节音乐课,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难以持续。在临近期末阶段,主科教学任务紧张,甚至会出现占用音乐课的现象,导致原本资源不足的小学音乐教学更加捉襟见肘。
(三)教师过度追求趣味性,忽视教育内涵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以起到活跃课堂的效果,开展趣味性的活动能够让课堂教育气氛变得和谐,但教师开展兴趣教育时过度追求课堂趣味气氛而忽视了实际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时,教师忽略了从中进行知识引入,导致整个课堂活动成为游戏娱乐活动,学生实际学习效率极低。在准备素材时,教师忽略考虑素材与知识教学的契合程度,盲目引入反而对学生产生误导。兴趣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教育本身,因此在趣味素材的选择上,教师要控制好质量,引入过多的素材容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仅关注到有趣的元素而忽视学习专业知识。例如学生对有趣的卡通元素念念不忘,容易出现因陷入自身的想象而走神分心的情况。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興趣的激发与培养
(一)开展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素材
进入新时代,多媒体成为现代化教学的常见工具,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的便利性和素材的丰富性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之余,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游击队之歌》一课时,教师提前制作多媒体课件,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图片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课件的制作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流畅,缩减教师课堂上板书和口述的时间,避免出现课堂沉闷。在进行音乐教学前,播放相关的音频让学生进行跟唱,能够缓解教师的带唱教学压力,同时,童声音乐音频更容易让学生进行模仿,更容易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多媒体视频的播放可以让学生感悟音乐艺术的美好,例如播放儿童合唱团的音乐合唱视频,让学生对音乐演奏形成良好的印象,带着向往憧憬的心态参与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小学生对未知的元素具有浓厚的探究兴趣,而在课件中教师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的元素,能让学生对音乐教学保持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保持其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养成学习音乐知识的良好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的音乐艺术熏陶。
(二)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很多时候,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来自学生对教师的兴趣,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科学习情感的激发有莫大关系。例如,教师经常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学生容易对教师形成良好的情感,在课堂上会表现得更加积极配合,相反,学生对教师产生厌恶性心理,容易映射到课堂教学上,甚至对该学科产生厌恶性情绪。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树立良好的形象,并对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帮助学生解决,保持学习的畅通,避免打击其学习信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激励性教学法,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树立音乐学习的自信,以个人荣誉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教师要尽量避免批评式教育,而是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 (三)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开展情景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收系统科学知识教学的重要渠道,小学音乐教师必须以课堂教育为核心,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在常规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激发学生将音乐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主动学习、积极运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态实践的过程中培养音乐兴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情景教育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实践模拟训练,能够让学生掌握实践技巧。例如在教学《采蘑菇的小姑娘》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模仿蘑菇和小姑娘的角色,还原出音乐背景,让学生将情感带入音乐故事中,有利于学生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在学习《动物说话》时,教师先让学生模仿熟悉的动物的叫声,然后通过乐器来呈现出动物叫声在音乐中是如何表现的,让学生进行对比,感受音乐的美好和趣味性。教师还可以重新对乐谱进行编排,让学生模仿动物叫声并作为伴奏,与学生共同演奏出乐章,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对音乐表现有更真实的感悟。情景故事的音乐表现还可以作用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上,例如让学生上台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教师通过钢琴呈现出不同的比赛状态和龟兔之间的心理变化。将学生对常见故事的兴趣转移到音乐上,让学生发现音乐的美好,期间教师还能引入音乐知识点,例如音乐上一般是如何表现出焦急情形的,兔子在发现自己输了之后,应该如何表现失落的心理特征等。
(四)实现翻转课堂,开展课后音乐活动
音乐学习不仅可以在课上进行,还可以在课余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在学习一门课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收集生活中与课程有关的知识,或者在课下去图书馆查一些资料,对音乐的新课程进行学习。通过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收获,在这节新课开始之前上讲台讲一下自己的收获,在讲解的过程中,也让其他同学了解到这节课的知识,进而起到互相学习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把这种课前小活动在课下的活动中开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例如,在学习《爷爷为我打月饼》这节课之前,就可以找一个周末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竞赛活动。学生可以提前报名参加,然后自己在课下和生活中收集一些关于月饼和中秋节方面的资料,可以画出来让同学们看,也可以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帮助下进行PPT的制作,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每个同学以“中秋节和月饼”为主题讲解完自己的作品之后,由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共同投票,选出讲得最好的同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利用这種强化的方式,促进学生进行课前的学习活动。同时把自己收集的知识分享给其他同学,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产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去了解音乐方面的内容。课余学习音乐能够弥补课堂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加深对音乐艺术的认识。
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是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态度,切实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人兴趣制定符合其需要的趣味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仍需要进行效果监控,教师要重视反思和总结工作,检视教学手段的应用问题,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宇.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音乐时空,2014(7):159.
[2]刘艳,王树娥.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24):214-215.
[3]诸葛葛.浅析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课程教育研究,2015(19).
[4]徐萌,杨扬.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艺术科技,2014(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