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徐颖春(1990.2-),女,西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宋元明清文学,西北大学长安校区。
摘要: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他少年孤贫,终生未仕,一生辗转江湖。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超凡脱俗、飘然不群,“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关键词:姜夔;红;绿;清空
清人刘熙载曾经说过:“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张炎又在《词源·清空》中提到:“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而在姜夔词中有大量的色彩意象,其中以“红”与“绿”最多,红、绿色艳,试问,白石词中却有如此之多浓艳的色彩而又谈何“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红
红:37朱:4绿
绿:29翠:17碧:9青:27苍:8
梅:39冷:13寒:33
通过上表的可以看出,姜夔的词作中“红”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红”是一种浓烈艳丽的色彩,而白石词中的“红”并不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艳丽夺目的红,而是一种带着淡淡情愫的晦暗的红色。这样一种为艳丽色彩蒙上冷色的笔法,才使得姜夔的词“古雅峭拔”、“幽韵冷香”。
姜夔词作中的“红”,相当一部分用来代指花。例如:“乱红万点”(《眉妩》)、“看槛曲萦红”(《翠楼吟》)。这样在寻常环境中,鲜花往往给人以轻松愉快的审美感受,而姜夔词作中的“红”花给人的观感却是不大一样的。
首先,“红”是落“红”、乱“红”、坠“红”
作者在《霓裳中序第一》这首词的自题中写到“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羁旅漂泊,清愁如织蒙上心头,蒙上了整片江山,在这一派黯淡的心绪和景致之间,这原先应是胜美艳丽的“红”已是“坠红”,衰败、毫无生机和希望。落地的残花正如词人自身,江山无边,何处为家?又如“红衣半狼藉”(《惜红衣》),此处“红衣”代指莲花,以红衣之狼藉,来描绘莲花堪堪凋零的情状,写法妙极,极富审美趣味。又如“早乱落、香红千亩”(《角招》),“想如今、翠凋红落”(《凄凉犯》)等等。这些“红”意象都是不再“红”的“红”,是残红乱红,这些曾经盛美过的繁花堪堪凋零,某种意义上正如作者自身,而这样的意象也十分贴切地合着词作者的清愁。以“残”、“坠”、“乱”这样修饰语来否定红本身的欢快热烈,又缀以其他颓然的意象揭示“红”这样的意象中所隐藏的沉郁与孤寂。
此外还有“红”得鲜艳而浓烈的意象。这类意象又可分为两种:
一如《扬州慢》中的“红药”是眼前的实景,盛放鲜艳。而这首《扬州慢》的整体基调是“黍离之悲”,这漫漫一片苍凉之中,一抹鲜艳的红正如锥心刺骨的一滴鲜血,正是山河飘摇的无限寂寥。又如《鹧鸪天·元夕有所梦》的“红莲”指的是花灯,红莲夜指元宵。年年岁岁,窗外是元宵佳节一派热闹、祥和的场景,而内心的情愫,不说相思,却道是彼此心知而有时两地分隔的暗自沉吟,韵味悠长。这里的“红莲”一则给人以恋人彼此心知的温馨感。如火似花的元宵夜理应是相爱之人团圆之际,而词作者却与恋人分隔两地,以这样一番繁华场景反衬出词人孑然一身暗自沉吟的寥落。这“红”此番看来也就并不那般鲜艳夺目了。
此外,还有一部分“红”是用以代指故园、故人、故景,又或者是梦中的虚幻之境。如“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凄凉犯》),这里的“红”既是落红,也是词作者想象中的故园场景,通过这样的手法,增强了时光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加上人事变幻的沧桑感。另外,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用以修饰“红”的多为“冷”、“湿”、“残”、“落”这一类色调偏冷的形容词。故而姜夔词中的“红”,多为素雅萧索的意象,在内容上略显飘渺虚无,而在写作手法上又分外雅致,以极盛的暖色蒙以冷、寒的情感色彩、蒙以即将或是已然倾颓的情态,使得“红”这种色彩意象,与整体词作的“清空”风格并无违和感,而是极好地融合在一起。
“绿”本属于冷色,但这种色彩意象常被作为希望的象征,给人以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姜夔词作中的“绿”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内涵。首先,“绿”意象在姜夔的词作中多指代植物。本意指盎然生机的“绿”,同“红”意象一样,不再是充满希望的寓意,而是无曾有的“绿”、梦境中、故园里虚幻“绿”又或者是已然凋零枯黄的“绿”。如“春未绿,鬓先丝”(《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这里的“绿”意象即是未曾有的春意,春未到双鬓已斑白,更觉黯然销魂。第二,“绿”本属冷色,通过其他意象的描绘烘托,自然带来的“冷”、“寒”苍凉之感。
比如《凄凉犯》(绿杨巷陌),起首就言“绿杨巷陌”方提起读者美好的想象之时,“秋风起、边城一片萧索”就打破了盎然的绿意给人的恬淡之感,而后又是“更衰草、寒烟淡薄”,逐步深化了这种萧索凄凉的氛围。这样的“绿”,通过意象、环境的层层推进,使得“绿”意象本身的冷感逐步加强为清冷。而下阕又转为回忆旧时光的祥和欢愉之景,不由想如今故园之“绿”必然已是凋零不再了,更添愁绪。此外,除了这些凋零的“绿”,姜夔的词作中还有一种可以视为永恒长存的“绿”,比如“秦山对楼自绿,怕越王故垒”(《汉宫春》)、“越只青山,吴惟芳草,万古皆沈灭”(《念奴娇》),沧海桑田“楼自绿”,“青山”依旧在,“年年岁岁花相似”,而人与家国俱亡,更添人世沧桑之感。此外,通过意象的统计,不难发现,作为冷色调的“绿”意象要大大多于“红”意象,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姜夔的词作还是以一种冷色调的清冷为主的。
此外,在同一首词中同时出现“红”、“绿”这两个色彩意象的情况也是相当多的,有二十七首词中有这样同时使用两种意象的情况。而在这样的词作中,“红”与“绿”并非给人以一种桃红柳绿的欢欣之感。如《阮郎归》(红云低压碧玻璃)、《扬州慢》(淮左名都)等等。前文所说,红与绿是凋零的草木,古诗云“看朱成碧思纷纷”,看朱成碧本就有伤春惜春之意,然后在姜夔的词作中,这种伤春惜春之意已然从单一的对于美好春日的逝去扩展到了美好的往事、故国、故人的伤怀。古诗又云“谁知心眼乱,看朱成碧眼始红”,红与绿本是极其热烈浓艳的色彩,正是因为“心眼乱”,故而“红”与“绿”是带了作者心绪的色彩,红不是真正的红,是外在喧哗,印在心上便是,凋零枯残的残缺、零落之美,是一种的暗红。绿也非简单的绿,而是比曾拥有过春意而失去以后更加清冷的绿,是一种暗绿。如若要将姜夔的词画作一幅画,我想它可以是浓墨重彩的,但一定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绿是深沉的墨色,红是略浅的墨色,而这墨色就是那黍离之悲,漂泊孤寂。
另外,在姜夔的词作中“红”和“绿”所修饰的意象,总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以“残”、“落”、“冷”这类词来否定原先这些意象所带来的热烈之感,这样的手法在吴文英的词中也多有应用。如“倚银瓶,春梦宽窄,断红湿,歌纨金缕”(《莺啼序》)、“素秋不能随船去,败红趁,一叶寒涛”(《惜黄花慢》)等等。二是以词作者的情感以及周遭的环境去揭示这看似浓烈色彩中的寂寥与沉郁。由于姜夔本身用字、描物的特点,使得他的词作乍一看有一种淡泊近似无情之感,清人王国维也曾批评姜夔词有格而无情。而“红”与“绿”的交互使用使得姜夔词冷暖相杂,而冷为上,呈现出一种清冷的意境。故而更使得其词作淡泊似虚无缥缈、难以追寻,而细读来,实则情丝暗藏,道是难赋深情,却只怕是最深情了。(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夏承焘,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5月第一版
[2]《姜白石词笺注》,陈书良,笺注,中华书局,2009年7月第一版
摘要: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他少年孤贫,终生未仕,一生辗转江湖。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超凡脱俗、飘然不群,“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关键词:姜夔;红;绿;清空
清人刘熙载曾经说过:“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张炎又在《词源·清空》中提到:“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而在姜夔词中有大量的色彩意象,其中以“红”与“绿”最多,红、绿色艳,试问,白石词中却有如此之多浓艳的色彩而又谈何“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红
红:37朱:4绿
绿:29翠:17碧:9青:27苍:8
梅:39冷:13寒:33
通过上表的可以看出,姜夔的词作中“红”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红”是一种浓烈艳丽的色彩,而白石词中的“红”并不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艳丽夺目的红,而是一种带着淡淡情愫的晦暗的红色。这样一种为艳丽色彩蒙上冷色的笔法,才使得姜夔的词“古雅峭拔”、“幽韵冷香”。
姜夔词作中的“红”,相当一部分用来代指花。例如:“乱红万点”(《眉妩》)、“看槛曲萦红”(《翠楼吟》)。这样在寻常环境中,鲜花往往给人以轻松愉快的审美感受,而姜夔词作中的“红”花给人的观感却是不大一样的。
首先,“红”是落“红”、乱“红”、坠“红”
作者在《霓裳中序第一》这首词的自题中写到“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羁旅漂泊,清愁如织蒙上心头,蒙上了整片江山,在这一派黯淡的心绪和景致之间,这原先应是胜美艳丽的“红”已是“坠红”,衰败、毫无生机和希望。落地的残花正如词人自身,江山无边,何处为家?又如“红衣半狼藉”(《惜红衣》),此处“红衣”代指莲花,以红衣之狼藉,来描绘莲花堪堪凋零的情状,写法妙极,极富审美趣味。又如“早乱落、香红千亩”(《角招》),“想如今、翠凋红落”(《凄凉犯》)等等。这些“红”意象都是不再“红”的“红”,是残红乱红,这些曾经盛美过的繁花堪堪凋零,某种意义上正如作者自身,而这样的意象也十分贴切地合着词作者的清愁。以“残”、“坠”、“乱”这样修饰语来否定红本身的欢快热烈,又缀以其他颓然的意象揭示“红”这样的意象中所隐藏的沉郁与孤寂。
此外还有“红”得鲜艳而浓烈的意象。这类意象又可分为两种:
一如《扬州慢》中的“红药”是眼前的实景,盛放鲜艳。而这首《扬州慢》的整体基调是“黍离之悲”,这漫漫一片苍凉之中,一抹鲜艳的红正如锥心刺骨的一滴鲜血,正是山河飘摇的无限寂寥。又如《鹧鸪天·元夕有所梦》的“红莲”指的是花灯,红莲夜指元宵。年年岁岁,窗外是元宵佳节一派热闹、祥和的场景,而内心的情愫,不说相思,却道是彼此心知而有时两地分隔的暗自沉吟,韵味悠长。这里的“红莲”一则给人以恋人彼此心知的温馨感。如火似花的元宵夜理应是相爱之人团圆之际,而词作者却与恋人分隔两地,以这样一番繁华场景反衬出词人孑然一身暗自沉吟的寥落。这“红”此番看来也就并不那般鲜艳夺目了。
此外,还有一部分“红”是用以代指故园、故人、故景,又或者是梦中的虚幻之境。如“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凄凉犯》),这里的“红”既是落红,也是词作者想象中的故园场景,通过这样的手法,增强了时光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加上人事变幻的沧桑感。另外,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用以修饰“红”的多为“冷”、“湿”、“残”、“落”这一类色调偏冷的形容词。故而姜夔词中的“红”,多为素雅萧索的意象,在内容上略显飘渺虚无,而在写作手法上又分外雅致,以极盛的暖色蒙以冷、寒的情感色彩、蒙以即将或是已然倾颓的情态,使得“红”这种色彩意象,与整体词作的“清空”风格并无违和感,而是极好地融合在一起。
“绿”本属于冷色,但这种色彩意象常被作为希望的象征,给人以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姜夔词作中的“绿”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内涵。首先,“绿”意象在姜夔的词作中多指代植物。本意指盎然生机的“绿”,同“红”意象一样,不再是充满希望的寓意,而是无曾有的“绿”、梦境中、故园里虚幻“绿”又或者是已然凋零枯黄的“绿”。如“春未绿,鬓先丝”(《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这里的“绿”意象即是未曾有的春意,春未到双鬓已斑白,更觉黯然销魂。第二,“绿”本属冷色,通过其他意象的描绘烘托,自然带来的“冷”、“寒”苍凉之感。
比如《凄凉犯》(绿杨巷陌),起首就言“绿杨巷陌”方提起读者美好的想象之时,“秋风起、边城一片萧索”就打破了盎然的绿意给人的恬淡之感,而后又是“更衰草、寒烟淡薄”,逐步深化了这种萧索凄凉的氛围。这样的“绿”,通过意象、环境的层层推进,使得“绿”意象本身的冷感逐步加强为清冷。而下阕又转为回忆旧时光的祥和欢愉之景,不由想如今故园之“绿”必然已是凋零不再了,更添愁绪。此外,除了这些凋零的“绿”,姜夔的词作中还有一种可以视为永恒长存的“绿”,比如“秦山对楼自绿,怕越王故垒”(《汉宫春》)、“越只青山,吴惟芳草,万古皆沈灭”(《念奴娇》),沧海桑田“楼自绿”,“青山”依旧在,“年年岁岁花相似”,而人与家国俱亡,更添人世沧桑之感。此外,通过意象的统计,不难发现,作为冷色调的“绿”意象要大大多于“红”意象,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姜夔的词作还是以一种冷色调的清冷为主的。
此外,在同一首词中同时出现“红”、“绿”这两个色彩意象的情况也是相当多的,有二十七首词中有这样同时使用两种意象的情况。而在这样的词作中,“红”与“绿”并非给人以一种桃红柳绿的欢欣之感。如《阮郎归》(红云低压碧玻璃)、《扬州慢》(淮左名都)等等。前文所说,红与绿是凋零的草木,古诗云“看朱成碧思纷纷”,看朱成碧本就有伤春惜春之意,然后在姜夔的词作中,这种伤春惜春之意已然从单一的对于美好春日的逝去扩展到了美好的往事、故国、故人的伤怀。古诗又云“谁知心眼乱,看朱成碧眼始红”,红与绿本是极其热烈浓艳的色彩,正是因为“心眼乱”,故而“红”与“绿”是带了作者心绪的色彩,红不是真正的红,是外在喧哗,印在心上便是,凋零枯残的残缺、零落之美,是一种的暗红。绿也非简单的绿,而是比曾拥有过春意而失去以后更加清冷的绿,是一种暗绿。如若要将姜夔的词画作一幅画,我想它可以是浓墨重彩的,但一定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绿是深沉的墨色,红是略浅的墨色,而这墨色就是那黍离之悲,漂泊孤寂。
另外,在姜夔的词作中“红”和“绿”所修饰的意象,总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以“残”、“落”、“冷”这类词来否定原先这些意象所带来的热烈之感,这样的手法在吴文英的词中也多有应用。如“倚银瓶,春梦宽窄,断红湿,歌纨金缕”(《莺啼序》)、“素秋不能随船去,败红趁,一叶寒涛”(《惜黄花慢》)等等。二是以词作者的情感以及周遭的环境去揭示这看似浓烈色彩中的寂寥与沉郁。由于姜夔本身用字、描物的特点,使得他的词作乍一看有一种淡泊近似无情之感,清人王国维也曾批评姜夔词有格而无情。而“红”与“绿”的交互使用使得姜夔词冷暖相杂,而冷为上,呈现出一种清冷的意境。故而更使得其词作淡泊似虚无缥缈、难以追寻,而细读来,实则情丝暗藏,道是难赋深情,却只怕是最深情了。(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夏承焘,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5月第一版
[2]《姜白石词笺注》,陈书良,笺注,中华书局,2009年7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