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的湖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lul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入了解青藏高原,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这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家对青藏高原实施了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简称“第一次青藏科考”。由于自然条件过于恶劣并受科考条件所限,“第一次青藏科考”对可可西里的考察在1989—1990年方才启动。在1989年预考察的基础上,1990年5月21日-8月23日,由34个单位共68人组成的科考队,19台车对可可西里开展了涵盖20多个专业的综合科学考察。“第一次青藏科考”揭开了可可西里的神秘面纱。就湖泊考察来说,可可西里的成果集中表现在《中国湖泊志》中。这些成果是后来科研工作者了解青藏高原湖泊状况的重要基础。
  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冰川、湖泊和河流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青藏高原下垫面中,超过1.4%面积是湖泊,数量超过3万个,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面积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其中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78个,面积占高原湖泊面积的80%。
  可可西里横跨我国的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包括青海省格尔木、治多,西藏自治区班戈、尼玛和改则等市(县)部分区域,是青藏高原这片净土中最为神秘和最难以到达的区域。
  地理上的可可西里是以可可西里山为主体的邻近山原湖盆地区,位于瞎喇昆仑山以东,青藏公路以西,唐古拉山以北,昆仑山以南,面积约23.5万平方公里。然而一般人们认为的可可西里主要指青海省的部分,这部分的可可西里地区要比地理上的可可西里小得多,大体上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图一),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
图一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我们这次科考主要在青海省的可可西里这部分地区,这里地势高亢,平均海拔4860米。受地质构造控制,地理上山地、宽谷和盆地呈北西西一南东东方向带状相间排列。自北向南,分别是昆仑山东段博卡雷克塔格山,包括布喀达坂峰、马兰山、大雪峰组成的大、中起伏的高山和极高山;勒斜武担湖——可可西里湖——卓乃湖、库赛湖高海拔湖盆带;可可西里山中小起伏的高山带;西金乌兰湖——楚玛尔河高海拔宽谷湖盆带;冬布勒山 乌兰乌拉山中小起伏的高山带。
  水文上,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羌塘高原内流湖区和长江北源水系交汇地区。可分为三个水系;东部为楚玛尔河水系组成的长江北源外流水系,以雨水、地下水补给,水量较小,以季節性河流为主;西部和北部是以湖泊为中心的东羌塘内流水系,处于羌塘高原内流湖区的东北部;北部中段为柴达木盆地内流水系,以红水河为主,穿越昆仑山流入柴达木盆地。超过1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21个,面积超过3300平方公里。超过2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6个,其中两个湖泊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
  自第一次青藏科考开展以来的近50年(可可西里30年),青藏高原自然与社会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气候变暖幅度是同期全球平均值的2倍,是全球变暖背景下环境变化不确定性最大的地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水循环格局的重大变化,如冰川退缩、冻土退化、冰湖溃决、冰崩、草地退化、泥石流频发等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青藏高原作为“一带一路”环境变化的核心驱动区,将对“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30多亿人口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就湖泊来说,因受科考条件所限,“第一次青藏科考”关于湖泊水深和水质的资料仅限于近岸湖区,其代表性不足。完整的水下地形测量基本没有,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区域,大大限制了对青藏高原湖泊水文状况的研究。近些年来,随着国家不同层面对高原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研究的支持,零星的湖泊水文状况调查也得以开展,然而数量比较有限且精度也有待提高。因此国家启动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下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2017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门发贺信,明确指出“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作出新贡献,让青藏高原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为加强对第二次青藏科考的组织管理,服务保障科考顺利进行,国家还成立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也分别设立了地方自身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第二次青藏科考开展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等十大科学考察研究任务,组建若干个专题科考分队,其中湖泊演变及气候变化响应是此次科考的重点专题之一。
  基于以上背景,为调查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水量及其动态变化,阐明湖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在青海省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领导小组的协调和支持下,由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组队,郑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可可西里管理处5家单位参与,成立了共约30人的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演变及气候变化响应科考分队。青藏高原所副所长朱立平研究员为分队长,鞠建廷助理研究员为执行分队长。考察队于2019年10月8日——11月20日对可可西里特拉什湖、乌兰乌拉湖、西金乌兰湖、勒斜武担湖、太阳湖、可可西里湖、卓乃湖、盐湖8个湖泊进行水量、水质或沉积物以及流域河流水质和流量、土壤和地形综合科学考察。
  考察队于2019年10月15日在沱沱河二道沟附近进入无人区,11月17在盐湖附近出无人区。34天时间里,考察队共扎营11次,考察里程近1400公里(路线图见图一),考察湖泊面积近2200平方公里。考察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根据队员陈浩博士的统计,考察期间翻越大小山近百座,强渡河流近20条,陷车上百次(其中严重陷车近10次,被迫卸车解困3次),爆胎6次。严重损伤车辆1部,显著损伤车辆4部。   初步考察结果显示,与第一次科考相比,随着降水的增多,除卓乃湖异常溃决导致面积迅速缩小和下游盐湖面积异常扩大外,其他多数湖泊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相应地,不少湖泊盐度也随之下降(图二)。以永红一西金乌兰湖为最甚:第一次科考时,永红湖和西金乌兰湖面积共416.1平方公里,礦化度达256.7g/L之多;本次科考发现,该湖面积已达612平方公里,增大了近一半,盐度降到了66.2g/L。所考察湖泊中,面积最大的是乌兰乌兰湖,盐度最大的是西金乌兰湖。湖泊最大深度15-65米不等,最深湖泊为太阳湖,最大深度为65米;西金乌兰湖最浅,最深不过15米。考察队还采集了沿途土壤样品和湖泊沉积物样品,其中湖泊岩芯可用来恢复过去一万年左右湖泊的水量变化。本次考察成果将填补该区域水量测量的空白,为亚洲水塔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服务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和区域水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图二(a、b、c)两次可可西里湖泊勘测水深、面积变化及面积变率(制表:张琳)
图二(a、b、c)两次可可西里湖泊勘测水深、面积变化及面积变率(制表:张琳)
图二(a、b、c)两次可可西里湖泊勘测水深、面积变化及面积变率(制表:张琳)

其他文献
古格是吐蕃王朝分裂后建立的若干个小王朝之一。古格的国王是吐蕃赞普的直系后裔。虽然始终未能将整个西藏置于统一的管理之下,但古格王国在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间建立了世界最高处的政权和最高处的文明。它经历了35代国王,曾经拥有10万臣民,并以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的发祥地而著称。王国延续了700多年,这在人类历史上也并不多见。但它最后的硝烟燃起,以致遭受灭顶之灾,暗然落下历史帷幕,其导火索,竟然
“1、2、3、4……,1、2、3、4……”稚嫩的声音唱着节拍,午后温暖的阳光照进这间有着铁皮屋顶的排练室,打在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上,一扫冬天的寒冷。群增家庭儿童藏戏团的孩子们,正在为参加《我要上春晚》总决赛,在雪巴拉姆藏戏团的老师的带领下,一遍又一遍紧张排练着。  如果这一轮能冲刺成功,他们所表演的蓝面具藏戏将登上2012春节联欢晚会的大舞台。为了这一刻,很多孩子已经排练了三年;为了这一刻,雪巴拉
与拉萨隔河相望的慈觉林,被誉为“看得见布达拉宫的窗口”,是眺望布达拉宫的最佳视角。这里能看到红山耸立,也能看到碧水中流。而从布达拉宫金顶,又可以回望到慈觉林,那里有茂密葱郁的绿色林卡,是拉萨难得的一片绿色风景。  慈觉林还是拉萨著名的“四大林”之一,乾隆皇帝御赐了慈觉林寺匾额“崇寿寺”。而慈觉林村背后,那象征吉祥八宝之一宝瓶的奔巴日神山,则是拉萨作为宗教圣地的重要标志。  就在慈觉林村民竭力接轨拉
一幅画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是让一个孩子能够停下来安静地欣赏,我想这幅画必然是成功的,而画家李光林做到了。  2020年5月10日,《爱慈敬喜——李光林西藏题材油画展》在西藏牦牛博物馆开展,一个孩子专注地看着一张孩子面孔的画作,整个场馆瞬间陷入一种巨大的安静之中。那一刻,我忽然有一丝懂得:一幅画真正的意义,大概就是这种让人安静下来思考的力量,无声而巨大。  初遇藏地,学会懂得  1986年10月,
电影《转山》体现了两个根本性的词汇:转山及朝圣。无论是围绕神山的转山活动,还是嗑着长头前往拉萨朝圣的行为,无不体现着藏族百姓生活及信仰、宗教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今年转察雅仁达乡爱邦卡神山,明年转察雅县香堆镇的阿鸟落落神山,后年转德钦县卡瓦格博神山,到了马年转阿里的冈仁波齐,到了猴年转山南的扎日神山,这样世界就转动起来了。”察雅县角克寺活佛丹增如是云。  若自驾车从川藏线、滇藏线或青藏线进拉萨,
“门隅”,位于我国西藏山南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东南,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少数民族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在古代藏语中,门隅被赞美为“别隅吉莫炯”,意为“隐秘乐土”或者“隐秘乐园”,早在松赞干布时代就置于吐蕃王朝统治之下。广大门隅地区本是我们无可争议的可爱家乡,但1947年刚获得民族独立后的印度新统治者,从1951年以后,派出军队强行驱赶西藏噶厦政府在当地的行政官员,逐步蚕食、抢占“门隅”及察隅、
查拉路甫石窟寺开凿于松赞干布时期,是早到西藏吐蕃王朝早期的石窟,有“吐蕃第一窟”之美誉。窟内古老的石刻造像,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不仅为西藏众多的摩崖造像、泥塑像、壁画、唐卡等提供了断代依据,而且极大丰富了我国石窟艺术,是全面认识我国石窟艺术面貌的重要材料。    在拉萨河不宽的冲击平原上,突兀的红山和药王山格外醒目,两山原本相连,后因修建市区公路而中断,形成对峙、呼应之势。“长”着布达拉宫
7月21日,西藏自治区首届藏文古籍修复培训暨西藏自治区藏文古籍修复中心揭牌仪式在拉萨举行。  西藏自治区作为国内藏文古籍藏量最大的省份,藏有卷帙浩繁的藏文古籍,这些古籍是千百年来藏族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介绍,2008年,西藏正式启动古籍保护工作,成立了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西藏自治区
扎什伦布寺建筑群。 曾涛 摄扎什伦布寺正门。 曾涛 摄扎什伦布寺建筑群。 曾涛 摄  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市郊尼色山麓,整座寺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庙宇佛殿疏密均衡,和谐对称,与尼色山融为一体,远处眺望,金碧辉煌,雄伟壮丽。  清朝驻藏大臣和琳曾写诗赞美扎什伦布寺:﹁塔铃风动韵东丁,一派生机静空生。山吐湿云痴作雨,水吞活石怒为声。﹂意思是说,扎什伦布寺殿塔上的铃在风中作响,铃声悦耳动听,从寺中
白纳村仅有的两个牧业组之一的11组,当地人称这里为“次布” 图/春江  关于“白纳”二字的含义似乎很难一言详尽,在几名白纳村人反复讨论及补充之下,终于被概述为:生态环境极好的圣地。  白纳村,坐落于拉萨东头的南岸深处,是达孜区最大的行政村,穿过达孜城区不久再右拐数公里就能到达。这是我近年来的第二次探访,所以并不陌生。3月的高原干燥而清冷,沿途的农田土坷垃里正冒出浅浅的青稞、小麦苗子,增添了几分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