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民应该接受测试吗?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伟大思想家从亚里士多德到卢梭和孟德斯鸠等人都认同一个观点,即民主只有在小国才能运行良好。在地方层次上,人们对所选择的领袖的能力和品德有更多了解,地方议题相对直接也更容易理解。即便出现了错误,地方层次的代价也较小。
  然而,出于某种原因,这一点一直被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实践所忽略—无论是小共同体还是拥有数亿人的庞大政治群体,领导人都在自由和公平的竞争性选举中产生,每个成年人都有一张选票。
  中国是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在地方层次上,人们有广泛的共识即民主是个好东西。但是该政治体系的前提是这样一种假设,即在不同等级的政府中,选举和提拔领袖的标准应该是不同的。在中央层次上,政治议题变得更加复杂,政策不仅影响到“国民”而且影响到子孙后代、外国人和自然界,因此选拔过程应该随着政治权力台阶的上升而越来越多地注重选贤任能—具有高超能力和良好美德的人。
  中国的政治体制已经部分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中国政府在1988年引入村民直接选举。而在更高层政府,已经形成一套复杂而全面的选拔体制。政府官员经过一系列的考试和考验,只有在经过几十年下级政府管理的历练之后才能被提拔到高级领导岗位。
  当然,该体制需要更多的民主元素:在基层,选举不一定如理想的那样自由和公平。该体制也需要更加讲究选贤任能:官员的选拔应该取决于能力和道德水平而不是家庭背景或政治关系网。但是,这个模式本身—基层采取民主,越往上面越强调选贤任能—的确是不同于西方的,应该确立判断是否进步的标准。
  与之对比,在欧洲,模式本身存在缺陷。在面积庞大、人口众多、由不同国家组成的高度多样化的政治组织内,期待民众以知情的方式投票本身就不现实。欧盟的政策影响到各成员国的国民和欧洲公民,欧洲选民应该投票支持那些代表国家利益和欧洲利益的政党。在原则上,欧洲选民应该很好地理解国家政治和欧洲政治,愿意了解最新消息,因为它对国家政治和欧洲政治产生影响,同时详细了解不同政党的政纲以便做出知情的决定,比如哪个政党能最好地处理欧盟的问题如GDP停滞不前和青年的高失业率等。无论人们喜欢欧盟更强大还是更弱小,欧洲的未来都不应该仅仅依靠不同欧洲国家的地方政策。
  欧洲选民对此任务似乎并没有充分准备。一方面,选民投票率在过去20年一直下降,在2009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投票率只有43%。而那些投票者常常显示出极端主义倾向。今年5月,28个欧盟成员国的公民将选举欧洲议会的751名议员。民意调查显示,左翼和右翼的反欧盟民粹主义者将可能获得远远超过现在的12个席位,这样一来,欧盟的改革将变得更加困难。选民或许希望极端主义政党阻挠积极的变革。但是,选民真的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吗?
  西班牙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调查让人对此产生怀疑。大部分受访者在选举欧洲议会议员时对欧洲议题没有充分的政治认识,“与欧盟和欧洲议会有关的议题”只影响了13.7%的受访者。而且,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宣称,他们从来没有或几乎从来没有阅读过报纸上的政治和选举信息,绝大多数人说他们从来不在网上搜索选举信息。
  选民投票缺乏知情的了解,这不能归咎于选民误解了选举的利害关系:72.6%的人承认欧盟决策影响到西班牙人的生活。简而言之,西班牙公民承认他们对欧洲议会议员的集体选择将影响到西班牙和欧洲,但他们缺乏知情投票所需要的政治知识。欧洲其他国家的选民比他们更理性的可能性非常低。
  跟中国不同,欧洲民主习惯已经根深蒂固,选拔领导人不用公民投票而用纯粹的选贤任能模式是不现实的。但是,旨在提高选民能力的尚贤建议可以被注入选举体系之中,同时不至于破坏民主选举的基础。理想的情况也许是选民需要通过一场考试,以显示出他们对欧盟所有13个政党的政纲有充分的了解。更现实的解决办法是,要求选民通过强制性的多项选择考试,该考试是对13个得到承认的欧盟政党中两个政党的政纲的检测。
  选民接受测试的要点,不是要偏向某个政党或政治倾向。重要的是,选民很好地了解他们投票支持的内容或人选。这样一来,政治代表更有可能实施可靠的政策。如果欧洲能从中国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一点有用的启发,过去的伟大西方政治理论家也会为欧洲喝彩吧。
其他文献
权力专制是造成“周期率”的根本原因  《南风窗》:对于“历史周期率”现象,历代执政者有怎样的自觉体认或反思?  王毅:中国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发达很早,“周期率”自然是其关注焦点之一。历代执政者的反思有两方面值得注意:一是那些理智者对“周期率”的深刻力量充满敬畏,比如《贞观政要》记载李世民反复说:“太平之后必有大乱”;“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二是他们虽十分
在《昨日的世界》一书的开头,斯蒂芬·茨威格这样写道:“倘若要我今天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我长大成人的那个时代作一个简明扼要的概括,那么我希望我这样说:那是一个太平的黄金时代。”  那个黄金时代正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百年和平”的晚期。当时的欧洲上流社会享受富足,迷信进步,以为这样的好日子永远不会有尽头。如茨威格所说,欧洲弥漫着“一种巨大而又危险的自负”,抱定了一种“以为能阻止任何厄运侵入自己生活的深刻信
在当下中国,说起税,“痛”就马上成为一种整体性感受,甚至是“集体无意识”。这就是税对社会“教育”的结果。否认,或者假装不知道这一点,已经没有意义了。经济降速一来,减税的潘多拉魔盒就打开了。  是的,这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无论语言如何包装,税总会让我们暴露出真实的面目,“算计”开始了。毋宁说,历史就是在“算计”中前行的吧。当年英国的国王不算计贵族,贵族不算计国王,恐怕就不会有大宪章,甚至不会有代议制
自奥巴马2009年上台后,美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国内失业率连续43个月超过8%,创下二战以来的最长周期;企业投资意愿下滑,美国已有超过500万人失业超过6个月,较其上台前数据上升近一倍。再看美国财政部9月数据,国债总额已超过16万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纪录,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负债至少5万美元。这与奥巴马入主白宫时约10.6万亿美元的水平相比,增加了50%以上。与此同时,奥巴马总统的支持率一路下跌,
从湖北来北京打工的老李,蹲在工地门口,拼命抽着烟。  他发愁着这一年的工资,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拿到手里。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瘫在床上的母亲和忙了一年的媳妇、还在上学的孩子都在等着这笔工钱过个年。可老李除了得到分包公司经理的一句“一定给大家工资”,什么保证都没有。  2003年,时任总理温家宝为建筑工人讨工资的事迹温暖了无数农民工的心;然而10年后的今天,建筑业追讨工资事件远没有消失。2014年春
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央企负责人将分为组织任命和市场竞聘  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近日下发到中央企业。这次改革将央企负责人分为组织任命和市场竞聘两种,前者的薪酬总体上参照(可适当高于)同级别党政官员的标准,后者的薪酬总体上参照(可适当低于)市场上同等职业经理人的标准。方案规定,央企负责人基本年薪按上年度央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两倍确定。最高法院将出台非法证据排除的解释文件  最高法正在制定有关非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决定官员升迁的最重要指标,即所谓“以GDP论英雄”。这一点常常被认为既是中国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是目前中国社保、环境、医疗等领域出现诸多困境的根源。  2014年全国“两会”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一脉相承,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提出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把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上来”。在新的改革形势下,有可能发展出
2012年2月14日,习近平在白宫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  中国目前面临的基本国际形势有什么新变化?中国新领导人执政后,在外交哲学、外交思维、外交政策等方面是否有转折性的变化?国际秩序中的“结构实力猜想”,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启发?近日,《南风窗》记者就中国外交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专访了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教授。  辜学武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1991年获波恩大学政治
叙利亚冲突2011年爆发后很长一段时间,其他国家除了暗中援手,并未赤膊上阵去攻击混战中的任何一方。但自2014年6月以来,“伊斯兰国”异军突起,随后的8月和9月,美国相继开始空袭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据点,土耳其、沙特、约旦、阿联酋、巴林等周边国家,以及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也参与了空袭。加上一年后闪电空袭“伊斯兰国”的俄罗斯,“安理会五常”里除中国外
从1992年的“红山口会议”开始,中国足球便进入了“改革纪元”。但长达20多年的改革,一直没能改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不论甲A还是中超,俱乐部的独立性和市场的有效性始终未获解决。俱乐部依附于心思各异的企业集团,而市场中则总有一个“婆婆式”的机构高悬。最终,作为体育系统改革突破口的中国足球,非但没有成为模范样本,反倒成为了反面教材。  作为一项“集体运动”,足球被赋予了太多使命:民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