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三不”,实现“双赢”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S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好审查逮捕阶段的讯问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有效的监督侦查机关的行为,对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也有重要意义。但司法实践中不够重视,有失粗疏。因此,需要找准重点,选准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
  关键词审查逮捕 讯问 犯罪嫌疑人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125-02
  
  审查逮捕阶段的讯问属日常工作。但现实中存在着不少思维误区和不恰当的做法,有待扭转和改进。
  一、“双赢”:审查逮捕阶段开展讯问的意义
  讯问犯罪嫌疑人不是审查逮捕工作的必经步骤。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要求是“必要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刑事诉讼法对于提起公诉案件有“应当讯问”的规定,而审查逮捕案件则无。其中的区别在于审查逮捕时限比较短,工作节奏比较快,且审查的内容相对较少,证明要求较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而刑事诉讼法“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原则也为之提供了法理基础。此外,由于逮捕也是侦查措施的一部分,保密性要求比较高,因此也不能一律要求讯问,否则可能出现泄露“风声”的情况。
  然而,就审查逮捕活动对于犯罪嫌疑人本身权利的实质处分而言,逮捕在许多状况下比起诉更严厉,也更受犯罪嫌疑人重视。不经讯问地逮捕显得与逮捕措施本身的重要性有些不相适应。而且,由于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程度很低,如果逮捕前不讯问势必剥夺了犯罪嫌疑人在该阶段的辩护权。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尤其是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妥善控制的场合(例如拘留,以及很多情况下的监视居住),讯问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讯问的合理性不仅体现在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方面,对于司法机关而言也有实质意义。除了进一步查明事实和加强法律监督等常识性考虑外,该阶段开展讯问非常突出的一个作用在于规避风险。由于侦查手段的落后,目前刑事案件对于口供的依赖度非常高,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而“口供”本身具有易变性,这决定了在许多案件中出现“错案”的可能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司法机关的头顶,甚至引发国家赔偿问题。但根据国家赔偿法,如果犯罪嫌疑人系“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而被羁押或者判刑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人民检察院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也规定:“因当事人过错或者客观原因使案件事实认定出现偏差的”,不属于错案责任追究的范围。在审查逮捕阶段,对于公安机关随卷提供的讯问犯罪嫌疑人笔录是否依法取得,本属于审查范围,理应抱持合理怀疑,因此,不经复核地确认其合法有效性是不可取的,也不能成为在国家赔偿中免责的理由。但如果检察人员经过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自愿作出有罪供述,并通过恰当的方式加以固定,进而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或者消除后顾之忧。
  二、“三不”:审查逮捕阶段讯问面临的问题
  该阶段开展讯问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能力问题。长期以来,除了自侦部门以外,检察人员缺少侦查技能的培训,特别稀缺面对面“制服”犯罪嫌疑人的能力,讯问的方式方法粗疏。这与我国的教育制度、人事制度都有莫大关系。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重视口才,造成先天不足。检察人员缺少除了行政职务晋升以外的向上通道,导致刑事检察一线上有能力的资深检察官少之又少,普遍缺乏经验,是为后天不良。
  此外还有态度问题,包括对审查逮捕工作的态度、对讯问活动本身的态度,对犯罪嫌疑人的态度,而态度问题和能力问题往往结合在一起。体现在讯问活动中主要是“三不”:一是不用心。把讯问当作走过场,没有充分准备就仓促上阵,甚至专以取得和在公安机关一致的供述为要务,稍有变动就心乱、急躁。二是不追问。公安机关在提请逮捕时提供的证据往往粗糙,证据之间是否关联不够明晰,检察人员本可以通过讯问加以完善,进而确认或者排除证据之间的印证关系,收到“补锅”的效果,但许多情况下讯问者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在犯罪嫌疑人翻供、追问显得尤为必要的情况下,囿于心理素质和辩才,急切间难以组织起有逻辑、有层次、有参照(基于旁证)的诘问或者反驳,从而影响了讯问效果,甚至坚定了翻供者的投机心理。三是不讲理。一味摆出高高在上或者嫉恶如仇的姿态,不耐烦听或者听不进合理辩解,缺少人道关怀,更不能适时地感化教育,将犯罪嫌疑人推向“孤愤”的境地,加重了反社会的心态。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失足人员、初犯、过失犯罪人员、因贫困走上犯罪道路的人(下转第134页)(上接第125页)员,司法人员盛气凌人的态度不会令他们感到法律的尊严,只能产生逆反心理。以上“三不”的典型和非典型症状都是亟待改进的。
  三、“四核”: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的重点
  本阶段检察人员的讯问主题是“复核”,亦即检视侦查机关提请的事项是否正确、合宜。所需“核”者,大体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核犯罪事实。查清案件事实真相为何,是审查逮捕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讯问的基本任务。二是核责任能力,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年龄、精神状态。以上两点毋庸赘述。三是核证据合法性。主要核实:犯罪嫌疑人供述是否合法收集,取自犯罪嫌疑人的赃款赃物是否合法扣押、调取,犯罪嫌疑人对于犯罪现场和犯罪对象的指认、辨认是否合法进行,都是定案的重要依据,是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必须认真核实,这也是践行“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原则的踏实步骤。四是核逮捕必要性。侦查机关出于考绩的需要,常有意无意地忽视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有取保候审条件的调查。检察人员有必要通过讯问来了解相关情况,进而引导侦查机关开展调查。与此同时,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极易变化,即使在侦查阶段有稳定的供述,在其他诉讼阶段未必不翻供,检察人员需要通过讯问来确认其认罪悔罪态度,进而作为决定对其采取何种强制措施的重要依据。
  四、“三提升”: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的努力方向
  在现行制度框架下,审查逮捕阶段的讯问不是法定的“必选科目”和“指定动作”。但大部分的地区要求每案必问,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该阶段的讯问大大丰富了侦查监督工作的内容,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渠道,坚持做好审查逮捕阶段的讯问,将能够很好地锻炼检察人员,有助于执法能力建设。但目前来看,为了适应当前的形势,有三个方面的能力亟待提高。一是要通过和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提高运用证据、收集证据的能力。此阶段的讯问是在侦查机关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在相当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炒冷饭”,自侦部门的工作完全是新起炉灶,如果炒冷饭都炒不好,如何能够适应轮岗,胜任复合型人才建设?二是要通过适时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宣教能力。打击犯罪是特殊预防,采取强制措施是为了更好地改造犯罪分子。把感化教育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始终,才能真正实现司法的目标。因此,需要不断强化讯问的教育和预防功能。三是要通过察微析疑,循循善诱,提高发现和查证法律监督线索的能力。就刑事诉讼中各参与人的地位而言,犯罪嫌疑人处于弱势地位,且普遍法律意识不强,有些人在诉讼中合法权利受到侵害,认为是“潜规则”,或者认为是理所当然,或者担心打击报复,因此不申诉,不反映。对于这种情况,需要检察人员运用经验和智慧去发现问题,证实问题,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宪政的视角对《联邦党人文集》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以期对相关的学术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独立战争 邦联政府 联邦宪法  中图分类号:D9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292-01    1776年,北美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随即建立了邦联(Confederation)政府。但是,由于邦联政府的权力有限,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软弱无力,使美
摘 要 本文从行政法学者对行政法的认识角度出发,论证了行政法学经历了痛苦的嬗变过程——由最初的认识偏差,即认为行政法是保障行政权力正常行使的法,转变到行政法应当是约束行政主体依法行政、保障“老百姓”合法权利的法。  关键词 行政法学 权力 权利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2-009-03    一、迷茫的“权力保障期”  建国后,随着19
摘要 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偏差。在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加强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加强高校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须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非党员青年教师以政治理论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优秀党员教师与非党员青年教师“传、帮、带”制度;从生活、工作、政治上关心非党员青年教师,使他们积极向上,向党
摘要 涉及标的为不动产的纠纷往往因物权纠纷、合同纠纷、侵权纠纷而起,此时不动产的专属管辖权能否成为确定管辖的唯一依据存有争议。不动产的专属管辖必须适用于因不动产而引发的纠纷,对于不动产上牵连事件的诉讼,双方协议约定管辖优先。  关键词 不动产纠纷 专属管辖 协议约定管辖  作者简介:胡蓓,上海市卢湾区人民检察院民检科助理检察员,法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摘要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是伴随着网络时代发展而产生的现代侵权法的一种特殊法律责任。在网络时代如何规范该类侵权行为,平衡各方利益,对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网络内容 侵权 责任方式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153-01    2007年12月29日,北京女白领姜岩在发现丈夫王菲出轨后从24层的家中跳楼身亡,死前她
摘要 内幕交易罪是司法实践中相对复杂的证券期货类犯罪。对内幕信息的判断,应结合秘密性、重要性、关联性等特点予以综合认定。对于《证券法》规定的第七类人员身份,即“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人”应结合有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证券监管机构的办案规定来理解。  关键词 内幕交易 司法认定 疑难问题  作者简介:余云华,上海市卢湾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法学硕士,检察员。  中图分类号:D922.2
摘要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作为国家选拔公职人员的一种方式,在借鉴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同时对当代政府工作人员的选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现实分别从管理和政治的视角浅析了当代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积极性和必要性,论述了管理角度的工具意义和政治取向的穩定、推动作用,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公考录用得以实施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 工具理性 政缘关系 法律保障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有岛武郎是“白桦派”的代表作家,长篇小说《一个女人》作为他的代表作受到极高的评价。本文从作者的思想角度出发,深入主人公叶子的内心,剖析小说反应的社会现实,把握对人物的理解以及加深对作者的认识。  关键词有岛武郎 白桦派 文学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9-243-02    白桦派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可以说是闪耀着别样光辉的流派之一。其作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在历史和人民的呼唤下诞生的。中国人民为完成近代以来面临的两大任务,需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来领导,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二者的结合就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生产力  作者简介:程波,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
摘要国际法上在国家地位定性上主要集中于19世纪前绝对豁免以及19世纪后限制豁免的角逐。随着莫里斯案、仰融案一些列案件的出现,绝对豁免的立场无疑受到了冲击。限制豁免主义,随着《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公约》对国家豁免作出的限制性规定,也日渐为各国所接受。然而,在实践操作当中,却因为难以判明是否属于商业行为以及与受诉讼法院地国家是否有实际上联系,而使限制豁免主义在适用上困难重重。本文从国家行为的定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