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D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4-0098-01
机械加工中使用的测量工具有很多,测量工件时用测量范围大的测量器具测量小型工件,不仅不经济,而且测量精度还难以保证。对比较测量来说,测量器具的示值范围一定要大于被测件的参数公差。在测量形状误差时,测量器具的测量头要做往复运动,因此要考虑回程误差的影响。当工件的精度要求高时,应当选择灵敏度高、回程误差小的高精度测量器具。对于薄型、软质、易变形的工件,应该选用测量力小的测量器具。对于精糙的表面,不得用精密的测量器具去测量。被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要小于或等于测量器具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常用的有百分表、千分表、量规、塞尺等通用测具,我们下面将对这些工具在使用时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便于初始使用者能够更快的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使用内径百分表和内径千分表测量时,在测量前须根据被测工件的尺寸,选用相应尺寸的测头,调整内径千分表零位。使用后也要对零位,以便观察内径千分表变化情况。另外,在调整及测量工作中,内径百分表的测头应与环规及被测孔径垂直,即在径向找最大值,在轴向找其最小值。测量槽宽时,在径向及轴向找其最小值。具有定心器的内径百分表在测量量内孔时,只要将仪器按孔的轴线方向来回摆动,其最小值即为孔的直径。内径千分表读数值的精度比内径百分表高,更应注意使用不当带来的影响。测量杆外面是套管,套管外还有塑料管,手只能捏在塑料管上,不要将人体的热传到内径千分表测量杆上。
使用百分表、千分表测量工件时,百分表应固定在可靠的表架上,根据测量需要,可选择带平台的表架或万能表架。百分表应牢固地装夹在表架夹具上,但夹紧力不宜过大,以免使装夹套筒变形卡住测杆,应检查测杆移动是否灵活。夹紧后不可再转动百分表。测量前须检查百分表夹牢又不影响其灵敏度,为此可检查其重复性,即多次提拉百分表测杆略高于工件高度,放下测杆使之与工件接触,在重复性较好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测量。在测量时,应轻轻提起测杆,将工件移至测头下面,缓慢下降测头,使之与工件接触。不准把工件强迫推入至测头下,也不准急骤下降测头,以免产生瞬时冲击测力,给测量带来误差。在测头与工件表面接触时,测杆应有0.3~1毫米的压缩量,以保持一定的起始测量力。测杆与被测工件必须垂直,否则将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测量圆柱形工件时,测杆轴线应与圆柱形工件直径方向一致。根据工件的不同,应选择合适形状的测头进行测量。如可用平测头测量球形的工件,可用球面测头测量圆柱形或平表面工件,可用小测头或曲率很小的球面测头量测凹面或形状复杂的表面。测量薄工件时须在正反方向上各测量一次,取最小值,以免由于工件弯曲,不能正确反映其尺寸。测量杆上不要加油,以免油污进入表内,影响表的传动机构和测杆移动的灵活性。
使用杠杆百分表和杠杆千分表测量时,测杆(杠杆短臂)的有效长度直接影响测量误差,因此在测量工作中必须尽可能使测杆的轴线垂直于工件尺寸。如果由于特殊工件的测量需要或无法调整测杆轴线使工件尺寸與测量线重合时,可将测量值乘上相应修正值,对测量量结果加以修正。表的各工作面均不应有碰伤、斑点、锈蚀及明显的划痕等外观质量。测杆及指针的回转应灵活、平稳(无阻滞、跳动和卡住现象),测杆应能自其中央位置在不小于正负90度范围内平稳的扭动,并且能在任意位置上作用可靠,指针与其回转轴的配合应牢固,表圈与主体的配合应无明显松动,并且转动平滑、静止可靠,表盒与表圈配合应紧密。
采用圆锥量规测量工件时,圆锥量规用于检验内、外圆锥的圆角实际偏差的大小和锥体直径。被测内圆锥用圆锥塞规检验,被测外圆锥用圆锥环规检验。圆锥角偏差的大小用涂色法检定。注意避免碰伤,远离磁场,用后擦干净,涂防锈油,装入盒内存放。圆柱量规检查工件内外柱面时,检验孔用圆柱塞规,检验轴用圆柱环规(卡规)。测量时,量规和工件测量圆柱面都应擦拭干净,涂油后对中轻轻塞入,不可强行用力。同时,必须把通规和止规联合使用。只有当通规能够通过被测孔或轴,同时,止规不能通过被测孔或轴时,该孔或轴才是合格品。圆柱量规的保养存放同圆锥量规。
螺纹的测量可采用塞规、螺纹环规。螺纹通规具有完整的牙型,螺纹长度等于被测螺纹的旋合长度;螺纹止规具有截短牙型,螺纹长度为2个~3个螺距。螺纹通规用来模拟被测螺纹的最大实体牙型,检验被测螺纹的作用中径的实际尺寸;螺纹止规用来检验被测螺纹的单一中径。被测螺纹如果能够与螺纹通规自由旋合通过,与螺纹止规不能旋入或者旋合不超过2个螺距,则表明被测螺纹的作用中径没有超出其最大实体牙型的中径。单一中径没有超出其最小实体牙型的中径,被测螺纹合格。螺纹的测量还可以使用螺纹样板,主要用于低精度螺纹工件的螺距和牙形角的检验。螺纹样板的各工作面均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以及影响使用或外观质量的其它缺陷。样板与护板的连接应能使样板围绕轴心平滑地转动,不应有卡住或松动现象。测量螺纹螺距时,以螺纹样板组中齿形钢片作为样板,卡在被测螺纹工件上,如果不密合,就另外换一片,直到密合为止,这时该螺纹样板上记的尺寸即为被测螺纹工件的螺距。应尽可能利用螺纹工作部分长度,把螺纹样板卡在螺纹牙廓上,使测量结果较为正确。测量牙形角时,把螺距与被测螺纹工件相同的螺纹样板靠放在被测螺纹上面,然后检查它们的接触情况,如果有不均匀间隙的透光现象,说明被测螺纹的牙形不准确。这种测量方法只能粗略判断牙形角误差的大概情况。半径规(R规)即我们常说的R样板组,使用时应依次以不同半径尺寸的样板,在工件圆弧表面处作检验,当密合一致时,该半径样板的尺寸即为被测圆弧表面半径尺寸。外观及成套性要求同螺纹规。
塞尺,塞尺的测量精度一般为0.01毫米。测量时,应先用较薄的一片塞尺插入被测间隙内,若仍有空隙,则挑选较厚的依次插入,直至恰好塞进而不松不紧,该片塞尺的厚度即为被测间隙大小。若没有所需厚度的塞尺,可取若干片塞尺相迭代用,被测间隙即为各片塞尺尺寸之和,但误差较大。由于塞尺很薄,容易折断,使用时应特别小心,使用后应在表面涂以防锈油,并收回到保护板内。塞尺的测量面不应有锈迹、划痕、折痕等明显的外观缺陷。测量器具的选择原则测量器具按其用途、特点可分为标准量规、极限量规、测量仪器和测量装配。
以上是在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选择测量器具的依据是被测对象的公差值的大小。对绝对测量来说,要求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要大于被测量的量的大小,但不要相差太大。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应选用通用(万通)测量器具,大批量生产应优先考虑专用测量器具。
机械加工中使用的测量工具有很多,测量工件时用测量范围大的测量器具测量小型工件,不仅不经济,而且测量精度还难以保证。对比较测量来说,测量器具的示值范围一定要大于被测件的参数公差。在测量形状误差时,测量器具的测量头要做往复运动,因此要考虑回程误差的影响。当工件的精度要求高时,应当选择灵敏度高、回程误差小的高精度测量器具。对于薄型、软质、易变形的工件,应该选用测量力小的测量器具。对于精糙的表面,不得用精密的测量器具去测量。被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要小于或等于测量器具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常用的有百分表、千分表、量规、塞尺等通用测具,我们下面将对这些工具在使用时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便于初始使用者能够更快的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使用内径百分表和内径千分表测量时,在测量前须根据被测工件的尺寸,选用相应尺寸的测头,调整内径千分表零位。使用后也要对零位,以便观察内径千分表变化情况。另外,在调整及测量工作中,内径百分表的测头应与环规及被测孔径垂直,即在径向找最大值,在轴向找其最小值。测量槽宽时,在径向及轴向找其最小值。具有定心器的内径百分表在测量量内孔时,只要将仪器按孔的轴线方向来回摆动,其最小值即为孔的直径。内径千分表读数值的精度比内径百分表高,更应注意使用不当带来的影响。测量杆外面是套管,套管外还有塑料管,手只能捏在塑料管上,不要将人体的热传到内径千分表测量杆上。
使用百分表、千分表测量工件时,百分表应固定在可靠的表架上,根据测量需要,可选择带平台的表架或万能表架。百分表应牢固地装夹在表架夹具上,但夹紧力不宜过大,以免使装夹套筒变形卡住测杆,应检查测杆移动是否灵活。夹紧后不可再转动百分表。测量前须检查百分表夹牢又不影响其灵敏度,为此可检查其重复性,即多次提拉百分表测杆略高于工件高度,放下测杆使之与工件接触,在重复性较好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测量。在测量时,应轻轻提起测杆,将工件移至测头下面,缓慢下降测头,使之与工件接触。不准把工件强迫推入至测头下,也不准急骤下降测头,以免产生瞬时冲击测力,给测量带来误差。在测头与工件表面接触时,测杆应有0.3~1毫米的压缩量,以保持一定的起始测量力。测杆与被测工件必须垂直,否则将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测量圆柱形工件时,测杆轴线应与圆柱形工件直径方向一致。根据工件的不同,应选择合适形状的测头进行测量。如可用平测头测量球形的工件,可用球面测头测量圆柱形或平表面工件,可用小测头或曲率很小的球面测头量测凹面或形状复杂的表面。测量薄工件时须在正反方向上各测量一次,取最小值,以免由于工件弯曲,不能正确反映其尺寸。测量杆上不要加油,以免油污进入表内,影响表的传动机构和测杆移动的灵活性。
使用杠杆百分表和杠杆千分表测量时,测杆(杠杆短臂)的有效长度直接影响测量误差,因此在测量工作中必须尽可能使测杆的轴线垂直于工件尺寸。如果由于特殊工件的测量需要或无法调整测杆轴线使工件尺寸與测量线重合时,可将测量值乘上相应修正值,对测量量结果加以修正。表的各工作面均不应有碰伤、斑点、锈蚀及明显的划痕等外观质量。测杆及指针的回转应灵活、平稳(无阻滞、跳动和卡住现象),测杆应能自其中央位置在不小于正负90度范围内平稳的扭动,并且能在任意位置上作用可靠,指针与其回转轴的配合应牢固,表圈与主体的配合应无明显松动,并且转动平滑、静止可靠,表盒与表圈配合应紧密。
采用圆锥量规测量工件时,圆锥量规用于检验内、外圆锥的圆角实际偏差的大小和锥体直径。被测内圆锥用圆锥塞规检验,被测外圆锥用圆锥环规检验。圆锥角偏差的大小用涂色法检定。注意避免碰伤,远离磁场,用后擦干净,涂防锈油,装入盒内存放。圆柱量规检查工件内外柱面时,检验孔用圆柱塞规,检验轴用圆柱环规(卡规)。测量时,量规和工件测量圆柱面都应擦拭干净,涂油后对中轻轻塞入,不可强行用力。同时,必须把通规和止规联合使用。只有当通规能够通过被测孔或轴,同时,止规不能通过被测孔或轴时,该孔或轴才是合格品。圆柱量规的保养存放同圆锥量规。
螺纹的测量可采用塞规、螺纹环规。螺纹通规具有完整的牙型,螺纹长度等于被测螺纹的旋合长度;螺纹止规具有截短牙型,螺纹长度为2个~3个螺距。螺纹通规用来模拟被测螺纹的最大实体牙型,检验被测螺纹的作用中径的实际尺寸;螺纹止规用来检验被测螺纹的单一中径。被测螺纹如果能够与螺纹通规自由旋合通过,与螺纹止规不能旋入或者旋合不超过2个螺距,则表明被测螺纹的作用中径没有超出其最大实体牙型的中径。单一中径没有超出其最小实体牙型的中径,被测螺纹合格。螺纹的测量还可以使用螺纹样板,主要用于低精度螺纹工件的螺距和牙形角的检验。螺纹样板的各工作面均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以及影响使用或外观质量的其它缺陷。样板与护板的连接应能使样板围绕轴心平滑地转动,不应有卡住或松动现象。测量螺纹螺距时,以螺纹样板组中齿形钢片作为样板,卡在被测螺纹工件上,如果不密合,就另外换一片,直到密合为止,这时该螺纹样板上记的尺寸即为被测螺纹工件的螺距。应尽可能利用螺纹工作部分长度,把螺纹样板卡在螺纹牙廓上,使测量结果较为正确。测量牙形角时,把螺距与被测螺纹工件相同的螺纹样板靠放在被测螺纹上面,然后检查它们的接触情况,如果有不均匀间隙的透光现象,说明被测螺纹的牙形不准确。这种测量方法只能粗略判断牙形角误差的大概情况。半径规(R规)即我们常说的R样板组,使用时应依次以不同半径尺寸的样板,在工件圆弧表面处作检验,当密合一致时,该半径样板的尺寸即为被测圆弧表面半径尺寸。外观及成套性要求同螺纹规。
塞尺,塞尺的测量精度一般为0.01毫米。测量时,应先用较薄的一片塞尺插入被测间隙内,若仍有空隙,则挑选较厚的依次插入,直至恰好塞进而不松不紧,该片塞尺的厚度即为被测间隙大小。若没有所需厚度的塞尺,可取若干片塞尺相迭代用,被测间隙即为各片塞尺尺寸之和,但误差较大。由于塞尺很薄,容易折断,使用时应特别小心,使用后应在表面涂以防锈油,并收回到保护板内。塞尺的测量面不应有锈迹、划痕、折痕等明显的外观缺陷。测量器具的选择原则测量器具按其用途、特点可分为标准量规、极限量规、测量仪器和测量装配。
以上是在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选择测量器具的依据是被测对象的公差值的大小。对绝对测量来说,要求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要大于被测量的量的大小,但不要相差太大。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应选用通用(万通)测量器具,大批量生产应优先考虑专用测量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