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隐私保卫战

来源 :城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2zh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坐在格子间,四周有高大厚实的挡板,这样能阻挡前后左右的窥视;当主管的脚步声在背后响起,你把跳动的对话框迅速关掉,上班时间聊天这件事情就不会被任何人知道……但事实上你在做什么可能早就不是秘密——天花板上可能藏着摄像头,你发过什么邮件、聊天内容是什么,忠实的IT部更是全部备份在案。
  是啊,只要不涉及公司机密,管理者哪有工夫逐条看聊天信息,但不妙的是监控体系还是要比你想象的完善得多。日本的手机公司KDDI已经开发出了供公司监视员工的智能手机平台,随时查看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最近《扬子晚报》的一则新闻,就描述了江苏东迈物流采取监控信息化后台管理,就像在演出《楚门的世界》,有人感叹,“我上厕所后没放水冲洗他们知道,空调开着出了门他们也知道,吃饭前没洗手、打私人电话,他们都知道……他们怎么什么都知道?”
  与此同时,8小时之外的隐私似乎也正变得越来越透明。公司人的SNS和微博把一举一动都发布在了网上,家里狗生病了、和恋人吵架了,万能的网络让身边的人变成了一出出纪录片,借助搜索引擎甚至可以完成对一个人从陌生到熟悉的了解过程。这样的无心的痕迹成为了暴露隐私的另一重要途径,SOHO的老板潘石屹最近在微博上表示,以后公司的HR部门在招聘的时候也得看看候选人的微博以备参考……
  你有没有一点生活在玻璃罩子里的感觉呢?
  
  职场外如何保有隐私?
  
  一些时候,你在微博上对老板或者公司一句不经意的抱怨也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状况。
  对于每天至少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做上班这件事的公司人而言,办公室并不是唯一一个要对个人信息格外关注的场所,因为你作为一个公司人的身份标签并不可能随着你的下班而被彻底摘下。在某外资汽车公司担任市场主管的李奕鸣刚刚从一个投资论坛回来,带去的一盒名片只剩下了十来张, “虽说我们做市场的基本属于比较开放、比较好交际的那类人,但我还是会有意识地保护一下自己的信息”。
  在这种类似的论坛会议上,李奕鸣几乎每回都能收到一堆诸如“理财经纪、红酒推销、高尔夫俱乐部”的名片,面对对方的索要,他基本采取“抱歉,名片已发完”的态度,实在遇到软磨硬泡的,就留张秘书的名片。
  无独有偶,作为被一部分人所反感的“理财经纪”的张芊就在一次活动时从不同的两人那里换到过两张相同的名片,她由此推测自己发放出去的名片也可能有着“被随便丢弃”之外的其他处理渠道。
  如果说联系方式、公司职位这类“硬信息”的流传难以避免,如今随着博客、微博、开心网等网络应用在公司人中的普及,一些“软信息”也轻易地在原本应该止步的小圈子中得以迅速突围,进入热爱八卦的公众视野。比如某知名外资银行的区域主管参加著名电视相亲节目后,公司中的一位“妇女之友”发出一封内部牵线搭桥的邮件,在第三天就被转发到了其他公司人的邮箱中,最后让整个开心网都看到了这家公司诸多适龄女青年的个人信息。另一些时候,你在微博上对老板或者公司的一句不经意的抱怨也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状况。倒不是说人人都有窥探、传播他人隐私的癖好,但无论是公开还是半公开,一些牵涉到人物的关键信息最好还是不要大张旗鼓地在网络上写明了为好。而诸如一些正在执行的项目进度、比稿对手、投标竞争者之类的信息,也最好别隐晦地暗暗标注一笔。免得引来那些好奇心旺盛的人细加推敲。
  
  隐私在公司内部流传?
  
  很多时候所谓的“秘密”之所以能够流传,就在于“其实你不知道,但我以为你知道”。
  虽说workiswork是很多公司人会念叨的信条,但只要是和人打交道的地方就免不了多少要有点“自我揭露”,这样你才是那个被大家知道的因为不吃葱所以每天带饭、唱K不错、刚刚带爸妈去过柬埔寨一圈的AmyZhang,而不是其他哪个Amy。
  但关于pnvatmspnvate上,在一家外资化妆品公司做销售的戴宇的观点是, “家庭背景、个人私生活一般在同事交往中不多牵涉”,这是多数公司人基本保持一致的看法。还有人也表示甚至过往的一些履历、经历也不是很想让人掌握——除非那些信息具有一定的“宣传作用”——比如从国外留学回来,并且镀金地点还不是澳大利亚、新西兰这类容易招致别人“默默交换个眼色”的地方。
  当然,一些关心近况、兴趣爱好之类则是无所谓寒暄由头,至于经验教训的传授,戴宇认为最为关键的是关于自己的信息要清楚知道尺度,但同时要多个心眼,其他“事不关己”的信息也不可以口无遮拦。
  蒋敏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本以为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在外的他们并不会陷入所谓的“办公室八卦”中,但最近令他郁闷的是一时间似乎上海分公司的所有人都知道了他打算辞职创业的消息,后来当上司都来“关心”他的动态时,才得知此事早已“公之于众”。其实之前蒋敏一直在心里犹豫这事,就对同事中的仅有的两个好友提起,现在看来自己的所谓“小圈子”未必就那么可靠。后来好友之一来主动“领罪”,原来是某客户正好也打算投资蒋敏曾提到过的创业方向,好友当时在兴奋点上就多套了几句近乎,没想到自己“嘴巴牢靠”的名声就此败坏。
  就像你不希望自己的底细被别人打探得一清二楚一样,即使你深知在茶水间里是不能摆出一副“我的这消息绝对可靠,他就是……”的姿态,但也别忘了在每次兴致勃勃地与同事聊天的时候提醒自己一下,很多时候所谓的“秘密”之所以能够流传就在于“其实你不知道,但我以为你知道”。
  
  在特殊岗位上怎么做?
  
  若是常常喜欢说一些“有的没的”的话,往小里说是个性大条,往大里说则可能代表你的专业性有问题。
  做销售的张庭在和人打交道时经常给人留下“周到、仗义”的印象,和一些客户也算得上是业余时间的朋友,谈到隐私保护,他自己觉得最为有用的一道防线就在于需要坚持“workiswork”原则。很多人对这条原则都不陌生,但真的像他一样能坚守的很少——即使是亲戚朋友,从他那里也从来挖不到诸如公司的原始报价、谈判中公司的扣点底线之类的信息。
  很多从事HR工作的公司人也会在工作过程中建立比较强的敏感性。公司上下不管照没照过面的同事,履历、薪酬、人事变动等信息都会经手,还常常要处理一些很琐碎的人事关系事务。这时,如果有一些诸如某人“日子过得很舒服”、“其实也不过如此”、“那样的话也不算亏”之类的话,绝对是十分忌讳的,虽然那有可能仅仅是在办公椅上伸展双臂时一句无聊的感叹。
  至于一些很容易“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比如面对前台递来的请你带给某同事的快递包裹、会员手册,以及摊在某个去休假的同事办公桌上的体检报告单……另外,像是财务、会计这类工作,因为岗位特殊。所以隐私的保护工作得格外注意。 比如别的部门同事来取资料、拷文件的时候,又或者仅仅是自己上交材料、收发凭据的时候,都要再三仔细确认。防止重要信息泄露的同时也免得影响了自己的职业口碑。对于在工作时从一些非正式渠道得到的信息,一般我们还可以采取“听过就算数,有用就记着”之类的态度,但岗位特殊的公司人若是常常喜欢说一些“有的没的”的话,往小里说是个性大条,往大里说则可能代表你的专业性有问题。
  
  在被监控的环境下工作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你最好的办法是跟其他人保持一致,并争取比别人更低调一点。
  转发、共享一些“很有料”的帖子、邮件,甚至用内部即时通讯工具聊个天,这是不少公司人在上班间隙都会做的,虽说调节精神状态是一回事,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但别以为你们公司的IT系统是外包的就万事大吉,要知道,对你一举一动的“监控”在技术上完全不是问题。
  一位在某大型公司担任IT主管的公司人称,IT部门如果处于主动监控的状态时,不要说是数据信息“走网线”的E—mail了,就算是被设置为“不保留本地消息记录”的通讯工具(包含MsN之类的),上面的信息都是可以被截取或者被记录的, “这个得看公司是否要求IT部的人做了,反正做起来很方便。”
  与这些偶尔可能“被监测”的公司人相比,在某国有银行营业网点上班的沈玲则几乎是在完全“被监控”的状态下工作的。她和她的同事们,每个人的座位都会被至少两个2钏、时运转的摄像头对准,作为银行注重风险控制管理风格的一种体现。
  对于沈玲他们来说,摄像头监控的内容无非就是“业务操作是否规范、有没有在岗位上做工作以外的事”,那些录像带几乎隔三岔五就要被不同的部门抽阅——这次是负责评比服务水平的部门在查看你的文明礼仪是否到位,下次是负责管理工作质量的部门在检查你的业务流程是否有违规。
  “不会有人分分秒秒盯着你,但是留下的记录会有被反复抽查到的可能,靠运气都没用。”好几次无聊的时候,沈玲还是劝自己打消了用身子挡着摄像头悄悄上个论坛放松一下的想法。
  不过时时留下“被监控”记录对沈玲这些服务性行业的公司人而言也并非一无是处,最近一次在办理业务时和客户在出现“分歧”的情况下遭到投诉后,主管带着部门经理及沈玲一起调出了当时的录像,结果录像证明沈玲当时的操作并无不妥之处,公司虽然接受了投诉,但沈玲个人的内部考评并不受影响。
  公司对员工进行监视监控,乍看之下似乎很容易招致公司人的反感和抵触,但这类比较极端的手段说白了也是警示作用大于惩罚手段。在另一些情况下,这也可以成为公司人自我保护的一种途径。
  如果你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最好的办法是跟其他人保持一致,并争取比别人更低调一点。
其他文献
“我是女主角,衣服、包包、化妆品全是配角。”  “时尚对鞋子倾斜。眼神也对鞋子倾斜。”  “对于2010秋冬时尚有什么建议?”  “先穿对鞋子,然后再搭衣服。”  ‘如果花三个小时还找不到匹配我的裙子,立刻把眼前的衣柜淘汰。”  “没有漂亮的皮草靴,有再多冬装也是枉然。”  拜占庭工艺风味的金属铰链速写出一个硬朗而优雅的摩登轮廓,犹如肌肤般性感的弹性皮革大量释放出一种兼具感官挑逗与时尚刺激的费洛蒙
期刊
从纽约、伦敦到东京,从温哥华、悉尼到新加坡,黄皮肤黑眼睛的购房团正在以远超国足的速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然而,海外置业的复杂程度远超在国内买房。要想做一个合格的投资者,除了房地产市场的景气程度、地段、房型等传统要素外,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  “90万你能在北京买什么房?在加拿大你却能给一家三口都办长期绿卡,相当便宜!”话音刚落,立马有两三个人围了上来。  这里是2010年北京某房展会现场,抬头随处
期刊
父母不必总是抱怨正处于青少年期的孩子晚上睡觉太晚,又不早起,其实这有其生物学原因。以英国布拉兹诺斯学院生理节奏神经系统学主席拉塞尔·福斯特教授为首进行的研究显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在下午的表现更好,这是因为他们的生物钟被延后约2小时,可能是激素原因所致。福斯特说:“青少年晚睡觉晚起床存在一种生物学倾向性。你可能会把甚至更糟糕的习惯强加于他们身上,但是他们并非懒惰。”  他表示,白天把开始学习的时间
期刊
谈公事只能正襟危坐?其实,觥筹交错间就能促成大生意!  美国《创业家》杂志指出,到酒吧谈生意已经是种新流行,因为这比在会议室里更容易和客户建立信赖关系,谈起生意来事半功倍。然而,并不是每问酒吧都适合谈生意。除了提供美食、美酒和良好的服务外,因生意交谈的需求,选择酒吧时更需要着重以下5项细节:    1 隐密性高的座位    一般酒吧属于开放的公共空间,为了避免商业机密遭人偷听,在酒吧里谈生意,如何
期刊
你有没有这种情况?睡醒觉却起不来。或不想起来,好不容易起来了却觉得好累,马上倒回床上;好不容易终于出门了,却觉得累到不行,不想跟^说话?  你究竟是得了慢性疲劳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还是忧郁症(Depression)?  慢性疲劳的症状包括觉得虚弱、倦怠、睡眠困扰,另外会发热、喉咙痛、肌肉或关节痛。而忧郁症也是觉得虚弱、失眠、情绪低落,但体重下降、胃口变差
期刊
从机场出来。再到从机场离开,你有没有试过只在度假村里“宅”着过假期?不花心思去思量吃什么、不去挤人堆看什么,而是尝试着把身体和思想的速度慢下来。用肌肤去感受水温冷暖间的收缩与释放;用身体去体会筋骨肌肉的舒展和拉长,用心去品味看似朴素却又营养俱全的健康餐。sPA可以提供的不应该只是一次按摩、一次护理,更应当是一段身与心的回归旅程。    用一整天来做SPA吧    不计算后面的身体与面部护理,仅仅8
期刊
《盗梦空间》:当弗洛伊德遇见诺兰  筑梦:意念颠覆可比《黑客帝国》    《盗梦空间》的故事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梦不是私密的,它是可以分享的。人做梦时,梦境的结构在视觉和感觉上都使人仿佛亲历实境,而处于潜意识状态时,人们最深藏和最宝贵的秘密则可随意取用。克里斯托弗诺兰表示: “这部电影的核心概念就是:人的想法是最顽强、最具活力的寄生物,它一直存在于你心灵的某处。由此,我想到一个引人八胜的概念,那就
期刊
曾用笔名言午在齐鲁晚报开设个人专栏《言午看球》11年,获山东省好新闻专栏。出版著作六部,其中《陆侃如和冯沅君》《权钱二重奏》《言午看球》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08年光荣当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现为齐鲁晚报高级记者,并有多个社会兼职,力争在今年奥运会之后出版另一部传记著作《美学家吕荧之死》。    奥运情缘,源自我和何振梁老人今年7月7日在一起时谈到的一个话题。那天上午10点,我赶到何老的办公
期刊
1984年 获世界击剑锦标赛女子花剑冠军,同年获第23届奥运会女子花剑冠军,多次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两次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素有“东方第一剑”的美誉。      “能够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我是自豪的,无论是以哪个国家的运动员身份参加,我始终是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我是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比赛,结果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这个过程是宝贵的,值得我一生去珍藏的。”栾菊杰诚恳地说。  栾菊杰,这位上世纪80年代
期刊
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世纪回眸》、《纪录片之窗》等栏目制作了《迷人的天台山》、《不是都市胜似都市》、《东海第一所》、《青春有约献八连》、《百年南京路》、《贺绿汀》、《神奇的思茅》等纪录片。2001年之后专门从事奥运类题材的纪录片创作。担任纪录片《筑梦2008》及第29届奥运会官方电影总导演的职务,2004年创作完成纪录片《圣火传递在北京》。    第一次由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