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应用ABC技术,发现脂溢性角化症、疣状痣、鲍温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孢子丝菌病及伴炎细胞浸润的痣细胞痣的病损处角朊细胞可见OKM5而无OKM1抗原表达.我们推测人类角朊细胞在皮肤病的免疫应答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并且很可能具有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
【机 构】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皮肤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皮肤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皮肤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皮肤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皮肤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皮肤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ABC技术,发现脂溢性角化症、疣状痣、鲍温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孢子丝菌病及伴炎细胞浸润的痣细胞痣的病损处角朊细胞可见OKM5而无OKM1抗原表达.我们推测人类角朊细胞在皮肤病的免疫应答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并且很可能具有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41例天疱疮的回顾性组织病理检查和一些病例的免疫学检查结果.在我们的41例中,21例的临床型别诊断和病理型别诊断不符合,只有24例其表皮松解或疱是在表皮的标准部位,其它17例则不在各型天疱疮的特定区.甚至在同一切片中有二型的表现,从免疫病理的检查结果看,各型天疱疮的表皮细胞间IgG的沉着均是全表皮层.我们的意见是在临床工作上不必要过分强调型别诊断.我们的全部患者病情轻,无一例是严重进行性的
嗜酸性筋膜炎是一种新认识的、以筋膜炎症和硬化性改变为主的疾病,其皮肤表现已有较详细的描述[1],近年来不少报告均提示,嗜酸性筋膜炎除皮肤表现外,还有不同程度的系统表现[2].为了加深对嗜酸性筋膜炎的认识,本文着重讨论其系统表现.
患者男,25岁.出生后其母发现患者的躯干部及两侧下肢具广泛红色斑状、带状及网状毛细血管瘤样损害,同时见左足第2-4趾畸形.皮损随年龄增长而明显扩大.
肌苷长期口服可引起皮肤瘙痒,今将遇到5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37岁.因四肢、臀部起菜花状肿物疼痛4月就诊.
本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了带状疱疹(HZ)病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以及外周血白细胞促凝血活性(Procoagulant activity of leukocytesfrom peripheral blood, LPCA)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了这些变化在带状疱疹病人发病过程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本文报道临床上确诊的84例硬皮病患者头发中6种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供临床研究硬皮病时参考.
患者男,11岁.出生时即有大小不等、境界清楚、以躯干为主并波及全身的灰褐色斑块和多发性柔软的背部肿物.
患者女,25岁,1987年8月20日来诊.主诉右下颏发生针头大凹窝并缓慢增多已20年.患者于5岁时的夏季患“乙脑”,病后发现右下颏绿豆大一片密集针头大凹窝,并缓慢增多,14岁发育始皮损发展略加快,近年又趋缓.
为了解哈尔滨地区真菌分布情况,自1983年10月~1986年10月对门诊1500例临床拟诊为各种真菌病患者进行真菌学检查.共培养出14个菌种1120株.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