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说收尾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up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回放】
  (2007年福建卷)题目:季节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点试成“金”】
  “季节”这道题,留给考生自主立意、自由选材、自选文体的空间是比较宽广的。就立意而言,可考虑:(1)青春只有一季,要好好珍重;(2)生命的季节里,有春、有夏、有秋、有冬,拥有从容、淡定的心态才能让生命更充实;(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面对人生旅途中的严冬应学会忍耐与坚强;(4)丰收季节的甜蜜根植于耕耘季节的艰辛;(5)我的四季我做主;(6)季节的背后藏匿着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我们应学会敬畏自然;(7)教育是有“季节”的,急功近利的“反季节”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怎样写好结尾部分呢?可以抒发情怀,呼唤号召。比如:
  中华文化浩瀚博大,中华民族无一阶段不焕发着个性的魅力、人性的光芒,值得当代青年不断追思、学习。汉堡和薯条都是有保质期的,惟有文化与人性在历史长河中熠熠夺目。思考吧,芦苇们。
  慢慢翻阅散发着浓浓墨香的典籍,作者读出了“季节变迁”中的“人事沉浮”——他们中有春愁怨妇,有夏暑儒生,有秋爽雅士,有冬寒傲女……“中华文化浩瀚博大”,作者不仅展示出自身浑厚的文学积淀,而且发掘了蕴含其中的“个性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芒”,并使之与“汉堡和薯条”这些快餐文化形成对比,使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思考吧,芦苇们”,语出肺腑,言为心声,为全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还可引用佳句,增辉添彩。比如:
  记得有位著名诗人曾说: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相信这个城市的春天一定会更加温暖、更加美丽。我为我的父亲是一名农民工而骄傲。
  考生以“农民工子女”的视角,真切地刻画农民工及其子女来到大城市后的遭遇与心理体验。收篇引用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升华文章的内蕴,很好地深化了主题。
  
  【佳作品鉴】
  季节
  一考生
  曾经,想要做一个豪放不羁的文人,行走在羽扇纶巾之间,在落花中独立,看微雨中飞燕,绿柳如烟中墨笔生香,只求在宋代那华美的锦缎上留下自己韵短而味长的一笔;曾经,也想学易安凄柔幽婉,随手斟杯青酒,便能盛满离人的眼泪,书页间曼曲轻歌,便能道尽万古痴情。
  然而,属于宋词的季节,那百花热情绽放的春季,如今却早已静静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如同秋季般萧瑟与荒芜的现代社会,所有美好的事物早已如落叶般静静飘落。
  人类文明的进步,数字时代的到来,那个精致玲珑的季节,早已浓缩成淡淡的疏影,在墨香古卷中沉淀下去。骢骏驰骋,快不过手中鼠标轻点;绿蜡红烛,亮不过高楼灯红酒绿。身前身后,全是忙忙碌碌的上班一族;睁眼闭眼,都是琳琅满目的红绿指数,生活节奏正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加快,再加快。现代人正在把自己变成流水线上的罐头,没有个性,毫无情感,有的只是机械地、快速地朝着尽头移动。在那本该丝弦弄音、霓裳轻舞的七夕之夜,还会有谁去看那“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素笺成灰,相思成灾,在爱恨情仇随意抛洒的今日,还会有哪家女子“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是个欲望充斥、灵魂失落的季节,回望钢筋水泥的丛林,如秋季般阴森。人们的心灵被禁锢,在追名逐利中迷失自我,却叹息良辰美景虚设,世路难行。可是,又有谁肯把浮名换作浅斟低唱?又有谁坦坦荡荡,一蓑烟雨任平生?太多的是非恩怨剪不断、理还乱,我们日日彷徨不知所终,哪里还能用无与伦比的文字,写出千回百转却又明澈依旧的心境?
  现代人的空虚、寡陋,就似落叶后的枯枝,单调乏味。记得张潮《幽梦影》中有言:“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而现代人却早已习惯于“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店,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而那造就山水仙气、世外清音的佳句,那种意在笔先、神余言外的韵律,也早已零落成泥碾作尘,于暮霭沉沉中遁于无形;那兰舟催发的桨声,也早已在千里烟波的楚江里,一篙独去。
  回眸之间,万千繁华早已落尽,只剩一个单调的秋季。
  
  【名师点评】
  此文感慨深沉,妙语连珠。试以倒数第二段为例略作分析:在这里,作者先以富于情感意味的语句,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人的空虚、寡陋,就似落叶后的枯枝,单调乏味”。然后巧妙地引古人的话,接过来并化开去,说现代人“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店,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请看,作为客体的雪、花、酒、月、山水没变,作为主体的人却满脑子均是世俗的、功利性的东西,丧失了与大自然亲和的情操,丧失了追求高雅生活的情调,可见在“欲望充斥、灵魂失落的季节”里,今人连一点清心、情趣都没有了——这样的讽刺与抨击,真是极具力度。
  
  【阅卷手记】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靠收口。”结尾是写作中的最后一环,其好坏对考场作文有相当大的影响,决不能虎头蛇尾,而应成竹在胸,精心打造响亮而有余味的“豹尾”。常见的结尾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这是最实用的技法之一,一般是开门见山提出中心,然后在结尾处照应开篇,强化主旨。例如:
  (首)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淌。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尾)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爱心去生活,当人们从阅读中获取智慧与思绪,当人们到自然中寻找抚慰,人们才可以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写的,诗意地生活。
  (2007年湖南卷《诗意地生活》)
  首段明确“人,应当诗意地生活”,为全文定下基调;结尾处如千里伏流,言简意赅地总结了主体部分的三层论述,再次强调中心论点。这样前呼后应,浑然一体,使主题鲜明突出。
  二、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有意识地通过融情于景、渲染氛围等手法彰显美感与韵味,也是考场作文重要的结尾方法。例如:
  离开山间回家时,房东阿婆来牵我的手,我搀着她跨过那堵门坎,她颤抖地扶着我,吃力地迈出来,她说下次再来,夹着浓重的乡音;我点头,盯着她的小脚……
  车渐行渐远。我回头,看倚在门上的阿婆。夕阳西下,在门边上打出一片昏黄,却照不亮她逝去的年华。
  (2007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
  结尾写落日的余辉洒在倚门而立的阿婆身上和有着高高坎儿的门上,却照不亮阿婆“逝去的年华”和“坎”内昏暗的厅,它明指农村尚未跨过落后的“坎”,暗指必须跨过这道“坎”才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意蕴深厚,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三、巧妙发问,余味无穷
  一篇好文章要有理趣,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如同欣赏美妙的乐曲,曲虽终而余音缭绕,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例如:
  法国建有先贤祠,让人们牢记住大师的精神;英国保留着每位名人的遗踪,甚至他们只是一些孜孜不倦的奋斗者。那我们,那一片晴空到哪里去寻找?
  救救孩子……
  (2007年江苏卷《怀想天空》)
  该考生热切地关注精神生活,关注年轻一代的成长,针对“如今虚伪、忙碌、铜臭味十足的社会”,探寻着“晴空”的“寻找”之道,深沉地呼唤精神家园的重建。与内容相协调,语言表达很有张力和概括性,“那我们,那一片晴空到哪里去寻找”的追问,语挟锋芒,催人警醒,体现出思考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四、戛然而止,干净利落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煞尾如截奔马,简洁明快。例如:
  有人比喻如今的汉语就像一条流行的牛仔裤,尽管是新的,却洋洋洒洒地打着几块补丁。媚俗、低级、粗滥的语言就是这些“补丁”。我真的不希望我们流传千百年的汉语,被司马迁、曹雪芹、鲁迅等人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的汉语,就此露出衰亡的征兆。
  捍卫汉语,捍卫我们的母语!
  (2007年湖北卷《捍卫汉语》)
  文章敏锐地洞察试题的现实指向,以“如今的汉语就像一条流行的牛仔裤”设下形象的比喻后,直接道出“捍卫汉语,捍卫我们的母语”,用笔不枝不蔓,表情达意毫无遮拦,读来刚劲有力,气势不凡。
  五、细节点化,全篇皆活
  这是一种以细节出彩、着力凸显作者匠心与功力的结尾技法。例如:
  天空中突然传来寂寂寥寥的“啊——啊——”声。我大喜,抬头却只见两只大雁孤零零地飞过。
  弟弟摇着我的手问:“哥,那是什么鸟呀?”
  我吸了吸鼻子,说:“哥不知道。”我不想告诉他那是大雁呀,因为真正的大雁不是这个样子的。它们本应该三五十个一群,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唱着大风之歌,欢快地向南方飞去的。
  我只得愣在那里,发了好一阵呆,怀想着那曾经喧闹过的天空。
  (2007年江苏卷《怀想天空》)
  从结构上看,这个结尾固然是照应前文,更可贵的是,这里面有蕴涵、有画意、有作者内心情感的涌动,而“啊——啊——”的雁鸣声,更是富有魅力的神来之笔。
  
  【真题热身】
  (2007年北京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首尾赏析】
  (首)你是否读过这样的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是唐诗中的经典句子。亦如诗句本身,经典的东西就像细雨湿衣,好似闲花落地,在一片宁谧中打动人心,拨动心弦,在这个“速食”文化、“快餐”文化当道的聒噪的社会里,我们是否应换上一份安然恬淡的心境,来呼唤无声的经典呢?
  (尾)无声的经典,像是剥开石榴时往外散开的透明果实,落在你最不经意的脚边,即使被阳光晒得褪色,却始终保持带着青涩的粉红,重拾脚步前进,让生命温暖如昔。
  于是我们呼唤,呼唤“细雨湿衣”、“闲花落地”般无声的经典。
  (《无声的经典》)
  开头部分把目光投向现实,发出“我们是否应换上一份安然恬淡的心境,来呼唤无声的经典呢”的疑问;最后以“剥开石榴,果实散落”的比喻,再次呼唤“无声的经典”,自然地回答首段的疑问,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作者单位:江苏太仓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破茧成蝶  高三(1)班卜倩    黑暗中无尽的等待、苦痛、绝望,然而她从未停止奋斗。永不放弃,永不后悔,她知道,化蝶,需要以破茧的痛苦为代价。  ——题记    宫阙中的凋零  她眉头紧蹙,轻微的叹息划过嘴边。浣纱溪边的欢声笑语,青春的缤纷梦想,仿佛云烟,缓缓飘逝。她是献给夫差的礼品,她是越人复国的计策。她无语,倾国倾城的笑容掩藏了心中的伤悲。  日复一日,吴王宫中,她如一只不知疲倦的蝶……  
期刊
【考点技巧概要】  你知道命题者最喜欢出些什么题目来考我们吗?对,命题者最喜欢出那些我们掌握得还不牢固,还没有把握,还模棱两可的知识来考我们。成语里头,我们什么成语还掌握得不牢固呢?当然是那些两用成语喽。  何为两用成语?就是有两种意思的成语。既可作A解,又可作B解,是一个成语两副嘴脸,两张皮。一个成语,两种意思,那到底是用其哪一意呢?需要我们冷静审读,也需要我们懂点破解技巧。  技巧一:从其本义
期刊
生命的邀请  高三(9)班高佩  假如生命的轮回可以两次,我相信爱的光辉将会更加灿烂,更加光芒四射。  就拿今年5月12日来说,我国四川省的汶川县发生了8级破坏性的地震。这个地方的人民虽然遭遇到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种种灾难,但是就在那一时刻,我们中华儿女,13亿炎黄子孙的心却紧紧连在了一起。  这次灾难简称为“5.12”,而它的谐音就是“我有爱”。目前据统计,在汶川地震中已有六万
期刊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获评2007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闵恩泽;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胡鸿烈、钟期荣;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牺牲的空军飞行员李剑英;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孟祥斌;被称为“湖南张海迪”的残疾人李丽;党的理论传播者方永刚;坚守医德的“良心医生”陈晓兰;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的河南工人谢延信;用爱心唤醒英雄
期刊
徐冬友/评    拥挤的城市建筑物的缝隙偶尔会夹杂着一片空地,空地上填满树木花草所特有的绿色。四季不停地变换着,可这些花草树木却始终保持着人工剪辑好的造型,它们在阳光下默默地伫立着,在风雨中微微地颤抖着,在钢筋水泥马不停蹄的蚕食下顽强地挣扎着。  绿色是城市的营养师,无论是多么严重的废水废气、多么狂妄的风沙尘暴,它们都会尽心尽力地将之吸收消化,然后不间断地散发出它们自己生命里产生的清新、光彩和活力
期刊
如烟往事,似水流年,记忆被如梭的时光悄悄地偷走,当回首看看自己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却已了无痕迹。然而当自己真正去回首聆听和抚摸这尘封的记忆和书卷时,才发现那些属于自己的声音正回荡在心间。  打开发黄的书卷,那些巨人的声音正充盈于天地间。我听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贞……他们的话语我永记心间,但有一个
期刊
大凡一个人,从出生后稍有知觉起,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这种需求最初可能表现为一种生存的本能,如婴幼儿感觉饿了会啼哭,说明他(她)有吃奶的需求;长大一点后,除了有满足生存条件的需求外,还会有渴望得到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如玩具、玩伴等)的需求;成年后,这种基本的具体的需求就会发展为远大而抽象的愿望,这种需求和愿望我们称之为“人生理想”。一个人,首先要学会生存,然后学会做人,再去实现你的人生理想。这个过
期刊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刻让整个中国为之伤恸: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地震发生后,网友们为遇难的孩子写下了许多首诗。读着这些诗,笔者泪流满面。这是用浓得化不开的感情写的诗啊!想一想,那么稚嫩的身躯,却遭受了巨大的苦痛;那么天真的眼神,却见证了无比的黑暗,谁不难过落泪?在这里,愿天堂的阳光能让我们的小天使们安心午睡,愿天堂的光明能让我们的小天使们尽情嬉戏。    孩
期刊
好奇心  一考生  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将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来,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这样一颗“心”。  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了的。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
期刊
心灵的空隙  一考生  晶莹的玻璃瓶,折射着光芒。有人拿起它,向瓶里装满石子,问:“满了吗?”一片明媚中,冰冷的石块挡住了舞动的阳光。  我们总会想到一些不堪的过往,忖度自己究竟可以承受何种重量。当石子一枚枚加入,当生命之瓶中逐渐堆积阴霾,块垒满胸,我们窒息地想,终于到了窒息的一刻。就像,面对那没了晶莹的瓶子,我们总会不假思索地答:“满了。”  ——那是个碎雪窸窣的清晨,他,一个成功的银行家,被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