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前,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大幕开启,此后,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体制开始破冰、教育评价趋向多元、教育改革硕果累累,但阻碍改革落地的藩篱亦同时存在。素质教育提出20多年后,“加强素质教育”却仍是公众对于教育改革的最大呼声,这确实值得中国教育反思
一个害怕学数学的小姑娘,通过绘画的方式找到了最佳学习路径,最终以数学特长生的身份被清华附中录取。
一个喜欢昆虫的男孩,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下,最终走遍几个大洲,编成了《昆虫记》,还同科学家杨振宁等同台交流。
一名叫牛牛的小学生,他很想与同学们一起演舞台剧,却因为害羞而不敢饰演重要角色,于是老师给他设计了扮演“一块石头”的角色。在舞台上,牛牛认真地演着石头,透过服装道具上的小孔,他还可以看到同伴们的表演,谢幕时,牛牛也被请到舞台中央,全场一起为他鼓掌,他感到非常自豪。
这三个故事,都真实地发生在中国的校园里。世界各地的1500多名校长听了这样的“中国教育”故事后,当中的许多人都表示认同。
2015年8月2日,第十二届国际校长会议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拉开帷幕,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向世界讲述了这三个来自中国的教学案例,芬中教育协会副主席、高级教育顾问李栋评价说:“学校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推广个性化教学,是实现‘教育均衡’这项国家战略的必由之路。这次演讲向世界分享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鲜活面貌,展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决心。”
中国教育方式需要改革,这是近年来社会普遍呼吁的热门话题。而实际上,早在30年前,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就已经开启。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30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法律、纲要、决定陆续出台、发布,教育改革一步步走向纵深。在今年5月召开的纪念《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30周年论坛上,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评价中国教育改革带来的根本性变化,“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体制开始破冰”、“教育评价趋向多元”等成为了关键词。当然,在肯定教育改革成果的同时,专家学者们亦对阻碍改革落地的藩篱进行了探究,并对新一轮改革的走向进行了谋划。
一直以来,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都是国人普遍关注的话题。诞生于2005年的“中国教育小康指数”,每年都会请公众对当下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在今年的“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公众是如何评价中国教育发展现状的?对于未来的中国教育改革,公众又有何期待?
父母最关心的教育问题:教师素质
2015年7月至8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了“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为71.0分,比上年提高了0.3分。
“中国教育小康指数”主要从教育投入及政策偏向性、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及执行、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满意度、对教育公平程度的感受、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方面进行测评。本年度教育投入及政策偏向性和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数分别为70.6分、80.5分,均比上年提高了0.5分;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及执行指数和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满意度分别为89.9分、62.6分,均比上年提高了0.1分;对教育公平程度的感受指数为56.0分,比上年提高了0.3分。
参与本年度“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的受访者均为中国父母,且他们的孩子或处于学龄前阶段,或正在小学、中学、大学等阶段的校园里就读。受访者们的年龄段以60后、70后、80后、90后为主体,且各年龄段受访者基本均等。
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几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中,父母们在本年度最关注的是哪个?“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显示,初中教育最受关注,其次是高中教育,再次是小学教育。在去年进行的“2014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学前教育的关注度首次超过了高等教育,而在今年进行的“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高等教育的关注度则又反超了学前教育,两者分别位列“最受中国父母关注的教育类型”排行榜的第四、五位。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则分列第六至九位。
在入园难入园贵、择校问题、学生减负、教师待遇等近30个涉及方方面面的教育问题中,今年中国父母们最关心的是什么?“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显示,教师素质排在第一位,入园难入园贵排名第二,择校问题位列第三,解决教育公平、打破城乡教育差距位居第四,教育费用负担过重居于第五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问题、学生减负、“校官”腐败、教育质量分列第六至十位。
在去年和前年的同题调查中,“教师素质”都保持在第二的位置上,今年则上升到了首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父母对教师们的较高期待。
对于教师们而言,为人师表不仅是师德修养的关键,也是职业素质的综合反映。什么样的教师行为会违背师德?七成受访者坦言,他们最讨厌的教师行为是:歧视、侮辱、体罚学生。
重金培训,成效几何?
近年来,教师素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云南省,2015年初,昆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昆明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创新教师素质提升机制,优化整合培训资源,改革培训内容,更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方案;4月,市政府出台的《昆明市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作出了更加细致的培训目标:3年对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进行新一轮的全员培训,市级集中培训1万名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县(区)级完成辖区内40%专任教师集中培训,学校对未参加县区级以上集中培训的专任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河南省邓州市在教师教育中创新开展了“梯状培训”模式——龙头先行,打造高地;名师引领,送教上门;校本培训,整体提升——分层次、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梯状培训”的同时,邓州市还将教师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明确目标和保障措施;在教师补进时,特别明确了高素质教师可以通过“绿色通道”招聘,全面助力教师素质整体提升。
地处河北省的张北县近期设立了200万元高中教研经费,用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该县还邀请教育专家来县作专题报告,派出教师团队到教育发达地区培训学习,开展“周末大课堂”、“教师笔记”等培训活动,旨在通过业务技能提升工程使全县师资队伍素质有一个大幅的提升。
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与劣,一个地方学生全面素质的高与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程度,这已成为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那么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何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院主任王烽认为,教师素质首先是“入口”的问题,现在很多地方的教师招聘录用主导权都放在了人事部门,教师招聘考核的某些关键标准并不适合教师职业,教师选择专业性降低,学校和教育部门对于教师的选择缺乏主动权。这样的教师队伍“入口”对教师队伍质量的伤害是很大的。在教师培训方面,王烽建议,关键是要建立起基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校本培训、校本成长机制,在他看来,将解决教师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教师本人职业生涯成长相结合,才是教师培训的最佳落脚点,“教师培训必须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先去体会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再接受相应的研讨指导,进而激发自己的灵感,这才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路径。”王烽说,“把教师抽调出来去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形式可以有,但不应成为教师培训的主渠道,因为这并不一定能够和教师的实际工作对接上。”
“现在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是对教师进行培训,这是错误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有些培训其实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在他看来,应该给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性,由教师制定针对自己个人的系统的学习方案,自觉自主地充实自己,自觉自主地认识到自身价值,改进自己的工作。
好老师,如何当?
无论是中国父母最关心的“教师素质”问题,还是政府、学校下大力气进行的“教师培训工程”,对于师者而言,核心指向都是:在中国,如何才当一名好老师。
储朝晖对教师们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如果是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来和孩子交流沟通,教师要在游戏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并且自己要参与到游戏当中。小学、中学、大学教师要了解该阶段孩子的发展特征,比如初中阶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内心会有显著变化,尤其是初中二年级,这是孩子们分化的一个时期,分化的原因就是孩子内在的发展很少被教师关注,大家往往只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这就需要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高中教师现在最大的问题也是过多地看重考试,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教师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但还是应该尽力引导孩子了解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及优势潜能。大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即从过去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转向多种角度分析判断问题。”
专业素养之外,储朝晖认为,对于所有的教师而言,爱心都是最为关键的。
对于如何当一名好老师这个问题,其实感悟最深的还是教师本人。“2014中国新锐教师奖”获奖者魏勇是北京十一学校的历史特级教师,凭借思维缜密、视野广阔的课堂表现,他大受学生欢迎。他驰名历史教育圈,教育圈对他的评价是:他这个“思想”导游,就是有本事用思想点燃课堂,让学生“脑洞大开”。
那么作为成功的一线教师,魏勇有何经验?“我认为一个好老师应该看起来不像一个老师。”魏勇说。他举了读书的例子,“你到一个教师的家里去看,如果他的书架里百分之七八十都摆的是教育学、心理学的书,我可以断定这个老师绝不是一个好老师。”通过读书,魏勇有自己的一些感悟,在他看来,教育学和心理学书籍对于教师固然重要,但其丰富性、复杂性都不够,尤其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大部分都不是来自于一线教师的思考,虽然也有道理,但却很难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魏勇是一名历史学科的教师,但他并不仅仅把自己当成一个历史老师,他对自己的定位是文科老师,他读大量的文学政治经典,因为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文学,研究的对象都是人和精神。
“其实在教育当中我所碰到的学生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人性的问题,只有对人性有足够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不能忘记的“素质教育”
在“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受访者对当前的一些教育政策、现象进行了评价。在教育经费问题上,2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经费应倾向于小学教育,19.7%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经费应倾向于职业教育,17.3%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经费应倾向于高中教育,15.8%、14.9%、10.2%的受访者分别认为当前教育经费应倾向于高等教育、初中教育、学前教育。
中国义务教育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是什么?此次调查结果显示,59.7%的人认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差距大”是最大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在2012年及2014年的同题调查中,这一问题也都被受访者排在了中国义务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之首。
除了这一最大问题外,受访者还指出了一些中国义务教育的突出问题,例如应试教育方式并未彻底改变(50.1%),课外培训班、辅导书良莠不齐、混乱不堪(40.5%),教育费用高、家长经济负担重(39.3%),教师素质存在一定问题(36.3%),学生负担重(34.9%),等等。
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大中城市的择校风愈演愈烈,尽管各级政府一直在“多管齐下”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难题,但在本次调查中,仍有七成受访者反映所在城市择校现象严重。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择校现象已经在降温了,在“2011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择校问题被受访者选为他们最关注的教育问题之首,并且直到去年,都仍有八成家长表示所在城市择校现象严重,而今年则下降了一成。 在参与“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时,受访者们纷纷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献计献策,50.5%的人建议“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师流动、促进师资均衡”,47.5%的人建议“鼓励社会力量投入义务教育、扩大教育机会、多渠道实现均衡”,37.9%的人建议“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从经费支持的源头上实现均衡”,35.7%的人建议“加强农村学校的校舍建设,首先实现基础设施均衡”,34.7%的人建议“加强农村学校教学设备投入、弥补教学设备差距”,29.6%的人建议“在教育之外想办法,比如破除农村与城市的户籍制度限制”。
对于高等教育,参与“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的中国父母们也表达了期望,他们普遍期待,高等教育能够“培养人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培养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受访者们也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示了担忧,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二是“人文教育匮乏、学生素质成问题”,三是“教学质量不高”,四是“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五是“研究生扩招、泡沫化、质量下降”。
在“2014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职业教育成为了“新宠”,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愿意让孩子选择职业教育学校。今年,受访者们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壮大表示出了较高的期待,他们最希望的是中国职业教育能够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对于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受访者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是“为职业教育建立系统的质量标准、建设标准、评估标准和管理标准”;再次是“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平行发展、相互支撑”。而在受访者所选择的高考改革最佳路径中,“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也被排在了第一位。
公众的期待,也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指明方向。在“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的调查中,《小康》请受访者自由表达对于教育改革的最大期盼,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后,“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最大呼声浮出纸面。
“素质教育”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还是在21年之前。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提出之后,有人发现,“素质教育在国内虽然被炒得沸沸扬扬,但是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却一路坎坷,不容乐观”。
而在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进行30多年、素质教育提出20多年后,“加强素质教育”却仍是公众对于教育改革的最大呼声,确实值得中国教育反思。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喆提供的支持。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研究员王知凡对本文亦有贡献)
一个害怕学数学的小姑娘,通过绘画的方式找到了最佳学习路径,最终以数学特长生的身份被清华附中录取。
一个喜欢昆虫的男孩,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下,最终走遍几个大洲,编成了《昆虫记》,还同科学家杨振宁等同台交流。
一名叫牛牛的小学生,他很想与同学们一起演舞台剧,却因为害羞而不敢饰演重要角色,于是老师给他设计了扮演“一块石头”的角色。在舞台上,牛牛认真地演着石头,透过服装道具上的小孔,他还可以看到同伴们的表演,谢幕时,牛牛也被请到舞台中央,全场一起为他鼓掌,他感到非常自豪。
这三个故事,都真实地发生在中国的校园里。世界各地的1500多名校长听了这样的“中国教育”故事后,当中的许多人都表示认同。
2015年8月2日,第十二届国际校长会议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拉开帷幕,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向世界讲述了这三个来自中国的教学案例,芬中教育协会副主席、高级教育顾问李栋评价说:“学校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推广个性化教学,是实现‘教育均衡’这项国家战略的必由之路。这次演讲向世界分享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鲜活面貌,展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决心。”
中国教育方式需要改革,这是近年来社会普遍呼吁的热门话题。而实际上,早在30年前,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就已经开启。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30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法律、纲要、决定陆续出台、发布,教育改革一步步走向纵深。在今年5月召开的纪念《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30周年论坛上,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评价中国教育改革带来的根本性变化,“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体制开始破冰”、“教育评价趋向多元”等成为了关键词。当然,在肯定教育改革成果的同时,专家学者们亦对阻碍改革落地的藩篱进行了探究,并对新一轮改革的走向进行了谋划。
一直以来,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都是国人普遍关注的话题。诞生于2005年的“中国教育小康指数”,每年都会请公众对当下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在今年的“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公众是如何评价中国教育发展现状的?对于未来的中国教育改革,公众又有何期待?
父母最关心的教育问题:教师素质
2015年7月至8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了“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为71.0分,比上年提高了0.3分。
“中国教育小康指数”主要从教育投入及政策偏向性、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及执行、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满意度、对教育公平程度的感受、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方面进行测评。本年度教育投入及政策偏向性和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数分别为70.6分、80.5分,均比上年提高了0.5分;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及执行指数和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满意度分别为89.9分、62.6分,均比上年提高了0.1分;对教育公平程度的感受指数为56.0分,比上年提高了0.3分。
参与本年度“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的受访者均为中国父母,且他们的孩子或处于学龄前阶段,或正在小学、中学、大学等阶段的校园里就读。受访者们的年龄段以60后、70后、80后、90后为主体,且各年龄段受访者基本均等。
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几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中,父母们在本年度最关注的是哪个?“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显示,初中教育最受关注,其次是高中教育,再次是小学教育。在去年进行的“2014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学前教育的关注度首次超过了高等教育,而在今年进行的“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高等教育的关注度则又反超了学前教育,两者分别位列“最受中国父母关注的教育类型”排行榜的第四、五位。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则分列第六至九位。
在入园难入园贵、择校问题、学生减负、教师待遇等近30个涉及方方面面的教育问题中,今年中国父母们最关心的是什么?“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显示,教师素质排在第一位,入园难入园贵排名第二,择校问题位列第三,解决教育公平、打破城乡教育差距位居第四,教育费用负担过重居于第五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问题、学生减负、“校官”腐败、教育质量分列第六至十位。
在去年和前年的同题调查中,“教师素质”都保持在第二的位置上,今年则上升到了首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父母对教师们的较高期待。
对于教师们而言,为人师表不仅是师德修养的关键,也是职业素质的综合反映。什么样的教师行为会违背师德?七成受访者坦言,他们最讨厌的教师行为是:歧视、侮辱、体罚学生。
重金培训,成效几何?
近年来,教师素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云南省,2015年初,昆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昆明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创新教师素质提升机制,优化整合培训资源,改革培训内容,更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方案;4月,市政府出台的《昆明市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作出了更加细致的培训目标:3年对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进行新一轮的全员培训,市级集中培训1万名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县(区)级完成辖区内40%专任教师集中培训,学校对未参加县区级以上集中培训的专任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河南省邓州市在教师教育中创新开展了“梯状培训”模式——龙头先行,打造高地;名师引领,送教上门;校本培训,整体提升——分层次、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梯状培训”的同时,邓州市还将教师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明确目标和保障措施;在教师补进时,特别明确了高素质教师可以通过“绿色通道”招聘,全面助力教师素质整体提升。
地处河北省的张北县近期设立了200万元高中教研经费,用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该县还邀请教育专家来县作专题报告,派出教师团队到教育发达地区培训学习,开展“周末大课堂”、“教师笔记”等培训活动,旨在通过业务技能提升工程使全县师资队伍素质有一个大幅的提升。
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与劣,一个地方学生全面素质的高与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程度,这已成为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那么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何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院主任王烽认为,教师素质首先是“入口”的问题,现在很多地方的教师招聘录用主导权都放在了人事部门,教师招聘考核的某些关键标准并不适合教师职业,教师选择专业性降低,学校和教育部门对于教师的选择缺乏主动权。这样的教师队伍“入口”对教师队伍质量的伤害是很大的。在教师培训方面,王烽建议,关键是要建立起基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校本培训、校本成长机制,在他看来,将解决教师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教师本人职业生涯成长相结合,才是教师培训的最佳落脚点,“教师培训必须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先去体会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再接受相应的研讨指导,进而激发自己的灵感,这才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路径。”王烽说,“把教师抽调出来去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形式可以有,但不应成为教师培训的主渠道,因为这并不一定能够和教师的实际工作对接上。”
“现在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是对教师进行培训,这是错误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有些培训其实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在他看来,应该给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性,由教师制定针对自己个人的系统的学习方案,自觉自主地充实自己,自觉自主地认识到自身价值,改进自己的工作。
好老师,如何当?
无论是中国父母最关心的“教师素质”问题,还是政府、学校下大力气进行的“教师培训工程”,对于师者而言,核心指向都是:在中国,如何才当一名好老师。
储朝晖对教师们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如果是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来和孩子交流沟通,教师要在游戏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并且自己要参与到游戏当中。小学、中学、大学教师要了解该阶段孩子的发展特征,比如初中阶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内心会有显著变化,尤其是初中二年级,这是孩子们分化的一个时期,分化的原因就是孩子内在的发展很少被教师关注,大家往往只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这就需要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高中教师现在最大的问题也是过多地看重考试,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教师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但还是应该尽力引导孩子了解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及优势潜能。大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即从过去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转向多种角度分析判断问题。”
专业素养之外,储朝晖认为,对于所有的教师而言,爱心都是最为关键的。
对于如何当一名好老师这个问题,其实感悟最深的还是教师本人。“2014中国新锐教师奖”获奖者魏勇是北京十一学校的历史特级教师,凭借思维缜密、视野广阔的课堂表现,他大受学生欢迎。他驰名历史教育圈,教育圈对他的评价是:他这个“思想”导游,就是有本事用思想点燃课堂,让学生“脑洞大开”。
那么作为成功的一线教师,魏勇有何经验?“我认为一个好老师应该看起来不像一个老师。”魏勇说。他举了读书的例子,“你到一个教师的家里去看,如果他的书架里百分之七八十都摆的是教育学、心理学的书,我可以断定这个老师绝不是一个好老师。”通过读书,魏勇有自己的一些感悟,在他看来,教育学和心理学书籍对于教师固然重要,但其丰富性、复杂性都不够,尤其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大部分都不是来自于一线教师的思考,虽然也有道理,但却很难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魏勇是一名历史学科的教师,但他并不仅仅把自己当成一个历史老师,他对自己的定位是文科老师,他读大量的文学政治经典,因为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文学,研究的对象都是人和精神。
“其实在教育当中我所碰到的学生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人性的问题,只有对人性有足够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不能忘记的“素质教育”
在“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受访者对当前的一些教育政策、现象进行了评价。在教育经费问题上,2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经费应倾向于小学教育,19.7%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经费应倾向于职业教育,17.3%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经费应倾向于高中教育,15.8%、14.9%、10.2%的受访者分别认为当前教育经费应倾向于高等教育、初中教育、学前教育。
中国义务教育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是什么?此次调查结果显示,59.7%的人认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差距大”是最大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在2012年及2014年的同题调查中,这一问题也都被受访者排在了中国义务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之首。
除了这一最大问题外,受访者还指出了一些中国义务教育的突出问题,例如应试教育方式并未彻底改变(50.1%),课外培训班、辅导书良莠不齐、混乱不堪(40.5%),教育费用高、家长经济负担重(39.3%),教师素质存在一定问题(36.3%),学生负担重(34.9%),等等。
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大中城市的择校风愈演愈烈,尽管各级政府一直在“多管齐下”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难题,但在本次调查中,仍有七成受访者反映所在城市择校现象严重。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择校现象已经在降温了,在“2011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择校问题被受访者选为他们最关注的教育问题之首,并且直到去年,都仍有八成家长表示所在城市择校现象严重,而今年则下降了一成。 在参与“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时,受访者们纷纷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献计献策,50.5%的人建议“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师流动、促进师资均衡”,47.5%的人建议“鼓励社会力量投入义务教育、扩大教育机会、多渠道实现均衡”,37.9%的人建议“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从经费支持的源头上实现均衡”,35.7%的人建议“加强农村学校的校舍建设,首先实现基础设施均衡”,34.7%的人建议“加强农村学校教学设备投入、弥补教学设备差距”,29.6%的人建议“在教育之外想办法,比如破除农村与城市的户籍制度限制”。
对于高等教育,参与“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的中国父母们也表达了期望,他们普遍期待,高等教育能够“培养人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培养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受访者们也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示了担忧,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二是“人文教育匮乏、学生素质成问题”,三是“教学质量不高”,四是“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五是“研究生扩招、泡沫化、质量下降”。
在“2014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职业教育成为了“新宠”,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愿意让孩子选择职业教育学校。今年,受访者们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壮大表示出了较高的期待,他们最希望的是中国职业教育能够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对于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受访者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是“为职业教育建立系统的质量标准、建设标准、评估标准和管理标准”;再次是“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平行发展、相互支撑”。而在受访者所选择的高考改革最佳路径中,“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也被排在了第一位。
公众的期待,也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指明方向。在“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的调查中,《小康》请受访者自由表达对于教育改革的最大期盼,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后,“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最大呼声浮出纸面。
“素质教育”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还是在21年之前。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提出之后,有人发现,“素质教育在国内虽然被炒得沸沸扬扬,但是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却一路坎坷,不容乐观”。
而在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进行30多年、素质教育提出20多年后,“加强素质教育”却仍是公众对于教育改革的最大呼声,确实值得中国教育反思。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喆提供的支持。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研究员王知凡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