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炮火中传书,62年后真情握手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30日,在央视的演播大厅里,主持人乐嘉喊道:“有请过云月老人!”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走了上来,袁国光连忙站了起来,两位老人走到了一起,紧紧握住对方的双手,双目对视。“你好!你好!”似有千言万语,都融进了简单的“你好”两个字。要知道,当年袁国光22岁,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名志愿军;过云月15岁,是杭州师范学校的一名女学生,写了不少温情书信鼓励他。他们相约战后在杭州见面,可这个相见却迟到了62年……
  那天,袁国光老人一身戎装(老式军服)来到了节目组,胸前三块军功勋章特别显眼,虽然已经85岁高龄,但老人精气神很足,回忆起62年前的故事,老人如数家珍。袁国光是广东韶关人,62年前,他正在朝鲜战场上参加抗美援朝战斗。“大约是1950年,当时我22岁,赴朝打仗。”而就在这个时候,袁国光收到了一份来自祖国的慰问信,落款署名就是过云月。信中说:敬爱的志愿军叔叔,你们为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为了打败美帝国主义赴朝作战,你们是很光荣的,我向你们致敬!“当时对我们在外的战士来说,真的很宝贵。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真的很想见一见过云月。”让袁国光没有想到的是,过云月老人已经在台下静候多时了。
  袁国光老人保留着62年前他们的来往书信。“当时在战场的时候,我就放在背包里,一直随身带着,我想哪怕我牺牲了,也要带着它们。”他小心翼翼打开,拿出了一叠已经发黄的信纸。这些都是62年前,袁国光和过云月来往的书信,从朝鲜战场上背回国内,一直保存到现在。主持人乐嘉甚至都不敢碰,“我怕弄坏了,保存了这么多年,太珍贵了。”
  看到当年自己亲手写的书信,过云月有些激动。“那一天,是我们班主任桑老师给我们上课,她给我们读了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当时还是发在报纸上的,听完全班同学都很激动,我们就想起给志愿军写慰问信。”因为无法确定志愿军战士的姓名,大家统一开头称呼为“最可爱的人”。或许是缘分巧合,“最可爱的人”袁国光收到的就是署名为过云月的慰问信。“他在信中说战场上的故事……”、“她在信中说校园的故事……”一来一回,过云月和袁国光来往了6封书信。可惜因为搬家等原因,过云月没能把袁国光的书信保存下来,“他是一个很有心的人,真不好意思,他写的信我已经找不到了。”
  袁国光当着过云月的面,解释了“不辞而别”的缘由——原来,袁国光在家中排行老大,他还有一个弟弟,也参加了抗美援朝。“我的弟弟袁文样也到战场来了,但我并不知情,我是在他当兵前见过他。他去朝鲜战场比我迟两个月,是我父亲从老家写信来我才知道的。后来我按弟弟写的‘第×邮箱’的地址写了信,他只给我回了一封信。信中说了他们部队的驻点,还高兴地告诉我说他当了班长。”但是,就只有这一封信,成为了兄弟间的最后文字。不久,袁国光收到的复信却是连队文书写的。信上说:你弟弟已经在战场上牺牲了。弟弟的牺牲给袁国光父母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两位老人的身体很不好,我是家中老大,去杭州工作肯定不现实了,所以就回了老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为了不耽误她,我就没有再联系了。”放弃了联系,却从未放弃过挂念。后来,袁国光老人把藏在心底的秘密告诉了在上海工作的儿子袁章锐……
  节目接近尾声,两位老人互赠礼物、相互祝福。她给他准备的是一本杭州游记,书中还夹了一张她最近的照片,就像60多年前信中夹照片一样。“这是我来之前在杭州新华书店买的,欢迎你来杭州。”他给她准备的也是两样,一本韶关当地的邮册,还有一份手写的歌词“为你等待”,他还提了一个要求,要把这首歌清唱送给她,“歌词里面有云、月,和过云月的名字很吻合。”临别之际,两位老人再次紧握双手。“祝你永远健健康康”,“祝你也顺顺利利”,“我们要一辈子都做好朋友”……让我们共同祝福两位老人,健康、快乐。
其他文献
她嘴巴不小,还爱大笑,喜欢她的人说她这是和茱莉亚·罗伯茨同款;不喜欢的人说她这是张牙舞爪。而爱她的人更奉她为“天后”,具有超强的创造力,既“可以摧毁又可以重建”,也能够让人“爱到死,恨不休”。  搞怪的外表下,她有颗敏感的心  2014年,吴莫愁继续以她“小旋风”般的姿态,席卷着光怪陆离的娱乐圈。她交出的年终成绩单彻底让两年前“预言”她“只能红两年”的酸言酸语销声匿迹。  3月,她问鼎东方风云榜“
期刊
江南如诗如画,古来文风画风特盛。以江南画坛而论,顾恺之的人物,倪云林的山水,王孟端的竹石,均为中国画史之经典。近现代拥有昊观岱、徐悲鸿、钱松芾、秦古柳诸大家。文脉传承,泽及当今,贤才济济,王福元乃为其中翘楚。  王福元学养广博,多才多艺。人物、山水、花鸟皆精;诗、书、画、印俱佳;又通音律,笙、笛、古筝、昆曲均善。其绘画艺术自成诗韵江南、笔墨写心之境。  1947年,王福元出生于无锡江阴一耕读之家。
期刊
1946年3月老舍和曹禺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讲学一年,一年期满后,老舍滞留在纽约,继续从事小说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第三部《饥荒》和长篇小说《鼓书艺人》。1924年9月到1930年2月,老舍曾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书5年半。这次他从1946年3月到1949年10月在美国生括了将近4年,其欧美经验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相当可观的。  “放青儿”,结识赛珍珠  老舍访美是当时中美文学界交流
期刊
王福元,1947年生,以故乡无锡江阴毗山为号。  197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曾师从海上大家唐云先生,并私淑无锡名家秦古柳先生,后入南京艺术学院就读。  师从陈大羽教授和朱修立、陈德曦等著名山水人物画家。  对传统绘画、书法及理论皆悉心研究,专攻写意人物、花鸟、山水及书法。  书画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家级大型画展,并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或藏家收藏。  多幅作品曾选送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
期刊
高毒农残频现形 成癌症高发诱因  “我们家那位从来都不注意,有时候黄瓜、西红柿用手擦两下就吃,说他都不听。”日前,市民王女士打进热线,向工作人员讲述了自己老公的经历,“开始还没事,也没出现拉肚子这样的问题,可去年却查出了胃癌,胃切掉了一大半。”虽然医生没明说是农药残留直接导致的癌症,可王女士坚持认为,这和老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王女士的猜测,得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消除
期刊
近日。著名作家王蒙出现在南京太湖论坛,为与会者举办了一场题为《文化生活的繁荣与困惑》的讲座。对王蒙,业界有非常多的称呼,文学界的泰斗、文学大师。另外,他还做过3年零5个月的共和国文化部部长。10年的中央委员、15年的政协委员…王蒙说,“我这一辈子,最主要的活动还是文学著述。”如今。忙碌依然是他的主题。王蒙说:“我永远纪念着过往的60年、65年、80年,我期待着仍然奋斗着未来。当然,如我的小说的题目
期刊
近日,北京卫视红星剧场热播的大型抗日传奇剧《打狗棍》引发强烈社会反响,11月1日的北京地区平均收视高达9.97。11月4日,《打狗棍》播出近半时,该剧编剧、导演郭靖宇携剧中主演杨志刚、于毅、陈洁、王靖云、肖茵、刘智扬等来到潘家园街道,与这里的观众展开亲密互动。郭靖宇说:总买假货的他在潘家园街道收获了最真的观众情。许多社区居民表示:北京电视台“欢剧一堂”进社区活动实实在在、贴心接地、欢乐和谐,真正拉
期刊
北京电视台《真情互动》栏目邀请了两个遭遇几乎完全一样的家庭到电视台做节目。这两个家庭都很不幸,女主人都因病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第一个家庭中的丈夫和妻子原在街上摆摊卖小吃,生意很不错。她们唯一的孩子在读初中,成绩也很优异。原本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可是,无情的病魔却把幸福从他们手中夺走了。妻子患病后,他们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丈夫整天守着妻子,寸步不离,害怕妻子寻短见。成绩优
期刊
一个鸡毛做的手工毽球,卖价不过5元。86岁的老婆婆陈玉珍在春熙路天桥上卖这些毽球,已经有12年了。  不过她并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鸡毛毽球,在刚过去的周末里,给寒冬中的成都市中心增添了一抹暖色:她的儿子去年患重病,家里需要治疗费。本来把卖毽球当养老爱好的陈玉珍,每天加大毽球制作量,为的是给儿子凑治病钱。2014年12月20日,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将此事发布在网上,引发网友和市民热议。大家纷纷
期刊
到今年年底,北京援藏前线指挥部就成立整两年半时间了。眼看着援藏项目一个个稳步推进,智力援藏产业等项目也日渐有了成果,北京援藏指挥部副指挥胡蕴刚心里很是欣慰。“援藏不仅要尽职’更要尽心。援藏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我们援藏干部的光荣使命。”胡蕴刚说。  入藏新挑战  援藏模式的创新参与者  2011年5月份,西藏的冬季刚褪去不久,雨水又远未丰沛起来,空气干燥缺氧。胡蕴刚带领首批17名专职干部抵达拉萨,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