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汁乳菇培养基和菌株优选

来源 :湖南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mx7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优化外生菌根性食用菌红汁乳菇的培养基配方,以11个红汁乳菇菌株为试验材料,对公开报道的27种培养基进行筛选试验.以红汁乳菇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和生物量作为评价因子,从中优选出最适合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基.结果表明:红汁乳菇菌丝在PDA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最快,达到3.05 mm·d-1;菌丝生长势最好,评分为5级;PDA固体培养基是所有供试培养基中表现最佳的.在所有供试液体培养基中,BAF培养基上的菌丝生物量最大,达到2.57 g·L-1.红汁乳菇JH5号菌株对所有供试培养基均表现出良好的营养适应性,是1个优良菌株.上述结果对红汁乳菇菌根苗生产中提高菌种制备效率有较大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在对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联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RT–PCR方法克隆得到沙芥幼苗叶片2个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PcHSP26.5和PcHSP17.8,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它们的核苷酸和编码蛋白,通过Real–time PCR分析其在高温、低温、NaCl、ABA和干旱复水胁迫下的表达模式.PcHSP26.5和PcHSP17.8开放阅读框分别为699 bp和462 bp,分别编码282和153个氨基酸,其中PcHSP26.5包含1个内含子.PcHSP26.5、PcHSP17.8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6480、174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采集2019年生产的63份大米籽粒和64份玉米籽粒,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仪(AFS)测定大米和玉米籽粒中砷(As)、钡(Ba)、镉(Cd)、铜(Cu)、铁(Fe)、锰(Mn)、钼(Mo)、镍(Ni)和锌(Zn)的质量分数,并利用环境健康风险模型评价江津区大米和玉米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江津区大米和玉米籽粒中As最大质量分数分别为176.0、162.8μg/kg,低于国家食品卫生As标准(<200μg/kg);江津区3份大米和6份玉米样品中Cd
测定金镶玉竹、毛竹、黄竿乌哺鸡竹、孝顺竹、凤尾竹、观音竹、大明竹、狭叶青苦竹和茶杆竹等9竹种经自然干旱处理后叶片受害等级以及竹叶的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抗旱系数法、模糊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求抗旱性度量值(D值),再以聚类分析法综合划分竹种的抗旱级别,同时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抗旱性与竹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9竹种的抗旱性由强到弱可分为3类,其中狭叶青苦竹和黄竿乌哺鸡竹为第1类;茶竿竹、大明竹、观音
采用11年(2008—2018年)绿肥定位试验,研究氮钾减施20%下紫云英不同翻压量(15000、22500、30000、37500 kg/hm2)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处理的早、晚稻产量显著增加,产量可持续指数提高,且减施氮钾20%翻压紫云英处理和单施化肥处理间的11年平均产量和产量可持续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分析2018年的数据,与当地的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施氮钾20%翻压紫云英30000 kg/hm2能显著提高早稻生物量、氮素积累量、化肥氮素吸收
为准确还原松针覆盖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设置0.29、0.58、0.87 g/cm2共3个不同的松针覆盖水平(分别记为F1、F2、F3)和不覆盖松针处理(F0)进行一维土柱垂直入渗试验,以van Genuchten模型为基础,针对松针覆盖层的特性设置相应的水力特征参数,并使用HYDRUS–1D对土柱入渗和蒸发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与F0相比,松针覆盖处理F1、F2、F3的土壤蒸发量随松针覆盖层厚度增加而逐渐减少,松针覆盖处理能明显降低土壤蒸发量;松针覆盖土壤会优先蒸发松针覆盖层内部的水分,F3在
为探明新疆焉耆地区4种动物(牛、鸡、猪、羊)源沙门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和管家基因invA的PCR检测,分离、鉴定沙门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在分离株中用PCR的方法检测14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共分离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191株,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牛源(62.0%)、鸡源(28.3%)、猪源(9.0%)和羊源(8.5%);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对被检抗菌药物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鸡源、羊源、猪源、牛源的耐药严重程度依次降低,鸡源沙
针对机械破壳后油茶果果壳破开不规则而导致果壳和茶籽难以分选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锥形针的油茶果裂瓣破壳方法:锥形针插入油茶果壳的顶部,油茶果壳沿生物裂瓣裂开,形成裂口,裂口逐渐增大(裂口长度达到5 mm以上视为破开),随后锥形针上移回位,完成油茶果的破壳.对比分析油茶果破壳穿刺预试验结果,选取锥形针锥角角度(30°、45°、60°)、锥形针插入果壳的深度(5、8、11 mm)和采摘后存放时间(2、5、8 d)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油茶果的破壳力和裂口长度,结果随着锥形针锥角角度和插入深度的增大,油茶果破壳力和
为提高薏苡脱壳质量,运用柔性剪切揉搓脱壳原理,设计了一种压力磨盘式薏苡脱壳装置.装置主要由进料搅龙、动磨盘、压力磨盘和压力调节装置等部件组成.工作时,薏苡随进料搅龙进入脱壳空间,依靠两磨盘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对薏苡进行揉搓脱壳,当压力磨盘受力大于薏仁破碎力时被顶起,以增大脱壳间隙,保护薏仁.对薏苡在导流区、破壳区和分离区的受力进行分析,确定影响薏苡脱壳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薏苡含水率、脱壳转速、脱壳间隙和预紧力.以脱净率、破损率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薏苡脱壳装置的最佳参数范围;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含水
利用chopchop网站对大鼠Inhba基因的第二外显子设计sgRNA位点,通过合成sgRNA寡核苷酸、酶切连接构建到px330载体,再转染px330–Inhba–sgRNA载体到大鼠L6细胞,通过T7E1酶切、T载体克隆测序来验证sgRNA编辑Inhba基因的效率.结果表明:转染pX330–Inbha–sgRNA载体后,Inhba基因的编辑区域的PCR产物能被T7E1酶切割预期条带;T载体克隆测序显示,随机选取的20个单克隆中有5个克隆在预期切割位点附近出现不同长度的碱基缺失,估测编辑效率为25%.可见
以武陵石漠化山地8种针阔叶树种为试验材料,利用TDP树干液流仪监测树干液流速率,研究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7月不同树种树干液流速率最大值排序为刺楸>木荚红豆>朴树>麻栎>黄樟>马尾松>杉木>柏木.刺楸的树干液流速率最大值出现在11:00,为3893.83 g·cm-2 h-1;柏木的树干液流速率最大值出现在14:00,为238.00 g·cm-2 h-1;阔叶树种的树干液流速率均大于针叶树种的.9月不同树种树干液流速率最大值排序为麻栎>木荚红豆>黄樟>马尾松>刺楸>朴树>柏木>杉木.麻栎的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