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qi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的参与和学生的活动,教师应该为学生活动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时间,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学生主体 语文教学 主体意识
  
  新课程教育理论中关于主体教育思想,是建立在科学人生观基础上的,要求教育教学中确立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释放和发挥学生的巨大能动作用,让学生意识到并主动地追求和实现个人在教育过程、自我发展中对未来社会的价值,充分调动积极性,能动地学习,努力成为全面发展、富有个性特点、具有主体性的人。依据这一理论思想,我们应明确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是教学的主人,处于主导地位,二者要互相协作配合,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有其自身的特征。语文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还应该具有人文性。即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感,良好的文学素养以及独特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能力等。因此,新课程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活动,教师应该为学生活动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那么,如何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试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活动关系影响很大,师生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关系积极性的发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但在教学实际中,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听与不听差不多,学习兴趣不浓。如何调动这些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那么自然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喜爱这位老师所教的课,学习中就能始终保持高昂的愉悦情绪,这样,学习状态处于最佳点,学习效率将明显提高。由此可见,教师只有与学生亲切而友好地接触,才能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互相尊重的教学氛围。
  
  二、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统一的原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受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的,并且会不断增强。如果离开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表现出一定的自发性、随意性和盲目性,它必将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的主动性是学生主体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一个没有主动性的学生,自己学得被动,而教师教的吃力。一篇课文什么都要讲,唯恐遗漏,面面俱到,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效率可想而知。怎样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和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语文特级老师钱梦龙曾说:“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是蘊藏着巨大认知潜能的实践者;教师的所有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为开放学生的这种潜能创设最佳的条件或情境。”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要多考虑学生的因素,教学要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使之在有效的范围之内,使认知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释放。
  2.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时间
  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及各自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和反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育程度的增大,教师的主导作用逐渐变小,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越来越大。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就更应该体现这一教学规律,针对高中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首先,教师要尽量少讲、少读、少写、少说、少做,让学生多讲、多读、多写、多说、多做,留了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质疑、交流,坚持学生自己能做的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其次,教师在关键处、疑难处予以点拨、答疑。且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分析能力的提高。比如:阅读文学作品,教师应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思考、评析,允许见智见仁,千万不能被现存答案束缚了思路。因为教学本身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应尽可能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动眼、动嘴、动手、动脑过程中,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思维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发展。
  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自身个性特长
  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这是区别应试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由于学生主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各方面发展也呈现不平衡性,因而,教师绝不能强求划一,而应鼓励学生发展自己个性特长,并且要全方位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品,挖掘其内在的个性特征,同时发挥教师自身的个性,以促使学生个性的张扬,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衡量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尊重、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有“四看”:一看教与学各自所用的时间多少;二看教学内容是教师讲的,还是学生自己学的;三看教师是否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四看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涨;五看课堂教学气氛是否深厚。所有这些,都值得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三、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获得最大的效益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采用灵活的、宽松的、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发挥。《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新标准、新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精神,力求教法的灵活多样化:可以多组织学生讨论,采用小组或四人为一小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围绕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及时点拨、总结归纳,从而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主体化教学网络。这样的合作学习往往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也可以采用由此及彼的迁移法,以一定的顺序,像几何学家一样沿着推理的长带逐步推进,从最简单和最易于理解的部分过渡到较为复杂的部分。
  正如特级教师陈钟梁所说:“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将严重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这是与时代的要求格格不入的,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
  语文教学中,倡导主体教育,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只有富有主体性的人,才能更好地发展自身,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站在新课程教育的前沿,教学中切实落实主体教育思想,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作者简介:沈丽娟,浙江省湖州市二中教师。
其他文献
程敬亮,196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85年河南医科大学本科毕业,1991年获河南医科大学放射诊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影像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2007
摘要:本文对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反思,并阐述了有效实施校本培训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继续教育 校本培训 现状 策略    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继续教育课程在校本层面的延伸学习。教育部在2000年3月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中指出:“中小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小学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各中小学校都要制订本校教师培
有证据表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参与了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是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介导了致炎性细胞因子
本实验旨在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在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 E2)介导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抑制血管损伤后平滑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作文素材,如果教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深挖教材,并在作文中灵活地加以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教材学习的同时,积累充分的写作材料,为学生作文打下坚
语言表达是最基本的合作交流手段。因此,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可利用课前五分钟,通过各种说话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沟通理解与实践的桥梁。通过DST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理解和实践.促进了教师的有效教学。本文从教学目标三个纬度、教学中
本文从高层建筑中不规则建筑的发展现状着手,分析了高层建筑的不规则性的表现形式,从设计角度阐述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若干措施。
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最高能力层次,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笔者以一首诗歌鉴赏为例,论述分析了该类题型的命题规律及解答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日新月异,从工艺设计到加工制作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这过程中,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不但使生产者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