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的武器不杀生

来源 :探索与发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防暴警察早就不仅仅依赖高压水枪和电棍了。从最新款的辣椒弹,到混合了腐尸、臭水沟和垃圾的屁味儿弹,以及在伊拉克战场上秘密试验的未来武器,在克敌制胜的同时,都表现出更大的慈悲。
  
  全是邪招儿
  
  为了“打不死”,武器专家可真是什么绝招儿都想到了,物理、化学、心理一起上阵。
  这些非致命武器各有各的高招儿。比如面对逃跑中的罪犯,最安全的办法就是使用抓捕网,俗称“大号手电筒”。这种抓捕网的面积通常都很大,网住两个人都没问题。如果对面的歹徒持刀的话,电击枪和沙袋弹就派上用场了。前者的外形与普通手枪类似,不过发射的是两根带有高压绝缘导线的小飞镖,击中人体瞬间,会产生高达5万伏的瞬间电流,足以使人员昏厥、肌肉麻痹。沙袋弹则是一种装有金属小球的布袋,由特殊防暴手枪或霰弹枪发射。发射后,沙袋弹发生旋转,体积迅速扩大,人体被击中时就如同被狠狠打了一拳,就算体壮如牛也一样立马倒地歇菜。
  人多势众也有办法对付。先用染色弹给这些坏家伙们涂上醒目并且极难去掉的染色剂,接下来就算跑再远,也一样能准确抓捕。音响炮在常规模式下就是个高音喇叭,如果喊话不管用,摁一个钮就变成“声波炮”,瞬间爆发的低频强噪声波足以使百米之外的人群昏厥!
  已经用来装备警察部队的震昏弹多数都兼有强光、强声、烟雾甚至催泪作用。震昏弹最著名的应用要数德国GSG9(第九边防警察大队)在1977年10月17日解救被劫持客机的行动。当时联邦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一架B737客机在飞回国内的途中被四名恐怖分子劫持。客机上共有87名乘客,飞机最终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降落。30名GSG9队员深夜秘密接近飞机,凌晨2时发动攻击,队员从紧急出口向机舱内投掷数枚震昏弹,巨大的闪光和爆鸣声令机舱内的恐怖分子猝不及防。还没等他们拿起武器反击,20名身手敏捷的GSG9队员早已冲进机舱,凭借MP5冲锋枪精确的点射将三名恐怖分子击毙、一名重伤,全部人质安全无恙。
  
  改良后的老三样
  
  非致命武器的快速发展是近二十年来的事情,“催生婆”就是全球范围内层出不穷的恐怖、骚乱事件。
  最早的非致命武器可选余地很小,严格说就三种:催泪弹、橡皮弹和水炮。催泪弹学名叫化学刺激弹,一旦发威,能让人皮肤、眼、耳和口腔遭到强烈刺激,鼻涕、眼泪、喷嚏、呕吐一起来。刚开始应用时这东西老被对手扔回来,新开发的催泪弹就加上了新花样,落地后引信点火,烟火剂燃烧,高速喷“毒雾”的同时,还不断旋转、蹦跳,骚乱中使人根本就别想找到它的影子。
  相比催泪弹,橡皮弹和水炮就“粗暴”得多。这种武器虽说弹头是橡皮,可如果被击中的是大腿、胳膊,巨大的疼痛会让人马上失去行动能力,如果被击中要害,一样会死人!水炮就更生猛了,高压水柱掺上染色剂和刺激剂,就算你能抵抗得了水柱的冲击力,也会因为各种化学毒剂的刺激而失去行动能力。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在1935年著名的“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各大学校的爱国青年就曾被国民党“落地成冰的自来水枪”激射过。
  
  一定要“抓活的”
  
  现在,北京的民警有种新武器,它射出的那张大网,即使是一辆时速70公里、载重15吨的卡车都能给生生“绑住”!这招儿也是从战争里学来的,腐蚀、润滑、阻燃、脆化、电磁脉冲弹、超级病毒、最先进的碳纤维网导弹……坦克开不动,汽车发不着,飞机飞不起。
  这一类能打击装备、器材、设施乃至环境的特殊武器就是反器材非致命武器。这类武器能用类似“点穴”的手段使一支看上去装备完好的军队失去战斗能力。显然;对于常常处于两派之间又不能偏袒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而言,这种既不会伤人、又能让各种装备“趴窝”的武器,将成为“维持和平”的最有力装备。
  碳纤维武器这个名字可能不如“石墨炸弹”更有名气。碳纤维丝非常细长,可以在空中长时间飘浮。只要飘到裸露的高压电线或变压器等电力设施上,极好的导电性能会立刻让这些电路烧毁并造成大范围停电。海湾战争时,美国在“沙漠风暴”中首次将石墨炸弹投入战场,装在“战斧”巡航导弹里的石墨炸弹让伊拉克全国85%电力系统瘫痪。
  环境破坏武器是非致命武器“利用地球”的经典范例。越战时美军为了破坏越军补给线“胡志明小道”,动用了各种脱叶剂和除草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臭名昭著的“橙剂”。它含有毒性很强的四氯代苯和二氧芑,7500万升“橙剂”使“胡志明小道”周边的热带雨林脱叶枯死,越军运输队都暴露在美军火力之下。
  另一种就是降雨催化弹,美军出动飞机2600多架次向云层里倾泻成吨的碘化银,造成洪水泛滥、桥断坝毁、道路泥泞难行,使得“胡志明小道”由原来每周9000多辆车辆的通行量减少到900多辆。据最新披露的情报资料显示,冷战期间美国还曾人为引导飓风的走向,给中美洲地区各国,尤其是洪都拉斯带来了灭顶之灾。
  
  人道主义不是总那么管用
  
  非致命武器乍一听上去,似乎比原本那些能让人血肉飞溅的各种子弹要“温柔”得多,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各种针对人员的非致命武器中,第一个要被拎上审判台的就是橡皮弹。英国权威医疗周刊《柳叶刀》发布的报告显示,即便是质量合格的橡皮子弹,在近距离射击目标要害时也能致人死亡,因此“其不能被认定为是控制群众行为的有效措施”。在北爱尔兰长达数十年的社会动荡中,英军士兵发射了大约12.5万发橡皮塑料弹,造成17人死亡。这主要是因为英军多在近距离射击。联合国维和部队也大量使用橡皮弹,在2007年2月科索沃首府普利斯蒂纳发生的骚乱中,联合国防暴警察发射橡皮子弹,将两名抗议的阿尔及利亚人打死。联合国最终在2007年7月决定,全体维和部队暂停使用橡皮子弹。
  第二个要被推上审判台的是更温柔也更危险的家伙——催泪弹。一般催泪弹中装填的都是暂时性刺激化学毒剂,虽说是暂时性的,但面对有着不同体质、年龄的人群,其杀伤力可不是一样的。如果是儿童、老人或者患有呼吸、心脏等疾病的人员,一旦被“喷”,很可能致命。
  高科技新型非致命武器就能避免死亡吗?不妨把电击枪和音波炮这两位叫上来。各种电击枪中最有代表性、名气也最大的,当属美国泰瑟公司研制生产的X26。自2001年以来,仅美国就有230多人因被警方的泰瑟枪击中而丧生。被泰瑟枪击中后,由于高压电流通过人体,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停止。而对于原本就有成为次声波武器潜力的音波炮,伤与杀也只不过在于旋钮的挡位选择之间。
  其实,能够决定伤亡和破坏程度大小的并不在于武器本身,而在于武器的使用者。从这一点上说,非致命武器也不比致命武器更人道,只要偏见和不公正还存在于世界,即使人的手中只剩吃饭用的刀叉,依旧会打个不停。
  
  选自《光明日报》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脉冲布袋除尘器的结构、原理,对其PLC控制系统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其PLC控制系统通过组态王开发监控系统软件和改进的矩阵控制电路实现了对脉冲
站在大地上,向北,无论我们从哪里出发,都能与长城相遇.长城笼罩在大地上,是我们必然会遇到的事物.如果一个人对长城一无所知,那么,长城的存在一定会令他深感惊异和疑惑--它为
1换煤气罐骗局rn这种骗局虽然每一户被诈骗金额不多(100-200元),但是成功率极高,而且用时极短,诈骗团伙一天可以扫荡几个村.一个100户左右的村庄,损失就要上万元.2017年10月,
期刊
2001年6月8日,建国以来湖南省新晃县最大的国家公职人员挪用公款案在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审判长严正宣判:被告人曾小燕于1999年6月至2001年1月期间,曾先后20次采取借用他人银行
近日,一种名为格列卫的药被称为“神药”,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rn“我吃了三年的药,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患者这句无奈心酸的话,让许多人潸然泪下.而众所周知的进口专利药
期刊
自以色列总理沙龙上台执政以来,巴以冲突不断扩大升级.巴以冲突的加剧,背离了奥斯陆协议和戴维营会谈精神,给巴以双方和平解决彼此分歧蒙上了阴影.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入团书馆,是为了改善图书馆管理,建立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管理模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功能,为读者服务。 The introduction of learning org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