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公益服务新格局的最终建立,势必要求在内部控制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但是,事業单位中仍存在风险意识不强,人员配置不合理、素质较低,财务基础工作薄弱,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各单位自身特点,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避免重大经济活动风险,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完善措施
一、事业单位概况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目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公益服务新格局逐步建立,势必要求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上也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与此同时,财政部于2012年印发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要求从2014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实现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和管控。
所谓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解释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其目的在于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不足
普遍来讲,许多事业单位上至领导、下至职工都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不够,错误地认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建立规章制度,业务或其他目标远比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重要,认为另行建立一套内部控制制度无必要、无意义,因此很少花大力去设计一套系统完整、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即便是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也未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执行的时候各部门没有意识到各自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看不到内部控制制度在规范管理和减少风险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且经常视其为一种限制和约束,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内部控制难以执行到位,制度如同虚设。
(二)人事管理制度落后,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
内部控制靠的是职工之间、部门相互之间的牵制和协作,其成功与否在于职工素质的高低。保证单位所有成员都具有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职业能力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岗位设置不科学、流动性差,奖惩机制不完善,人员专业配置、素质培训欠缺等这些事业单位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的固有特点,不能因为内部控制制度的需要而随意进行改变,导致单位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各项制度的执行受阻。
(三)财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现阶段,在我国特色的体制下,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很不健全,资产管理混乱,预算控制薄弱。例如: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是一岗多职,岗位之间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原始凭证审核不严、不合规、不合法;会计核算不符合制度要求,自行设置和随意使用、混用会计科目,造成会计核算不伦不类、会计信息大量失真。
(四)评价机制缺乏,内部监督较弱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也是内部控制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保障机制。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也是内部监督的主要力量,由于对待内部审计的认识和态度的不同,有些事业单位往往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缺乏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监督执行不到位。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是全过程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实际工作中往往侧重于事前和事中控制,对问题出现后的处理很少涉及,缺乏必要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不能有效反馈结果。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措施
(一)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在内部控制中的主导地位
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要真正确立起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必须强化法人经济责任制,将责任风险直接与决策层挂钩。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一些相关领导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学习,使他们在了解把握内部控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内部意识和内部控制环境。
(二)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
单位应根据业务活动的需要,按照人力资源政策的要求,制定科学的人员选聘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定期培训、定期考核、制定与业绩考核挂钩的薪酬制度,切实做到薪酬安排与职工贡献相协调。对各级管理关键岗位职工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明确轮岗范围、方式等,形成员工的有序流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三)增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要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为财政“节流”奠定坚实的基础,必须重视改进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既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又是监督者,所以不仅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政策法律意识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会计人员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培训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政策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知识不断更新,技能不断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不断提升。
(四)加强内部监督,建立有效地评价机制
事业单位应根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制定符合本单位特色的内部监督制度,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设立内部审计部门,配备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培训,提升审计能力。
事业单位还应根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和单位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设定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四、结论
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的动态过程,涉及单位全部部门和工作人员,贯穿业务实施的始末。各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充分认识到面临的风险和内部控制的不足,尤其是重要事项、重点领域的风险,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结果,保证国家财政资金有效利用,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2]《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完善措施
一、事业单位概况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目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公益服务新格局逐步建立,势必要求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上也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与此同时,财政部于2012年印发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要求从2014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实现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和管控。
所谓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解释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其目的在于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不足
普遍来讲,许多事业单位上至领导、下至职工都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不够,错误地认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建立规章制度,业务或其他目标远比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重要,认为另行建立一套内部控制制度无必要、无意义,因此很少花大力去设计一套系统完整、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即便是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也未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执行的时候各部门没有意识到各自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看不到内部控制制度在规范管理和减少风险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且经常视其为一种限制和约束,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内部控制难以执行到位,制度如同虚设。
(二)人事管理制度落后,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
内部控制靠的是职工之间、部门相互之间的牵制和协作,其成功与否在于职工素质的高低。保证单位所有成员都具有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职业能力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岗位设置不科学、流动性差,奖惩机制不完善,人员专业配置、素质培训欠缺等这些事业单位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的固有特点,不能因为内部控制制度的需要而随意进行改变,导致单位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各项制度的执行受阻。
(三)财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现阶段,在我国特色的体制下,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很不健全,资产管理混乱,预算控制薄弱。例如: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是一岗多职,岗位之间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原始凭证审核不严、不合规、不合法;会计核算不符合制度要求,自行设置和随意使用、混用会计科目,造成会计核算不伦不类、会计信息大量失真。
(四)评价机制缺乏,内部监督较弱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也是内部控制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保障机制。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也是内部监督的主要力量,由于对待内部审计的认识和态度的不同,有些事业单位往往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缺乏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监督执行不到位。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是全过程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实际工作中往往侧重于事前和事中控制,对问题出现后的处理很少涉及,缺乏必要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不能有效反馈结果。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措施
(一)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在内部控制中的主导地位
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要真正确立起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必须强化法人经济责任制,将责任风险直接与决策层挂钩。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一些相关领导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学习,使他们在了解把握内部控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内部意识和内部控制环境。
(二)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
单位应根据业务活动的需要,按照人力资源政策的要求,制定科学的人员选聘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定期培训、定期考核、制定与业绩考核挂钩的薪酬制度,切实做到薪酬安排与职工贡献相协调。对各级管理关键岗位职工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明确轮岗范围、方式等,形成员工的有序流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三)增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要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为财政“节流”奠定坚实的基础,必须重视改进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既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又是监督者,所以不仅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政策法律意识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会计人员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培训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政策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知识不断更新,技能不断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不断提升。
(四)加强内部监督,建立有效地评价机制
事业单位应根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制定符合本单位特色的内部监督制度,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设立内部审计部门,配备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培训,提升审计能力。
事业单位还应根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和单位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设定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四、结论
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的动态过程,涉及单位全部部门和工作人员,贯穿业务实施的始末。各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充分认识到面临的风险和内部控制的不足,尤其是重要事项、重点领域的风险,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结果,保证国家财政资金有效利用,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2]《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