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风趣地说中国人有两大爱好,一日美食,一日美辞,美辞者,美的修辞也。中国人自古讲究修辞,在《论语》中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汉代学者刘向也说:“说不可不善,辞不可不修。”所谓修辞,是人们为了达到最佳表达效果而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和组织的一种活动。从表达方式上说,修辞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书面修辞。一类是口头修辞。教师的工作被称之为“舌耕”,是靠语言吃饭的,而这种用于课堂教学的语言主要是一种口头修辞,这种修辞比起平时语言交际中的口头修辞,更经济,更讲究实效,更追求引人入胜。在这方面,一批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作出了楷模。
一、自己的表达能否被学生接受,能否鼓励学生、打动学生、引导学生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有亲和力,无论是在教一个熟悉的班级,还是教一个陌生的班级。都要能与学生进行无障碍沟通。比如窦桂梅老师在上《落叶》一课时。一开始便让学生猜猜她姓什么,有一个同学说她姓窦——
师:(微笑着伸出手)握手!你叫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叫马怀宇,我……我。嗯……
师:(含笑的眼睛望着他)你是听周围老师说的。是吗?
生:是的。
请注意,这里出现了两次“笑”“微笑”、“含笑”,这一“笑”,和带笑的亲切话语,不仅让学生消除了紧张,更让学生觉得窦老师是那样的平易近人。是那样的可以信赖,这是修辞的第一要义,《易》云:“修辞立其诚。”
教师的课堂语言还讲究以情感人,自己不动感情,是无法让学生动感情的,这里的动情决不仅仅是教师的表情、动作,更重要的是语言,且这种语言,又不仅是自己动情。还要能激发学生的感情。于永正老师在教《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为了激起同--学们对侵略者的仇恨,他是这样说的——
师:(指着板书的“掠、搬、毁、放火”)价值连城的国宝被掠走。这个“掠”活画出了侵略者的嘴脸,这是第一可恨。二可恨,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三可恨,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同学们,他们任意破坏的是无价之宝呀!最可恨的是,他们企图放火烧毁罪证。罪证能销毁得了吗?同学们再看书,一齐把最后一段读一读。
(生齐读,个个表情严肃。人人把恨写在了脸上,把恨通过声音表达了出来。)
于老师用“一可恨”、“二可恨”、“三可恨”、“最可恨”这样饱含愤怒之情的排比句式来猛烈撞击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心中的对侵略者无耻行径的极大愤慨,从而达到了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到课文中去,并借助课文表达出来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之情激发学生之情,要做得好固然不易,然而,要引导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理性的思考,使思维不断深化,则更需要费一番心血。薛法根老师在教《卧薪尝胆》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卧薪尝胆”这个词语的意义,薛老师巧妙地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师:如果勾践仅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使自己的国家富裕起来。
生:他还要练兵,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
生:勾践还会找那些有本事的人,为国家的强大出谋划策。
师:这就叫“发奋图强”!(板书:发奋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卧薪尝胆”需要很长的时间。
生:课文中讲勾践“卧薪尝胆”了二十多年,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们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了吗?
生:“卧薪尝胆”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古人说“文如看山不喜平”,这是写文章的修辞策略,提问题也是如此,问题提得太直白,太明了,会让学生缺少了思考的余地,比如薛老师的问题也可以这样问:“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并且训练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请那些有本事的人为国家的事出谋划策,这说明了什么呢?”这样的提问,是让学皇三在老师提供的材料下思考,阻断了学生回到课文的愿望,不能培养学生通过自由思考去得出结论的探究的兴趣。
二、自己的表达与课文的内容是否合拍。是否符合课文的风格
课文的内容不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就有差异,比如有的课文写伟人逝世而情感悲伤,有的课文写抗击灾难而情感激越,有的课文写亲人团聚而情感热烈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用同一种语言去进行课堂教学,而必须根据课文内容和风格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修辞手段。
比如王庆丰老师讲《赵州桥》一课,在第二课时,他是这样开场的——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得很好。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赵州桥》。《赵州桥》这篇课文,跟咱们以前学过的别的课文有点不同的地方。咱们学过的课文都是写事的,写一件事。咱们想一想,《赵州桥》这课是写事的吗?
生:不是。
师:它是写物的,写一座建筑。将来咱们到工作岗位上也好。今天咱们学习也好,常常需要写一个建筑。写一个东西。比如我们秦皇岛,有一个闻名的山海关,假如你到山海关去了,别人没去过,向别人介绍一下,那你就写山海关。那篇文章写出来的话,就跟我们这篇课文的形式差不多。(提高声音,强调地说)所以这节课,我们好好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把闻名世界的赵州桥写好的。
从文体的角度说,《赵州桥》属于说明文,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是冷静、客观、朴实,王老师在引导学生研究这篇课文时,力求使自己的语文显得自然、朴素,完全符合说明文重在介绍和传播知识这种特点。
再看李吉林老师教《桂林山水》,李老师是情境教学的创始人,情境教学是注重意境的营造来激发学生情感的,而《桂林山水》恰好又是一篇写景抒情俱佳的美文,且看李老师是怎样教学的——
师:书上说漓江的水静得让你不知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得连沙石都看得见,这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来一次遐想旅行,我们从南宁坐上火车,九个小时后就到桂林了。江边有只小船在等我们。我们坐上这只小船荡舟漓江,观赏着漓江的水。现在你们眯着眼,看着漓江的水,想想它怎么静,怎么绿。(师哼《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你们感觉到怎样?
生:我好像听到漓江的水哗哗响。
生:我觉得漓江的水很清。
生:我听到划桨的声音。
生:漓江的水真清,一座座山的倒影都映在水中。
这里不仅有李老师富有感情的语言,还有李老师悦耳动听的歌声,这就使得作为文字的《漓江山水》幻化成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场景,学生们则成了这个场景中的游人,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显然,李老师对课文的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是经过精心研究的,并且也精 心地设计了与课文相匹配的课堂语言,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自己的个性。有属于自己的鲜明而独特的表达方式
好的课堂语言不能“千部一腔”,当然也不能“千人一面”,成功的课堂语言应该反映教师的学识、素养和性格。试将窦桂梅与薛法根两位特级教师的课堂语言作一比较。
窦桂梅老师的课有一种女性的细腻和深情。窦老师在教《朋友》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在同学们谈感受的过程中,我发现你们谈的句子里都隐藏着“但”这个字,我们把这些话找出来读一读。
(生齐读:“但,茫茫人海,就有一个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迭蒙。”)
师:带着你们的体会再读一读吧!
(生再读)
师:有人说。听话听音。那么老师给你们读一遍,看同学们能听出些什么?
(师读,注意突出了“茫茫人海”这个词)
生:我听出了黑暗中的一点光线。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达蒙很信任皮斯阿司,达蒙是一个勇敢的人。
(生读这句话)
(师再读这句话。突出“真的愿意”)
师:这一次,你又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他们都有一颗互相信任的心,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之上的。
(生再读这句话)
(师再读这句话,语气又有了变化,突出“皮斯阿司的朋友”)
师:你还听出了什么?
生:他之所以为皮斯阿司坐牢,是因为他了解皮斯阿司,相信皮斯阿司。
(生再次读书,读出另一番感受)
课文中的同一句话,窦老师一读,再读,三读,每一读都强调一个不同的词语,每一读都让学生体会和理解那个被强调的词语,并且再把整个句子连起来读一遍。这种“微言大义”式的教学方式,显然得之于窦老师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不放过对一句话中的每一个细小部分的精研和细究,而且显然因为窦老师首先被这种崇高的朋友之情所感动,所以她要通过对学生的启发,让学生永远记住人间的这种无私友谊。
薛法根老师有课上一种男性的智慧和风趣。薛老师在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断一
师:如果我是汤姆,我肯定会软硬兼施,要让爸爸同意我不放掉鱼,你们信不信?
生:我信。
师:谁愿意来做爸爸,我做汤姆。
(学生积极性很高,老师选了一位)
师:你要请一个你的帮币吗?他要在你最关键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
生:好吧。
师(汤姆):爸爸,好大一条鲈鱼!
生(爸爸):(迟疑片刻,马上反应过来)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汤姆):凭什么放掉!这可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呀!
生(爸爸):因为离钩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师(汤姆):不就是两个小时吗!又没有人看到!这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生(爸爸):没有人看到也不行!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定!
师(汤姆):规定规定。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生(爸爸):你怎么能这样!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那我们的社会不就乱套了吗?照这样发展下去。你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师(汤姆):真的一定要放?
生(爸爸):必须要放!
师(汤姆):那我就放了啊?(做放鱼状)
生(爸爸):你真是爸爸的乖孩子!
薛老师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将课文中的一段叙述,变成了师生之间一段表演,更重要的是在表演中他不是按常理让自己演“爸爸”,让学生演“汤姆”,而反过来让学生演“爸爸”,自己演“汤姆”,这一方面让学生颇觉意外,觉得年纪大的老师演儿子很有趣,另一方面这也正达到了薛老师的目的,即让学生演“爸爸”来教育“汤姆”,在双方的争辩中进一步强化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
(文中所引材料来自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听名师讲课》和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艺术集萃》)
责任编辑:陈国庆
一、自己的表达能否被学生接受,能否鼓励学生、打动学生、引导学生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有亲和力,无论是在教一个熟悉的班级,还是教一个陌生的班级。都要能与学生进行无障碍沟通。比如窦桂梅老师在上《落叶》一课时。一开始便让学生猜猜她姓什么,有一个同学说她姓窦——
师:(微笑着伸出手)握手!你叫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叫马怀宇,我……我。嗯……
师:(含笑的眼睛望着他)你是听周围老师说的。是吗?
生:是的。
请注意,这里出现了两次“笑”“微笑”、“含笑”,这一“笑”,和带笑的亲切话语,不仅让学生消除了紧张,更让学生觉得窦老师是那样的平易近人。是那样的可以信赖,这是修辞的第一要义,《易》云:“修辞立其诚。”
教师的课堂语言还讲究以情感人,自己不动感情,是无法让学生动感情的,这里的动情决不仅仅是教师的表情、动作,更重要的是语言,且这种语言,又不仅是自己动情。还要能激发学生的感情。于永正老师在教《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为了激起同--学们对侵略者的仇恨,他是这样说的——
师:(指着板书的“掠、搬、毁、放火”)价值连城的国宝被掠走。这个“掠”活画出了侵略者的嘴脸,这是第一可恨。二可恨,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三可恨,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同学们,他们任意破坏的是无价之宝呀!最可恨的是,他们企图放火烧毁罪证。罪证能销毁得了吗?同学们再看书,一齐把最后一段读一读。
(生齐读,个个表情严肃。人人把恨写在了脸上,把恨通过声音表达了出来。)
于老师用“一可恨”、“二可恨”、“三可恨”、“最可恨”这样饱含愤怒之情的排比句式来猛烈撞击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心中的对侵略者无耻行径的极大愤慨,从而达到了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到课文中去,并借助课文表达出来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之情激发学生之情,要做得好固然不易,然而,要引导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理性的思考,使思维不断深化,则更需要费一番心血。薛法根老师在教《卧薪尝胆》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卧薪尝胆”这个词语的意义,薛老师巧妙地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师:如果勾践仅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使自己的国家富裕起来。
生:他还要练兵,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
生:勾践还会找那些有本事的人,为国家的强大出谋划策。
师:这就叫“发奋图强”!(板书:发奋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卧薪尝胆”需要很长的时间。
生:课文中讲勾践“卧薪尝胆”了二十多年,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们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了吗?
生:“卧薪尝胆”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古人说“文如看山不喜平”,这是写文章的修辞策略,提问题也是如此,问题提得太直白,太明了,会让学生缺少了思考的余地,比如薛老师的问题也可以这样问:“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并且训练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请那些有本事的人为国家的事出谋划策,这说明了什么呢?”这样的提问,是让学皇三在老师提供的材料下思考,阻断了学生回到课文的愿望,不能培养学生通过自由思考去得出结论的探究的兴趣。
二、自己的表达与课文的内容是否合拍。是否符合课文的风格
课文的内容不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就有差异,比如有的课文写伟人逝世而情感悲伤,有的课文写抗击灾难而情感激越,有的课文写亲人团聚而情感热烈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用同一种语言去进行课堂教学,而必须根据课文内容和风格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修辞手段。
比如王庆丰老师讲《赵州桥》一课,在第二课时,他是这样开场的——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得很好。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赵州桥》。《赵州桥》这篇课文,跟咱们以前学过的别的课文有点不同的地方。咱们学过的课文都是写事的,写一件事。咱们想一想,《赵州桥》这课是写事的吗?
生:不是。
师:它是写物的,写一座建筑。将来咱们到工作岗位上也好。今天咱们学习也好,常常需要写一个建筑。写一个东西。比如我们秦皇岛,有一个闻名的山海关,假如你到山海关去了,别人没去过,向别人介绍一下,那你就写山海关。那篇文章写出来的话,就跟我们这篇课文的形式差不多。(提高声音,强调地说)所以这节课,我们好好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把闻名世界的赵州桥写好的。
从文体的角度说,《赵州桥》属于说明文,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是冷静、客观、朴实,王老师在引导学生研究这篇课文时,力求使自己的语文显得自然、朴素,完全符合说明文重在介绍和传播知识这种特点。
再看李吉林老师教《桂林山水》,李老师是情境教学的创始人,情境教学是注重意境的营造来激发学生情感的,而《桂林山水》恰好又是一篇写景抒情俱佳的美文,且看李老师是怎样教学的——
师:书上说漓江的水静得让你不知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得连沙石都看得见,这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来一次遐想旅行,我们从南宁坐上火车,九个小时后就到桂林了。江边有只小船在等我们。我们坐上这只小船荡舟漓江,观赏着漓江的水。现在你们眯着眼,看着漓江的水,想想它怎么静,怎么绿。(师哼《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你们感觉到怎样?
生:我好像听到漓江的水哗哗响。
生:我觉得漓江的水很清。
生:我听到划桨的声音。
生:漓江的水真清,一座座山的倒影都映在水中。
这里不仅有李老师富有感情的语言,还有李老师悦耳动听的歌声,这就使得作为文字的《漓江山水》幻化成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场景,学生们则成了这个场景中的游人,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显然,李老师对课文的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是经过精心研究的,并且也精 心地设计了与课文相匹配的课堂语言,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自己的个性。有属于自己的鲜明而独特的表达方式
好的课堂语言不能“千部一腔”,当然也不能“千人一面”,成功的课堂语言应该反映教师的学识、素养和性格。试将窦桂梅与薛法根两位特级教师的课堂语言作一比较。
窦桂梅老师的课有一种女性的细腻和深情。窦老师在教《朋友》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在同学们谈感受的过程中,我发现你们谈的句子里都隐藏着“但”这个字,我们把这些话找出来读一读。
(生齐读:“但,茫茫人海,就有一个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迭蒙。”)
师:带着你们的体会再读一读吧!
(生再读)
师:有人说。听话听音。那么老师给你们读一遍,看同学们能听出些什么?
(师读,注意突出了“茫茫人海”这个词)
生:我听出了黑暗中的一点光线。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达蒙很信任皮斯阿司,达蒙是一个勇敢的人。
(生读这句话)
(师再读这句话。突出“真的愿意”)
师:这一次,你又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他们都有一颗互相信任的心,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之上的。
(生再读这句话)
(师再读这句话,语气又有了变化,突出“皮斯阿司的朋友”)
师:你还听出了什么?
生:他之所以为皮斯阿司坐牢,是因为他了解皮斯阿司,相信皮斯阿司。
(生再次读书,读出另一番感受)
课文中的同一句话,窦老师一读,再读,三读,每一读都强调一个不同的词语,每一读都让学生体会和理解那个被强调的词语,并且再把整个句子连起来读一遍。这种“微言大义”式的教学方式,显然得之于窦老师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不放过对一句话中的每一个细小部分的精研和细究,而且显然因为窦老师首先被这种崇高的朋友之情所感动,所以她要通过对学生的启发,让学生永远记住人间的这种无私友谊。
薛法根老师有课上一种男性的智慧和风趣。薛老师在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断一
师:如果我是汤姆,我肯定会软硬兼施,要让爸爸同意我不放掉鱼,你们信不信?
生:我信。
师:谁愿意来做爸爸,我做汤姆。
(学生积极性很高,老师选了一位)
师:你要请一个你的帮币吗?他要在你最关键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
生:好吧。
师(汤姆):爸爸,好大一条鲈鱼!
生(爸爸):(迟疑片刻,马上反应过来)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汤姆):凭什么放掉!这可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呀!
生(爸爸):因为离钩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师(汤姆):不就是两个小时吗!又没有人看到!这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生(爸爸):没有人看到也不行!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定!
师(汤姆):规定规定。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生(爸爸):你怎么能这样!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那我们的社会不就乱套了吗?照这样发展下去。你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师(汤姆):真的一定要放?
生(爸爸):必须要放!
师(汤姆):那我就放了啊?(做放鱼状)
生(爸爸):你真是爸爸的乖孩子!
薛老师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将课文中的一段叙述,变成了师生之间一段表演,更重要的是在表演中他不是按常理让自己演“爸爸”,让学生演“汤姆”,而反过来让学生演“爸爸”,自己演“汤姆”,这一方面让学生颇觉意外,觉得年纪大的老师演儿子很有趣,另一方面这也正达到了薛老师的目的,即让学生演“爸爸”来教育“汤姆”,在双方的争辩中进一步强化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
(文中所引材料来自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听名师讲课》和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艺术集萃》)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