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其镇痛机制的研究依然众说纷纭.本文通过搜集近年来针刺治疗PD的相关研究文献,整理针刺镇痛的机制,主要从中枢机制、外周机制、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子宫微循环5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得出相关机制研究概况及进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机 构】
: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73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其镇痛机制的研究依然众说纷纭.本文通过搜集近年来针刺治疗PD的相关研究文献,整理针刺镇痛的机制,主要从中枢机制、外周机制、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子宫微循环5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得出相关机制研究概况及进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生化指标与其出生年干支运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1月在无锡市中医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40例.根据冠脉造影术检查结果,计算冠脉狭窄程度的百分数积分.并检测患者的血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等生化指标.统计每一位患者的出生时间,并根据出生时的天干地支,推演年运、岁气等运气学状态.通过SPSS 22.0软件计算干支运气与冠脉狭窄程度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冠心病患者出生年支与前降支
中风后吞咽障碍作为中风病的兼证,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认识不同,治法各异,未形成规范化治疗方案来指导临床,对其作用机制研究尚不深入,缺乏远期疗效观察.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成为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文章基于“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及张金生教授“冰火疗法,重构阴阳”的学术思想,提出“阴阳结”是本病的核心病机,隐瘀是本病难愈的重要因素,咽喉是突破本病的重要关隘,并通过验案加以阐释,以期展现冰火疗法的内涵,望取得本病中医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突破.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关节病,在中医学中属于“骨痹”“痛痹”“腰腿痛”等范畴.该疾病是以膝关节软骨退变和骨质增生为特征的疾病.在该疾病发病的早期多使用保守治疗方式,但到了疾病晚期则需通过手术展开治疗.本文通过对应用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分析,总结出适合临床应用、便于开展的方法.
益气升提法由李杲(号东垣)首创,是针对气陷证而言.文章以升陷汤、补中益气汤、举元煎作为益气升提法的代表,将划分人体体腔的上、中、下三焦与宗气、中气、元气相联系,论述三方所治气陷证之偏重,为临床治疗气虚下陷证的选方及药物加减配伍提供辨证论治的依据.
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具有化瘀止血、消肿镇痛的功效.笔者通过阅读近年来对三七的药理及临床研究,发现其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发挥着止血、活血、补血、镇痛、抗炎的作用,在崩漏、胎漏、产后恶露不绝、痛经、癥瘕等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三七在治疗妊娠疾病中剂量一般不超过3 g,在其余妇科疾病中剂量多为3~10 g,其发挥活血作用时剂量多是5~10 g.
目的:评价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和中国临床注册中心等中文数据库.收集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0年8月,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采用Cochrance系统评价其方法学质量,应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系统评价纳入10篇文献,共计936例患者,纳入的文献均为中文文
《傅青主女科》血崩篇制方七首,分别为固本止崩汤、加减当归补血汤、固气汤、清海丸、平肝开郁止血汤、引精止血汤、逐瘀止血汤.文章就各方药组成及功能主治、临床运用作介绍,并从中解析傅氏治崩主要特色:治崩注重气血,方分轻重缓急;辨证以肝脾肾为主,病性分寒热虚实;立方精简,用药纯和;用药灵活,善用佐使.以期为现代临床所用.
中医的瘀又称为血瘀,是瘀血内阻,脉络不通的主要原因,西医中的瘀为病理产物的瘀血等相关物质影响体液及递质传递的状态,失眠是以睡眠时间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病症,病因为多因素联合,当瘀的病理性质本身和作为主要病因会影响气血津液输布,继而造成脏腑失和导致气虚,血虚失眠,西医上瘀与体液学说的通路关系密切.瘀会直接和间接影响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羟吲哚乙酸含量和分布,破坏内环境稳定;瘀会造成神经递质的含量和表达异常,γ-氨基丁酸的含量绝对不足或者堆积,破坏睡眠节律,一氧化氮和谷氨酸堆积,造成机体损伤或者含量不
目的:基于中国知网,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析中医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选穴规律及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09年1月1日-2021年7月10日中医药及针灸(含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相关文献,提取其中穴位组成、证型及治法信息.在完成筛选后建立好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的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统计不同穴位使用频率,不同证型及治法出现频率,分析穴位配伍规律及关联、聚类效果.结果:证型、治法部分纳入41篇.41篇文献中涵盖证型58个,涉及15个证型,频次前三位为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对血液透析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选取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血液透析室接受治疗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为7~18分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中药足浴和穴位按摩进行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实施干预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总分、睡眠质量等维度的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各维度评分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比较有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