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善政策体系 创新扶贫模式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更大程度发挥家政扶贫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的作用,2020年6月,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印发《关于巩固拓展家政扶贫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共同推出20余项政策措施。
按照《通知》要求,家政扶贫供需精准对接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对接平台将进一步拓展。同时,通过帮助贫困劳动力返岗、支持贫困劳动力稳岗,“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和全国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扶贫行动成果得以巩固。此外,通过强化培训支持、提高培训水平,来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从事家政服务工作。
专家指出,《通知》为家政扶贫工作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家政扶贫是增加供给总量、提升供给质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精准就业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是巩固扶贫成果的重要手段。
“随着开展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及健全家政服务信用体系,家政扶贫行动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的同时,有效帮助贫困劳动者培训生存技能、拓宽就业门路。”中国劳动学会现代服务业分会秘书长韩巍表示。
在国家层面,2017年3月,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就印发通知,对在全国开展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扶贫行动作出全面部署。同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率先推动东部地区9省(市)的中心城市与中西部地区17省(区、市)的贫困县签署对接扶贫协议。截至2019年年底,包括省际、省内各个层面(省、市、企业)与贫困县之间签订的协议超过1 000份,在对接扶贫行动中输出家政服务员9.5万人,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3万人。同时,商务部也通过实施“百城万村”家政服务扶贫行动,在家政服务需求大的城市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省份开展试点,建立家政扶贫对接机制。
在地方层面,各地积极打造具有本地化特色的家政服务劳务品牌,挖掘特色服务,多措并举创新家政扶贫模式。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夏义兵告诉记者:“广东面向老区、苏区、民族地区建立了家政扶贫输出基地和接收安置基地,将‘南粤家政’工程导入省际劳务扶贫协作,通过输出广东经验、广东标准,助推脱贫攻坚和老区、苏区、民族地区振兴发展。”
供需精准对接 培训量身定制
截至目前,广东已与贵州、广西、四川、云南四省(区)签订家政劳务对接扶贫行动协议,共签订58份省际劳务对接协议,为对口帮扶贫困地区劳动力提供家政服务培训12 687人次。
来自广西三江县的郭柳秀就是家政扶贫受益者。郭柳秀在湛江吴川市人社部门、家庭服务业协会、孵化基地、培训机构的共同帮助下,逐步实现带领家乡贫困人员就业、实现脱贫的创业初衷。
2019年8月,郭柳秀参加了吴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三江縣举办的家政服务培训班,9月,在吴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帮助下,她着手组建了员工制家政服务公司——吴川市江秀家政服务中心。
湛江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则为郭柳秀安排住宿,承租了公司办公场地,提供了为期3个月的公司管理业务培训。
“公司成立后,我们还通过吴川市南粤家政创业孵化基地平台为所有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上了社会保险,提供专业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公司严格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让消费者放心,让转移就业的贫困人员安心。”湛江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陈迪说。
“去年,我家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月均收入只有360元,我怎么也没想到,今年我不但在广东成立了自己的家政服务公司,还带动了几十位乡亲来粤投身家政服务业,人均月收入达到5 000元。”郭柳秀激动地说。目前,江秀家政服务中心正式运营,20余名来自三江县的贫困妇女已经在粤上户成为育儿嫂,还有50余名贫困人员正在接受电器清洗课程培训,迈出了通过家政服务行业脱贫致富的第一步。
在江苏省扬州市,人社部门则以“技能输出、劳务引进、品牌入驻”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劳务协作,促进精准脱贫。据扬州市就业促进处处长高展介绍,扬州市安康职业培训学校参与本次“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对接,该校已通过东西部协作扶贫“订单培养、就业安置、困难帮扶”三年行动计划积累了丰富经验,在陕西榆林、安徽金寨、湖南郴州等地区提供育婴师技能培训服务,精准扶贫结出累累硕果。
“我的月薪有4 000多元,客户很信任我,让我长期干到孩子上小学,这份稳定的工作帮助我们全家实现了脱贫!”来自榆林佳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正连,经过安康职业培训学校的精准扶贫培训后顺利持证上岗,现在已成为一名“金牌育儿嫂”。她告诉记者,“安康职业培训学校不仅给了我专业的理论基础培训和规范的实操训练,更是我离开榆林后的第一个‘家’,校长和老师的关怀给了我走出大山的勇气!”
“我们特别强调结合贫困地区劳动者的特征,为其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在培训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我们通过亲子活动带领贫困地区女性感受家政服务的不同场景,通过淮扬菜的烹饪和品尝了解城市消费者的饮食习惯,通过早间唐诗诵读纠正她们的普通话发音,通过晚间查房调研学员对课程的适应情况并及时做出调整,让她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扬州市安康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朱平健表示。
强调部门协作 提供系统培训
在加强家政扶贫供需精准对接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会商,提高输出输入组织化程度。夏义兵说,“建议对贫困县深入开展家政扶贫专项调研,摸查当地贫困劳动力情况,因地制宜细化扶贫协作内容,明确劳务对接各环节中人社部门、家政服务企业、协会、培训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专家表示,要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接活动,有效促进供求充分匹配。通过组织召开家政扶贫专题对接会、网络远程招聘、现场招聘、培训帮扶、定向推送等形式,多渠道推进对接任务落实。”
在强化培训支持方面,朱平健建议,创新构建“前校后院”“前校后企”“前校后服务”等“三前三后”就业培训配套服务模式。
“‘前校后院’,是职业院校加强与公立医院的合作,可以共同成立母婴护理服务中心,为学员提供实操实训基地和就业渠道,让学员在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进入专业产科医院实习,符合条件的转为正式员工;‘前校后企’是充分整合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资源,将二者有机融合,引导参与扶贫的家政服务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支持组建家政服务职业教育集团;‘前校后服务’是依托专业师资队伍,将培训与就业服务真正结合起来,形成服务品牌。”朱平健解释说。
在提高培训水平方面,专家建议,各地在及时使用新修订的家政服务员职业标准的同时,要着重建立科学的服务标准,提升家政服务业职业化水平。
具体而言,在劳务品牌培训标准的建设中,要基于贫困地区家政服务员的素质模型,制定系统化的培训方案,通过科学调查和论证,制定相关工种的标准化培训方案,使培训内容既涵盖“硬技能”,又涵盖“软技能”,既能反映工种的基本要求,又能体现市场需求,确保培训的系统性。“对于具体的服务技能、服务方式和实操要求,要立足于市场需求进行论证。此外,基于贫困地区受训者的实际情况,要对培训时间、实操实训等培训过程进行标准化设计,通过论证设计出最适宜的方案,确保受训者在学校学得会、上岗后用得着。”韩巍说。(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更大程度发挥家政扶贫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的作用,2020年6月,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印发《关于巩固拓展家政扶贫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共同推出20余项政策措施。
按照《通知》要求,家政扶贫供需精准对接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对接平台将进一步拓展。同时,通过帮助贫困劳动力返岗、支持贫困劳动力稳岗,“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和全国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扶贫行动成果得以巩固。此外,通过强化培训支持、提高培训水平,来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从事家政服务工作。
专家指出,《通知》为家政扶贫工作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家政扶贫是增加供给总量、提升供给质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精准就业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是巩固扶贫成果的重要手段。
“随着开展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及健全家政服务信用体系,家政扶贫行动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的同时,有效帮助贫困劳动者培训生存技能、拓宽就业门路。”中国劳动学会现代服务业分会秘书长韩巍表示。
在国家层面,2017年3月,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就印发通知,对在全国开展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扶贫行动作出全面部署。同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率先推动东部地区9省(市)的中心城市与中西部地区17省(区、市)的贫困县签署对接扶贫协议。截至2019年年底,包括省际、省内各个层面(省、市、企业)与贫困县之间签订的协议超过1 000份,在对接扶贫行动中输出家政服务员9.5万人,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3万人。同时,商务部也通过实施“百城万村”家政服务扶贫行动,在家政服务需求大的城市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省份开展试点,建立家政扶贫对接机制。
在地方层面,各地积极打造具有本地化特色的家政服务劳务品牌,挖掘特色服务,多措并举创新家政扶贫模式。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夏义兵告诉记者:“广东面向老区、苏区、民族地区建立了家政扶贫输出基地和接收安置基地,将‘南粤家政’工程导入省际劳务扶贫协作,通过输出广东经验、广东标准,助推脱贫攻坚和老区、苏区、民族地区振兴发展。”
供需精准对接 培训量身定制
截至目前,广东已与贵州、广西、四川、云南四省(区)签订家政劳务对接扶贫行动协议,共签订58份省际劳务对接协议,为对口帮扶贫困地区劳动力提供家政服务培训12 687人次。
来自广西三江县的郭柳秀就是家政扶贫受益者。郭柳秀在湛江吴川市人社部门、家庭服务业协会、孵化基地、培训机构的共同帮助下,逐步实现带领家乡贫困人员就业、实现脱贫的创业初衷。
2019年8月,郭柳秀参加了吴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三江縣举办的家政服务培训班,9月,在吴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帮助下,她着手组建了员工制家政服务公司——吴川市江秀家政服务中心。
湛江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则为郭柳秀安排住宿,承租了公司办公场地,提供了为期3个月的公司管理业务培训。
“公司成立后,我们还通过吴川市南粤家政创业孵化基地平台为所有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上了社会保险,提供专业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公司严格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让消费者放心,让转移就业的贫困人员安心。”湛江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陈迪说。
“去年,我家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月均收入只有360元,我怎么也没想到,今年我不但在广东成立了自己的家政服务公司,还带动了几十位乡亲来粤投身家政服务业,人均月收入达到5 000元。”郭柳秀激动地说。目前,江秀家政服务中心正式运营,20余名来自三江县的贫困妇女已经在粤上户成为育儿嫂,还有50余名贫困人员正在接受电器清洗课程培训,迈出了通过家政服务行业脱贫致富的第一步。
在江苏省扬州市,人社部门则以“技能输出、劳务引进、品牌入驻”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劳务协作,促进精准脱贫。据扬州市就业促进处处长高展介绍,扬州市安康职业培训学校参与本次“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对接,该校已通过东西部协作扶贫“订单培养、就业安置、困难帮扶”三年行动计划积累了丰富经验,在陕西榆林、安徽金寨、湖南郴州等地区提供育婴师技能培训服务,精准扶贫结出累累硕果。
“我的月薪有4 000多元,客户很信任我,让我长期干到孩子上小学,这份稳定的工作帮助我们全家实现了脱贫!”来自榆林佳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正连,经过安康职业培训学校的精准扶贫培训后顺利持证上岗,现在已成为一名“金牌育儿嫂”。她告诉记者,“安康职业培训学校不仅给了我专业的理论基础培训和规范的实操训练,更是我离开榆林后的第一个‘家’,校长和老师的关怀给了我走出大山的勇气!”
“我们特别强调结合贫困地区劳动者的特征,为其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在培训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我们通过亲子活动带领贫困地区女性感受家政服务的不同场景,通过淮扬菜的烹饪和品尝了解城市消费者的饮食习惯,通过早间唐诗诵读纠正她们的普通话发音,通过晚间查房调研学员对课程的适应情况并及时做出调整,让她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扬州市安康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朱平健表示。
强调部门协作 提供系统培训
在加强家政扶贫供需精准对接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会商,提高输出输入组织化程度。夏义兵说,“建议对贫困县深入开展家政扶贫专项调研,摸查当地贫困劳动力情况,因地制宜细化扶贫协作内容,明确劳务对接各环节中人社部门、家政服务企业、协会、培训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专家表示,要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接活动,有效促进供求充分匹配。通过组织召开家政扶贫专题对接会、网络远程招聘、现场招聘、培训帮扶、定向推送等形式,多渠道推进对接任务落实。”
在强化培训支持方面,朱平健建议,创新构建“前校后院”“前校后企”“前校后服务”等“三前三后”就业培训配套服务模式。
“‘前校后院’,是职业院校加强与公立医院的合作,可以共同成立母婴护理服务中心,为学员提供实操实训基地和就业渠道,让学员在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进入专业产科医院实习,符合条件的转为正式员工;‘前校后企’是充分整合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资源,将二者有机融合,引导参与扶贫的家政服务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支持组建家政服务职业教育集团;‘前校后服务’是依托专业师资队伍,将培训与就业服务真正结合起来,形成服务品牌。”朱平健解释说。
在提高培训水平方面,专家建议,各地在及时使用新修订的家政服务员职业标准的同时,要着重建立科学的服务标准,提升家政服务业职业化水平。
具体而言,在劳务品牌培训标准的建设中,要基于贫困地区家政服务员的素质模型,制定系统化的培训方案,通过科学调查和论证,制定相关工种的标准化培训方案,使培训内容既涵盖“硬技能”,又涵盖“软技能”,既能反映工种的基本要求,又能体现市场需求,确保培训的系统性。“对于具体的服务技能、服务方式和实操要求,要立足于市场需求进行论证。此外,基于贫困地区受训者的实际情况,要对培训时间、实操实训等培训过程进行标准化设计,通过论证设计出最适宜的方案,确保受训者在学校学得会、上岗后用得着。”韩巍说。(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