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提起斯大林就有三肚子气

来源 :健康快车·百岁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3456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斯大林崇高而又神圣的地位,便平地风波,一落千丈。毛泽东对苏联发生的事变,震惊之余,立刻以审慎、敏锐的眼光,纵览斯大林的功过是非。
  斯大林的四次错误
  斯大林对中国革命,一直有着很深的成见。土地革命时期,他认为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中国革命难以成功。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只能算个“农民领袖”。抗日战争时期,他从维护本国利益的立场出发,只相信国民党的力量,不相信共产党的力量,不愿援助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和根据地,甚至担心援助中国共产党,会引起蒋介石和英美盟国的不满。“西安事变”发生时,苏联《消息报》发表社论予以谴责,认为张学良是在“帮助瓦解中国并制造混乱”。斯大林还通过王明,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抗战中,放弃独立发展,放弃争取领导权,做到“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其实质是完全服从于国民党。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整装待发,准备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可是斯大林却派来米高扬,劝说毛泽东不要渡江。南京解放后,国民党政府由南京迁往广州,苏联驻国民党政府大使馆也随之迁往广州。相反,美国大使馆却留在南京,静观形势的变化。斯大林担心人民解放战争向南发展,会破坏雅尔塔会议划定的势力范围,致使美国全面卷入,危及苏联利益。
  拿老虎口里的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路线,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新中国首先想到的便是寻求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苏联的支持。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率领代表团到苏联访问。当日,斯大林便接见了毛泽东。后来,毛泽东被安排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别墅里,斯大林对他采取了不冷不热的态度,十多天不予会见。毛泽东想起四年半以前,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访问苏联签定所谓友好条约时,斯大林的态度远比现在热情得多。毛泽东恼火了,他对苏方人员说:“你们让我来莫斯科什么事也不办。干什么?难道我来这儿就是为了吃饭、拉屎、睡觉吗?”斯大林知道后,才带着莫洛托夫等来到毛泽东下榻的别墅,当面表示歉意和苏中友好的诚意。
  中苏之间最后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标志着中苏两党、两国之间建立起兄弟般的友谊。可是,这种友谊的建立是来之不易的,毛泽东、周恩来等殚精竭虑、周密思考,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毛泽东对此一直记忆犹新。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说:“我们同斯大林有不同意见,我们要签中苏条约,他不订,要中长路,他不给,但老虎口里的肉还是能拿出来的。”
  1949年的苏联之行,对毛泽东来说是一次难以忘怀的、不愉快的远足之旅。毛泽东在党的一次会议上说:“……戏台上的英雄豪杰出来,踱方步,与众不同。斯大林就是那样的人,他比我矮,画家定要把他画高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多高多重是物质问题。苏联画家画我们两人坐像,他在抽烟,我手里拿一本书,表示向他学习。”
  三分错误七分成绩
  在谈到斯大林对自己的压抑时,毛泽东尤为动情地说:“讲起斯大林,我们有三肚子气。可是,我们还认为他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这是公正的。”他尤为欣赏斯大林破除迷信的风格。他说:“学习马列主义,没有势如破竹的风格,那多危险。斯大林后期有这点风格,也可称势如破竹,只是破得不好,有些破烂了。”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认为,斯大林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他生前没有真正地培养出自己的接班人。
其他文献
【人物小传】张孝,1909年出生,广东中山人,广州医疗界心血管泰斗。曾多次为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治病保健,还参与过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的临终抢救,被越南政府授予荣誉勋章。78岁退休。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89岁时还坚持每天把读到的好文章收藏起来。这一习惯让他百岁时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张孝是一名普通的军医,但他的百载人生却是一部传奇,曾为毛主席、董必武等中外元首政要当保健医生,包括抢
期刊
最近网络上疯传救治心梗患者的“拍打疗法”——“遇到急性心梗,拍打胳膊肘内侧,用时不多急救心肌梗死却效果非凡,不仅可缓解心梗突发前的心区不适,而且没有外用医药产生心肌损伤、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的副作用。”  “拍打疗法”还有一个“病例”,说的是一位70多岁老人在参加别人婚礼时突然昏厥,仰坐在椅子上呼吸急促,两眼僵直,大家怀疑是心肌梗死。有人打电话叫救护车,有人上前撸起他的衣袖,用力地拍打肘内弯
期刊
1981年至1983年,本文作者参与了全国政协会议的服务工作,结识了不少知名人士,特别是北京市原文联主席管桦、“文革”中被定为“三家村”之一的廖沫沙、中国民主同盟成员何惧先生以及知名的老报人顾执中老先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已经过去几十年了,至今仍难以忘怀。  如今四位老人已经作古,但他们的儒雅风范,他们的自我保健方法,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乐观是战胜疾病的良药  管桦同志是在抗日战争时
期刊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永远年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在我们的脸上留下了印记。我们无法阻挡年龄的增长,但我们可以保持我们的身体器官、容颜尽可能的年轻。经过对各地百岁老人的调查采访,我们发现老年人变年轻也是有秘诀的,这些秘诀简单易操作,希望读者朋友通过阅读下面这三个真实案例后都能够保持年轻的状态!  88岁老人陈彤云:漂亮不输年轻人  您想过88岁时,别人会用什么词来形容您吗?和蔼?慈祥?鹤发童颜?……有
期刊
头戴安全帽、身穿骑行服,自行车后座上驮着简单的行李……74岁的韩国老人李容珍的装扮很新潮,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十几岁。6月6日,编者见到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时,他正在用韩语给青岛的朋友打电话,脸上丝毫看不出旅途的疲惫。他热爱骑行,喜欢旅行,带着一颗年轻的心感受着跨国骑行的快乐。  喜欢中国 骑行已经超过一万公里  据李容珍介绍,他出生在韩国首尔。上高中时,他曾学过两年中文,所以能听懂汉语,也会书写汉
期刊
都说湖南湘潭县云湖桥有位“世外高人”,苦心钻研根雕,手艺自成一派,是个了不得的人物。《百岁养生》编者带着好奇的心理来到81岁高龄的曾世英老人家中一探究竟。  走进曾老家的小院,一股书香门第的气息扑面而来。整洁、雅致的小院里走出位满脸笑意、白发盈盈的老头,热情地招呼编者进屋。一看,老人家中的楹联都是由竹木板雕刻而成,曾老笑笑:“这个都是无聊的时候随意弄的。”老人的谦辞让编者对他的作品更是好奇。  打
期刊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家庭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是一种投资,到达一定阶段后就可以收到回报。但时至今日,这一观念正被前所未有地颠覆着。根据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这些早该自立却因种种原因依然“吃定”父母的人被媒体称为“啃老族”。  “啃老”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对低薪一族来说,“啃老”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
期刊
读者投稿  棋盘式切瓜法(巧切水果)  炎炎夏日,西瓜是很多人“消暑”的必备品。您知道怎么切西瓜又快又方便吗?建议您试试图中的方法(图片来源自“网络”)。这样切出来的西瓜很方便拿取,也不用担心西瓜汁会滴到衣服上。  笔者友情提示,将西瓜扣在与其直径差不多大的盘子里切,效果更好。  花瓶叠放法  家里囤积了各式的花瓶,以应对家庭的那些隆重时刻。平日里,可以把它们叠放在一起,非常节省空间,透明玻璃放在
期刊
夏季高温酷暑,阳气亢盛,极易造成机体津液损伤,使人口干舌燥,不思饮食,这时千万别强迫自己吃美味甜腻的大鱼大肉,相反吃点苦味的食物反而能健脾开胃,令食欲大增。故有“夏日吃苦,胜似进补”之说。  炎炎夏日,苦味当道  古代五行学说所倡导的“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颇有科学道理。而从中医角度讲,苦味食物皆属于寒凉性质,具有清热泻火、祛暑燥湿、生津开胃之功,因此特别适合在炎热的夏季食用。而在所有苦
期刊
三伏天来了,天灸就开始热闹了。近几年,中医天灸广为传播,甚至连老外都想尝尝新鲜。那么,天灸是否有大众说的“包治百病”这么神奇呢?目前网络上疯传的自助天灸方,美容院、养生会所的天灸治疗,又是否能替代传统中医院的天灸治疗呢?今天,《百岁养生》就为大家释疑解惑!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容易生病,大人易患鼻炎、咽炎、流感,小孩易患肺炎、哮喘。殊不知这些疾病都和夏天阳气耗损有关。所以,夏季充实阳气、强壮正气就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