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的实质是充实;青春的诗意是浪漫;青春的证明是无悔。
——摘自张建日记
最后一次见到张建时,他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房里。双颊深陷,本已不太结实的身板更显瘦弱。即使眼珠内的眼白已经变成黄色,眼睛里仍有青春阳光的神采。
他仿佛一眼看穿了笔者的难过和不安,用浅浅的微笑安慰着。那丝笑容,成为定格在笔者脑海中关于他的最后印象。
2014年4月15日,二炮某基地作战保障团警防营技术室助理工程师张建因长期高强度、满负荷的工作,导致身体透支、积劳成疾,献出了他年仅32岁的生命。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张建,从军13年,历任学员、排长、副指导员、助理工程师,无论在什么岗位,给人的印象始终充满斗志和激情。几个月过去了,对于熟悉他的人来说,追忆张建,青春依旧,热血沸腾。
追梦少年
热爱历史、文学,喜欢爬山、打篮球、踢足球……在父母亲的眼里,张建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追梦少年”。
高中毕业那年,本可以保送上大学的张建,听到军校招生信息,就像打了兴奋剂:这就是我想去的地方!
出于同样的原因,防化学院毕业时他选择了艰苦的青海高原。然而,他在学校所学专业是防化指挥,到技术室后,面对新的化验分析岗位,他头一次感到了力不从心。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张建经常一个人“泡”在学习室。通过努力,几十张密密麻麻的常见有毒有害物质化学分子结构图,他都能熟练地默画、背讲下来。张建总是说,知识是自己的,谁也夺不走,那才是真正的财富。
有一次,二炮通过厂家给营里送来了一套“质谱、光谱、色谱”化学分析的新装备,并指派一名专家负责交接。为了在专家离开前,掌握新装备的性能和操作,张建紧紧跟着专家,不断地提问,不断地记录。专家无可奈何调侃道:“给你们送装备,连我的休息时间也送给了你们!”
这些年,经过不懈努力,张建的追梦之旅不断结出果实:先后排除化验装备故障30起,解决技术难题10起,创新专业方法3项,编写防化专业教材、规程、工作流程等35册,参加二炮防化专业比武,取得化验组第一名并荣立二等功。
创新“刀锋”
说起张建,技术室主任王猛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张标志性的“空铺”。他说,很少能见到张建按时休息,他自己也经常加班,但几乎每次都发现张建比自己睡得还晚。
那年,营里接回一台新型检测车,但苦于没有操作使用教材,检测车的专业训练一直没有开展。得知此事,张建找到营长胡金波:“我们可以组织官兵自己编教材,要不让我试试!”得到首肯后,张建说干就干。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为了不影响同宿舍人休息,后来直接住在了检测车上。最终,张建编写完成了6万多字的某新型检测车操作使用教材。书稿出来了,张建像大病了一场,体重降了10多斤。如今,这本教材早已被第二炮兵推广到各基地防化分队使用。
一次,在准备参加核生化防护比武竞赛的过程中,张建发现在进行毒剂样品检测这个环节中,按照教材上规定的单样品检测法,时间过长。“战时争分夺秒,而这种检测方法显然太慢!”他寝食难安,同事不理解他:“这种检测方法是多少化驗前辈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出来的,你就不要瞎折腾了!”张建依然执着。经过几十次的反复试验,他终于提炼出了一种多样品同步检测法,比原来的时间提高了近6分钟。同时,他还大胆提出“同时分析法”,把原本6套依次走的流程,改成4套一起走的流程,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
生命终曲
今年2月以来,张建经常感到全身无力,有时呼吸困难,肩不能抬,手不能提,蹲下去站不起来,经部队医院诊断为肌无力。医生嘱咐他按时服药,定期到医院复诊。“工作狂”的张建常常把医生的话不当回事,而是更拼命地工作着……
然而,病魔却没有因他拼命工作而退却。事实上,他并没有把肌无力这种病当回事,后慢慢发展为重症肌无力并伴有恶性胸腺瘤,逐渐出现了胸痛、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到最后,他的胃部被打开时里面已是肿瘤遍布。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就是在住院前一天他还带病参加了战场救护训练,他硬是坐在操场上完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堂训练课。
手术后,张建晚上疼得睡不着觉,陪床的李戴吾心疼地对他说:“张工,疼你就喊出来吧,这样会舒服些。”他却执拗地说:“这点病痛就想让堂堂军官妥协,没门!”
接下来的几日,张建病情经常出现反复,有时呼吸困难,有时昏迷,最后无法言语。在他恢复意识时,便吃力地伸出右手,比划某个动作。可是,当笔递在张建手里、纸摆在张工面前时,他却仅仅能握住笔杆,无法写清楚任何一个字。洁白的纸面上,只留下一串串密密麻麻的黑色线条。
那是给妻子最后的情书吗,为了未能兑现相伴一生的承诺而黯然长叹?还是在向年迈的父母说话,诉说为了尽忠而未能尽孝的深深抱撼?抑或是他心中始终牵挂和没有完成的工作?
那天,张建还是走了,天空下着密密匝匝的细雨,像是在为张建的英年早逝而悲泣,但青春不死。
(图片由张建家人提供)
——摘自张建日记
最后一次见到张建时,他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房里。双颊深陷,本已不太结实的身板更显瘦弱。即使眼珠内的眼白已经变成黄色,眼睛里仍有青春阳光的神采。
他仿佛一眼看穿了笔者的难过和不安,用浅浅的微笑安慰着。那丝笑容,成为定格在笔者脑海中关于他的最后印象。
2014年4月15日,二炮某基地作战保障团警防营技术室助理工程师张建因长期高强度、满负荷的工作,导致身体透支、积劳成疾,献出了他年仅32岁的生命。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张建,从军13年,历任学员、排长、副指导员、助理工程师,无论在什么岗位,给人的印象始终充满斗志和激情。几个月过去了,对于熟悉他的人来说,追忆张建,青春依旧,热血沸腾。
追梦少年
热爱历史、文学,喜欢爬山、打篮球、踢足球……在父母亲的眼里,张建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追梦少年”。
高中毕业那年,本可以保送上大学的张建,听到军校招生信息,就像打了兴奋剂:这就是我想去的地方!
出于同样的原因,防化学院毕业时他选择了艰苦的青海高原。然而,他在学校所学专业是防化指挥,到技术室后,面对新的化验分析岗位,他头一次感到了力不从心。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张建经常一个人“泡”在学习室。通过努力,几十张密密麻麻的常见有毒有害物质化学分子结构图,他都能熟练地默画、背讲下来。张建总是说,知识是自己的,谁也夺不走,那才是真正的财富。
有一次,二炮通过厂家给营里送来了一套“质谱、光谱、色谱”化学分析的新装备,并指派一名专家负责交接。为了在专家离开前,掌握新装备的性能和操作,张建紧紧跟着专家,不断地提问,不断地记录。专家无可奈何调侃道:“给你们送装备,连我的休息时间也送给了你们!”
这些年,经过不懈努力,张建的追梦之旅不断结出果实:先后排除化验装备故障30起,解决技术难题10起,创新专业方法3项,编写防化专业教材、规程、工作流程等35册,参加二炮防化专业比武,取得化验组第一名并荣立二等功。
创新“刀锋”
说起张建,技术室主任王猛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张标志性的“空铺”。他说,很少能见到张建按时休息,他自己也经常加班,但几乎每次都发现张建比自己睡得还晚。
那年,营里接回一台新型检测车,但苦于没有操作使用教材,检测车的专业训练一直没有开展。得知此事,张建找到营长胡金波:“我们可以组织官兵自己编教材,要不让我试试!”得到首肯后,张建说干就干。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为了不影响同宿舍人休息,后来直接住在了检测车上。最终,张建编写完成了6万多字的某新型检测车操作使用教材。书稿出来了,张建像大病了一场,体重降了10多斤。如今,这本教材早已被第二炮兵推广到各基地防化分队使用。
一次,在准备参加核生化防护比武竞赛的过程中,张建发现在进行毒剂样品检测这个环节中,按照教材上规定的单样品检测法,时间过长。“战时争分夺秒,而这种检测方法显然太慢!”他寝食难安,同事不理解他:“这种检测方法是多少化驗前辈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出来的,你就不要瞎折腾了!”张建依然执着。经过几十次的反复试验,他终于提炼出了一种多样品同步检测法,比原来的时间提高了近6分钟。同时,他还大胆提出“同时分析法”,把原本6套依次走的流程,改成4套一起走的流程,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
生命终曲
今年2月以来,张建经常感到全身无力,有时呼吸困难,肩不能抬,手不能提,蹲下去站不起来,经部队医院诊断为肌无力。医生嘱咐他按时服药,定期到医院复诊。“工作狂”的张建常常把医生的话不当回事,而是更拼命地工作着……
然而,病魔却没有因他拼命工作而退却。事实上,他并没有把肌无力这种病当回事,后慢慢发展为重症肌无力并伴有恶性胸腺瘤,逐渐出现了胸痛、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到最后,他的胃部被打开时里面已是肿瘤遍布。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就是在住院前一天他还带病参加了战场救护训练,他硬是坐在操场上完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堂训练课。
手术后,张建晚上疼得睡不着觉,陪床的李戴吾心疼地对他说:“张工,疼你就喊出来吧,这样会舒服些。”他却执拗地说:“这点病痛就想让堂堂军官妥协,没门!”
接下来的几日,张建病情经常出现反复,有时呼吸困难,有时昏迷,最后无法言语。在他恢复意识时,便吃力地伸出右手,比划某个动作。可是,当笔递在张建手里、纸摆在张工面前时,他却仅仅能握住笔杆,无法写清楚任何一个字。洁白的纸面上,只留下一串串密密麻麻的黑色线条。
那是给妻子最后的情书吗,为了未能兑现相伴一生的承诺而黯然长叹?还是在向年迈的父母说话,诉说为了尽忠而未能尽孝的深深抱撼?抑或是他心中始终牵挂和没有完成的工作?
那天,张建还是走了,天空下着密密匝匝的细雨,像是在为张建的英年早逝而悲泣,但青春不死。
(图片由张建家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