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有多少位专家指导我们的教育,我们都必须花费足够的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
传统型父母VS技术型父母
周末,晓丽婆婆来家里,聊天间提起邻居家的小花上学前班就会背70多首唐诗了,然后埋怨儿媳晓丽不教孩子知识,就知道陪她“瞎玩”。
晓丽不好直接反驳,期待着丈夫帮自己说两句话,谁知丈夫却随意地说:“她自己都不会那么多唐诗,怎么教孩子?”婆婆赶紧接话:“自己不会,就让别人去教。小花就是在国学班学的。”
婆婆和丈夫你一句我一句,完全无视晓丽的感受,几乎抹杀了她带孩子的所有辛劳。可是,晓丽又无法还口。女儿欣欣4岁了,乖巧懂事,但没有“一技之长”。其实,晓丽不是不把教育的事放在心上,她给女儿报了绘画班和电子琴班,可是,欣欣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画画,更不喜欢弹琴,看着孩子因为上课的事发愁、哭闹,晓丽最终没有坚持。于是,背上了“耽误”孩子的罪名。
可是,晓丽还是很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的。母女俩一起玩过家家、用黏土捏各种卡通人物,有着做不完的趣事。就连晓丽包饺子,女儿也在一旁掺和,最后竟然学会了。可这一切,在亲属们看来,都是些“没用”的东西,他们觉得,只有上外教课、学钢琴一类的事,才是正经事。
但是,晓丽能感受到女儿身上的力量,她喜欢学习,无论是课内的知识还是生活技能,她都能保持好奇心。晓丽经常鼓励自己,这些学习兴趣和热情,将来定能派上用场。
晓丽的同事李萍,和她的育儿方式完全相反。从儿子豆豆出生开始,李萍就开始了“科学育儿”的旅程。她订阅了很多教育辅助产品,对照孩子的月份进行训练。同事们戏称,豆豆是被DVD光盘教大的,他跟着《天才宝宝》学说话,看《巧虎》认识蔬菜和动物,用点读笔识字,用X-box学做运动……豆豆家里,充斥着各种高科技的电子早教产品,李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每一种产品“电量充足”,以供随时使用。她发现,自己对于这类产品没有抵抗力。只要和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平衡力等沾边的东西,她都要买买买。
有时候,李萍也会怀疑电子产品的早教功效,但自从入了“科技育儿”的坑,她只能坚持到底。因为见识了各种电子产品的新奇手段之后,她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特别“落后”。比起早教机,自己简直是个一无是处的妈妈。
智能育儿还是直觉养育
晓丽和李萍的做法,代表着两种典型的育儿方式。晓丽用的是传统育儿法,凭借自己的感觉和孩子互动,陪伴大于知识的教授;李萍则不同,她主要依赖各种电子产品全方位开发孩子的智能,养育以知识和训练为主。
我们很难预测,这两种教育方式哪个能长期占据主流,但不能忽略的事实是,在各种智能技术的影响下,父母变得凡事必须要找到依据,否則不敢“轻举妄动”,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这种心态,经常让他们感到疲惫,也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相反,如果父母能够关注孩子、享受当下,对孩子正在做的任何事情都做出最自然的反应,就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我们把这样的养育方式,叫作“直觉养育”。很多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并不缺少知识和理论,相反,恰巧因为缺少直觉,为教养造成了困难。
缺少教养的直觉,意味着我们并不了解孩子。任何智能的手段都只是为了让孩子在认知发展方面做到更好,但是,解决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必须通过父母的经验,也就是我们说的直觉。
豆豆上小学一年级时,先学习了加减法,随后学习了比较大小,这有些超出了豆豆的理解范畴,每算必错,气得李萍大呼小叫,忍不住和晓丽吐槽。晓丽觉得豆豆并不是学不会,而是学混了。于是李萍改变了练习策略,在一定的时间内,只做运算、不比较大小,直到运算熟练了再学习比较大小,结果,豆豆顺利地渡过了难关。
我们看到,如果我们关注教养的直觉,就会找到每个孩子专属的成长节奏,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这样,一些教育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如果孩子能在父母帮助自己的过程中,感受到他们耐心的支持,而不是充满了抱怨和责备的比较,就会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我们教养的直觉到底从哪里来呢?其实,教养没有固定的教程,而是需要我们把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孩子的关爱融入日常相处的每一个过程中。你陪孩子做日常琐事时,根据孩子的发展需要顺势而为,就是在做有益于他大脑发育的事。
如何培养教养的直觉
我们常说,孩子比汽车、电子产品更复杂,科技产品尚有使用说明书,孩子却必须用他们的行为来告诉我们,该如何养育他们。因此,建立教养直觉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孩子保持足够的关注。而且,这些关注是积极的、愉悦的,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喜欢和他们互动。
晓丽记得,女儿快一岁时还不会走,婆婆催着她教孩子走路,但她却很享受和孩子“一起爬”的过程。晓丽坐在地垫的一端,把几块颜色不同的积木垒起来,欣欣一旦察觉,就会飞速爬过来将积木推倒。晓丽再去另一边把积木搭起来,欣欣会重来一次,母女俩笑作一团。
看似简单却非常温馨的一幕,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妈妈通过游戏,和孩子建立了稳定的情感连接,妈妈的动作吸引着孩子,孩子愿意和妈妈互动,这个互动是有趣的;另一方面,这个简单的互动,也是学习的过程,孩子在过程中懂得了因果关系,能够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推测大人的意图,这会全面促进孩子理解力的发展。
想要发展自己的教養直觉,另外一个重点在于,直觉型的父母觉得过程比结果重要。在陪伴的过程中,他们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孩子解决问题。比如,晓丽不会对欣欣说:“你看,积木是这样搭的,你那样搭会倒!”而是会引导孩子思考:“你觉得你的搭法和我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或者让孩子推测:“再放一块积木会不会倒?”听完孩子的回答,她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说:“好!咱们试试吧!”
哪怕孩子说的是对的,晓丽也不会直接揭晓答案,而是要通过尝试,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探索和学习的机会。晓丽觉得,尝试和犯错是学习的机会,父母可以通过这个过程了解孩子的想法,慢慢地积累经验。如果父母只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一味地“教”孩子知识,他们是没有机会走进孩子的想法的。
最后,父母要重视自己的示范作用,同时让孩子为自己的生活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电子产品玩儿得太多,豆豆的动手能力很差,为了弥补,李萍决定和孩子一起修葺家中的露台。这件事,虽然她也不擅长,可她提前查了很多攻略、下载打印了几份说明书,和孩子一起研究。豆豆负责递工具,李萍负责刷油漆、修水管,两个人配合默契。在这个过程中,李萍示范了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让儿子看到她处理自己不擅长事情时持有的态度。这种态度,比任何说教更有用。
也许,你开始明白,父母的教养直觉,必须建立在和孩子充分互动的基础上。无论有多少位专家指导我们的教育,我们都必须花费足够的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孩子做出某个行为,我们对他做出自然的回应,这就是科学家们经常提到的“反馈回路”。当两个人之间的回路建立得顺畅时,离成功的教育也就更近了一步!
摘自《婚姻与家庭》
传统型父母VS技术型父母
周末,晓丽婆婆来家里,聊天间提起邻居家的小花上学前班就会背70多首唐诗了,然后埋怨儿媳晓丽不教孩子知识,就知道陪她“瞎玩”。
晓丽不好直接反驳,期待着丈夫帮自己说两句话,谁知丈夫却随意地说:“她自己都不会那么多唐诗,怎么教孩子?”婆婆赶紧接话:“自己不会,就让别人去教。小花就是在国学班学的。”
婆婆和丈夫你一句我一句,完全无视晓丽的感受,几乎抹杀了她带孩子的所有辛劳。可是,晓丽又无法还口。女儿欣欣4岁了,乖巧懂事,但没有“一技之长”。其实,晓丽不是不把教育的事放在心上,她给女儿报了绘画班和电子琴班,可是,欣欣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画画,更不喜欢弹琴,看着孩子因为上课的事发愁、哭闹,晓丽最终没有坚持。于是,背上了“耽误”孩子的罪名。
可是,晓丽还是很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的。母女俩一起玩过家家、用黏土捏各种卡通人物,有着做不完的趣事。就连晓丽包饺子,女儿也在一旁掺和,最后竟然学会了。可这一切,在亲属们看来,都是些“没用”的东西,他们觉得,只有上外教课、学钢琴一类的事,才是正经事。
但是,晓丽能感受到女儿身上的力量,她喜欢学习,无论是课内的知识还是生活技能,她都能保持好奇心。晓丽经常鼓励自己,这些学习兴趣和热情,将来定能派上用场。
晓丽的同事李萍,和她的育儿方式完全相反。从儿子豆豆出生开始,李萍就开始了“科学育儿”的旅程。她订阅了很多教育辅助产品,对照孩子的月份进行训练。同事们戏称,豆豆是被DVD光盘教大的,他跟着《天才宝宝》学说话,看《巧虎》认识蔬菜和动物,用点读笔识字,用X-box学做运动……豆豆家里,充斥着各种高科技的电子早教产品,李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每一种产品“电量充足”,以供随时使用。她发现,自己对于这类产品没有抵抗力。只要和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平衡力等沾边的东西,她都要买买买。
有时候,李萍也会怀疑电子产品的早教功效,但自从入了“科技育儿”的坑,她只能坚持到底。因为见识了各种电子产品的新奇手段之后,她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特别“落后”。比起早教机,自己简直是个一无是处的妈妈。
智能育儿还是直觉养育
晓丽和李萍的做法,代表着两种典型的育儿方式。晓丽用的是传统育儿法,凭借自己的感觉和孩子互动,陪伴大于知识的教授;李萍则不同,她主要依赖各种电子产品全方位开发孩子的智能,养育以知识和训练为主。
我们很难预测,这两种教育方式哪个能长期占据主流,但不能忽略的事实是,在各种智能技术的影响下,父母变得凡事必须要找到依据,否則不敢“轻举妄动”,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这种心态,经常让他们感到疲惫,也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相反,如果父母能够关注孩子、享受当下,对孩子正在做的任何事情都做出最自然的反应,就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我们把这样的养育方式,叫作“直觉养育”。很多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并不缺少知识和理论,相反,恰巧因为缺少直觉,为教养造成了困难。
缺少教养的直觉,意味着我们并不了解孩子。任何智能的手段都只是为了让孩子在认知发展方面做到更好,但是,解决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必须通过父母的经验,也就是我们说的直觉。
豆豆上小学一年级时,先学习了加减法,随后学习了比较大小,这有些超出了豆豆的理解范畴,每算必错,气得李萍大呼小叫,忍不住和晓丽吐槽。晓丽觉得豆豆并不是学不会,而是学混了。于是李萍改变了练习策略,在一定的时间内,只做运算、不比较大小,直到运算熟练了再学习比较大小,结果,豆豆顺利地渡过了难关。
我们看到,如果我们关注教养的直觉,就会找到每个孩子专属的成长节奏,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这样,一些教育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如果孩子能在父母帮助自己的过程中,感受到他们耐心的支持,而不是充满了抱怨和责备的比较,就会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我们教养的直觉到底从哪里来呢?其实,教养没有固定的教程,而是需要我们把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孩子的关爱融入日常相处的每一个过程中。你陪孩子做日常琐事时,根据孩子的发展需要顺势而为,就是在做有益于他大脑发育的事。
如何培养教养的直觉
我们常说,孩子比汽车、电子产品更复杂,科技产品尚有使用说明书,孩子却必须用他们的行为来告诉我们,该如何养育他们。因此,建立教养直觉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孩子保持足够的关注。而且,这些关注是积极的、愉悦的,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喜欢和他们互动。
晓丽记得,女儿快一岁时还不会走,婆婆催着她教孩子走路,但她却很享受和孩子“一起爬”的过程。晓丽坐在地垫的一端,把几块颜色不同的积木垒起来,欣欣一旦察觉,就会飞速爬过来将积木推倒。晓丽再去另一边把积木搭起来,欣欣会重来一次,母女俩笑作一团。
看似简单却非常温馨的一幕,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妈妈通过游戏,和孩子建立了稳定的情感连接,妈妈的动作吸引着孩子,孩子愿意和妈妈互动,这个互动是有趣的;另一方面,这个简单的互动,也是学习的过程,孩子在过程中懂得了因果关系,能够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推测大人的意图,这会全面促进孩子理解力的发展。
想要发展自己的教養直觉,另外一个重点在于,直觉型的父母觉得过程比结果重要。在陪伴的过程中,他们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孩子解决问题。比如,晓丽不会对欣欣说:“你看,积木是这样搭的,你那样搭会倒!”而是会引导孩子思考:“你觉得你的搭法和我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或者让孩子推测:“再放一块积木会不会倒?”听完孩子的回答,她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说:“好!咱们试试吧!”
哪怕孩子说的是对的,晓丽也不会直接揭晓答案,而是要通过尝试,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探索和学习的机会。晓丽觉得,尝试和犯错是学习的机会,父母可以通过这个过程了解孩子的想法,慢慢地积累经验。如果父母只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一味地“教”孩子知识,他们是没有机会走进孩子的想法的。
最后,父母要重视自己的示范作用,同时让孩子为自己的生活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电子产品玩儿得太多,豆豆的动手能力很差,为了弥补,李萍决定和孩子一起修葺家中的露台。这件事,虽然她也不擅长,可她提前查了很多攻略、下载打印了几份说明书,和孩子一起研究。豆豆负责递工具,李萍负责刷油漆、修水管,两个人配合默契。在这个过程中,李萍示范了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让儿子看到她处理自己不擅长事情时持有的态度。这种态度,比任何说教更有用。
也许,你开始明白,父母的教养直觉,必须建立在和孩子充分互动的基础上。无论有多少位专家指导我们的教育,我们都必须花费足够的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孩子做出某个行为,我们对他做出自然的回应,这就是科学家们经常提到的“反馈回路”。当两个人之间的回路建立得顺畅时,离成功的教育也就更近了一步!
摘自《婚姻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