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手写通知书引关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bne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光明日报》报道,近日,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用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一事,受到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该校有的老教授已参与书写录取通知书10年,一些毕业生表示,自己将数年前的手写通知书“一直珍藏在身边”,但也有网友质疑,为何在这个年代还用手写通知书这种原始的方式?
  相对于机器印刷,毛笔手写通知书既不经济实用,也不迅速便捷,的确显得很“笨拙”。可蝇头小楷、一笔一画之间,饱含着先学对后进的深厚感情,体现着大学对每一个学生的真诚尊重,洋溢著浓浓的人文情怀,这不是效率所能度量的,也不是实用所能解释的。有人说,手写通知书是一种形式主义。殊不知,白发教授、耄耋长者十年坚持书写,自有一份仪式的庄严。在快餐化、碎片化的生活中,我们从来不缺形式,缺的是这种把形式变成仪式的耐心、敬畏和韧性。
  看到老教授们翰墨隽秀,一些年轻人萌生了学习中华传统书法艺术的想法;那些“捂”着一手歪歪扭扭的钢笔字无颜示人的人们,因此有所启发;见到手写通知书的走红,一些人开始对过度依赖鼠标键盘造成的“提笔忘字”现象进行反思,有人提出大学应该加强书法、钢笔字、粉笔板书的培养……这些反思是不是很有现实针对性?一件事能够引出这么多有关文化、传统、教育方面的思考与追问,断不能武断地说它没有价值。
  无纸化、电子化的信息传递,造成书写的千篇一律,造成人们对汉字记忆的逐渐丧失,也不能忽视。很多时候,我们也应放慢节奏,提笔写写信,或者铺开一张宣纸,像老教授们那样,把厚重的人文情怀、严谨的治学姿态、丰富的人生思考,融进淡淡墨香里。
其他文献
(中国社科院青年评论家) “今天没作业”,何至于欢呼乃至沸腾,然后茫然不知所措?是作业负担太重所造成的反弹效应所致。诚然,“梅花香自苦寒来”,可我们的嗅觉早已麻痹,闻不到梅花的香,倒是戴上了看梅花的“眼镜”。如此,对作业,我们应该吐槽;然而,理性的思考也是必要的。邓立贤同学以“埋头久了,总要抬头”为主题,赞扬了老师减负举措的英明;高沁航同学点赞的同时,还作了“传不习乎”的思考;张天慧同学则以深情的
期刊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流传起这样一句话:作业是老师勒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可想而知,对我们学生而言,“没有作业”怕是童话中出现的梦境。我是从未想过“没有作业”的。直到这个周一的下午——  我们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师宣布放学。老师今天会布置吗?同学们习惯性掏出本本准备记录。老师环顾了整个教室,意味深长地说“好了,就这样吧。”一时间大家还未理解“就这样吧”的意思,室内只闻见挂钟滴滴嗒嗒的声音。良
期刊
今天没作业  邓立贤  “今天没作业!”班主任说完这句话后,便飘然而去。  在几秒钟的静默后,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和吼叫,同学们欢呼着涌出教室门。  我呆呆地坐在位置上,有些茫然失措,没作业,那干什么呢?  要不和小光他们上网吧玩游戏,可长时间不练手生,输了太丢人;要不去操场上打羽毛球,可是望着空无一人的球场,怎么打呢?要不还是自己找点作业做吧,然而有些倦怠的大脑,指挥我垂下了拿出习题集的手。  想
期刊
新华网消息,近日,中国课本博物馆落户山东淄博,通过科技手段还原情景的方式,让课本随着我们记忆重新“复活”了起来。  中国课本博物馆以1862年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小学课本为主要藏品,博物馆内分别用“办新学”“上学堂”“大后方”“新中国”“公社好”“数理化”“学工农”“拼高考”“新世纪”“新课本”等10个板块,以场景再现的模式,展现了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建立开始到今天的電子化教学,各个历史阶段的
期刊
据凤凰资讯报道,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与美国米苏拉儿童剧院和美国蒙大拿大学孔子学院共同打造的美国版“中国故事”之《成语魔方》7月9-10日在北京连演三场。美国版“中国故事”之《成语魔方》选取《刻舟求剑》《班门弄斧》《滥竽充数》三个经典成语故事。首演现场座无虚席,来自美国米苏拉的八位高中生用美式中文表演得流畅而自信,观众被他们幽默的表演深深吸引,笑声和掌声此起彼伏。其中一名演员蓝森已经高中毕业,他在三个故
期刊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十五部长篇小说和众多中短篇小说,几十部各类剧本及各种曲艺作品。《四世同堂》在1944年初动笔,年底开始在报纸上连载。第一部叫《惶惑》,第二部叫《偷生》,1946年底完成,第三部《饥荒》是老舍于1948年在美国期间写成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起于“七七事变”,迄于抗战胜利。主要人物是北平一个叫小羊圈胡同里的居民
期刊
中新网消息,前不久,著名学者、南京大学资深教授莫砺锋亮相江苏书展会场,为广大读者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经典阅读”的专场报告。莫教授从读书人的视角谈了自己在阅读经典时的看法与感悟,提出经典的两个标准:“一个是重读如初读;一个是初读如重温。”莫教授以自身读《论语》的经历强调反复阅读的重要性,更以读中国历代著名诗人的作品为例,鼓励大家用名著和经典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提高自己的修养,并在阅读经典中不断品味中华
期刊
搜狐网消息,2016年7月5日,教育部语言应用文字研究所研究员张一清来到首都图书馆,为近300名中学生带来“妙趣横生说汉字——横竖撇捺里的历史”主题讲座,在普及汉字基础知识的同时,将汉字所承载的历史知识、汉字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现场的老师及同学。  面对刚刚结束紧张考试的中学生,张一清以“考试”这两个学生最不喜欢的汉字开头,分别画出了这两个字的甲骨文示意,张一清介绍说,“考”字最早的含
期刊
中新网消息,身为资深学者和北大教授,曹文轩深度介入中小学语文教育。对于此前曾引发讨论和争议的,鲁迅文章进语文教材的问题,曹文轩说:“我知道有一些教材编写老师认为,现在的小孩子估计读不懂鲁迅作品。我听了感觉这种观点非常奇怪。我小时候读得最多的就是鲁迅的作品,而且鲁迅的作品对我影响非常大。我小时候就能读懂,为什么会判断现在的小孩子读不懂鲁迅作品?人种没有退化吧!我觉得,应该审核的不是鲁迅的作品好不好读
期刊
有这样一个人,活到高寿九十四岁,一生作画四万多幅,“为万虫写照,代百鸟传神,只有天上之龙,无从见得,吾不能画也”。如今,称他为百代宗师、伟大的艺术家,都已决然无疑,可他五十七岁时,国内还只有寥寥几位别具慧眼的大师能评估出他的真实价值。——这大器晚成者是谁?他就是齐白石,一位实打实的山民老艺术家。  齐白石,原名齐纯芝,人称“芝木匠”,在湘潭四乡揽些雕花的木工活儿做,因为心灵手巧,渐渐有了名声。他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