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山北路从鼓楼广场开始,长长地延伸,一直到那座同名的码头。
這一路要穿行在梧桐的长廊中,透过那些繁华时尚的高楼新店,你依旧可以找到两侧那如珍珠般撒落着的那些漂亮的民国建筑——原中央银行、32号—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40号—熊式辉公馆旧址、81号—华侨招待所旧址、101号—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105号—国民政府监察院、立法院旧址(最高检查署)、50-1号(西流湾9号)—周佛海公馆旧址、58号—《新华日报》驻京办旧址、174号—土耳其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178号、200号、212号、249……408号、599号、576号……
那一个时代的辉煌与沧桑,和这条路纽结、交织在一起,成为这座厚重而不失典雅的历史名城的一条中枢神经。行走其上,时刻能感受到彼时的脉动。
思绪翩跹中,行人渐渐稀落,前方是明城墙。高高的挹江门上,城楼巍巍。登楼而望,墙内墙外,树木扶疏,薄雨如雾。烟笼长墙,绿意盎然中寻不到一点沧桑。可我知道,这脚下,六朝历史叠加着民国的风云,已经镌刻渗透在每一块墙砖之上了。
穿门而过,迎面一棵老松,华盖巨大,静默稳重,将大路一分为二。遥想当年,先生灵柩行过,都舍不得动它,它是何其幸运。而今,它依旧和这城门、和身边无数的行人一起,遍数每一个日升日落,感受这座城的悲欢忧喜。它心中的年轮一定有数不清的秘密。
思绪跟不上车轮的速度,一座高大的纪念碑近在咫尺:渡江战役纪念碑,就在此地宣告了那个仲春,民国的钟摆定格。滔滔长江绝不会成为哪一朝哪一代的护命甲。
走过这一程就到了这条路的终点。远远地,两侧雪松掩映着的民国风建筑——中山码头。整座建筑为“山”字型结构,两侧辅楼为二层,中间主楼为三层。红砖墙面,衬着乳白的修饰线条,大气而端庄。这座码头之所以扬名中外,当然与中山先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1928年为奉安先生灵柩而动工兴建的一系列“中山工程”之一,是灵柩过江的必经之路。同时,这还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码头:它的前身是南宋时期长江六大名渡之一,时称龙湾渡。遥想彼时,两岸数里之距却曾是多数人终生不能跨越的长度。只有一叶扁舟,飘摇于怒涛之上,一橹一桨的艄公是跨越天堑的勇士。如今虽然长桥横卧,它依旧是连接南北的重要渠道。
先生奉安大典后,码头基本闲置了。到了1933年经市政府批准,铁路局改建中山码头,造百米长趸船一艘、钢制栈桥三座和城堡式候船室。接着又拓宽码头至挹江门马路,修建大型停车场等,于1936年3月15日正式营运。两岸乡党才得以常相聚。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12月,日寇的铁蹄踏进这座古老的城市,中山码头也不能幸免。它沦陷为日本海军码头,并更名“安宅栈桥”。民用轮渡被迁至下关老江口,直到抗战胜利后,中山码头才恢复原名和轮渡营运。
客居金陵20余载,到此不过寥寥三次。第一次是刚到文联工作时,需要到南通出差。同行四人,当时的带队老师决定坐船前去。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急匆匆赶到码头,乘上去往南通的客轮。模糊的记忆里,通往船上的栈桥是带孔洞的钢甲板,上面中间铺着人行木板。我穿着一双新的小羊皮薄靴,因为怕人多,尽量靠边行。结果一个不小心,细细的靴跟插进洞里,上了船看,包跟的皮革已经卡破翻卷起来,心中懊恼不已。第二三次是儿子5岁时,带他长江三峡游,从此地乘船出发,也从此地归家。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儿子身上,全然忽略了身外的一切。
如今,这第四次,我专程赶来,就为细心体会这一处还存在的历史温度。
走进宽敞的售票大厅,只有三两人购票,俱缄默无语。单程票两元一张,两张小小的船票引领着我们,经由检票口,踏上依旧的栈桥。只是脚上如今是软底平跟皮鞋,纵使我缘栏而行,也再不会出现当年的故事,一如再也无法复现当时的心情。
时光流年,磨去了青春的焦躁,也苍凉了热切的心境。趸船为长廊,下面就是幽幽缓缓涌动的江潮。凝视水雾茫茫的江面,回眸码头客运处尖塔之上凝固的时间,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袭来。
汽笛长鸣,击碎思绪,船已到身前。趋步上船登楼,直到最高处。汽笛再次扬起时,船已驶离堤岸。船头劈开波浪,飞沫如雪,之后,浅褐色的江水缓缓涌动,渐远……一如我的思绪。这浩荡的不息,承载了多少沉重,又从多久之前,悠悠地流到现在,又将流到遥遥无期的将来。那些历史的痕迹,丝毫不能改变它坚忍的本质。而中山先生身上所具有的大汉民族那种博大、包容亦如它一般大相无形,平等而无私,恒久地润泽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這一路要穿行在梧桐的长廊中,透过那些繁华时尚的高楼新店,你依旧可以找到两侧那如珍珠般撒落着的那些漂亮的民国建筑——原中央银行、32号—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40号—熊式辉公馆旧址、81号—华侨招待所旧址、101号—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105号—国民政府监察院、立法院旧址(最高检查署)、50-1号(西流湾9号)—周佛海公馆旧址、58号—《新华日报》驻京办旧址、174号—土耳其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178号、200号、212号、249……408号、599号、576号……
那一个时代的辉煌与沧桑,和这条路纽结、交织在一起,成为这座厚重而不失典雅的历史名城的一条中枢神经。行走其上,时刻能感受到彼时的脉动。
思绪翩跹中,行人渐渐稀落,前方是明城墙。高高的挹江门上,城楼巍巍。登楼而望,墙内墙外,树木扶疏,薄雨如雾。烟笼长墙,绿意盎然中寻不到一点沧桑。可我知道,这脚下,六朝历史叠加着民国的风云,已经镌刻渗透在每一块墙砖之上了。
穿门而过,迎面一棵老松,华盖巨大,静默稳重,将大路一分为二。遥想当年,先生灵柩行过,都舍不得动它,它是何其幸运。而今,它依旧和这城门、和身边无数的行人一起,遍数每一个日升日落,感受这座城的悲欢忧喜。它心中的年轮一定有数不清的秘密。
思绪跟不上车轮的速度,一座高大的纪念碑近在咫尺:渡江战役纪念碑,就在此地宣告了那个仲春,民国的钟摆定格。滔滔长江绝不会成为哪一朝哪一代的护命甲。
走过这一程就到了这条路的终点。远远地,两侧雪松掩映着的民国风建筑——中山码头。整座建筑为“山”字型结构,两侧辅楼为二层,中间主楼为三层。红砖墙面,衬着乳白的修饰线条,大气而端庄。这座码头之所以扬名中外,当然与中山先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1928年为奉安先生灵柩而动工兴建的一系列“中山工程”之一,是灵柩过江的必经之路。同时,这还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码头:它的前身是南宋时期长江六大名渡之一,时称龙湾渡。遥想彼时,两岸数里之距却曾是多数人终生不能跨越的长度。只有一叶扁舟,飘摇于怒涛之上,一橹一桨的艄公是跨越天堑的勇士。如今虽然长桥横卧,它依旧是连接南北的重要渠道。
先生奉安大典后,码头基本闲置了。到了1933年经市政府批准,铁路局改建中山码头,造百米长趸船一艘、钢制栈桥三座和城堡式候船室。接着又拓宽码头至挹江门马路,修建大型停车场等,于1936年3月15日正式营运。两岸乡党才得以常相聚。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12月,日寇的铁蹄踏进这座古老的城市,中山码头也不能幸免。它沦陷为日本海军码头,并更名“安宅栈桥”。民用轮渡被迁至下关老江口,直到抗战胜利后,中山码头才恢复原名和轮渡营运。
客居金陵20余载,到此不过寥寥三次。第一次是刚到文联工作时,需要到南通出差。同行四人,当时的带队老师决定坐船前去。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急匆匆赶到码头,乘上去往南通的客轮。模糊的记忆里,通往船上的栈桥是带孔洞的钢甲板,上面中间铺着人行木板。我穿着一双新的小羊皮薄靴,因为怕人多,尽量靠边行。结果一个不小心,细细的靴跟插进洞里,上了船看,包跟的皮革已经卡破翻卷起来,心中懊恼不已。第二三次是儿子5岁时,带他长江三峡游,从此地乘船出发,也从此地归家。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儿子身上,全然忽略了身外的一切。
如今,这第四次,我专程赶来,就为细心体会这一处还存在的历史温度。
走进宽敞的售票大厅,只有三两人购票,俱缄默无语。单程票两元一张,两张小小的船票引领着我们,经由检票口,踏上依旧的栈桥。只是脚上如今是软底平跟皮鞋,纵使我缘栏而行,也再不会出现当年的故事,一如再也无法复现当时的心情。
时光流年,磨去了青春的焦躁,也苍凉了热切的心境。趸船为长廊,下面就是幽幽缓缓涌动的江潮。凝视水雾茫茫的江面,回眸码头客运处尖塔之上凝固的时间,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袭来。
汽笛长鸣,击碎思绪,船已到身前。趋步上船登楼,直到最高处。汽笛再次扬起时,船已驶离堤岸。船头劈开波浪,飞沫如雪,之后,浅褐色的江水缓缓涌动,渐远……一如我的思绪。这浩荡的不息,承载了多少沉重,又从多久之前,悠悠地流到现在,又将流到遥遥无期的将来。那些历史的痕迹,丝毫不能改变它坚忍的本质。而中山先生身上所具有的大汉民族那种博大、包容亦如它一般大相无形,平等而无私,恒久地润泽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