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俄边境高校依托地缘优势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育培养机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学生创新人才教学实践模式的培养质量。大学生创新人才教学实践模式方面的培养,显然成为黑河学院的一项重要工程。
中俄边境高校创新人才实践模式《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及培养》从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目标和现实状况出发,将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相结合,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及培养”的表述。中俄边境的地缘优势是中俄边境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为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中俄合作办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创新人才
(一)创新的内涵
什么是创新?“创新”的英文单词“Innovation”来源于拉丁文,创新有三层含义:改变、更新、创造新的东西。经济学领域是创新这一词语首次作为学术概念,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在《经济发展领域》中提到“创新就是一种把以前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结合引入生产系统,从而构建一种新的函数”。
(二)创新人才的内涵
具有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并且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才应该是所谓创新人才。
美国心理学家Guilford则强调,创新人才是这样一种优秀人才,他的智力体力得到非压抑性、完整与健全的发展。
日本研究者思田彰认为,创新人才可以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并且应该具备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创新人才首先应该是全面发展各个方面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素质,如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等。此外,还应强调自由发展的个性。
二、中俄边境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课堂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课堂不能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不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決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源之水。
创新人才培养还需要整个教育系统的“支撑”,这种支撑离不开一支“协同作战”的教育团队,离不开教育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课堂教学、学生评价、学校管理、教育政策制定等形成了一个“木桶”,任何一个环节的“短缺”都会减少木桶的盛水量,影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依靠教育,良好的专业软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如果专业学习的氛围能更加开放包容、严谨求实、科学民主,形成倡导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的创新文化,那么中俄边境高校必然会出现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三、中俄边境高校创新人才教学实践培养模式
(一)俄罗斯人才培养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随着国民经济连续几年的稳步增长,联邦政府将一部分精力转移到了发展创新型经济这一战略目标上来,并连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高等院校教育和科技研发相结合、在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国家创新战略目标。有学者认为,高等院校在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首先就是要积极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实践。因此,教育科学相结合是俄罗斯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科研机构任职的有70万,占83.4%,高等院校中任职的有3.2万人,占3.8%。
目前,俄罗斯已建立了雄厚的创新基础设施,包括70个科技园,多个创新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综合体,建立了10多个地区创新中心,16个地区创新型企业家培训中心,12个地区信息分析中心,12个地区科技企业发展和支持中心。但俄罗斯有学者认为这些对于高等院校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来说,其效率和实力还远远不够,必须着手进一步发展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为满足高等院校和地区创新的上述需求,俄罗斯在高等院校和一些地区在继续建立和完善创新基础设施。
(二)近年中国人才培养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高等教育学术界广泛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为了满足国际竞争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是高效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主线。
北京大学于2001年推行实施“元培计划”。目的在培养眼光国际化,在新世界、新世纪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紧随的创新型人才,为北大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使北大建设成世界性著名大学,该计划有重要作用;结合我国铁路飞速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当今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西南交通大学的茅以升班,就是总结了之前的改革经验与成果,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开设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我国要在转换培养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新教育质量评价以及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以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及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中俄边境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模式的策略
目前,在国内中俄边境高校本科阶段,科研实践活动让学生所接触的非常少。毕业后进入研究机构或者科研单位中,这种科研成果根本让很多学生根本无法着手。所以,我国中俄边境高校要寻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着手于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科研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学会如何创新性的设计科研思路,学会如何进行控制科研的可变因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以中俄边境高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建设作为龙头,深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中俄边境高校特色,通过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加大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升专业竞争力,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产学研一体化。依托中俄边境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把知识转化成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克服教育弊端,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文化节创新训练项目,发展学生的大脑潜能,有助于中俄边境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有助于中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的完善。
总之,还有许多共性问题需中俄边境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面对,如在改革体制中,如何整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问题;如何解决办学经费不足问题;如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及吸引优秀人才的问题,等等。中俄边境高校应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地缘优势,利用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人才,为国内高校与俄罗斯高校在边境地区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的研究提供具有价值的应用性参考,以为国家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奋勤.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王建青.打造优质教学塑造创新人才[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3]何培玲.高校创新教育制度性障碍及其对策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10,(03).
[4]李军锋.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实施机制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2,(03).
本文系2015年黑龙江省黑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俄边境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一般项目xjg1518阶段性成果;2016年黑龙江省黑河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俄边境高校跨境电商课程教学体系研究》青年项目XJG201643阶段性成果;2016年度黑河学院俄罗斯远东智库专项项目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中俄跨境电商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批准号:17YDZKBYY02。
中俄边境高校创新人才实践模式《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及培养》从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目标和现实状况出发,将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相结合,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及培养”的表述。中俄边境的地缘优势是中俄边境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为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中俄合作办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创新人才
(一)创新的内涵
什么是创新?“创新”的英文单词“Innovation”来源于拉丁文,创新有三层含义:改变、更新、创造新的东西。经济学领域是创新这一词语首次作为学术概念,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在《经济发展领域》中提到“创新就是一种把以前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结合引入生产系统,从而构建一种新的函数”。
(二)创新人才的内涵
具有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并且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才应该是所谓创新人才。
美国心理学家Guilford则强调,创新人才是这样一种优秀人才,他的智力体力得到非压抑性、完整与健全的发展。
日本研究者思田彰认为,创新人才可以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并且应该具备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创新人才首先应该是全面发展各个方面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素质,如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等。此外,还应强调自由发展的个性。
二、中俄边境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课堂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课堂不能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不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決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源之水。
创新人才培养还需要整个教育系统的“支撑”,这种支撑离不开一支“协同作战”的教育团队,离不开教育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课堂教学、学生评价、学校管理、教育政策制定等形成了一个“木桶”,任何一个环节的“短缺”都会减少木桶的盛水量,影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依靠教育,良好的专业软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如果专业学习的氛围能更加开放包容、严谨求实、科学民主,形成倡导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的创新文化,那么中俄边境高校必然会出现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三、中俄边境高校创新人才教学实践培养模式
(一)俄罗斯人才培养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随着国民经济连续几年的稳步增长,联邦政府将一部分精力转移到了发展创新型经济这一战略目标上来,并连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高等院校教育和科技研发相结合、在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国家创新战略目标。有学者认为,高等院校在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首先就是要积极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实践。因此,教育科学相结合是俄罗斯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科研机构任职的有70万,占83.4%,高等院校中任职的有3.2万人,占3.8%。
目前,俄罗斯已建立了雄厚的创新基础设施,包括70个科技园,多个创新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综合体,建立了10多个地区创新中心,16个地区创新型企业家培训中心,12个地区信息分析中心,12个地区科技企业发展和支持中心。但俄罗斯有学者认为这些对于高等院校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来说,其效率和实力还远远不够,必须着手进一步发展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为满足高等院校和地区创新的上述需求,俄罗斯在高等院校和一些地区在继续建立和完善创新基础设施。
(二)近年中国人才培养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高等教育学术界广泛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为了满足国际竞争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是高效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主线。
北京大学于2001年推行实施“元培计划”。目的在培养眼光国际化,在新世界、新世纪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紧随的创新型人才,为北大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使北大建设成世界性著名大学,该计划有重要作用;结合我国铁路飞速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当今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西南交通大学的茅以升班,就是总结了之前的改革经验与成果,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开设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我国要在转换培养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新教育质量评价以及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以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及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中俄边境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模式的策略
目前,在国内中俄边境高校本科阶段,科研实践活动让学生所接触的非常少。毕业后进入研究机构或者科研单位中,这种科研成果根本让很多学生根本无法着手。所以,我国中俄边境高校要寻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着手于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科研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学会如何创新性的设计科研思路,学会如何进行控制科研的可变因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以中俄边境高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建设作为龙头,深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中俄边境高校特色,通过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加大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升专业竞争力,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产学研一体化。依托中俄边境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把知识转化成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克服教育弊端,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文化节创新训练项目,发展学生的大脑潜能,有助于中俄边境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有助于中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的完善。
总之,还有许多共性问题需中俄边境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面对,如在改革体制中,如何整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问题;如何解决办学经费不足问题;如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及吸引优秀人才的问题,等等。中俄边境高校应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地缘优势,利用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人才,为国内高校与俄罗斯高校在边境地区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的研究提供具有价值的应用性参考,以为国家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奋勤.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王建青.打造优质教学塑造创新人才[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3]何培玲.高校创新教育制度性障碍及其对策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10,(03).
[4]李军锋.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实施机制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2,(03).
本文系2015年黑龙江省黑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俄边境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一般项目xjg1518阶段性成果;2016年黑龙江省黑河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俄边境高校跨境电商课程教学体系研究》青年项目XJG201643阶段性成果;2016年度黑河学院俄罗斯远东智库专项项目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中俄跨境电商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批准号:17YDZKBYY02。