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背馍上学的年代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初,乡中学首设高中班,大哥有幸赶上,成为村里和家里第一个高中生。那时,农村孩子在镇上读高中必须住校,吃饭要从家里自带干粮。我的老家在苏北农村,那时,大多数家庭一日三餐的主食均为窝窝头、圆面饼、花卷等,当地统称这些面食为馍馍。因此,人们习惯说去镇上住校读高中的学生是背馍上学。
  记得当时每到周日和周三,是母亲最忙碌紧张的日子。她起早操持全家十多口人吃过中午饭,并快速洗刷完,连口气都来不及喘,紧接着就动手用家里最大的土瓷盆和上满满一盆面,为住校的大哥蒸能够吃三天的杂粮窝头。有时,也会换点花样,如卷烙馍或葱油饼,而后装进那只又大又结实的白粗布花包,催促大哥尽早返校,以免摸黑走夜路。
  那时,多数家庭的口粮以山芋、大豆、玉米等粗粮为主,全年仅有的少量白面几乎都用来给背馍学生改善伙食。当时,我时常羡慕大哥,认为他平时既能吃上好一些的馍馍,又能享受一周有两个半天不必上学的快乐。其实,并不知道他在学校里过的是那一日三餐缺汤少菜的艰苦生活。
  到了1973年的寒假,大哥高中毕业,我也有幸考上了本乡高中,接过他背了三年馍馍的粗白布袋,沿着他走了六千多里的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土路继续行走。当然,母亲也要继续从事她那光荣而艱巨的蒸馍事业。
  经过背馍上学一段时间后,之前我对大哥的羡慕全然没有了。我们村子在全乡西北角,距离学校驻地最远,大约有十五里路。当时农村家庭还没有自行车,每次背馍来回步行三十多里路,至少需要三四个小时。背着十多斤馍,奔波整整一个下午,累得腿疼腰酸,当晚直到半夜都睡不好觉,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尤其每次回家背馍时,看到母亲为我蒸馍,那紧张、忙累的情景,心里总是酸酸的,很不是滋味。
  在之后,将近一年半的背馍上学生涯里,我又有了一些不凡的经历和深切感受,可以说让我终生难以忘怀。记得那是1975年夏季,一个周三下午回家背馍,因几天的连阴雨,家里的柴火全都淋湿了。尽管母亲想了很多办法,蒸馍锅的火还是长时间顶不上去,馍馍迟迟蒸不熟,耽误了我返校的时间。走到半路,天就黑了下来。路过镇西边的魏庙大沟河堤时,路两边开始是一段齐腰深的玉米地,风刮得叶子哗哗作响,第一次走夜路的我,心里开始有些害怕。当走到中间,地势平缓下来,走到一块茂盛的山芋地,视线开阔了,我的心情也跟着平静下来。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左前方大约五十米远的庄稼地里,有一堆黑乎乎的东西,好像是两个人并肩蹲在那里。顿时,我的神经又高度紧张起来,感到心跳加快,头发竖起,一时不知道怎么办。心想原路返回,路程更远,还要耽误第二天上课,如向前走吧,不知会有什么危险的事情发生。我原地不动迟疑了片刻,然后,壮了壮胆,目不斜视,两手护着馍袋,飞快地往前跑。等到了学校,才发现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到了1976年底,征兵工作一开始,我第一个报名参军入伍。1977年,弟弟和妹妹又同时考上了高中。为此事,我在部队里好一阵子担心和惦念,生怕父母承受不了给他们带来的负担和压力。至于后来弟弟和妹妹同时背馍上学,且整整三年,他们是怎么度过来的,因我一直在部队服役不甚了解。可父母亲为此辛苦操劳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母亲每周两次,为弟弟和妹妹上学背馍忙碌的情景,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岁月悠悠,往事难忘。四十多年过去了,每每想到那个背馍上学的年代,我的心里依然五味杂陈。与其说,那时是农村学子背馍上学的年代,不如说,是千千万万个农村母亲饱受辛苦的年代啊!
其他文献
信步于古城一侧,看着夕阳一点一点地坠到墙头里,听着远处来往的车流发出嘟嘟的声音,一瞬间,觉得凤凰城寂寞了千年。  点点暖灯,照亮了整个孤独的天空,暧昧的黄和如墨的黑相互交织,盘旋,上升。人类的文明在这一刻似乎得到了理解,点亮了一整个绚烂大同。  城门次第千万开,却已是往昔的辉煌。如今,只有斑驳紧闭的红门,掺着一种复杂的情感,慢慢地静谧。是遗憾,还是完满?尘埃落定,一切都已成过往,而今唯有鸟雀飞。 
期刊
有这样一句话:“儿的生日,娘的苦日。”可是,亲爱的妈妈已经离开我们十三年了。每年我生日的这一天,女儿送来鲜花、蛋糕,我就会想起我的妈妈,眼泪不由自主地湿了双眸,脑海里浮现出与妈妈在一起生活的一幕幕温馨画面。  妈妈是个热情豪爽、勤劳善良的人。她个头儿不高,身材匀称,皮肤白皙,眼睛炯炯有神,梳着齐耳的短发,着装整洁。  我们家住在黑龙江北黑高速公路道西,红砖墙、红瓦盖的房子,宽敞明亮。房前屋后有很大
期刊
清明悲离别,绵绵无尽期。每到清明节来临,每一个人总是会想起逝去的亲人,每一个人都会深深地沉浸在哀思之中,思念萦绕心间。  细雨霏霏,这是一个伤心的日子,这是一个哀愁的日子,这是一个思念的日子,这是一个清泪断肠的日子,这是一个缅怀的日子!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远在天堂的亲人,你们还好吗?你们可知道,虽然你们已经离开多年,虽然我们天涯永别,但是你们的亲
期刊
到了石泉海葫芦庄园,那旖旎的自然风光、匠心独运的布局、秀美的山水花木、深厚的文化艺术,无不让人沉醉。“这片星空,这片海,让你一生被爱”,行走在山水间,心灵都被一种美融化了。  葫芦庄园的水活、清、秀。石泉细流潺潺,活水涌流,汇聚成海,一碧万顷,波光粼粼。这里的水清澈透明,鱼翔水底,水藻清晰可见。这里的水很秀美,像一位温情的姑娘,水灵秀气,楚楚动人。平静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水里像盛开着一大朵一大朵
期刊
迷迷糊糊,好像睡了好久。似是一场花开花落的光阴,又好像是一个不经世事的风雪年华!每次从睡梦中醒来,不是黎明,就是黄昏。日暮时分,看着金色的夕阳以笔直的线条倾泻在一湖春水之上,三兩只白鹅浮上水面。又一回水暖春起,梦,似乎也离得近了些!  我时常坐在屋子里的某个角落,偷偷地看着从破碎的玻璃窗透进来的几缕阳光。在这种平静似水的时候,看着滚滚烟尘在阳光里狂跃欢跳,掀起生命里的惊涛骇浪。一粒粒细小的灰尘,却
期刊
回想过去那么多年认识的朋友,能够让我瞬间觉得心安的,是那种话不多、心思单纯,也不强势的朋友,而不是那种一见面就滔滔不绝、激情四射、天崩地裂的人,也不是那种装得深沉,却暗暗较劲的人。  想起我一个师弟,虽然联系不是很密切,但是我到了那个城市,肯定会先联系他。他则会通知大家,安排好一切。大家说话时,他默默听着。那种感觉就像喝咖啡的时候,需要一杯清水,而他正是那杯清水。  喝咖啡带一杯清水的习惯,是V姐
期刊
我经常反反复复地做同一个有趣又好玩的梦,甚至不愿从梦中醒来。梦中的我身体是那样轻盈,好似一支火箭,飞向蓝蓝的天空。我的眼睛睁得特大,尽揽仙境。忽然,黎明前的曙光,透过窗户跃入眼帘,我醒来了。原来是南柯一梦。我又紧闭双目继续接着美梦。我飞啊飞,一下子落入了深蓝色的大海里,我变成了蓝鲸,摇着头、摆着身躯自由自在地在海中遨游。我看到了七彩斑斓的珊瑚、海石花,我双手合拢,捧着小鱼,脚踩着水,用尽全身力气蹬
期刊
有一年春季,我们准备去郊游挖野菜,我立刻想起了附近的泡子—老母猪泡。当我们驱车驶入原大庆石化总厂万头猪厂的南面,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不已。十多年没走过的草原,如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座现代化的大庆龙凤光明工业园区矗立在草原上。  老母猪泡在地理位置和行政上都隶属于安达市,可一些大庆人非常固执地把它当成了大庆的泡子。汽车沿着乡间的红砖路穿过巨宝村,西面从绿色的草原上升起一片波涛浩瀚的水域。浪花拍打
期刊
飞机的轰隆声充斥着耳膜,降落时逐渐清晰的夜景映入眼帘。当与江南的秀美山水亲密接触时,旅途的劳累一扫而光。  拖着疲惫的身躯入住旅馆,与一场细雨不期而遇。南方的雨不如东北大雨那样肆虐倾盆,而是缥缥缈缈随风潜入。一时间,烟雨笼罩了杭州这座城市。  江南的雨最是柔情,雨中杭州一如想象般秀气清雅,草木在烟雨飘摇中被无声滋润。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在雨中变得缓慢起来。下雨天,撑着伞是最诗情画意的。雨徐徐洒落在
期刊
天河山又叫中国第一爱情山,它魅力无穷,是牛郎织女的家园,也是我的故乡。  记得小时候,尤其是夏日的夜晚,妈妈都会带我到屋顶上睡。多少次妈妈遥指着银河,给我讲述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那时年幼天真的我竟好奇地问妈妈:“现在天上真的有牛郎织女吗?”妈妈只是说:“傻儿子呀,等你以后长大了后,自然就什么都明白了……”  1977年的七夕,我所在的中学组织全体师生到天河山游玩。那时,我才第一次真正领略到“牛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