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已经逐渐与我们的语言生活融为一体,使语言运用情境变成一种人与技术相融合的情境,变成一种混合式的互动情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运用情境的变化对语言运用方式和言语活动本身都必然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必然对语言运用中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必备品质和价值观念提出新要求。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语文混合式学习深化路径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混合式学习;深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281
引言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师信息技能的稳步提升,混合式学习将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流程、资源支持、教学支持、学习评估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要素所发生的新变化,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语文教学要充分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调动丰富、立体、多元的学习资源,创设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形成有意义的交互式学习生态,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学习。
一、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高效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规划者,教师决定了一节课程该进行哪方面的讲解,课程的进度应该如何,却忽视了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最终导致学习效果得不到很好的保证。然而,越来越多的课堂教育经验表明,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接受情况,充分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整体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对于一节优质课堂来说,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讲授、学生听从的循环过程,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提问的习惯,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解答,这样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准确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强化教师的课程认知和目标意识
借助国家课程标准,重新建立教师对语文课程的整体认知,找准课时目标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教师在设计课程中,应当拥有属于自己的总括题目,这样教学就会变得更加具有原创意识。教师在确定本节课教学内容时,要尽量充分地体现出阶段的课程意识,在备课时要基于单元教学的整体规划,确定一节课的设计意识。利用大数据分析学情,并根据学情制订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这是精准教学能否真正落地的前提,也是优秀的精准教学示范课的必备要素。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最为重要的载体。教学目标应根据文本本身、任务群要求、单元任务这三个方面来确定,先制订单元教学目标,然后确定单篇教学目标。
三、加强引导,科学建构主动合作学习组织
合作学习组织既可以静态建构,又可以动态生成,要基于全体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异质建构静态合作组织。同时,随着学习任务的变化、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个体的意愿等,动态生成合作组织。以第一单元“‘青春激扬’文学阅读与写作”单元学习设计为例,花都区第二中学各班静态学习小组完成了单元学习任务四“班级《致青春》诗集”小组分册内容。就单元学习任务一“与同学就‘青春的价值’展开讨论”,教师设计了“经典咏流传”钉钉群分享活动,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本单元的一首诗配乐朗诵,制作朗诵音频或视频上传至班级钉钉群,线下课堂上则结合诗句交流赏析,全班学生自然地根据所选诗作生成动态合作学习小组。
四、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新的课程改革需要前沿的教育思想和多樣的形式交融呈现,这对高中语文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学习方式是课改的关键,但实施中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到位情况。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是教学中缺乏“得心应手”的学习方式,而“学习任务”有可能填补这个“缺位”。简单地说,它能够把课堂学习方式从“教师教课文”推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要认识到单元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施教方式转变的迫切性,抓住课堂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单元教学内容的环节选择和情境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到课堂这一载体的可能性、现实性和需要性;第二个是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平等思维交流来启迪学生,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
多媒体时代的语文教学,不仅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角色重新定位,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有效地融合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达成了各种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多媒体强大的声音、视频、图片、文字等能够有效辅助教学,包括巧用声音和图片创设情境;节选影视片段加深文化理解,或加深情感体验;巧用思维导图工具,包括读前运用思维导图,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读中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文本结构,读后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述、拓展文本内容等。
结束语
总之,语文学科的混合式学习深化,倡导学生能动、独立、个性化地学习,利用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建构合作学习组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丰富学习资源,创设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言语实践中共建并共享合作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教育的和谐共振。
参考文献
[1]杨培明.混合式学习的挑战与应对[J].人民教育,2020(Z2):74-75.
[2]李卿瑶.跨任务群学习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教师,2019(23):27-28.
[3]顾子欣.混合式学习理论视野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J].文理导航(上旬),2012(12):18.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马山中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混合式学习;深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281
引言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师信息技能的稳步提升,混合式学习将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流程、资源支持、教学支持、学习评估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要素所发生的新变化,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语文教学要充分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调动丰富、立体、多元的学习资源,创设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形成有意义的交互式学习生态,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学习。
一、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高效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规划者,教师决定了一节课程该进行哪方面的讲解,课程的进度应该如何,却忽视了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最终导致学习效果得不到很好的保证。然而,越来越多的课堂教育经验表明,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接受情况,充分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整体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对于一节优质课堂来说,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讲授、学生听从的循环过程,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提问的习惯,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解答,这样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准确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强化教师的课程认知和目标意识
借助国家课程标准,重新建立教师对语文课程的整体认知,找准课时目标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教师在设计课程中,应当拥有属于自己的总括题目,这样教学就会变得更加具有原创意识。教师在确定本节课教学内容时,要尽量充分地体现出阶段的课程意识,在备课时要基于单元教学的整体规划,确定一节课的设计意识。利用大数据分析学情,并根据学情制订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这是精准教学能否真正落地的前提,也是优秀的精准教学示范课的必备要素。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最为重要的载体。教学目标应根据文本本身、任务群要求、单元任务这三个方面来确定,先制订单元教学目标,然后确定单篇教学目标。
三、加强引导,科学建构主动合作学习组织
合作学习组织既可以静态建构,又可以动态生成,要基于全体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异质建构静态合作组织。同时,随着学习任务的变化、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个体的意愿等,动态生成合作组织。以第一单元“‘青春激扬’文学阅读与写作”单元学习设计为例,花都区第二中学各班静态学习小组完成了单元学习任务四“班级《致青春》诗集”小组分册内容。就单元学习任务一“与同学就‘青春的价值’展开讨论”,教师设计了“经典咏流传”钉钉群分享活动,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本单元的一首诗配乐朗诵,制作朗诵音频或视频上传至班级钉钉群,线下课堂上则结合诗句交流赏析,全班学生自然地根据所选诗作生成动态合作学习小组。
四、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新的课程改革需要前沿的教育思想和多樣的形式交融呈现,这对高中语文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学习方式是课改的关键,但实施中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到位情况。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是教学中缺乏“得心应手”的学习方式,而“学习任务”有可能填补这个“缺位”。简单地说,它能够把课堂学习方式从“教师教课文”推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要认识到单元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施教方式转变的迫切性,抓住课堂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单元教学内容的环节选择和情境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到课堂这一载体的可能性、现实性和需要性;第二个是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平等思维交流来启迪学生,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
多媒体时代的语文教学,不仅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角色重新定位,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有效地融合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达成了各种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多媒体强大的声音、视频、图片、文字等能够有效辅助教学,包括巧用声音和图片创设情境;节选影视片段加深文化理解,或加深情感体验;巧用思维导图工具,包括读前运用思维导图,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读中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文本结构,读后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述、拓展文本内容等。
结束语
总之,语文学科的混合式学习深化,倡导学生能动、独立、个性化地学习,利用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建构合作学习组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丰富学习资源,创设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言语实践中共建并共享合作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教育的和谐共振。
参考文献
[1]杨培明.混合式学习的挑战与应对[J].人民教育,2020(Z2):74-75.
[2]李卿瑶.跨任务群学习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教师,2019(23):27-28.
[3]顾子欣.混合式学习理论视野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J].文理导航(上旬),2012(12):18.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马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