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压力 安度晚年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p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期压力的来源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进入老年期后,学习工作的压力已退居次要地位,养儿育女的任务也已完成,应该说我们已进入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的人生阶段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老年人也同样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人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一是现实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二是自身对现实认知偏差带来的情绪困扰。当人面临压力时,在心理上会感受到紧张焦虑,甚至心烦意乱、寝食难安。当压力缓解时,心理上的紧张焦虑感消失,并产生轻松愉快的良好情绪。
  老年人常见的问题有:(1)身患轻重不同的疾病,心理上为此而感到焦虑;(2)配偶患病或丧偶,这是老年期最大的挫折,它会给老年人生活中、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冲击;(3)人际关系不和谐,特别是与子女相处中产生的摩擦;(4)亲朋好友去世带来的伤感和悲痛;(5)经济拮据,生活困难;(6)孤寡老人无人关照的凄凉处境等等。
  另外一种压力是来自老年朋友自身的偏差认知而造成的情绪困扰。例如:(1)对衰老和疾病的恐惧与焦虑;(2)对子女和年轻人的过高期望带来的情绪失落;(3)对年龄的悲观心理,认为自己离死亡越来越近。丧失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信心;(4)配偶患病或丧偶后长期悲伤不能自拔,使身心健康受到极大损害;(5)看不惯新生事物,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6)畏惧死亡,经常想象自己如何死亡的可怕情境等等。
  如果说来自生活中的压力是客观的,现实的,个人难以把握的,那么来自自身的认知偏差所产生的压力则是自生的,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设法缓解压力,变压力为动力,从而使我们的晚年过得充实、愉快而精彩。
  
  怎样缓解压力,安度晚年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意识,人能通过思维分析事物、解决问题。人和动物不同之处还在于人有自我意识,人能对自己的身心状态进行分析,并主动调整自己的不良状态,以适应环境在自然界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类比其他动物更能有意识地认识自己的老年状态,改变传统观念中对老年期的消极认识,让自己的老年期过得更好。
  
  怎样缓解压力呢?
  
  第一,要树立积极的老年观,为自己能活到高龄而感到庆幸和鼓舞。
  在旧中国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很多人活不到中老年就因各种天灾人祸而去世,这是人类的不幸。而今,我们的国家富强了,我们的生活改善了,我们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人生的老年期,这是国力改善、社会进步带给我们的实惠。因此,我们就应当为能活到高龄而珍惜和庆幸,同时要积极调整自己,让人生的这个阶段也过得同样充实和有活力!
  第二,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衰老和疾病,从而减轻衰老和疾病带来的痛苦。
  人到老年,衰老和疾病是难免的。疾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利,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生病。多数老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疾病。面对这一现实,消极埋怨或感叹衰老是无用的,只有选择掌握自己所患疾病的规律积极治疗。对一些慢性疾病,一时难以痊愈,就应与之共处,既来之,则安之。心态很重要,乐观对待就能减轻疾病带给我们的压力,有利于康复,而沉重的心理负担会加重病情和痛苦。
  第三,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子女负担。
  “养儿防老,积蓄防老”,老年人不要对子女有过高期望,应尽量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对子女的依赖。因为子女工作很忙,要承受工作生活中的双重压力,他们也很紧张疲惫。另外,生活能够自理就有自由,多一份自理就多一份自由。并相信当我们需要子女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关照我们。此外,少埋怨子女也有助于家庭和睦,心情舒畅。
  第四,广交朋友,丰富生活内容。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回归家庭,容易产生无所事事,孤独寂寞的感觉。对于丧偶的老人来说,更容易生活在对往事的回忆中,而忽视了丰富自己现在的生活内容。导致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加速衰老,也会使自己的晚年生活变得寂寞暗淡。人生最难承受的压力莫过于生离死别,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要尊重自然规律,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的老年夫妻,很难同年同月同日死,总有一位要先走几步,而留给另一半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悲伤。过好丧偶关是老年人生活中一次重大考验。战胜孤独的良方是设法丰富自己的生活,广交朋友、助人为乐。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会暂时忘掉自己的痛苦,当你为新的生活而忙碌的时候,就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
  第五,多想怎样活得好,少想对后事的安排。
  过去的老年人,想的较多的是为自己安排后事。农村的老年人早早为自己做好寿衣、制好棺木,好像晚年生活就是期待那一刻的来临。也有的老年人,有畏惧死亡的心理,而忽视了把握和享受现在的生活。正确的生死观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许多先哲,对死亡均抱以洒脱的态度。例如,孔老夫子的学生子路曾向老师请教死是怎么回事。孔子的回答是“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说,生的道理我还没有弄明白,怎么懂得死是怎么回事呢?孔老夫子还有一句名言“朝闻道,夕死足矣!”多么积极的人生态度啊!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对待生死问题也是相当豁达大度的,他曾有这样的诗句:“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只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生老病死是人间正道,是自然规律,我们就应以坦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命。那一刻何时来临,自然自有安排,不必为此多虑。我们要考虑的应当是怎样活得更好,而不是怎样去死,要把自己的晚年过得更加充实而不必为死多虑。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金融危机后,房价大幅跳水,我和妻子在开发区“抢”了一套小跃式住房。装修完,我们打算接父母来享享清福。  由于身体原因,在县城的父母好多年没到过省城。可坐火车来的那天,我恰好在公司谈业务,不能开车去车站,就趁谈判的空隙打了大姐给他们的手机,告诉下车后怎么走。  电话是父亲接的。他耳朵有点背,说话得大些声:“爸,下车后,你们坐529专线车在‘曼哈顿广场’站下,然后在‘伊丽莎白商厦’转33路。坐一站,再
期刊
退休6年后,朱镕基以一本新书的出版回归公众视野。《朱镕基答记者问》收录了朱镕基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和境外发表的部分演讲,其中撷芳言妙语如下:  ○1999年刚刚担任总理职务时,回答凤凰卫视中文台提问:“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00年记者招待会上:“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
期刊
因比赛意外致残的体操运动员桑兰近日在网上“批评”保姆小杜,引发网友在网上论战不休。支持桑兰的网友认为:作为雇主,桑兰有权利要求保姆提供更好的服务;而支持保姆的网友则说:保姆工作繁重、报酬低,桑兰的抱怨有些苛责。  桑兰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让我很无奈的一点是:大家更关心我和保姆怎么了,却不太关心为什么保姆会这样!”更有网友呼吁,抛开个人纷争,“家政服务”的细则规定尽快出台。不要让残疾人、老年人面对
期刊
不得不承认的是,主旋律影片已经拍得越来越好看了。《天安门》这部影片用尽量通俗的方式,讲述了一段不为人所知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天安门的修葺工作。  在影片中,演员潘粤明扮演的田震英一方面是个忠于职守的好战士,一方面他也有着年轻人一些不可回避的缺点,而他所带领的舞美队的年轻人中间也有矛盾,这在传统主旋律影片中很难看到。潘粤明的表演功力也足以驾驭角色,他和几个战士在首长面前坚决表态时,让人感到的是军
期刊
临退休那年,经缜密思考,当了一辈子差,一但自己成了时间的主人,读什么书,写什么文章,鼓捣什么玩艺,甚至结交什么朋友都想了又想,心中有了个大略。  退休十五六年来,我有计划、有步骤地干了一件又一件事,生活充实、有趣,日子过得津津有味。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对农家的风俗习惯、乡土风情非常熟悉,也非常感兴趣。近两三年,我拿起笔写《乡土风情录》。动笔前,头脑里先勾画了个轮廓: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令、
期刊
前不久,当我把一摞父亲的新著《烽火年轮》抱回村时,全村都轰动了,乡亲们纷纷来我家索书,异口同声地夸赞我“有眼力”,“做了件有意义的事”!  我的父母均已年近八旬。二老一生坎坷,阅人无数,历事无数,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份无价的瑰宝,极具“收藏价值”和“传承价值”。面对日渐衰老的二老,如何“抢先抓早”在二老有生之年,将其一生积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出来,形成文字
期刊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饱经风霜的父母虽然衣食无忧,但进入晚年后,却很少能听进别人的意见,尤其是我们晚辈的劝告。  六年前,父母先后退休离岗。为了让二老过一个宽松、舒适、快乐的晚年,我特地在郊区给二老买了一所房子,前后都是菜地,二老退归林下后,可以享受到稼穑之乐。哪知二老并未如我之愿,他们撇下菜园,参加了某商家举办的老年保健培训班。主动掌握一些保健知识本应是件好事,可我陪二老听了几节课后发现:
期刊
北京市海淀区千禾敬老院位于北京著名的西山风景区,与皇家园林颐和园、京郊名胜香山、植物园比邻。这家养老院有一项与众不同的服务——带着老年人去旅游。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已成为老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如今一般的旅游规划与老年人的需求并不对等。同样是旅游,谁愿意白天走马观花,晚上住得贵,住得差?同样是游香山,可知道卧佛寺里的大雄宝殿中的十八罗汉与别的寺院中的十八罗汉有什么不同?植物园赏花,可知园中奇
期刊
初秋,我和几个朋友重走一下红军长征时经过的老山界。老山界又名越城岭,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渡过湘江,翻过越城岭,向贵州方向前进。作家陆定一写下著名的革命回忆文章《老山界》。它位于湖南省东安县的舜皇山的中段,如今那里已经建成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成为红色旅游胜地。  清晨,我们一行几人到达了舜皇山,沿石阶而上,悠长的峡谷里满目苍翠、鸟语花香。我们绕过一个小山峰,前面的山路开始陡斜起来,我和朋友们走一会歇
期刊
2009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30集电视剧《共和国摇篮》是一部献礼片。6月,剧组在瑞金拍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的历史场景,需要大批群众演员,我也荣幸地参与其中。  这天一大早,群众演员在叶坪村革命旧址群前集中。工作人员发给我一件布扣偏襟衫,和一条又宽又长的“斗头裤”,让我饰演一个工农干部代表。穿戴打扮妥当,我们被陆续带进了谢氏宗祠里熟悉环境。  只见祠堂已经复原成当时苏共中央的一个大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