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及演唱技巧r——以《春思曲》为例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zr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自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的音乐思维和艺术作品在中国近代音乐界中有着不可忽视地位,是从事中国音乐事业的人所要研究的重要部分.黄自运用毕生心血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其中数量最多、最具代表性、最具有艺术价值的是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黄自先生的人生经历及其创作;第二部分是《春思曲》的创作特点,从创作背景、歌词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以及曲式结构分析三个方面对《春思曲》进行简要分析;第三部分是《春思曲》的演唱处理分析,从歌词、音色、节奏、速度、力度以及演唱难点几个方面对《春思曲》的演唱技巧进行剖析.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  时代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些经典在时间的洗礼下,反而更以其悠长的历史而闻名。贵州布依族民歌走过了悠悠岁月,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越发显得弥足珍贵。这些民歌内涵丰富,风格各异,展示了贵州布依族百年来的精神寄托和思想变化。为了更好地保护布依族民歌的发展,2008年经国家批准,其已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从形式、种类、曲调和歌词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贵州布依族
期刊
[摘 要]无论是何种体裁的音乐作品都有其创作的背景,并展示一定的情节,作曲家力图用音乐来展开戏剧,用剧情来推动音乐。在浪漫主义时期的历史长河中,涌现无数具有卓越贡献的作曲家,他们虽然各种体裁都有涉猎,但都有自己更为擅长的领域,舒曼与普契尼同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不同的人生经历等因素造就了他们各自音乐作品的独特风格,但二人凸显个性的同时又流露出共性,那就是他们的音乐都擅长以女性为视角展开创作。本文
弗朗兹·舒伯特是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浪漫乐派音乐创始者之一.舒伯特被称为“歌曲之王”,他的作品总数高达1000多首,其中约600曲是艺术歌曲.他的生命如同烟火一般绚丽而又短暂
[摘 要]弗朗西斯·普朗克(Francis Poulenc,1899—1963)是20世纪法国作曲家、钢琴家,与当时其他法国音乐家不同的是他未曾接受学院正规音乐教育,但却跻身法国著名音乐家行列。他擅长于创作短小精致的作品,明显具有新古典主义的特征,除此之外,浪漫派的作曲手法及当代的流行音乐元素也可见于他的作品中,如《三首小故事曲》中《降b小调新事曲》即可见到爵士乐的节奏元素。本文将通过曲式结构、和
《白纻舞》作为“清商乐”中的一部分,在我国古代音乐与舞蹈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到唐这个开放交融的时代,由于西域乐舞的冲击,推动《白纻舞》的嬗变,使其以另一种形式发挥生机.
[摘 要]  阮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兴起于秦朝,盛兴于唐宋年间,至元代开始有萧条甚至隐约有断代的现象。20世纪50年代,因组建中国民族乐团的需要,被专业人士共同研发改良,得以流传至今。如今,阮这门乐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尽管如此,与阮乐器相关的作品还是相对较少,与之相联系的二重奏作品更是寥寥无几。综上所述,笔者想通过《民风I》这个作品从创作与演奏两个层面进行概述分析,希望能在阮重奏理论研究方面
[摘 要]符号学集中研究意义的产生与解释,揭示艺术文本的结构与意义的生成机制。舞蹈作为一种表意形式,从符号学角度切入研究舞蹈文本最为合适。本文以符号学的角度研究舞蹈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提出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符号、舞蹈与意义的关系以及舞蹈符号与意义的互联;二是舞蹈创作中的符号修辞运用;三是舞蹈作品中符号意义的产生以及舞蹈创作中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以期为舞蹈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
学者曹军[1]2013年刊载在中国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上的论文“'中国音乐母语乐感训练'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教学内容及方法——兼谈与'中国传统乐理'课及'视唱练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